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静态测量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FJ-3省道S229南坑至源头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萍乡公路勘察设计院二○一一年九月目录一、GPS控制点成果表 (1)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1)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1~4一、G PS控制点成果表序号点号坐标(米) 高程(米)H备注X Y1 G1 3044783.262 483918.997 165.982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1通视(K33+655)左侧4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2 G2 3045336.142 485138.500 262.207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4通视(K32+020)左侧15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3 G3 3046850.282 487744.256 159.284 南坑镇七宝村新尤组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13通视(K28+483)左侧10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4 G4 3047703.462 490103.347 158.428 南坑镇大岭路中国移动营业厅、彭红远家5楼顶油漆刻石、与D16通视。
一级GPS静态点5 D1 3044576.685 483709.363 138.070 S314公路弯道边坡上钢筋砼、与D1通视(K33+760)左侧254米处。
RTK加密点6 D2 3044924.025 484045.621 178.94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3通视(K33+460)左侧6米处。
RTK加密点7 D3 3045175.043 484371.238 193.391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4通视(K32+919)左侧97米处。
RTK加密点8 D4 3045128.427 484796.609 215.246 白竺乡崇源村花石组卢富德家2楼顶油漆刻石、与G2通视(K32+423)127米处。
RTK加密点9 D5 3045557.232 485595.899 242.42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6通视(K31+524)左侧15米处。
GPS实例静态测量及数据处理主要论述GPS基本原理及静态测量应用。
标签:GPS静态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速度和规模也迅猛提高;通车里程及干线公路比重也在逐年加大。
虽然近几年公路建设的标准和质量在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测绘水平还比较落后。
主要表现在测绘方式单一;不能根据道路的不同环境选择合理的测绘方法。
此外;测绘技术含量不高;测绘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规模测绘工作的需要;而且测绘方法通常不被重视;忽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
因此;提高道路测绘管理水平;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道路进行及时测绘;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舒适、畅通的公路基础设施;就显得迫在眉睫。
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系统;它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已远远超出了该系统设计者当初的设想;目前;它在航空、航天、军事、交通、运输、资源勘探、通信、气象等几乎所有领域中;都被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用来进行导航、定时、定位、地球物理参数测定和大气物理参数测定等。
特别在交通和地形测量方面尤为突出。
GPS地区虽然开始应用;但在很多技术环节方面还很不成熟;处在摸索阶段。
本文将结合我地区实际;通过试验和研究应用全面系统地GPS测量基层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GPS定位原理;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的应用;布设GPS网;GPS静态的内业处理;GPS注意事项;GPS营口地区点的分布。
1 GPS定位原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主要根据空中卫星发射的信号;确定空间卫星的轨道参数;计算出锁定的卫星在空间的瞬时坐标;然后将卫星看作为分布于空间的已知点;利用GPS地面接收机;接收从某几颗(5颗或5颗以上)中国领土上一般全天候有5-6颗)卫星在空间运行轨道上同一瞬时发出的超高频无线电信号;再经过系统的处理;获得地面点至这几颗卫星的空间距离;用空间后方距离交会的方法;求得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实验一:GPS静态测量实验实验目的: 1、掌握天宝GPS接收机的操作。
2、掌握GPS静态相对定位数据采集方法.3、掌握卫星预报软件的使用方法.4、掌握数据传输与后台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习任务:对已有控制点进行多时段静态测量实验步骤:●放置脚架,对中整平,安置好仪器.●量取天线高●打开接收机电源,接收机跟踪大于4颗以上卫星时,卫星指示灯慢闪;打开数据记录灯;此时开始记录数据。
(注:一定要保证数据记录灯亮,否则没有记录数据)●认真填写外业记录表●结束测量时,先关闭数据记录灯,再关闭接收机电源。
2。
静态数据内业处理(1)接收机的数据传输关于外业观测数据的传输,比较特别的是,Trimble 5700接收机的数据传输需要安装Data Transfer数据传输软件才能实现传输。
(2)将trimble接收机的数据文件转成RINEX格式安装好Convert to RINEX软件后,运行,选择好要转换的trimble数据文件,如图:点击“编辑”,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选择观测方法为“护圏的中心”,并根据外业观测记录表,填好初始天线高,点击“改正”即可。
设置完成后,就是进行格式转换了。
