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食物)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食物)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食物)

、中国食物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寻求食物的足迹,就成为人类历史的进程。

A.H.恩斯明格说过,食物不但影响了人口增长、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居民迁移,而且还极大地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

食物发展早已存在,从人类最早的狩猎起步,到打制石器、加工食物,从用火熟食到酿造酒液,从锄禾耕种到设施农业,都表明了食物的发展。

按照食物生产的方式和能力,可将我国食物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原始食物发展时期、传统食物发展时期、现代食物发展时期。

[1]

(一)原始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1万年之前一新石器时代。

原始食物发展阶段中,食物生产由原始农业方式进行,食物获得能力极低,获得数量也极不稳定,人类从事劳动的活动主要为采集野果和狩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逐步学会了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

种植的“五谷”有稻、黍、稷、麦、豆,驯养的“六畜”有猪、鸡、马、牛、羊、犬等。

原始食物发展阶段,是人类应用远古生物进化给人类带来资源享用的最先阶段,是人类食物发展的一次飞跃。

在这一阶段,由于人类劳动工具的限制,获取动物性食物的能力要大大低于获取植物性食物的能力。

人类主要依靠猎取野生动植物为生,食物的种类极少,结构也十分单一。

这一时期时间长、食物变化模式少,这是人们形成并一直至今仍在保持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习惯的主要原因。

(二)传统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l世纪)一19世纪。

这一时期经过了三四千年时间,获取食物的能力比原始时期有很

大提高,生产工具已由石器过渡到金属时代。

为了种植水稻、灌溉农田,开始兴修水利,农耕技术有进步,垄作、中耕选种、治虫等农业生产技术相继发明,获取食物是社会主导任务,但此时食物生产工具简单,产品单一,食物生产能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获取食物的数量不稳定,仍以获取天然食物为主,基本没有食品加工产品。

在这一阶段的中期,即春秋至两宋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食物生产逐渐发展起来,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的水田耕作技术渐趋成熟。

与此相适应的食物生产结构发生变化,水稻生产大力发展,成为粮食作物中总产第一的作物,小麦超过粟而位居第二位。

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大约在公元13世纪之后,由于扩大食物生产资源的需要,食物生产区域逐步向边远地区发展,食物生产的区间和空间增大,向西南、西北、东北等周边地区移民开发,向内陆地区的丘陵、山地、草地扩展。

并引进了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等高产作物,使食物种类丰富。

特别是这一时期的经济逐步发展,物品交换逐步活跃,食物流通加强,食物生产区域也逐步形成。

(三)现代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从20世纪开始——现在。

现代食物发展是以现代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经济为基础和动力的,是以现代食物生产体系、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和现代食物营养体系为主要构架特征的食物发展阶段。

上一阶段的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食物生产技术变革,为现代食物阶段发展打下了基础。

1850年,开始应用蒸汽机,1920年以后,以汽油内燃机替代了蒸汽机,食物生产走向现代时期,1908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机械制糖厂(黑龙江阿城糖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食物种类

