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课教案《打雷下雨时》
- 格式:doc
- 大小:14.81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安全课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安全课程,主题为《打雷下雨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雷下雨时可能存在的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在打雷下雨时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学会与同伴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在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难点:让学生理解打雷下雨时为什么要采取这些防护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安全知识手册。
学具:安全知识手册、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雷雨天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在打雷下雨时的情况。
2. 讲解知识点:通过PPT展示,讲解在打雷下雨时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3. 例题讲解:以图片和故事形式,讲解在打雷下雨时应该如何行动,例如:不要在户外活动,不要触摸金属物体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画出在打雷下雨时的安全行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打雷下雨时的安全经验,互相学习。
7.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模拟在打雷下雨时的正确行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1. 不要在户外活动2. 不要触摸金属物体3. 关好门窗,切断电源4. 与同伴互相帮助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在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小短文。
答案:在打雷下雨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不要在户外活动,以免被雨淋湿或者被雷电击中。
不要触摸金属物体,因为金属物体容易导电,会增加被雷电击中的风险。
还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以防止雷电进入室内。
我们要与同伴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打雷下雨时确保自己的安全。
2. 请学生画出在打雷下雨时的安全行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在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中的第二节《打雷下雨时》。
详细内容包括:打雷下雨时在户外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室内避免雷电伤害;了解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雷电灾害的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在打雷下雨时如何正确进行自我保护。
重点:提高幼儿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安全防护手册、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打雷下雨的视频,让幼儿感受雷电灾害的威力。
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打雷下雨的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打雷下雨时在户外如何保护自己,如: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免站在树下等。
讲解如何在室内避免雷电伤害,如:不使用电器、不触摸金属物体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如何在打雷下雨时保护自己。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打雷下雨时保护自己和同伴。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安全知识卡片游戏(5分钟)教师发放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找出与打雷下雨时相关的安全知识。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安全知识。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打雷下雨时,户外如何保护自己: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免站在树下尽量降低身体高度2. 打雷下雨时,室内如何避免雷电伤害:不使用电器不触摸金属物体关闭门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出自己在打雷下雨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场景。
答案:幼儿可根据课堂所学,画出户外或室内安全防护的场景,如:远离高大建筑物、不使用电器等。
2.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关于打雷下雨时安全防护的调查问卷。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安全教育,幼儿应该能够:1.了解打雷下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2.能够正确应对打雷下雨的情况;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大自然的相关图片;2.模拟打雷声的音乐;3.危险提示语言的贴纸;4.互动小游戏材料。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教师播放打雷声音乐,缓缓进入课程氛围。
2.教师出示相关的大自然的景象图片,让孩子逐渐进入探寻自然的安全之路。
2. 新知传授1.教师通过图片介绍了打雷下雨的自然现象。
2.通过危险提示语言的贴纸,让孩子了解打雷下雨时的危险场景。
3.给予孩子正确的应对策略,例如躲到安全的地方去等待等。
3. 实践操作1.通过互动小游戏,增强幼儿对于“如何应对打雷下雨”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2.通过互动游戏,给予孩子更多的操作自由空间。
4. 反馈环节1.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操作图片,再通过对比和逐一挑选出孩子操作的对与错,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2.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以完成贴就反馈。
四、教学反思1.教育目标是否明确: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更清晰地为孩子们设定明确的目标,来引导他们正确地接受教育,以减少对他们的干扰。
2.教育方法是否合理:课程教育重点应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并结合情境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会知识,保护自己。
3.适应情况:如果一次课程中还有一些学生还没准备好接受教育,那么教育应明智地回避他们,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关注点。
4.教育效果:教师应当从最初讲解教育内容的步骤开始,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收集有关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育内容,以促进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
五、课后延伸1.给予家长相关的安全小知识,帮助他们观察和管教自己的孩子,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个人安全。
2.在家中参与互动小游戏,以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家庭和谐互动。
3.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和发现安全知识的能力,即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幼儿们也能够在各自的生活中保障自己的安全。
大班防雷电教案10篇《大班防雷电教案1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防雷电教案10篇!(1)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活动目标:1、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电视图片。
3、场景布置、闪电模型、鼓、电话等。
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1、巩固和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轰隆隆,是什么声音?2、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在打雷时1、小朋友们知道雷电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也是和雷电一起出现的呢?(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
