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归纳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在各种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长沙、九江、芜湖、无锡2.我国交通运输网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3.铁路干线——熟记“三横五纵”p91图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干线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4.交通运输枢纽——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处(人流、货流量都很大)重要铁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成都和兰州(经过的铁路线)分为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5.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速度较快次于铁路最慢最快运量较大较小最大最小大价格较低较高最低最高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的部门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2.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3.农业的地区分布:以400mm年降水量线为界,以西(非季风区)主要进行牧业生产,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以东(季风区)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4.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x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
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5.我国三大林区:西南和东北为天然林区;东南为人工林区。
6.我国三大棉区:x疆南部、华北平原的中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7.种植业的地区差异种植业地区差异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作制度秦岭—淮河以南水田水稻油菜甘蔗棉花一年两熟到三熟。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期末复习资料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重点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重点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主导产业重点详解:重点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经济发展的“先行官”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最高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活性差⑸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无锡、九江、芜湖、长沙。
原因: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
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
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南北向的铁路线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6、京包——包兰线7、陇海——兰新线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项目所在省交汇的铁路北京北京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成都四川宝成、成昆徐州江苏京沪、陇海株洲湖南京广、浙赣、湘黔兰州甘肃包兰、兰新、陇海、兰青杭州浙江沪杭、浙赣郑州河南陇海、京广4、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选择题1、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答案:C辽中南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因此选C。
小提示:2、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土壤D.气候答案:D我国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有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是因为我国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气温低,主要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故本题选D。
3、下列做法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是()A.在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的地方实行基塘生产B.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D.在上海近郊发展乳畜业答案:BA选项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桑基鱼塘”生产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内蒙古大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发展粮食种植业会造成土地荒漠化等现象,叙述错误,符合题意;C选项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选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人口众多,在上海市郊发展乳畜业有广阔的市场,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根据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可知,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①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B.②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答案:B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东北平原,这里以中温带为主,不适合种植喜湿热的甘蔗,故A错误。
②沿海地区可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故B正确。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梳理与复习知识要点一: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是指把或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2.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等。
3.主要的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和。
4.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网中,南北走向的五条纵线是京哈一京广线、、宝成一成昆线、、。
东西走向的三条横线是京包一、陇海一、沪杭一一一贵昆线。
5.我国的高速公路具有起步,发展的特点。
6.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_(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处)、(京沪线和陇海线交会处)、(京广线和浙赣一湘黔线交会处)、(陇海线、包兰线和兰新线交会处)。
7.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与运输的高低、的快慢、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
8.各类交通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快的是运输,最机动灵活的是运输,运输量最大、价格最低的是运输,运费最高的是运输。
9.从“门口到门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运输;大量运输液体或气体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运输。
10.贵重或急需而数量又不多的货物多由运输;短途、鲜活的或者容易变质的货物多由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运输。
11.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A.工业B.旅游业C.交通运输D.农业12.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长沙或沙市、芜湖、九江和无锡)形成的原因之一是()A.铁路纵横B.河运便利C.公路众多D.海运便利13.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14.下列关于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分布比较均衡B.南方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大于北方地区C.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稀疏,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集D.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大,而西部地区交通网密度较小15.下列城市中,属于河运一铁路综合枢纽的是()A.徐州B.青岛C.包头D.武汉16.能够实现江海联运的交通枢纽是()A.南京B.上海C.北京D.武汉17.交会于株洲的铁路线有()A.京广线、陇海线B.京广线、浙赣线C.京九线、京沪线D.京九线、浙赣线知识要点二:农业18.我国把利用、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知识归纳选择题1、习近平主席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依托绿水青山可以有力地促进哪种产业的健康发展A.畜牧业B.高新技术产业C.旅游业D.采矿业答案:C畜牧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产业;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
依托绿水青山可以有力地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故本题选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2、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A.辽中南B.京津唐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答案:A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位于辽宁省中南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这里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石油等矿产资源,重工业发达,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结合题意,故选A。
小提示:3、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技术应用可以①推进农业生态化②加速农业现代化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喷药杀虫对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故不选①,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加速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故选D。
小提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
4、下列各组铁路线中,不属于东西走向的是()A.湘黔线B.陇海线C.京哈线D.沪杭线答案:C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中国的经济开展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复习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本章考点】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1.主要地形、地形区,主要城。
