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2016年硕士入学考试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_上海海事大学考研网
- 格式:pdf
- 大小:69.60 KB
- 文档页数:2
绪论•传热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其每种基本形式的特点是什么?•试用传热理论来分析热水瓶中的传热过程及其基本形式?•试分析航空发动机五大部件中的传热问题?(五大部件为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
)•目前预测世界环境温度在不断升高,这种气象变化与传热学有什么关系?•试分析家用电器中的传热现象(如冰箱、空调、烘箱等)?如何节省能源,提高效率?第一章•何谓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是什么?•试比较有内热源和无内热源时平壁导热的温度分布规律 ( 设= 常数;) •管外包两种不同导热系数材料以减少热损失,若,试问如何布置合理?•等截面伸展体稳态导热时,肋端边界条件的影响为何?•=C 时,在平壁、圆筒壁和球壁中温度分布是何规律?•何谓热阻?平壁、圆筒壁和球壁的热阻如何表达?对流热阻如何表示?•谓接触热阻?影响因素是什么?•已知导热系数为 2.0W/(mK) 的平壁内温度分布为 T(x)=100+150x ,试求单位面积的导热热流量?9* 、由 A 、 B 、 C 、 D 四种材料构成复合平壁(图 1-30 )λ A =75W/(m.K), δ A =20cm ;λ B =60W/(m.K), δ B =25cm ;λ C =58W/(m.K), δ C =25cm ;λ D =20W/(m.K), δ B =40cm ;A A =A D =2m 2 ,AB =A C试求: 1) 各项导热热阻及热流图; 2) 通过复合壁的热流量; 3 ) 材料 D 左面的温度。
10* 、试考虑如图 1—31 所示图形中的一维稳定热传导。
假定无内热生成,试推导出导热系数的表达公式。
已知,, A 、 T 、 x 的单位分别为K 和 m 。
11 、一则著名绝热材料制造厂所作的电视广告声称,对绝热材料来说,重要的不是材料的厚度,而是热阻 R 。
欲使 R 值等于 19 ,需 4Ocm 的岩石, 38cm 的木头或 15cm 的玻璃纤维。
认为这则广告合理吗?12 、有一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按下列关系式随温度变化:,倘用这种材料制成平壁,试求其单位面积的热阻方程式。
上海海事大学2016年硕士入学考试交通工程考试大纲考试科目808交通工程参考书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第二版)任福田、刘小明、荣建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7月题型及分数比例150分一、名词解释20分;二、填空题30分;三、简答题40分;四、分析题40分;五、计算题20分一、考试性质交通工程学课程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交通工程方向(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交通工程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进行交通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交通工程学的概念,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产生及发展趋势,综合交通的主要内容,人、车、路的基本特性,交通延误,交通调查,交通量、车速、密度特性及之间的关系,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交通安全,停车设施、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知识,交通管理、交通设计理念,交通环境,智能交通基本知识等。
考试要求1)理解交通工程学的含义,掌握交通工程学科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产生及发展趋势;了解综合交通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了解道路交通系统中人的交通特性、车的交通特性和道路的基本特性。
3)掌握交通量的概念及有关术语,了解交通量的时间、空间分布特性,掌握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4)掌握速度的有关概念和术语,车速的统计分析特性以及影响因素,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其相互关系。
5)掌握交通密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6)掌握交通流三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能运用三参数关系分析交通流运行特性,了解连续流、间断流特性。
7)掌握各种交通量调查计数方法、使用条件及优缺点,车辆换算系数的确定方法。
8)掌握地点车速的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方法,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使用条件。
9)掌握交通密度调查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
10)掌握起迄点调查的有关定义和术语,了解起迄点调查的类别和方法,掌握居民出行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和调查成果的表达方法。
(一)报考条件:根据文件规定,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本科(或专科毕业两年),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平时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和综合素质好。
4.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二)报考事项: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
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
因此整个阶段应该以教材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教材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
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
2013年上海海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要提示: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上不给分)考试科目:工程力学备注:允许考生使用计算器1.图示为汽车台秤简图,BCF为整体台面,杠杆AB 可绕O轴转动,B、C、D 三处均为铰链。
杆AB及DC处于水平位置。
不计杆件自重,试求平衡时砝码重W1与汽车重W2的关系。
(15分)2.试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15分)3. 图示螺钉在拉力F作用下。
已知材料的剪切许用应力][σ之间的关[τ和拉伸许用应力]系约为][σ。
试求螺钉直径d与钉头高度h的合理比值。
(15分)[τ= 0.6]4.用三根完全相同的钢杆支承一重为W 的构件AB ,其受力如图所示。
构件AB 可视为刚杆。
若已知外力F = 2W ,距杆AB 重心距离为a /2,试求三根杆的内力。
(15分)5.发电量为15000 kW 的水轮机主轴为一空心圆轴,D = 550 mm ,d = 300 mm ,长度为2m ,正常转速 n = 250 r/min 。
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 = 80 GPa ,许用切应力[τ] = 50 MPa ,许用单位长度扭转角[f ] = 1˚/ m 。
试校核水轮机主轴的强度及刚度。
(15分)6.一木柱两端铰支,其横截面为120 mm×200 mm 的矩形,长度为4 m 。
木材的E = 10 GPa ,p σ= 20 Mpa 。
试求木柱的临界应力。
计算临界应力的公式有:(a )欧拉公式;(b )直线公式λσ19.07.28-=cr 。
(15分)7.如图(a)所示,槽钢开口向下,当槽钢受纯弯曲变形时,测出距槽钢顶部5 mm 处,相距50mm 的A ,B 两点间长度的改变为31027-⨯=∆l mm ,材料的E = 200 GPa 。
图(b)为槽钢的横截面尺寸。
试求梁截面上的弯矩M 。
(20分)(a) (b)8.端截面密封的曲管的外径为100 mm,壁厚δ= 5 mm,内压p = 8 MPa。
上海海事大学2016年硕士入学考试伦理学考试大纲
《伦理学》周中之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考试科目813伦理学参考书
年
150分
题型及分数比例
辨析题1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40分,案例分析50分考试大纲
一、伦理学概述
伦理学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和方法,同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评价
三、西方伦理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古希腊罗马时期伦理思想,中世纪伦理思想,当代资本主义伦理思想,西方传统伦理思想
四、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五、社会公正原则
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当代中国诚信建设意义