逐步向着广谱性发展。

现代的食物既包括植物性的各种粮食、蔬菜和果品,也包括动物性的肉类、奶类、蛋类和各种水产品等等。

人们通过食用上述多种多样食物,从中吸取必要的热量、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是食物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与单产成倍增长,畜牧生产率提高,主要食物生产数量增长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二是食品工业体系逐步建立,逐步形成了由食品制造、食品加工、酿造、饮料等组成的食品工业生产分类体系;三是使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即运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工具和能源,大大提高了食物生产效率;四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充分运用了现代社会经济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渗透到食物生产的各个领域,显著提高了食物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五是现代食物生产与社会需求及营养结构紧密结合,关系越来越显现,由食物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影响营养的目标链式逐渐向营养引导消费,消费带动生产的现代食物目标链式方向发展。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一、中国饱受的多个不平等条约 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种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了,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逐步和中国封建统治者勾结,来实现他们独霸中国的目的。这样,中国便一步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此,中华民族成了一个被压迫的民族。首先,1840年6月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英国侵略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大平天国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内部战争。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接下来,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10月下旬,英法两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者]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中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1883年底,法军攻击驻越清军,中法战争爆发。清军齐心杀敌,击溃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中越军民抗法战争的辉煌胜利,迫使法国内阁倒台。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定条约,同意在中越边界开辟通商,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等条件。从此,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定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19世纪末,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德、日、意、奥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人民的复苏 在孙中山的倡议下,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一些成员,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在革命的领导下,革命军英勇奋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食物)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食物) 、中国食物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寻求食物的足迹,就成为人类历史的进程。 A.H.恩斯明格说过,食物不但影响了人口增长、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居民迁移,而且还极大地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 食物发展早已存在,从人类最早的狩猎起步,到打制石器、加工食物,从用火熟食到酿造酒液,从锄禾耕种到设施农业,都表明了食物的发展。 按照食物生产的方式和能力,可将我国食物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原始食物发展时期、传统食物发展时期、现代食物发展时期。 [1] (一)原始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1万年之前一新石器时代。 原始食物发展阶段中,食物生产由原始农业方式进行,食物获得能力极低,获得数量也极不稳定,人类从事劳动的活动主要为采集野果和狩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逐步学会了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 种植的“五谷”有稻、黍、稷、麦、豆,驯养的“六畜”有猪、鸡、马、牛、羊、犬等。 原始食物发展阶段,是人类应用远古生物进化给人类带来资源享用的最先阶段,是人类食物发展的一次飞跃。 在这一阶段,由于人类劳动工具的限制,获取动物性食物的能力要大大低于获取植物性食物的能力。 人类主要依靠猎取野生动植物为生,食物的种类极少,结构也十分单一。 这一时期时间长、食物变化模式少,这是人们形成并一直至今仍在保持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习惯的主要原因。 (二)传统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l世纪)一19世纪。 这一时期经过了三四千年时间,获取食物的能力比原始时期有很

大提高,生产工具已由石器过渡到金属时代。 为了种植水稻、灌溉农田,开始兴修水利,农耕技术有进步,垄作、中耕选种、治虫等农业生产技术相继发明,获取食物是社会主导任务,但此时食物生产工具简单,产品单一,食物生产能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获取食物的数量不稳定,仍以获取天然食物为主,基本没有食品加工产品。 在这一阶段的中期,即春秋至两宋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食物生产逐渐发展起来,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的水田耕作技术渐趋成熟。 与此相适应的食物生产结构发生变化,水稻生产大力发展,成为粮食作物中总产第一的作物,小麦超过粟而位居第二位。 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大约在公元13世纪之后,由于扩大食物生产资源的需要,食物生产区域逐步向边远地区发展,食物生产的区间和空间增大,向西南、西北、东北等周边地区移民开发,向内陆地区的丘陵、山地、草地扩展。 并引进了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等高产作物,使食物种类丰富。 特别是这一时期的经济逐步发展,物品交换逐步活跃,食物流通加强,食物生产区域也逐步形成。 (三)现代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从20世纪开始——现在。 现代食物发展是以现代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经济为基础和动力的,是以现代食物生产体系、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和现代食物营养体系为主要构架特征的食物发展阶段。 上一阶段的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食物生产技术变革,为现代食物阶段发展打下了基础。 1850年,开始应用蒸汽机,1920年以后,以汽油内燃机替代了蒸汽机,食物生产走向现代时期,1908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机械制糖厂(黑龙江阿城糖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食物种类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840年——中国近代史——1949年——中国现代史——1978年——中国当代史——今) 一个观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对特定阶段经济、政治的反映。 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服饰(衣) 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传 统)、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传入,民国后流行)、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综合中西服装优点)、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 现在建国初,与政治生活联系,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普遍,文革时期,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现代服装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总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饮食结构(食):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19世纪四十年代起,西方饮食文化传入。西餐馆各通商口岸陆续传入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西餐中的一些常用蔬菜、调味品、西式糖果、糕点、饮料进入百姓饭桌,受到国人欢迎。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改革开放前衣、食等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产品丰富。政府的“菜篮子工程”深得民心。 当今中国产品丰富主要因素: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品种;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3.住宅(住): ①传统民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 ②鸦片战争后,西方建筑风格的房子在租界通商口岸出现,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③新中国成立后,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物资较为匮乏。 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安居工程”利于民生。 4.习俗风尚: 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制度、社交礼仪发生改变。民国成立后,开始剪辫易服、破令放足等;会面礼:点头、 鞠躬、握手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等。 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由讲究贵贱尊卑、繁琐到追求自由、平等和简洁。但在广大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方式多样化,推行长假制度,打破陈规陋习,注重生活质量、注重环保等新风尚 形成。

