补阳还五汤糖尿病配方、医案-效果与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01 KB
- 文档页数:2
补阳还五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早期糖尿病足24例
白清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04(025)009
【摘要】2001年4月~2003年10月,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早期糖尿病足24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白清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院,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05
【相关文献】
1.补阳还五汤配合早期吞咽训练治疗中风球麻痹患者的临床观察 [J], 熊涛
2.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63例 [J], 邓宝春
3.补阳还五汤配合三仁汤治疗脾肾亏虚兼湿热瘀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药理研究 [J], 郭菲;贾曼
4.补阳还五汤加味足部熏洗联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 [J], 郭玲
5.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30例临床观察 [J], 刘少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组成】生黄芪四两(120 g) 当归尾二钱(6 g) 赤芍药一钱半(4.5 g) 地龙川芎桃伍红花各一钱(3 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
症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软,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或头痛以及颅脑、脊柱督脉受伤而致的瘫痪。
【方解l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气虚血滞,舌体失养,则语言謇涩,口角流涎;气虚不固,则小便频数,遗尿不禁,大便失禁;气虚不运,则大便不通;或跌打损伤,瘀血阻滞经脉,则头痛、肢痛或瘫痪等。
对此治当活血祛瘀,补气通络之法。
方中重用黄芪(用量为诸药之和的五倍多),一则大补元气,其力专性走,周行全身,可旺气行血,祛瘀通绦,而超瘙废;二则与诸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地龙)相配,既推动血行,又可祛瘀而不伤正。
如此配伍,可使阳气复.瘀血消,诸废消除。
【应用】 (1)本方功专补气化瘀通络。
为主治气虚瘀阻经脉,中风后遗症的代表方荆。
亦可治疗跌打损伤,瘀阻经脉所致瘫痪。
’ (2)加减应用瘀阻甚者加入丹参、没药;通经活络可加姜黄、鸡血藤;气虚不甚者可减黄苠用量。
’ (3)近代用法用于治疗脑震荡后瘫痪或肌体麻木,脑血管意外,脑缺氧,脑动脉硬化,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小儿麻痹症,冠心病,特发性水肿等。
’ (4>区别应用本方与地龙散均有地龙、当归、桃仁活血通络之功,以治跌打损伤经脉作痛之症。
但前方配以黄芪、红花、川芎、赤芍,功偏补气祛瘀,以治气虚瘀阻的中风后遗症;后方配以苏木、麻黄、肉桂、,黄柏、甘草,功偏温行血脉,以治跌扑损伤瘀留腰脊的作痛等症。
.【附方】。
、(1)损伤药酒(《中医伤科学讲义》) 红花6 g 黄芩乌药茯苓泰艽丹皮松节泽泻元胡各15 g 当归构杞子各18 g 虎骨24 g 桃仁阿胶各12 g 续断补骨脂‘枳壳桂枝香附各9 g 用法:浸酒,每日饮一小杯。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杨光;叶藜藜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10(026)008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惠2型糖尿病并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
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片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杨光;叶藜藜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思明分院,厦门,361001;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
院思明分院,厦门,36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附弥可保片治疗20例对
照 [J], 韩英
2.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SOD、MDA、
T-AOC等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J], 宋丹;杨娟;倪洪岗;郭茜;李莉;凌珑
3.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例临床观察 [J], 柯文金
4.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J], 陈嘉斌
5.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J], 江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体会作者:李旭范欣慰李保良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29期【摘要】介绍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经验,并附医案加以说明。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此方除用于治疗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后遗症等,亦可用于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颈性眩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过敏性紫癜等,只要存在气虚血瘀这一发病基础,在辨证准确,用时得当的前提下均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黄芪;内科杂病;辨证论治;异病同治DOI:10.14163/ki.11-5547/r.2020.29.087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的明方,初见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剂组成:黄芪120 g、生当归尾6 g、赤芍5 g、地龙3 g、川芎3 g、桃仁3 g、红花3 g。
从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即可看出,该方“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
这与王清任提出的“元气”理论密切相关。
方中重用黄芪为君,用量是其他活血药总和的5倍,其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瘀消而不伤正;配以当归尾活血和血,且有化瘀不伤血之妙,是为臣药,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长于行散走窜,通经活络,均为佐药,诸药合用,使气足以推动血行,瘀去络通,则筋肉得以濡养,痿废可愈,用药比例及配伍方法十分科学。
本方所治,乃正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行,以致脉络瘀阻所致中风诸证[1-4]。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水煎液能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并改善其变形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后动脉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提高动脉血栓OT值和延长动脉血栓的潜伏期,降低血栓形成指数。
对脑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可以持久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可加速对损伤脑组织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以提高周围神经功能损伤后功能的恢复效果[5]。
同时,补阳还五汤有一定的温和降压作用。
1 临床案例1. 1 高血压患者,男, 46 岁,农民。
补阳还五汤医案心得
补阳还五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可以用于治疗肾阳虚弱和肾阴虚弱等疾病。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补阳还五汤对于一些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非常有效。
在使用补阳还五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症状来调整药方中各种草药的配比。
一般来说,对于肾阳虚弱患者,需要加入一些温热性的草药,如制附子、炙甘草等;而对于肾阴虚弱患者,需要加入一些滋阴降火的草药,如熟地、玄参等。
其次,需要注意药量的控制。
补阳还五汤中的药物有些具有毒性,比如附子和川芎,如果用量过大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在使用补阳还五汤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控制药量。
最后,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补阳还五汤虽然可以治疗肾阳虚弱和肾阴虚弱等疾病,但不能完全依靠药物来治疗。
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鸡蛋、生姜等,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阳气。
同时,还需要避免一些寒凉性的食物,如凉茶、冰镇饮料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补阳还五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药方,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调整配比、控制药量和饮食调理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补阳还五汤的疗效。
- 1 -。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刘翠豹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著名方剂,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方剂组成黄芪四两生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二、立方依据王清任以“补阳还五”为方剂名称,与其提出的“元气”理论密切相关。
他形象地将人一身之元气设定为“十分”或“十成”的整数,若平均横向分配,则左右各有“五分”;若平均纵向分配,则上下各有“五分”。
在生理状况下,元气充达全身无处不到,人“手握足步,头转身摇,用行舍藏,全凭此气”。
而在病理情况下,元气稍有亏虚,即可导致人体机能减退。
当其亏虚程度较轻时,因难以察觉而易于造成人的疏忽;当其持续出现亏虚并达到一定限度时,诸多疾病就会因此而发生了。
王氏认为,这一限度为人体全部元气(十分之一半(五分,是“半身无气”的结局。
因元气亏虚如此之甚,治疗决不可墨守“病属于虚,宜治以缓”的常规方法,而应抓住时机以峻补立法,迅速应用大补元气的方法使周身元气得以恢复。
所以,所谓“补阳还五”实际上就是补足人身“十分”元气之意。