六、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特色及功能,职业道德主要内容,职业道德新时期建设意义
七、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与公民道德责任,城市化与现代社会公德
八、道德选择
什么是道德选择,道德选择的冲突和困境,道德选择的自由与责任
九、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的作用,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道德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十、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过程和特征,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及其道德教育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上海海事大学2016年硕士入学考试电路原理考试大纲考试科目820电路原理参考书:《电路(第4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题型及分数比例150分以分析计算题为主,八题考试大纲: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2.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3.功率的计算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电阻的三角形联结与星形联结的等效互换2.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4.输入电阻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电路的图2.支路电流法3.回路电流法4.结点电压法四、电路定理1.叠加定理2.替代定理3.戴维南和诺顿定理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五、相量法1.正弦量的概念2.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六、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正弦稳态电路的瞬时功率2.阻抗与导纳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及计算5.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6.复功率的概念7.最大功率传输8.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七、含耦合电感的电路1.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理想变压器的模型及伏安关系,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3.空心变压器的概念,含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八、电路的频率响应1.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2.网络函数3.RLC串联电路的谐振4.RLC并联电路的谐振九、三相电路1.对称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方式2.三相对称、不对称电路的概念3.不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4.三相负载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关系5.三相对称电路的计算6.三相功率的计算和测量十、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率特性2.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3.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4.非正弦周期信号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十一、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1.换路的概念、换路定则、动态分析与稳态分析的概念2.初始值的求法3.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的求法4.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及电路稳态解的求法5.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6.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法7.状态方程十二、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拉氏变换的性质2.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3.运算电路4.用运算法分析实际的动态电路5.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十三、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1.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的含义和列写2.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3.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4.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十四、二端口网络1.二端口网络的概念2.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3.二端口网络的连接4.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5.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6.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十五、非线性电路1.要非线性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含义2.非线性电路的方程的建立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一章:基本概念闭口系统: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和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则该系统称为闭口系统。
开口系统:如果热力系统和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则该系统叫做开口系统。
绝热系统:当热力系统和外界间无热量交换时,该系统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当一个热力系统和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时,则该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强度参数:在一定状态下,凡是与热力系统所含物质的数量无关的状态参数称为强度参数。
广延参数:在一定状态下,凡是与热力系统所含物质的数量有关的状态参数称为广延参数。
表压力:工质的绝对压力高于环境压力时,绝对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称为表压力真空度:工质的绝对压力低于环境压力时,环境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称为真空度。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是指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改变。
准平衡过程: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环后自动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很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显著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称为准平衡过程。
它是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的过程。
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果在过程逆向进行后,使外界和系统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二章:一律表述一:机械能可以变为热能,热能也可以变为机械能,在转换过程中,能量总数不变。
表述二: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体积功:热力系统通过工质的体积变化与外界交换的膨胀功或压缩功统称体积变化功,简称体积功。
技术功:开口系统对外界所作的总功称为技术功,亦即技术上可资利用的功。
流动功:系统为维持工质流动所需的功称为流动功。
(也称推动功)有用功:凡是可以用以提升重物、带动各类机器的功统称为有用功。
热力学能:是指热力系统内工质微观粒子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主要包括内热能、化学能和原子核能等。
焓:引进或排除工质而输入或输出系统的总能量。
