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和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13
工程质量控制一、引言工程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目标、主要内容和常用方法。
二、重要性工程质量控制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降低工程事故的风险,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目标1.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2. 防止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和扩大。
3. 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 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内容1.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设计文件的审查、设计方案的评估、技术标准的制定等内容,以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3.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采购和使用材料和设备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要求。
4. 现场管理的质量控制现场管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工人的培训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卫生与安全管理、施工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和有序。
五、常用方法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管理手册、质量控制程序和工作指导书等,以规范和指导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2. 质量检查和验收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技术交底和培训通过技术交底和培训,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增强他们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
工程质量控制内容引言概述: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符合标准、规范和客户要求的关键步骤。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材料选择和监督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五个主要内容,分别是设计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控制、监督质量控制和验收质量控制。
一、设计质量控制:1.1 设计标准和规范: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确保设计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如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设计规范、安全规范等。
1.2 设计文件审查:对设计文件进行详细审查,包括设计图纸、计算书、技术规范等,确保设计符合要求,没有错误和遗漏。
1.3 设计变更管理:及时处理设计变更请求,并进行评估和审批,确保变更不会对工程质量和进度造成负面影响。
二、施工质量控制:2.1 施工计划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包括工期、施工方法和资源分配等,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2.2 施工过程监督: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如施工工艺、材料使用等。
2.3 施工质量检验:进行施工质量检验,包括材料验收、施工工序检查和质量抽样检测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材料质量控制:3.1 材料选择标准:根据工程要求和规范,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砖块等,确保材料质量可靠。
3.2 材料供应管理: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供应商具有合法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
3.3 材料检验和验收: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并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
四、监督质量控制:4.1 监理单位的选择:选择具有相关经验和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和质量控制。
4.2 监理过程管理: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记录,包括工程进度、质量检查、安全管理等,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4.3 监理报告和总结:监理单位及时提交监理报告和总结,记录工程质量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验收质量控制:5.1 验收标准和程序: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验收标准和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验收。
工程质量控制内容标题:工程质量控制内容引言概述: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规定标准和要求完成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和降低工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程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
一、质量控制计划1.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在工程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检查方法等内容。
1.2 确定质量控制责任人:在质量控制计划中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得到有效执行。
1.3 定期评估和更新质量控制计划: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质量控制计划需要不断评估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二、质量检查和验收2.1 质量检查: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2 质量验收:在工程项目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验证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项目可以顺利交付使用。
2.3 确保质量检查和验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质量检查和验收过程中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质量管理文件3.1 编制质量管理文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制详细的质量管理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质量管理文件应包括工程质量标准、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工程质量验收报告等内容。
3.2 保障质量管理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质量管理文件应及时更新和完善,确保质量管理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3.3 合理利用质量管理文件:质量管理文件不仅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的记录和证明,也是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应合理利用质量管理文件指导和改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四、质量培训和技术支持4.1 进行质量培训:对工程项目相关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得到有效执行。
4.2 提供技术支持:为工程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解决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保障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和内容:一、开工准备(1)工程动工前项目监理部应及时检查和催促业主按合同约定按时提供各种动工前期文件和设计文件,组织和检查工程场地交接及交接手续的办理,检查红线规划位置及水准点的确认情况。
(2)抓好承包单位施工队伍及人员技术资质与条件的审查(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进京许可证等),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
对不合格的队伍和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依照有关规定要求承包单位予以撤换。
对于从事特殊工序和工种、检验、试验人员则必须持证上岗。
对于承包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则应在进场前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确认其资质等级、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能确保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任务,方可允许进场承担分包任务。
监理工程师对分包单位的审查重点是施工组织者、管理者的素质与质量管理水平。
对特殊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的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也应认真审查。
(3)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器材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应着重抓好采购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对其生产加工工艺和能力的考察与控制;抓好材料、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及入库存放条件等的检查。
