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产品贮藏技术 - 安远县政府信息公开
- 格式:ppt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67
《园产品贮藏技术》课程章节辅导资料园产品贮藏技术课程辅导:绪论(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园产品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矛。
但是随着人口的逐年增长、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农业资源日趋紧张,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减少农产品采后损失和改进保鲜技术是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措施之一。
(2)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将种植效益低的农作物转向附加值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很多地区就是将种植粮食改为发展园艺产业,因此在未来的若干年我国的园产品产量将进一步提高。
(3)随着我国加入WTO,园产品的出口额大大增加。
(4)实现园产品的深加工的基础。
因此,学习和研究园产品的采后贮藏技术有着深远的意义。
2、我国园产品贮藏的现状。
(1)我国的水果和蔬菜不仅种类繁多、风味独特、经济和营养价值高,而且总产量均居世界之首位。
(2)我国的水果和蔬菜产量虽高,但采后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平均总损失达35%。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水果和蔬菜贮藏运输设备的缺乏,而且没有实现冷链流通。
(3)我国的大部分园产品未实施水果和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即我国大部分园产品以原始状态上市,部分等级,没有包装。
(4)我国对部分水果、蔬菜的采后生理,贮藏技术、运输条件、产品标准进行了研究,在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有些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得到应用和推广,还没有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园产品贮藏技术课程辅导:第一章园产品的采后生理1、重点掌握:(1)园产品的呼吸作用及有关术语(呼吸强度、呼吸热、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实)。
(2)园产品的失水及影响因素,防止园产品失水的方法。
(3)乙烯在园产品成熟和衰老的作用及应用。
(4)冷害,冷害症状,控制冷害的方法。
2、一般掌握:园产品的化学成分及采后变化对品质的影响,蔬菜的休眠;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关术语(绝对湿度、饱和湿度和相对湿度)3、一般了解:呼吸的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冷害的发生机制。
名词解释:1:市场预测:指在市场调查基础上对未来市场变化动向的预见或推测。
2:假植贮藏:把蔬菜密集假植于沟内或窖内,使蔬菜处于很微弱的生长状态,以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
3:园艺产品流通:园艺产品流通指果品、蔬菜和花卉或加工品等园艺产品作为商品,从生产者手中所经过的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
4:完熟:是指果实达到成熟以后,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后食用阶段。
5:田间热:指果蔬从田间带到贮藏库的潜热,随着果蔬体温的下降而散发出来的热量。
6:园艺产品的检验:是指依据园艺产品标准,对园艺产品的质量进行科学的鉴定,以判断其质量好坏程度和使用价值大小的过程。
7:感官检验法:是指用耳、目、口、鼻、手等感觉器官来检验园艺产品质量的方法,这种检验方法在园艺产品中应用比较广泛。
8:产品组合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实力,对产品组合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等做出最佳的决策。
9:品牌:是指想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货物名称、名词、符号、设计、象征或其组合,并想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和其竞争者。
10:比价:是指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11:差价:是指同一种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地区、季节或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包括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和质量差价等。
12:园艺产品贮藏运销:是指园艺产品经营组织通过一定的购销形式和流通环节,实现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的一切经济活动过程。
二:园艺产品贮藏运销的基本要求:避免腐烂、积极竞争、勤俭经营影响园艺产品贮运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即生物因素,包括种类、品种、砧木、植株田间生育状况记产品成熟度等。
外界因素主要有生态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
一般产于南方及热带地区或高温季节成熟的愿意产品,由于组织结构不致密,采后呼吸旺盛后不耐低温,其耐贮运性较弱,而产于北方地区后低温季节成熟及生长期长的产品,则较耐贮运。
园产品贮藏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园产品产量逐年攀升,如何有效延长园产品贮藏期,保持其品质和营养价值,成为农业科研和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园产品贮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园产品贮藏与加工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园产品贮藏技术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园产品贮藏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园产品贮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实际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实习过程(1)温度管理温度是影响园产品贮藏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不同园产品的特点设置适宜的贮藏温度。