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与变迁

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与变迁 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时间内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 革和发展。本文将从清朝末年开始,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与变迁,并探讨这段历史对中国的影响。 一、晚清时期与近代化探索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内乱,同时也遭受了列强侵略的威胁。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开端。 在晚清时期,中国开始积极探索近代化的道路。洋务运动被启动,大力引进西 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改革洋务学堂,兴办工艺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探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效果,中国直到辛亥革命后才真正进入近代化的轨道。 二、辛亥革命与政治变革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进行政治变革。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外国势力得到 削弱,但中国仍然面临着许多内外挑战。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国共两党逐渐崭露头角,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革命者也开始崭露头角。 三、民国时期:内忧外患与社会变革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国面临着许多内 忧外患。国内经历了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的混乱时期,同时还遭受了日本的侵略。

在这个时期,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也在中国展开。政治制度变革、文化教育的改革、社会风气的变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例如,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与解放区的创建 在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过程中,抗日战争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场战争是中国与 日本之间的一场残酷斗争,也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推动近代化进程所做出的伟大牺牲。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解放区,农 村改革、土地革命等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解放区的创建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新中国的建立与近代化进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程。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从计划 经济到改革开放,中国逐渐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这一时期的改革与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然而,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城乡差距、资 源环境压力和社会不公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中国继续进行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结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与变迁是一个曲折而又辉煌的过程。从政治变革到社会变革,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这一过程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的现代国家形象。随着中国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期待着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

九一八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村变迁与困境

九一八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村变迁与困境 近代中国历经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其中九一八事变在中国近代 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事件不仅对中国社会和城市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本文将重点探讨九一 八事件对中国农村的变迁与困境,并展示农村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九一八事件导致了许多城市居民涌向农村。这一大规模的人 口迁徙对农村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原本稳定的农村社 会突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农民们被迫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农村人口 急剧增加导致土地不足,农民们被迫将有限的土地分割出更小的块田,这导致了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此外,许多城市居民无法适应农村的 环境和生活方式,农村资源供应紧张,社会秩序也变得混乱。 其次,九一八事件引发了战争的爆发,使农村的经济陷入低谷。战 争所带来的破坏对农民的生活和农田产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农民们 不仅要应对城市居民的涌入,还要面对敌军的破坏和征收。农田被摧毁,农产品的运输受阻,这使得农民们的生计更加困难。战争也带来 了高额的物价和通货膨胀,农民们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生计, 生存的困境迫使一部分农民不得不放弃土地,寻找其他生计途径。 此外,九一八事件后中国农村面临的困境还包括了地主阶级的存在 和农民地位的不稳定。在此之前,中国农村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封建剥 削和不公平的土地分配制度。九一八事变后,地主阶级依然存在,并 对农民进行严厉的剥削。农民们的努力与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地主与农民之间的深刻矛盾加剧了农村社 会的紧张和困境,使得农村问题变得尖锐和复杂。 然而,九一八事件也为中国农村带来了一些发展的机遇。九一八事 变后,中国政府开始关注农村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 政府鼓励农民互助合作组织,提倡农村农业生产合作化。这一政策使 农民们能够集中力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此外,政府还大 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修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网,这为 农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农村问题的解决中,九一八事件催生了一批农村领导人。许多年 轻有志于农村改革的人士开始涌向农村,他们致力于推动农村社会的 现代化与发展。这些农村改革者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实施,成功地改 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九一八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村变迁与困境可以从多个方面 进行论述。九一八事件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破坏了农村社会的 稳定;战争的爆发使农村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地主阶级继续剥削农民,加剧了农村社会的紧张;然而,事态发展也催生了政府对农村问题的 关注与农村改革的机遇。在九一八事件后的农村变迁中,农民们面临 着巨大的困境,同时也积极寻求发展和改善。通过政府的支持与农村 改革者的努力,中国农村开始朝着现代化和发展的方向迈进。