监理工程师对业主加工订货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设备供货计划应由足够的了解并落实其满足工程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对需要监理人员参与考察的生产厂家,考察之后应向业主提出考察意见(一般为书面)。
甲供产品运抵现场时,监理工程师应按约定时限组织业主、承包单位进行验收(做好到货检验记录),合格后办理移交,有承包单位入库保管。
不论承包单位或业主负责的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在采购前均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对于重要的材料,还应提交样品供试验鉴定。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包括新材料)等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或权威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和准用证明,并由承包单位首先按规定进行检查,然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检(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
工程质量控制内容标题:工程质量控制内容引言概述: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的总称。
在工程项目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1.1 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需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1.2 进行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设计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专业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3 确保设计符合客户需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和意见,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2.1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得擅自变更。
2.2 定期进行施工检查定期进行施工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2.3 保证施工人员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需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三、材料采购和使用的质量控制内容3.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定期进行材料检测定期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劣质材料。
3.3 合理使用材料合理使用材料,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验收和评估的质量控制内容4.1 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在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2 进行工程质量评估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为以后的工程项目提供经验和借鉴。
4.3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五、质量改进和持续优化的质量控制内容5.1 分析质量问题原因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工程质量控制内容一、引言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措施等。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预期质量要求。
2. 减少质量风险:及早发现和解决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3. 提高工程效率:通过质量控制,优化工程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4. 保护环境和生态:质量控制要求合理使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质量控制原则1. 全员参预:质量控制是全体工程参预者的责任,要求所有相关人员积极参预,共同保证工程质量。
2. 预防为主:强调在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事后纠正。
3. 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责任分工、工作流程等。
4.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分析和评估工程质量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工程质量水平。
四、质量控制方法1.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满足工程要求。
- 进行设计评审,发现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确保设计变更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按照规范进行。
- 进行现场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 建立施工记录和档案,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3. 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 选择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可靠。
- 对进场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建立材料和设备使用记录,追溯其质量问题的责任。
4. 验收和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验收结果准确可靠。
- 进行验收前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工程项目符合验收标准。
- 建立验收记录和档案,记录验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五、质量控制措施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质量手册,明确质量目标和管理责任。
工程质量控制内容一、引言工程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相关标准,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措施等。
二、质量控制目标1.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2.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4.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5.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三、质量控制原则1.全员参预:质量控制是全员参预的,每一个参预者都要对工程质量负责;2.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提高工程质量;3.科学管理:质量控制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检查和质量评估等;4.标准化操作:质量控制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5.风险预防:质量控制需要提前预防可能浮现的质量风险,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四、质量控制方法1.质量计划: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检查点和质量控制措施等;2.质量培训:对参预工程的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3.质量检查: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发现和纠正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4.质量评估:对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5.质量改进:根据质量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五、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2.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3.使用优质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有序进行;5.建立健全的质量记录和档案,提供质量追溯和证明。
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质量控制能够确保工程的结构安全、设备可靠,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2.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质量控制能够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避免重复施工和维修,节约成本;3.提高用户满意度:质量控制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符适合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用户的满意度;4.保护企业声誉:质量控制能够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信誉。
工程质量控制内容一、引言工程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措施等。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工程质量:通过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验收阶段的质量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以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 减少质量风险:通过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降低质量风险,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和损失。
3.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项目按照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提高客户对工程项目的满意度。
三、质量控制原则1. 预防为主:通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