通常情况下,果蔬类园产品在0-4℃的低温下贮藏可以有效延缓其衰老过程,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2)失水控制失水是导致园产品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为防止园产品失水,我们采用了表面打蜡处理和塑料薄膜包装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保护园产品表面结构,增强细胞持水能力,延长贮藏期。
(3)气体控制气体控制是园产品贮藏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学习了气调包装保鲜技术,通过调整包装内的气体成分,如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可以有效抑制需氧细菌的生长繁殖,延缓园产品的腐烂速度。
(4)减少乙烯处理乙烯是导致园产品成熟和衰老的关键激素。
为延长园产品贮藏期,我们采用了减少乙烯处理的方法,如使用乙烯吸收剂等。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园产品内源乙烯的浓度,延缓成熟过程,延长贮藏期。
(5)热处理热处理是一种园产品贮藏技术,通过适当升高园产品温度,可以加速其成熟过程,缩短上市时间。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热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温度、时间的控制等。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园产品贮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园产品贮藏与加工能力。
同时,我们认识到园产品贮藏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从事农业科研和生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简答题1、园艺产品在贮藏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冷?①预冷能迅速排除田间热,降低果蔬的体温,从而降低贮运前期的呼吸强度,有利于保持贮藏期间的果蔬品质和运输品质②减少冷藏车或冷藏库内冷量消耗③经过预冷的果蔬在冷藏中能有较强抗冷害能力,以减少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2、番茄催熟操作流程经熟期番茄→采收→放入催熟室(乙烯100~150mg/kg、温度保持20~25°C、相对湿度85%~90%)→催熟处理(24~72h转红或黄)→上市销售注意事项: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乙烯的催熟作用受到抑制,每隔24h通风一次,1~2h,并再次通入同样浓度的乙烯。
3、果蔬的气调贮藏中,选择的温度通常要比普通空气冷藏温度高1~3°C,为什么?因为这些植物组织在0°C附近的低温下对CO₂很敏感,容易发生CO₂伤害,在稍高的温度下,这种伤害就可以避免。
水果的气调贮藏温度,除香蕉、柑橘等要求较高温度外,一般在0~3.5°C的范围;蔬菜的气调温度控制应高一些。
4、什么是护色?护色的措施有哪些?护色:原料去皮或切分后,与空气接触会迅速变成褐色,不仅影响外观,也破坏了产品风味和营养。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必要的护色措施,以保持制品原味和品质。
护色措施:烫漂护色、硫处理护色、酸溶液护色、食盐溶液护色、抽空护色。
5、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乳酸发酵的作用在蔬菜腌制过程中,由微生物引起的正常发酵作用主要是乳酸发酵。
其主要生成物不但能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而起到防腐作用,而且能使制品产生酸味及香味。
6、田间热和呼吸热的区别果蔬采摘前后由于阳光和气温等因素暂蓄于果蔬体内的热量称之为田间热果蔬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体外,这种热量称为呼吸热二者区别热源不同:田间热源于果蔬之外,呼吸热源在果蔬之内。
处理方法不同:田间热通常采用预贮、预冷的方法,而呼吸热则要从控制呼吸强度、改善贮藏环境方面入手。
7、气调贮藏的基本原理在适宜低温下,改变贮藏库或包装中正常空气的组成,降低O₂含量,增加CO₂含量,以减弱鲜活园艺产品的呼吸强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品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从而达到延长贮藏期和提高贮藏效果的目的。
《果蔬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教案一、果蔬产品贮藏保鲜知识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一)了解国内外果蔬贮运保鲜的概况(二) 了解果蔬生产的几个特点二、教学重点:(一)让学生了解果蔬采后损耗的严重性(二)根据资料让学生了解果蔬贮运保鲜这门课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果蔬生产同其它产品不同的特点,具有季节性、地域性、新鲜易腐等特点.四、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阐述果蔬生产的特点及对目前所知道果蔬贮运方面的的情况,再通过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有效信息量大和图文并茂的特点,采取先看图像、录像资料、图表、照片等,然后让学生分析果蔬贮运保鲜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果蔬生产的特点,再由教师归纳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1.提问,学生自己对这门课的了解2.提问,果蔬生产具有什么特点3.播放目前国内外果蔬生产情况4.播放果蔬采后损耗的情况5.归纳果蔬生产的特点6.归纳果蔬贮运保鲜在国内外的概况7.提供参考书及参考文献供学生课后阅读。
第二章采前因素对果蔬采后贮藏的影响一、教学目的:(一)了解采前因素对果蔬采后贮运保鲜的影响(二)果蔬的贮运保鲜不只是采后的是,也关系到采前的栽培、环境条件及果蔬本身的因素.二、教学重点:(一)影响果蔬采后贮运效果的主要采前因素(二)果蔬本身的种性是影响果蔬采后贮运的关键因素。
同时栽培技术、环境条件对果蔬的耐藏性、抗性也有影响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果蔬贮运不只是采后的事,也关系到采前。
四、教学方法:利用图表、举例、照片,让学生比较不同种类、品种果蔬的耐藏性差异,不同栽培技术、环境条件与果蔬贮藏保鲜的效果。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1.举例和提问比较不同种类果蔬之间耐藏性的差异,如柑桔类、苹果、荔枝、龙眼、香蕉等不同种类果蔬之间耐藏性的差异.2.举例和提问,比较同一种类不同品种果蔬的耐藏性间的差异,如柑桔类中的蕉柑、甜橙、柠檬等品种间,荔枝不同品种间、苹果不同品种间的耐藏性差异.3.用图片说明其它果蔬本身因素对耐藏性的影响,如砧木、成熟度、疏果、疏花、修剪等.4.利用图表比较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果蔬耐藏性的影响,如肥、水、病虫害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