稳定流动:就是指开口系统内任一点的状态参数和流速均不随时间而变化,且只沿一个方向即流动方向变化的流动过程。
《工程热力学》课程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工程热力学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大学物理(一)测试大纲课程编号:WL310011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理工科各专业开设学期:大一第二学期测试方式:闭卷笔试一、考核要求本课程根据上海海事大学《大学物理(一)》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按照大学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制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考核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
二、考核成绩本课程考核的期终成绩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70%-80%),平时和作业成绩占期终成绩的一部分(20%-30%)。
三、教学时数本课程教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包括期中随堂测验(2学时),节假日(2-4学时),总复习(2-3学时)。
四、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物理学》(第六版)上、下册,马文蔚等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主要参考书:(1)《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使用》(第四版),马文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普通物理学》(第六版),陈守洙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1 篇力学第1 章质点运动学一、考核知识点:1.运动学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2.圆周运动的线量、角量表示。
二、考核要求:1.运动学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1)了解质点模型及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
(2)掌握位置矢量、运动方程和轨道方程的概念及其计算;(3)掌握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的区别,以及位移、速度等物理量的意义和计算。
(4)理解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变化的物理量的概念。
(5)熟练掌握已知运动学方程求解位移、速度、加速度;已知加速度求解速度和运动方程的方法。
2.圆周运动的线量、角量表示掌握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表示,并能进行基本问题计算。
本章测试重点内容:利用微积分法求解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圆周运动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和角量的计算。
基本内容:轨道方程,速度和速率的表达。
注:一般曲线运动、相对运动的计算不作为测试要求。
第2 章质点动力学一、考核知识点:1.牛顿运动定律的使用;2.动量、冲量、动量定理;3.动能、动能定理、功、变力的功;4.势能、保守力和势能的关系、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名词解释题第一章1.①热能动力装置:从燃料燃烧中得到热能,以及利用热能所得到动力的整套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统称热能动力装置②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叫做工质2.高温热源:工质从中吸取热能的物系叫做热源,或称高温热源3.低温热源:接受工质排出热能的物系叫冷源,或称为低温热源4.热力系统: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叫做热力系统5.闭口系统(控制质量):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只和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则该系统称为闭口系统6.开口系统(控制体):如果热力系统和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则该系统叫做开口系统7.绝热系统:当热力系统和外界间无热量交换时,该系统就称为绝热系统8.孤立系统:当一个热力系统和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时,则该系统称为孤立系统9.表压力:工质的绝对压力高于环境压力时,绝对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称为表压力10.真空度:工质的绝对压力低于环境压力时,环境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称为真空度11.技术功: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变为技术上可以利用的功,称为技术功。
12.可逆过程:完成某一过程后工质可以沿着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使相互作用所设计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则这一过程成为可逆过程。
13.不可逆过程:完成某一过程后工质可以沿着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使相互作用所设计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14.准平衡过程: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环后自动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很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显著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称为准平衡过程。
它是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的过程。
15.平衡状态:一个热力系统如果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16.正循环:工质在循环中消耗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从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获取净热量的过程称为正循环。
上海海事大学2016年硕士入学考试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803工程热力学参考书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工程热力学》章学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题型及分数比例
(150分)
1.名词解释30分、
2.填空题20分、
3.选择题30分、
4.问答题40分、
5.计算题30分
考试大纲:
一、引论: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法定单位及其换算。
二、基本概念:热力系统、平衡态、状态及其状态参数、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
三、热力学基本定律
热力学力第一定律:能量传递与转化、实质、热力学能、闭口系统能量方程、焓、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能量方程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循环、定律内容、卡诺定理和卡诺循环、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四、理想气体的性质:状态方程、比热容、热力学能、焓、熵、理想气体混合物(基本概念、计算)、空气及其状态参数、焓湿图、湿空气基本热力过程。
五、蒸汽的热力性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定压下水蒸汽的发生过程、水蒸汽的表和图、水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六、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基本热力过程、多变过程。
七、气体和蒸汽的流动: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喷管的流速与流量计算,绝热节流。
八、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耗功量。
余隙容积的影响,多级压缩和级间冷却,叶轮式压气机工作原理。
九、气体动力循环
内燃机理想循环及其热效率,三种内燃机理想循环的比较,燃气轮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十、蒸汽动装置循环
朗肯循环
十一、制冷循环
理想制冷循环,压缩空气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热泵循环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