(教师打开电视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下雨时雷电形成的过程。
)3、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躲雨的呢?)4、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地方我们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三、打开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应该怎样做?--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雨。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雷雨天,一幼儿在打电话。
1、再次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2、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四、带幼儿到户外布置的环境中体验下雨天,应该怎么做?--情景表演:下雨天请两名幼儿扮演雷公电母,四名幼儿做不同的行为,比如:看电视、踩水、打电话、大声说话。
请观众说说他们的行为好不好?应该怎么做?五、活动延伸:进行《我不玩电》、《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随便吃药》等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预防危险事情的发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险是事情。
活动反思: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一、教学目标•能够了解打雷下雨的注意事项,知道如何安全的度过这个时期。
•能够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基本自救技能。
•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其他人解决危险。
二、教学重点•打雷下雨的注意事项。
•紧急情况下的基本自救技能。
三、教学内容3.1. 打雷下雨的注意事项1.切勿在打雷下雨时站在高处,如山上、房顶、电线杆上等危险的地方,容易遭到雷击。
2.雷声和闪电一般都是同时出现的,看到闪电时,应立即躲到安全的地方,不能轻视。
3.不要在马路上玩耍,这样容易被淹没或被车辆撞伤。
4.不要玩水、不要靠近河边或池塘,以免发生意外。
3.2. 紧急情况下的基本自救技能1.当发生危险时,应该迅速冷静下来,第一时间保护自己。
2.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应该大声呼救或者寻求帮助。
如果人在家里,应该及时告诉家长发生了什么事情。
3.遵守消防安全规定,防止火灾、漏电等事故的发生。
不要乱扔烟蒂、火柴等易燃物品,不要随便动用明火照明等电器设备。
四、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老师开始介绍今天的课程,《打雷下雨时》的安全教育,并询问幼儿在家中是否也有经历到过这种情况,引导幼儿开始产生兴趣并了解知识。
2.教学内容首先,老师详细介绍打雷下雨的注意事项,让幼儿们了解如何安全过这个时期。
然后,老师模拟各种紧急情况,让幼儿们了解基本的自救技能和寻求帮助的方法。
老师将强调每个应对方法,让幼儿逐渐理解。
3.教学总结老师回顾课上讲解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强调要巩固所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估1.检查幼儿们对于打雷下雨时的注意事项是否了解。
2.把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集体讨论有关自我保护技能的问题,看看他们是否了解自救技能和紧急情况下如何求助。
六、作业每个学生都要自己写一份关于打雷下雨时自救技能的小作文。
这份作文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也可以自己动手完成。
七、教学反思这次安全教育的主题是《打雷下雨时》,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打雷下雨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雷电天气的特点,掌握基本的防范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打雷下雨时不能在户外玩耍,要尽快回到室内。
2. 学会简单的防雷措施,如关闭电器、远离金属物品等。
3. 提高幼儿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防雷措施的具体方法。
重点:让幼儿知道打雷下雨时要尽快回到室内,远离危险物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安全知识卡片。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雷电天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在这样的天气里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尽快回到室内,避免在户外活动。
b. 关闭电器,拔掉电源插头。
c. 远离金属物品,如窗户、门把手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选择正确的防雷措施。
4.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画纸创作一幅关于雷电天气的画,提醒自己和他人注意安全。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学到的防雷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打雷下雨时2. 内容:a. 快速回到室内b. 关闭电器、拔插头c. 远离金属物品七、作业设计a. 画出雷电天气下的安全场景。
b. 与家长一起讨论,还有哪些防雷措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2. 答案:a. 画出雷电天气下的安全场景,如室内避雷、关闭电器等。
b.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其他防雷措施,如避免使用电话、避免洗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雷电天气的防范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学习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中的第一节“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雷电的危害,了解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方法,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知道打雷下雨时不能在室外玩耍,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雷电天气时的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基本的防护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同伴,提高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知道在雷电天气下不能在室外玩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安全防护道具(雨衣、雨伞、防雷帽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防护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雷电天气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遇到雷电天气的经历,让幼儿初步了解雷电的危害。
2. 讲解雷电的危害(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雷电天气可能造成的伤害,如触电、雷击等。
3. 学习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方法(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穿戴雨衣、雨靴,使用雨伞和防雷帽。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安全防护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安全防护手册,让幼儿根据手册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当你在户外遇到雷电天气,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小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1)穿戴雨衣、雨靴(2)使用雨伞和防雷帽(3)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等2. 课后作业:请你和家人一起讨论,当遇到雷电天气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打雷下雨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你的安全防护方法。
幼儿园大班安全优秀教案《打雷下雨时》含反思一、背景介绍天气炎热,午后时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热气,太阳高挂在空中,云层稀疏。
正在课堂上学习的大班幼儿园儿童,忽然听到了一声巨响,接着从窗外飘来了几滴雨点。
老师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场雷雨天气,需紧急采取措施保障孩子的安全。
这时,老师果断决定开展“打雷下雨时,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主题班会活动,希望提高幼儿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掌握安全知识,知道打雷下雨时应该如何自我保护;2.能倾听老师的讲解和要求,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3.能够同伴间互相关心和帮助,互相传递安全知识。