2. 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每个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都应对质量负责,积极参与质量控制活动。
3. 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提高工程质量。
四、质量控制方法1. 设计阶段控制: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施工阶段控制: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3. 验收阶段控制:在工程项目的验收阶段,通过严格控制验收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评定,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五、质量控制措施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等,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责任。
2. 质量培训:对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3. 质量检测:对工程项目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部位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材料的抽样检测、工艺的检测和成品的检测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工程质量控制任务内容
1、按照国家和省市颁布的相关条例和施工规范,以及对本项目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负责施工质量、材料设备质量及工程整体质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2、负责办理工程质量监督申报等手续。
3、负责根据本项目工程的特点对本项目的单位工程进行划分。
4、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工程进行检查和检测,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组织整改,每月书面向委托人提供上月的工程质量报告。
5、对本工程质量负责,并在发生质量事故时及时查明原因和具体责任,报甲方备案,并组织事故处理方案的实施。
6、负责组织工程实施过程中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包括隐蔽工程和各类材料、设备的验收。
7、项目具备交工验收条件时,按规定组织各有关方面进行交工验收,并完成交工验收报告及其报批手续。
8、在建设过程中,与第三方签订设计、施工、监理合同时,如涉及大宗材料采购,事先规定第三方提供材料设备采购一览表作为合同附件,项目部负责对材料设备的质量严格把关。
涉及设备材料采购,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采购和招标。
需要直接确认的设备和材料的选型和使用,项目部提供三家以上的供货商的样品,由业主从中选择决定,得到业主确认批准后,才可使用。
工程质量控制内容一、引言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关键控制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确保工程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2. 预防和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3. 提高工程施工效率;4. 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 提升工程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三、质量控制原则1. 领导重视:工程质量控制是全体参预者的共同责任,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 全员参预: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全体参预者共同努力,每一个人都应承担起责任。
3.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前期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预防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4. 全过程控制:从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全程进行质量控制。
5.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四、质量控制方法1. 设计控制: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材料控制: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材料标准进行材料采购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符合要求。
3. 施工控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 检测控制: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 验收控制:按照验收标准和程序进行工程项目的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五、关键控制点1. 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规划、设计、材料采购等,确保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质量要求。
2.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施工设备的检验和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测:包括施工中的质量检测、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质量的验收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 工程项目的验收和移交: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文件资料的整理和移交等,确保工程质量的最终交付。
六、结论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的重要环节。
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和内容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全过程的监理任务就是主要按照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进行有效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一、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1、检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
应按IS09001:2000标准中对质量保证的定义“为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从而使业主对总承包商的这种生产能力产生信任。
所以质量体系即: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使质量体系在xx工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2、工程动工前项目监理部应及时检查和催促业主按合同约定及时提供各种动工前期文件和设计图纸,组织和检查工程场地交接及时交接手续办理,检查红线规划位置及水准点的确认情况。
3、审查总承包商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置和其相对应的职责与分工落实情况,尤其对项目负责人的到位,职责要切实落实。
同时对生产、技术、质量等岗位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进行检查。
使其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检查总承包商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4、抓好总承包商承担施工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的审查(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岗位证书等),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
对不合格的队伍和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依照有关规定要求总承包商予以撤换。
5、对于从事特殊工序和工种、检验、试验的人员要求必须持证上岗。
6、对于总承包商选择分包商时,需在进场前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确认其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能保证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方可允许进场承担工程任务。
监理工程师对分包商的审查重点是对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的素质与质量管理水平、对特殊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的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认真审查。
7、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和设备、器材的质量控制方面,监理工程师应着重抓好进场材料的控制,必要时要进厂考察和进行试验。
8、监理工程师对业主加工订货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设备的供货计划应有足够的了解,使之满足工程进度计划的要求。
对需要监理人员参与考察的生产厂家,考察之后应向业主提出考察意见(一般为书面)。
监理工程师对业主提供产品运抵现场时,应按约定时限组织业主总承包商进行验收,合格后移交总承包商入库,并做好到货检验记录。
9、不论总承包商还是业主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在采购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对于重要的材料,还应提交样品供试验鉴定或者封样,有些特殊材料还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试验单,经确认可行后再加工订货。
10、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包括新材料)等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或权威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和准用证明,并由总承包商首先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查,然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检(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