中国近代史从晚清到新中国的转变

中国近代史从晚清到新中国的转变近代中国历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程,从晚清时期的封建专制到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许多重大转变。这些转变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思潮、经济体制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探讨中国近代史这段独特而丰富的历程。 一、晚清时期的弊端与挑战 晚清时期,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与闭塞的社会观念成为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官员的贪污腐败、兵备不力、民不聊生成为社会的严重矛盾。中国面临外国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侵蚀。 二、维新运动与百年新闻报刊变革 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旨在通过变法改革来挽救国家危局。维新运动催生了许多新的社会思潮,例如戊戌变法和维新派的知识分子运动。此外,新闻报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报道社会现象、传播革命思想,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 三、辛亥革命与新中国的雏形 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了满清政权,为中国新政权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和新政权探索的阶段,逐渐探索着未来国家的治理模式。

四、五四运动与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革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彻底反思。五四运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提供了契机。 五、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奠基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坚持了长达八年的抗战,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抵抗,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七、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崛起 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巨大转变。中国经济模式的改革、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的推进,使中国逐渐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国家地位,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繁荣和全面实力的提升。

从变局危局残局谈近代史变化

从变局危局残局谈近代 史变化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从“变局”“危局”“残局”谈中国近代史变化19世纪,封建的中国社会闭关锁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但是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变化。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与此同时已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原始积累的需要开始瞄准中国这块沃土。 “变局”——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发生重大转折,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变局”。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

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5、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王朝刺激较大,开始痛定思痛,进行“洋务运动”。 “危局”——甲午中日战争 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危局”。 19世纪中叶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虽然战败,但还没有伤筋动骨,国力依然比较强大,中国的国势还在日本之上。当时英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 但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失去了自强的机会,对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在列强面前,彻底失去了防御能力,同时也使中国门户洞开。 二、《马关条约》给日本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苦难。力量此消彼涨,日本国力大增。 三、甲午一战,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张的欲望,助涨了其侵略野心。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互动课堂人民必修2讲解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的变迁互动课堂人民版必修2 疏导引导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概况 1.服饰的变化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并流行开来。 ③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 ④清代普通女子的着装,满人为长袍,汉人则以上衣下裙为主。 ⑤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苏式服装受到青睐,中苏关系恶化后趋于过时。 ⑦“文革”时期,国防绿军装受到普遍欢迎;之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饮食的变化 ①四大菜系的长足发展和最终形成,是近百年的事情。 ②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③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3.住宅的变化 ①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石库门是上海近代民居的代表。 ②外国人来华后,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③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4.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婚姻风俗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②丧葬礼俗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③其他风俗变化: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开始步入社会。 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从根本上说,这是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结果。具体来讲,是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西方列强对于中国近代政府的强大影响以及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合力影响的结果。 2.西式服装在辛亥革命后迅速流行的原因 从穿着的角度讲,清代的服装,男子以袍、褂、袄、衫、裤为主,女子以旗袍、袄、褂、裙和披风为主,都长过膝盖,没有腰身,没有曲线;而西装“窄袖革履”,穿着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西装的流行是辛亥革命以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中华民国成立后,剪除辫子、移风易俗成为时代的潮流之一,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与此同时,色彩、花纹、质料、款式无不为等级制度所规范的清朝袍褂、补服等都已经过时,满式的鞋帽、服饰已经受到人们的厌弃;但是,成熟的中式服装在民国初年尚未出现,从而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从当时的社会思潮角度看,中华民国初年的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而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都直接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清末中国民俗变迁研究--近代史