(3)HGO软件,新建项目,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如图:(4)处理基线观测残差序列图和基线处理这一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查看基线的残差序列图来初步判断该基线的质量好坏。
质量控制只作为了解,是基线解算质量的三个恒量标准,即比率(ratio)、均方根(RMS).我们主要通过屏蔽某段信号或者某颗卫星的信号来使得ratio 值和 RMS值增大,ratio值越大越好,信号好的话,ratio值一般在50-100之间。
RMS值越小越好,信号好的话,RMS值一般会在0。
005左右。
如图:未屏蔽信号前:ratio值为16,RMS值为0.0062屏蔽信号,修复完成后,ratio值为99,RMS值为0。
0045。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屏蔽卫星信号时,必须保证同一观测时段必须有不少于4颗卫星。
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成果分析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 S)测量规范》(以下称《规范》)的要求,从三大部分去的评估与分析测量成果即:基线质量检核,外业成果质量检核和平差成果分析三大部分。
1.基线质量检核:在基线质量检核前应该先明确外业控制测量所要求达到的等级。
根据《规范》规定各等级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用以下公式表示:Ó=[a2+(b·D)2]1/2 其中,Ó-标准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误差系数D-相邻点的距离,KM《规范》中规定在进行C级以下各级GP S网解算中,15KM内的基线,须采用双差固定解。
15KM以上的基线允许在双差固定解和双差浮点解中选择最优结果。
一般GP S商用软件在进行基线处理前要对基线处理进行设置。
GP S处理软件默认的双差固定解合格基线方差比(ratio)大于3.0,一般说来在基线10公里以内,基线方差比满足此条件,可以认为是符合《规范》中等级网的测量要求的。
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其中误差也相对会有所增加。
如果仅作为加密控制,或者要求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对方宽条件,例如方差比为2 .0,这都是符合《规范》规定的。
2.外业成果质量检核外业质量检核是确保预期平差精度要求的重要环节:(1)重负基线边检核。
在C级以下各级GP S网基线处理,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应小于相应级别规定精度的2√2倍。
而其中任一时段的结果与各时段平均值之差不能超过相应级别的规定精度。
(2)同步环闭合差检核。
《规范》中对同步闭合环的要求为Wx≦√3/5ÓWy≦√3/5ÓWz≦√3/5Ó各级同步环闭合差规定表如下:等级限差类型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2.0 3.0 6.0 9.0 9.0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3.0 5.0 10.0 15.0 15.0例如,静态处理软件3.0中采用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作为同步环的检核指标,当要求的控制网为四等控制网时,同步环的的限差应该在10ppm以内。
gps静态测量实习报告(实习报告,静态,测量)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二:实习地点: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三:实习内容:测量学校四:实验原理:gps定位的原理是gps 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五:实验过程:(一). 参考站要求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
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
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同时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
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实习报告班级:X姓名:X学号:X1、任务情况:本次实习是毕业顶岗实习,在X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精测队队员的一名实习GPS静态测量。
主要对公司各个项目的测区的控制网的控制点和加密点进行GPS静态测量,主要从事数据的采集和内业数据的处理。
外业数据的采集使用徕卡GPS机进行采集,内业主要是使用LGO数据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
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四等控制网测量。
由于项目众多,现在主要对实习中的一个项目进行概述。
2、测区概况:X项目(X),X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X至X铁路(X)X-6标段站前工程,造价25.754亿元。
正线起讫点桩号为:DK116+717.01~DK138+669.41,正线全长23.952公里。
X至X增建三、四线工程11.964km(单线),X上下行联络线(单线)7.57km。
主要工程数量:正线(双线)路基1.64km,X疏解线(单线)路基12.95km,增建及联络线路基 6.23km;双线特大桥11937.395m/2座,单线特大桥10730.265m/5座,中小桥44座,涵洞45座;梁场1个,制架双线整孔箱梁348孔,制架单线T梁286孔;铺轨基地1处,全线铺轨356.82单线公里、新铺道岔217组,铺道砟91.2万方。
新建X至X铁路VI标段精测网的布设由设计单位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和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精度分别为三等和四等GPS网,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
本标段CPI控制点沿线路小于4km布设一对,共计11个,桩点保存完好;CPII控制点沿线路走向布设,点间距400~600m共计50个,桩点保存完好;三等水准基点与CPI或CPII点共用,沿线路走向布设,点间距1~2km共计20个,桩点保存完好。
X集团新建X至X铁路工程站前VI标项目部委托具有甲级测绘资格的测量单位青海省第二测绘院,对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VI标段的CPI控制点、CPII控制点、三等水准点进行施工前期的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