三、方解从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即可看出,该方“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
方中以重剂黄芪为君,大补元气以起痿废;伍以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等活血通络以疗不仁。
方中药物以气运血,气血互用,气足血活,元气复来,用药比例及配伍方法十分科学。
四、药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水煎液能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明显抗凝血及抗体内血栓形成作用,对脑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能持久增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加速损伤脑组织的修复,对脑水肿及并发的脑功能紊乱有一定纠正作用,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
同时,还有一定的温和降压作用。
五、临床应用体会1、要正确把握临床适应症,做到方随证出,药性相符。
补阳还五汤主要应用对象为辨属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的中风后遗症。
其主要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
补阳还五汤合玉液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陈明;王海明;王华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玉液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采用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合玉液汤口服,疗程均为12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
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证候积分及UAER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合玉液汤能改善早期D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临床无不良反应。
【总页数】1页(P10-10)
【作者】陈明;王海明;王华
【作者单位】江阴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江阴 214400;江阴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江阴 214400;江阴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江阴 21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
【相关文献】
1.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2.补阳还五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3.补阳还五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4.
浅析补阳还五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思路5.参芪地黄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组成] 黄芪生,四两(120克)当归尾一钱(3克)赤芍一钱半(5克)地龙一钱(3克)川芎一钱(3克)红花一钱(3克)桃仁一钱(3克)[用法]水煎服。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方解] 本方所治素体气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却儒养,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气虚血滞,舌体失养,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气虚失于固摄,则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苔白,脉缓,亦为气虚佐证。
综以上诸症,皆由气虚血瘀所致,原书称为“因虚致瘀”,治当补气活血通络。
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
当归尾长于活血,且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是为臣药。
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运用]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
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弱无力为证治要点。
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
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本方证以正气亏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或60克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偏寒者,可加熟附子以温经散寒;脾胃虚弱者,可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若语言不利,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开窍化痰。
3.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文献摘要]《世补斋医书》:》观其方用黄芪四两、归尾二钱、赤芍钱半` 川芎、桃仁、红花各一钱,加地龙亦一钱,主治半身不遂。
方以黄芪为君,当归为臣,若例以古法当归补血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则二钱之归宜君以一两之芪,若四两之芪即当臣以八钱之归。
今则芪且二十倍于归矣。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陈素银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14(030)005
【摘要】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是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的代表方,由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组成.笔者遵从方义,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各类病症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糖尿病肾病张某,男,38岁,2011年6月10日初诊.患糖尿病多年,近日感觉双下肢沉重,疲乏无力,在某医院查尿常规蛋白(+++).刻诊:面色(白光)白,语声低微,上下楼即感气短,纳呆,睡眠欠佳,舌质淡红、苔水滑,脉弦细涩.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断:水肿.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陈素银
【作者单位】山西省浮山县中医院浮山042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
【相关文献】
1.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2.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3.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4.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5.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阳还五汤糖尿病配方、医案-效果与方法
【原方配方组成】黄芪120克(生用),归尾6克,赤芍6克,地龙3克(去土),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其主要标志。
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是个复杂问题,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通常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而且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范畴。
糖尿病是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
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
然而,相当一部分甚至多数病人并无上述症状,仅于全面体格检查或出现合并症时才被发现。
绝大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糖尿病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类型的急性代谢紊乱。
常见合并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消瘅范畴。
临床分多种类型,补阳还五汤主要适用于气阴两虚、瘀血停滞型,多是从瘀论治。
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红花9克,泽兰15克,丹参30克,生地12克,天花粉12克,太子参15克,山药15克,甘草6克。
若偏于阴虚燥热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黄芩12克;偏于脾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偏于肾虚者,加川断15克,桑寄生12克,黄精15克;偏于胃肠燥热者,加黄连12克,知母12克、芦根30克;大便秘结者,加麻仁9克,知母9克;口舌生疮者,加金银花15克,黄连9克;口渴多饮者,加玉竹10克,沙参12克;尿频量多者,加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胃火上炎目赤牙痛者,加决明子12克,栀子12克;头晕失眠者,加菊花12克,酸枣仁15克,远志9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
血瘀明显者,加三棱9克,莪术9克。
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89,(4):178,魏江磊报道: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30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
处方:生黄芪60克,赤芍20克,当归12克,川芎15克,地龙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另酌情加人全蝎6克,蜈蚣1条,丹参15克,生地12克,玉竹12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一般10天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
另外,活血通腑汤治疗糖尿病酮尿症,实则是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
组方:黄芪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生地30克,大黄10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山药12克,玄参30克,苍术10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