清末中国社会民俗变迁研究 摘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社会,清末民初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代, 这种变动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 , 而且也反映在婚姻、丧葬、宗教和服饰等方面。在这段动荡的时代里,因受欧美文化的影响,整个中国近代社会风云变幻、新旧交替、西学东渐、新潮泛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 清末、中国社会民俗、变迁 正文: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时期,“新旧杂糅”是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新旧风俗交织在一起,不可能是清一色的新,也未必是完全的旧,往往呈现出中西混杂,新旧并陈的格局。”并且这一变化与国家和社会的发达进步紧密相连,成为了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的一场变革。 一、清末婚姻制度的变迁。 (一)婚姻形态的变迁。生产力水平较低,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婚姻形态也是多种方式并存。当时最普遍的婚姻形态有早婚、童养婚、买卖婚、包办婚、姑舅表婚、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等等。早婚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到了民国初年,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转变以及官方政策的推动,上述婚姻形态在东北地区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青年男女开始追求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这一时期出现两种新的婚姻形式即自由婚和同意婚,这是两种双方在经济、生活、感情等各方面保持均衡,不受外力支配的正常婚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两种婚姻形式渐唱主角。 (二) 传统媒介形式发生了变化,男女婚姻自主权有所增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家长制的宗法社会里,婚姻从来不是男女当事人的事情,而仅仅是一种宗族延续的方式,所谓“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封建家长对子女的婚配完全包办代替,“父母之命”成为几千年男女婚嫁手续的定则。近代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大开,家长独断的主婚权利受到冲击,男女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嫁有了相对自由的权利。传统婚姻的成立,除履行“父母之命”外,还须通过“媒妁之言”。媒妁在婚姻的成立过程中,不仅起到一种中介的作用,而且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所谓“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清末民初,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渐次展开,婚姻的媒介形式出现了社会化和公开化的趋向,自由恋爱代替媒妁之言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三)择偶标准的新变化。中国封建社会择偶标准一向以“门当户对”为首要条件,才学与品德在择偶过程中是相对淡薄的,单纯追求爱情往往被视为乱伦之道。清末民初,若干青年学生中,出现了注重双方才学品德、追求情爱的择偶观及其动向。如上述征婚广告中的“南清志士”要求对方“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等。 (四)文明婚礼的出现。文明婚礼参用中西礼仪,有别于传统婚礼。各地新式婚礼在具体程式上可能不尽相同,但大致情节都相仿,一般程序是:奏乐,司仪员、男宾、女宾、主婚人、介绍人及新郎新娘入席,证婚人宣读证书,各方用印,新郎新娘交换饰物,相对行鞠躬礼,谢证婚人及介绍人,行见亲族礼,行受贤礼,来宾演说,唱文明结婚歌等。其中在1902年天津翰淑琦与张淑德的婚礼,便是全国新式婚礼的嚆矢。婚礼借用河东余宅举行,“参用东西各国礼仪,将中

高一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实验版

高一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二.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 2. 难点: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交通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本课概述:本课主要阐述了1840年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和习俗方面的变迁。第一目主要学习1840年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受西方的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社会生活逐渐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重点放在分析变化的原因和表现;第二目主要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活新风尚,重点同样是放在分析原因和表现。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1.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发展工商业:鸦片战争以后,通商口岸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进程变化的重要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通商口岸最早设立工厂(修船厂,为倾销商品服务的,后来开办其他的工厂)、商店(直接倾销商品到中国打开中国市场,同时也满足侨居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外国人)、银行(后来发展成为资本输出的主要侵略方式体现)以及市政工程(城市的配套设施建设),使之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中心。在主要的商埠里,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中关于租地建屋的规定划设租界,租界里的人,在那里建起西式洋楼,开西式餐馆,乘西式轿车,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过来。通商口岸和租界成为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 (2)清政府在一些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比如在济南、武昌等地。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宽阔的马路、地下水道、自来水供应、电灯照明等)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物质生活和习俗方面变化最大的城市是上海(通商口岸,这里也开辟了租界,清政府也在这里发展近代工商业——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的大都市,人口猛增到500万。 注意: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地区集中在了通商口岸、租界和商埠,这与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是分不开的,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同时也让中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封闭和落后,在西学(鸦片战争后最初的士大夫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的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戊戌变法时期的资产阶级上层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习放的民主和科学)的过程中,西方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也进一步传到我国。从社会生活上也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所以,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地区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同时,主要是那些和洋人接触比较多的人更容易西化,比如:买办、留美幼童、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青年学子。 2. 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2022高三全国统考历史人教版复习课时作业-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 B.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 C.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D.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 解析:根据材料“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可得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代表新旧不同的政治主张,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2.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 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 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 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 解析:材料中宁波妇女最初受“西化”的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由于向日本学习,日本风俗传入中国,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受反满的政治革命影响,又流行“兴汉头”,综合信息可知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故选D项;妇女的发式变化无法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亦与反专制的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排除A、B两项;新文化运动前,中国主流文化依然是封建儒学思想,因而宁波妇女的发式变化不能代表社会主流方向,排除C项。 答案:D 3.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B.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 C.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 D.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 解析: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材料中上海天足会发行的书目中包括了张之洞、袁世凯等朝廷大员的文章,说明当时的废止缠足的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故B项正确;废止缠足在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曾经加以提倡,故C项错误;废止缠足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传统习俗依然根深蒂固,故D项错误。 答案:B 4.据张国刚《中国家庭史》记载,民国时期燕京大学女生有9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婚姻观念出现新旧的碰撞 B.农村婚姻观念深受传统的影响 C.婚姻自主已成为一种时尚 D.城乡婚姻观念变迁存在不平衡 解析:根据材料“燕京大学女生有9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可知,婚姻自主并未成为一种时尚,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阶段特征 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1.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40、50年代) ⑴列强侵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签《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又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工业革命发动战争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 影响:破坏主权,社会性质变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客观上破坏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⑵中国人民的抗争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的坚强决心。 由于阶级矛盾的加深,加之外来侵略引发的民族矛盾。1851年,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革命运动的主体是农民阶级。 ⑶在经济上,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棉纺织业破产、耕织分离。 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农业生产商品化。 外商企业出现——早期资本输出。 ⑷中国人民的探索: 地主阶级:林则徐和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洪仁玕:《资政新篇》 ⑸中国社会的变化: 政治上: ①历史转折——近代史开端 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阶级关系: 新的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买办阶级。 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农民战争最高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具有反侵略反封建和向西方学习的时代特征、肩负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③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卷入