对验收达不到合格的材料产品等要限时清退出场。
11、对合格的重要材料、设备要求总承包商及时分类存放并标识清楚,对于没有标识或不合格标识,监理工程师有权通知承包商进行纠正并检查其纠正情况。
对承包商“例行放行”或因特殊情况紧急放行的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或工序,要求承包商必须有可靠的追溯程序并有可追溯标识。
12、对于工程项目实体的不合格物资或产品及其过程,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必须时采取隔离措施,做出明显标识并注明去向。
对于一般不合格的物资或产品,监理工程师应下发:“不合格处置记录”要求承包商将其退场或返工或返修或降级使用。
对严重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应下发“不合格处置记录”要求承包商查清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和纠正措施限时整改到位。
同时、监理工程师还应与承包商共同制定预防性措施,使之不再发生。
事后由监理工程师做好详尽记录。
13、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控制,监理工程师要审查总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具体实际,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可依据性和严肃性。
经审批确认后,承包商必须遵照这一纲领性技术文件组织施工,并将其作为承包合同文件的一部分,不得随意更动;如需变更或修改施工方案或工艺时,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在此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1)施工现场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是否合理,要求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要有利于保证正常施工,有利于保证质量,保证安全和满足结构,装修连续施工。
(2)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是否有针对性、有效性。
尤其对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关健工序重要部位的施工质量须有针对性措施及预控的方法。
对季节性施工应有可靠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3)施工程序安排的合理性须体现出符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规律。
14、施工机械设备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应侧重审核其选型是否恰当,具体要求是所选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必须是满足工程质量方面有保证和适合现场条件。
据实际工程量必须配备足够的数量以保证连续施工,保证设备正常无故障运行措施(进退场必须报经监理批准)。
15、工程质量事前控制的另一项重要方面就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环境与条件的准备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检查总承包商对施工作业的辅助环境,如:水、电、动力供应,照明、设备安全防护、现场空间条件和交通运输道路。
检查总承包商在未来施工期间自然环境条件可能对施工作业质量(如噪音、扰民、烟尘等污染)的不利影响,提醒总承包商应事先有充分的认识和要求其有充足的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与对策以保证工程质量。
16、监理工程师要在事前质量控制中查验承包商的测量放线,对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红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要求总承包商自查,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无误并批准后,方可实施准确的放线,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17、监理工程师加强对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首检控制,并在其后进行定期抽检,使检测设备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如:混凝土计量秤、测量仪器,钢尺、塔尺、摇表、万能表、铅直仪、水平尺、卡尺以及委托检测试验单位的试验设备和计量使用单位等。
上述计量设备和工器具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周检,以满足使用精度要求。
18、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是搞好工程监理工作的十分重要的前提之一,因为设计图纸是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通过熟悉图纸,要了解拟施工工程的特点,设计意图和工艺与质量要求,事前发现和减少图纸设计上的“错、漏、碰、缺”,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防患于未然,为监控工程施工质量和指导施工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会审图纸和设计交底中要从以下内容进行审查:(1)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是否充分可靠。
(2)施工图的设计依据(规范、市场材料供应情况等)。
(3)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地基处理,建材要求,主体结构有无采用新结构,新工艺及对施工提出的要求,关键部位、关键节点的做法是否合理可行,有否不便施工之处和不易保证质量等。
(4)图册、图示表示方法应当清楚和符合标准。
(5)所采用的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替代。
施工图中所涉及的标准,规范、规程应齐全,设计说明条文明确并符合工程特点。
19、严把动工关,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动工的有关现场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发布书面动工指令。
对于合同中未包括的工程变更项目,在动工前必须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无误后方可批准施工。
20、审查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配合比、签认《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切实做到随时检查现场搅拌计量设备,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资质和生产能力;要求承包商提供材料,半成品生产厂家资质证明及产品合格证明,进口材料、设备的商检证明,需要复试的要达到合格。
二、工程质量的事中控制1、对总承包商的质量自检系统进行监控,使其能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始终发挥良好的保障把关作用,促进其从组织上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健康运行。
2、监理工程师要监督与协助总承包商完善工序质量控制,将直接影响工序质量的各种因素自始至终地纳入质量管理范围:督促总承包商对关键的、特殊的和复杂的施工项目或工序作为重点设置质量控制点,同时监理部也应对应的设监控点予以重点旁站,进行复核以加强有力控制,切实做到以重点保一般,这要求监理工程师从以下几点做好工序监控工作。
(1)检查总承包商对工程实施的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是以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为基础的。
所以要求总承包商在工序质量控制计划中明确质量监控的程序和检查制度等,以此做为监理部和总承包商共同遵循的原则。
(2)对于工序活动条件的监控工作,监理工程师重点抓住:施工准备方面的控制,检查其能否有效地保证整个工艺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检查各工序各专业各工种的保证条件,必须坚持在经过审查认可有可靠的条件下开展工序活动。
如在过程中发现有不利于工序活动的因素产生,即应予以及时的控制或纠正,直至暂停施工。
(3)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大对工序活动跟踪控制的力度,对每道工序都要实施连续的动态跟踪控制,做到经常性地对工序活动进行判断,抓住影响工序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有主要影响的因素进行主动预控,采取措施排除各种干扰,而且要充分运用实测、抽样、复试、检验的有效方法进行工序质量数据分析判断,严格把关,采取措施,不断纠偏,改进提高,使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一般原则。
(1)工序质量活动的控制点的选择和预控必须坚持保证重点、确定关键、控制特殊,抓好薄弱的设置原则。
即:1)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易波动的工序或对象;2)对后续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3)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和隐蔽工程;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结构工程;5)施工上无足够把握或施工条件困难以及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
根据上述设置原则,xx工程宜设置如下的质量控制点:目标分解及要求质量控制点设置(2)对工序质量实施控制时,监理工程师应在总承包商质量目标设计和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监理质量管理计划,选择合理的监控点,并在计划中明确,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在制定质量计划中规定出工序质量管理的“见证点”和“停止点”。
这些“见证点”和“停止点”需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对此有不同意见则应书面通知总承包商修改并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监理工程师除做好“见证点”和“停止点”的重点监控外,还须对整个施工过程加强旁站和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及规程、工艺标准的问题。
使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果发现比较重要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应先口头通知总承包商改正,然后由监理工程师补发《监理通知》予以确认。
(4)总承包商对监理工程师所要求整改的主要质量问题,应将整改结果按双方约定的时间书面回复监理部,此时监理工程师应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或确认。
(5)核查工程预检是监理工程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