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穿结经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2
目录一、前言 (4)二、摘要 (4)三、正文 (5)第一章、设计简介 (5)第一节、竹节牛仔风格及用途 (5)第二章、产品设计 (6)第一节、产品原料选择 (6)第二节、面料分析 (8)第三节、面料设计 (11)第三章、牛仔布经纱染色及上浆 (14)第一节、经纱准备 (14)第二节、染色工艺 (18)第三节、上浆工艺 (21)第四章、牛仔布的织造 (24)第一节、穿结经 (24)第二节、织造工序 (25)第五章、后整理工艺 (29)第一节、工艺技术要求及流程 (29)第二节、烧毛 (30)第三节、上浆 (31)第四节、整纬 (32)第五节、预烘 (33)第六节、预缩 (33)第七节、烘燥 (34)第八节、成包 (34)四、结束语 (35)五、参考文献 (35)摘要现今纺织服装市场上,竹节牛仔面料占据很大的比例,因其满足个性化需求,到消费者的欢迎,本设计选择竹节牛仔布进行工艺分析具有一定的市场性。
因实习公司主要经营各类牛仔面料及服装,其中就包括竹节牛仔布,对其工艺流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故选择竹节牛仔布进行工艺分析有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本设计容主要包括:竹节牛仔布的原料要求及规格用途、品种类型、经纬纱线密度与密度、捻向、组织规格、经纱准备、上浆工艺及设备;织造工艺与设备及织疵成因分析;后整理工艺与设备及疵点分析。
、八、亠前言牛仔布是一种较粗厚的色织经面斜纹棉布,经纱颜色深,一般为靛蓝色,纬纱颜色浅,一般为浅灰或煮练后的本白纱。
经纱采用浆染联合一步法染色工艺,采用3/1 组织,也有采用变化斜纹,平纹或绉组织牛仔,坯布经防缩整理,缩水率比一般织物小,质地紧密,厚实,色泽鲜艳,纹清晰。
适用于男女式牛仔裤,牛仔上装,牛仔背心,牛仔裙等。
当设计用不同纱号、不同竹节粗度,节竹长度和节距的竹节纱,采用单经向或单纬向以及经纬双向都配有竹节纱,与同号或不同号的正常纱进行适当配比和排列时,即可生产出多种多样的竹节牛仔布,经服装水洗加工后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朦胧或较清晰的条格状风格牛仔装,受到消费个性化需求群体的欢迎。
灵枢(解结法)《灵枢·刺节真邪》篇所指出的:“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
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显然,解除此横络的卡压是解决大经不通的关键。
解除经筋粘连而形成的横络,松解强加于经脉上的结络、条索压迫,这就是“解结”法。
“解结”是古代一个重要治则,也是一类针法,这种针法长期被人们忽视,在目前的中医、针灸、骨科、筋伤诸教材中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请言解论(解结法理论)……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
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
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后水可行,地可穿也。
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
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
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
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本段经文从广义上详叙了解结的原理和治则。
其总的精神指出:针灸治疗的先决条件是解除引起气血痹阻的器质性原因。
只有在脉道通畅,气血周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挥其他针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不盛不虚,以经调之”的作用。
解结法属泻法,以破而散之的决闭之术,使其气血通畅下行,这是调整经络气血的前提和关键。
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气血辨证。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通而决之),此所谓解结也”。
可见,经脉上若没有经筋横络盛加卡压者,一般不会患病,即使为病,其病亦轻浅,故云其病可自愈,或稍加调治即能痊愈。
反之,若有横络卡压,使经脉闭阻,在结筋病灶点以上,气血郁滞泛滥,结筋病灶点以下气血虚少,其病必难治。
此时必须审视横络所在,用“长针”、“锋针”等粗壮有力,针端有刃的锋利针具,如凿冰解冻,决堤通闭一样,疏通结络。
当气血流行,而后病可除,疾可调,这就是解结之法。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诗词四首翻译原文注释01 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赏析】《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305篇之首,孔子称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
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
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
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
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
“流”,《毛传》训为“求”,不确。
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
“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
这是全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
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
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
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
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经络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3.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生理功能。
4.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
5.了解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
6.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生理功能。
7.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8.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9.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生理功能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系作用、运输渗灌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
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6概述1十二经脉3奇经八脉1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1
讲授方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