最新中国近代史晚清时期学案及答案

中近史总论: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 一、本专题以近代化(现代化)史观为指导,整合中国近代史知识,揭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近代化(现代化)史观认为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近代化的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 二、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多种势力阻挠,中国近代化进程缓慢,艰难曲折。②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过程,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相互交叉、同步进行。③中国近代化区域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行业集中在工业领域,农村地区和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④中国近代化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属于“欧风美雨”的产物。 三、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①先天的不利条件:没有资本原始积累,资金准备不足;缺乏科技支持,技术准备不足;欠缺技术人才,人才准备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思想准备不足。②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封建专制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③缺乏安定的环境。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四、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特征。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学“器物”到学“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中国近代史一:晚清时期(1840-1912) 一阶段特征: 晚清史是中国逐步沦为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 的历史,中华农耕文明遭受西方冲击,向近代文明转变。政治上: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在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冲击下,开始向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靠拢。一方面,清政府期望通过以维护专制统治,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进程。另一方面,在中国民主革命的推动下,中国进程加快, 、相继发生,最终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确立了的政治体制。经济上:列强的经济侵略,打断了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的经济成分主要包括: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代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在半殖民地班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艰难发展。 思想文化上:在近代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和救亡的旗帜下,先进的中国人先后进行了学习西方器物-政治制度的探索,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不断发展。学习器物的事件有: ;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事件是:思想主张:。 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中国的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 二、课堂整理: 晚清史的阶段特征整理: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8) (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2015·湖北省六校联考)1894年7月2日,某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A.市民饮食的变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的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 D.物质生活的西化 3.(2015·苏州模拟)《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 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 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 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 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 4.(2015·衡水中学模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辫子本是女真人的一种风俗习惯,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辫子割了”却与“皇帝倒了”相并而提。这说明() A.辫子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伴生物 B.辫子被割掉是革命成功的标志 C.辫子割了是革命彻底性的表现 D.政治变迁影响了思想观念变化 5.(2015·长郡中学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某某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某某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4)社会习俗 时期变化特点 戊戌变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城市变化大,农 村变化小 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 领域变化 服饰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居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习俗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教材补遗]__现代婚姻习俗的进步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某某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某某主义婚姻制度”。……到1952年底,自由、自主婚姻已占绝大多数,某某和睦的家庭和模X夫妇不断出现。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历史沿革 ►探究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史料一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莱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某某乡土志》[思考]根据史料一,归纳某某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解读]史料一描述了以某某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轮船公司皆在焉”说明了某某是近代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 [试答]表现:建筑出现了西式楼房;某某在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近代化程度较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网络构建※ ※主线解读※ 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结果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封闭性,而且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同时也使社

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点。具体可归纳出三条线索: 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全国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一关真题自测·找差距 1.(2017·全国卷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阿凡题1086019()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据材料“土煤……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到“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可知,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税负减少,这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信心,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只是开平煤矿税负问题,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开平煤矿的管理无关,故B项错误;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材料未涉及列强控制煤矿业,故C项错误;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技术、资金等条件,因而“保证”一词言过其实,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7·全国卷Ⅱ·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