2.农业消费特点、粮食作物、气候、兴修水利、防治水患。
3.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1.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消费、灾害防治的关系。
2.丰富的有色金属,考察矿产名称及分布。
3.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
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本区包括的份及主要地形名称。
2.“高〞“寒〞的气候特征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农、牧业消费特点。
3.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
这一局部主要以读图题的形式来命题,要求记住范围、地形名称并填图。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因这一特征而形成的农、牧业消费特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命题。
3.主要矿产地、主要城。
4.保护草原,治理沙漠这是一个热点问题。
【典型例题精讲】典型例题设计意图:所选这两道题紧扣当今社会热点,并且将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在热点问题之中,指明了今后复习的方向:结实掌握地理根底知识,关注热点问题,并且能用所学的根底知识分析说明热点问题的内涵。
[例1]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展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图和下表答复。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1978年1990年1998年东部中部西部1978年1990年1998年东部483 2080 9483西部255 1060 4052东部与西部的比值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消费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2.下列经济作物中甲省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是( )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3.右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
图,图中①②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甜菜
B.甘蔗、棉花
C.棉花、油菜
D.甜菜、甘蔗
4.在我国东部地区,南方的耕地以( )
A.水田为主
B.旱地为主
C.林地为主
D.草地为主
5.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
对应,正确的是( )
A.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B.太湖平原——水稻、棉花、甜菜
C.成都平原——棉花、甜菜、油菜
D.松嫩平原——甘蔗、亚麻、水稻
6.下列粮食生产基地中以生产水稻为主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河套平原
7.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地区地形陡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可发展畜牧业
B.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业
C.在地势低洼、河湖较多的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D.在降水较少的草原地区,可发展林业
8.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
展的方向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9.下图为中、美两国农业新增产值主要因素构成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主要依靠非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B.中国主要依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C.美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60%
D.中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70%
10.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B.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C.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人口稀少、交通闭塞
11.下列关于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B.工业只和生产有关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C.工业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D.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12.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北方电力工业的主体形式是火力发电
B.黑龙江省的大庆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C.我国现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工业体系
D.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靠近铁矿和煤矿
13.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珠江三角洲
B.沪宁杭地区
C.京津唐地区
D.辽中南地区
14.工业根据其产品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而分为不同的类别,下列工业产品中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是()
A.钢铁
B.汽车
C.机床
D.计算机
1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不合适的行为是( )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沿海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16.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科技开发试验区是()
A.北京中关村
B.上海浦东
C.山东潍坊
D.广东深圳
17.下列因素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最小的是()
A.劳动力数量
B.工业基础
C.科技力量
D.交通运输
18.我国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属于()
A.环渤海高新产业密集区
B.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9.台湾果农将大量的水果运到福建,较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河运
B.铁路
C.公路
D.海运
20.2013年暑假期间,刘强从北京到西藏拉萨旅游,希望沿途多看一些自然景观,时间要求也不急,同时
又比较舒适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河运
21.哈尔滨某医院急需从北京运进一批血浆救治病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2.2011年3月,中国政府向日本提供2万吨石油产品(包括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
为此中国政府应该选择哪种交通运输工具?( )
A.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2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
交通运输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013年1月,美国的一位华裔急需
移植骨髓,中国的一位志愿者捐献了与他相配的骨髓,骨髓必须在48小时内送达美国。
你认为应该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24.我国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部分标志如下图。
小明家里面的废旧灯管、电池应投入贴有哪种标志的垃圾收集箱
A B C D
读中国政区图(图1),回答25—27题:
25.位于我国领土最北端的省区是
A.①省区 B.②省区 C.③省区 D.④省区
26.图中数字④代表的省区名称与其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A.山西——太原 B.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C.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宁D.安徽——南昌
27.李明从外地开车来柳州旅游,他的车牌号为“鲁A x x
x x x”,则李明的车入户的省份是
A.①省区 B.②省区 C.③省区 D.④省区
28.下列货物的合理运输应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①1吨活鱼从珠江三角洲某鱼塘运往香港市区②100吨
钢材从武汉运往广州③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拉萨
④100吨大米从九江运往上海
A.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
B.铁路运
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
D.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29.沿我国铁路干线,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广州,最合适的铁路线是( )
A.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
B.兰新线—陇海线—京九线
C.兰新线—包兰线—京广线
D.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
30.我国著名的优良牲畜品种三河马和三河牛产于
A.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区 B.新疆天山山脉的山麓地区
C.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 D.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
31.下列城市中,位于京九铁路线上的是
A.广州 B.珠海C.深圳 D.东莞
32.下列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太阳能 B.水能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3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资源十分充裕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C.各类土地所占比例较合理 D.土地后备资源较充足
34.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35.读图6和图7,回答下面问题。
(9分)
图6 河流流量年变化图7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对比
(1)分析图6河流流量年变化,可以得出_________(季节)为汛期,_________(季节)为枯水期。
调节河流水量季节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耕地资源分布差异,南方地区特点为_________
____,北方地区特点为_____________。
为缓解此问题,我国实施的大型引水工程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内完成了一次问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
(3分)
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4分)
领海①___________;
海峡②___________;
山脉③___________;
地形区④_______________。
(2)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_____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_____带。
(地球上的五带)。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哪四个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