三、教学内容1. 情境渲染形成安全情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打雷下雨所带来的危险,锻炼孩子的安全意识。
让孩子看一些雷电图片和鬼脸图片,又快速放出一段雷声,并熄灭教室的灯,让孩子感受一下打雷的瞬间黑暗和害怕的气氛。
2. 安全知识讲授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系统和全面地讲解打雷的危险性和意外事件的防范措施,教给孩子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如:听到雷声后,及时闪人,离开危险地区;不站在高处,不躺或坐在树底下,不在门窗边;室内不要使用水,不要使用电器等。
3. 安全实践演练为了让孩子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针对不同情况,在真实情境下演练安全知识,并引导孩子学会就近找到安全避难场所,锻炼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4. 反思总结借此机会,组织班级孩子进行反思讨论,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巩固原有的安全意识和知识,使所有孩子能够更好地获取和掌握安全知识。
四、教学反思在此类主题班会活动中,小孩子的注意力难以持久,而且按照教科书讲解安全知识,大多数孩子会感到枯燥乏味。
为此,本次班会活动中,我们老师在安全知识讲解中,增加了生动的案例,结合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将安全知识进行生动化、趣味化的展示,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
并且在安全实践演练中,注重细节,让孩子感受到了实战经验中的安全知识,这也是复习安全知识和检验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
大班安全课安全教案《打雷下雨时》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性,学会安全防护;2.初步了解清洁饮用水的重要性,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3.鼓励幼儿在自然灾害面前保持冷静,学会应对自然灾害。
二、教学准备1.PPT展示+视频展示:描述雷电的形成、对人体的危害,并展示在下雨天时的安全注意事项;2.制作播放清洁水手折纸动画视频;3.准备水和纸巾。
三、教学环节1.课前介绍(5分钟):介绍当天要学习的主题为“打雷下雨时”,让幼儿们提出自己在这种天气下如何保持安全。
引导幼儿们想象天空中黑云密布,大雨滂沱,地面慢慢积水,构建切身而有趣的学习氛围。
2.情境引入(10分钟):通过PPT的形式向幼儿介绍雷电的形成和对人体的危害,并在视频中展示下雨天的安全注意事项。
比如躲在屋檐下等等,让幼儿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雷电和大雨的威力。
3.讲解(10分钟):在听取幼儿们的安全想法之后,老师再向幼儿普及如何正确处理打雷下雨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比如,不要玩水,不要站在水坑里,不要躲在树下,不要拿着铁伞等等。
4.典型案例(10分钟):让孩子在PPT/手折纸动画视频中了解一些地震或洪水的案例,包括人们的逃生经验、救援措施等等。
5.实践操作(10分钟):在幼儿的帮助下我们放置一个蒸馏装置,对洗涤液进行蒸馏,这样可以观察到足够清晰的液滴。
切记不要弄湿,更不能饮用。
同时,老师也会发放纸巾,让大家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概念。
6.小结(5分钟):反思今天的安全课,搜集更多有趣的安全信息,并将他们变成一个小手册,随时查看。
同时评价今天上课情况并让孩子了解怎么在这种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上,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展示了打雷下雨的安全信息,让幼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手折纸动画展示的节约用水也更加生动形象,幼儿们对清洁饮水的概念也更加清晰,同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也扎实了。
可以看出,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对他们形成健康的生命态度和积极的人生体验具有積極的影响,本次安全课是成功度过。
大班安全课教案《打雷下雨时》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打雷下雨时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打雷下雨时的天气现象。
2. 学习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3. 掌握互帮互助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打雷下雨时的安全知识和防护措施。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互帮互助,提高应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雷电、雨天、室内外安全场景等。
2. 教学道具:雨具、安全标志等。
3. 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观察打雷下雨时的天气现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a. 讲解打雷下雨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不要在户外活动、及时躲避等。
b. 强调室内外安全注意事项,如不接触水、不触摸电器等。
3. 互动环节:a. 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模拟中学会互帮互助,提高应变能力。
b. 开展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学会的安全知识和防护措施。
4.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b. 让幼儿谈谈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5. 课后作业:a.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本次课程的安全知识,加强实践操作。
b. 家长与幼儿共同探讨家庭内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打雷下雨时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对互帮互助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安全知识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安全小卫士”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同伴。
2. 邀请专业人士(如消防员、医生等)来园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
3.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大班安全课教案《打雷下雨时》
1、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常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电视图片。
3、场景布置、闪电模型、鼓、电话等。
一、活动引入
1、巩固和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轰隆隆,是什么声音?
2、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在打雷时
1、小朋友们知道雷电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也是和雷电一起出现的呢?(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
(教师打开电视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下雨时雷电形成的过程。
)
3、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躲雨的呢?)
4、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地方我们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
三、打开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雨。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雷雨天,一幼儿在打电话。
1、再次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带幼儿到户外布置的环境中体验下雨天,应该怎么做?
--情景表演:下雨天
请两名幼儿扮演雷公电母,四名幼儿做不同的行为,比如:看电视、踩水、打电话、大声说话。
请观众说说他们的行为好不好?应该怎么做?
五、活动延伸:进行《我不玩电》、《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随便吃药》等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预防危险事情的发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险是事情。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
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
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
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