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学派

  • 格式:docx
  • 大小:24.78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学派

一、功能学派的产生

二、功能学派的基本特点

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四、功能学派在中国

五、有关功能学派的反思

一、功能学派的产生

(一)社会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殖民帝国受到民族运动浪潮的剧烈冲击,殖民统治陷入了严峻的危机。英国政府急需寻找新的统治方法,以挽当局。而当时人类学派流行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等都不能满足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他们希望人类学家能为殖民统治提出新的具体的理论和方法,以维持殖民统治。非洲没有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可作为殖民当局的依靠,殖民当局破坏了氏族部落制度,等于消灭了可以依靠的部落首领和氏族长老。殖民地危机发生,他提出了如何利用土著社会制度的问题,懂得这些制度在氏族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即功能)。在这个背景下,英国功能学派应运而生。

(二)学术原因:

1.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法,受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

2.当时科学界和思想界开始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结构和适

度的调查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文化在各自社会中的功能;

3.古典进化论、传播学派主张,源于西方启蒙运动的线性历史观,试图

撰写从“野蛮”到“文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试图拟构历

史,追溯文化的起源、发展,横向传播;

功能主义者探讨从线性到趋异,构拟历史到归纳通则的整体性共时研究。

标志:马林诺夫斯基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安达曼岛人》

二、功能学派的基本特点

1.采取一种整体的视角,在概念上关注对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2.追求一种稳定与平衡的取向;

3.主张社会人类学作为科学要通过比较来获得通则认识;

4.关注社会整合社会控制;

5.通过田野工作和案例研究,偏重于对地方社区内部各要素和机制的

探讨。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1.马林诺夫斯基:

1).其理论来源:

直接受益于杜尔干的研究,受马赫的现象主义哲学,冯特的民俗心理学的启发。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经验实证主义,描述感觉经验并将之当成论证依据;另一是,马赫对经验的整体性的论述,对人类生活的共同精神特性的探讨。

2).观点:

文化是人工制品和传统体系组合而成的,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可以使社会团体和组织得到维系和延续。

文化是一种作用中的现实,以大大超过直接适应环境的方式来满足人的需要。

文化是一种源自人类需要的工具性实体。人,首先是一种生物性存在,人类必须得到七中基本生物性需要满足,才能生存下去,即新陈代谢、生殖繁衍、身体的安全、舒适、运动、成长、健康。个人以文化而非自然的方法来满足这些需要的。这样,认为自己创造了派生的环境,即文化。文化功能的8个方面:(1)经济(2)政治(3)教育(4)法律和秩序(5)知识(6)宗教和巫术(7)艺术(8)娱乐

三因子(文化的结构):器物(物质)社会组织(制度)精神(思想)

制度就是在共同的任务中团结起来并受到特定环境制约的一个集团的人运用某些专门的机构,遵从一套法规。制度是文化的结构单位,只有研究了制度,才能了解文化内部社会组织的具体情况。

提出“文化迫力”概念

是在满足人的机体需要的文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器具和消费品的生产和保存方式,行为的规范如法律、风俗、习惯、道德等,文化传承所需要的训练、教育和知识,社会的权威形态和权威的执行方式。它们的发展导致经济、社会控制、

教育制度和政治的产生。

文化迫力的作用:保障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使他们既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会因为违背社会的意志而受到惩罚。

“功能”指文化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方式,或满足机体需要的行动。需要促使文化产生,文化又反过来满足需要。

“把有机体的需要转变成派生文化的需要和责任的理论。在调节结构的共同作用下,社会把个人塑造成文化的人。”

文化规律即存在于个人需要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比较文化研究,从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适应情况来看文化,才能发现。

2.拉德克利夫·布朗

1).理论来源:

部分来自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更多来自杜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研究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因果关系的探讨和功能分析两种途径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是人们理解社会现象如何起源,功能的分析使人们对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合作用有所了解。

2)观点:

布朗的功能论以社会为中心,功能是一种要素在整体当中或者为了整体的存续发挥作用。从主体的外在因素出发谈论社会,把社会当成是外部形成的,个人溶化人群体的系统。探讨社会如何在时间的推移中维持自身的作用。

提出“社会结构”概念

即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所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社会结构就是由相互联系的个人的配置而组成,如亲属关系、阶级关系、分工关系、交换关系等,各种关系的综合就是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区别:

结构是关于人的配置,组织是关于活动的配置,社会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的配置。

·社会结构包括很多关系,建立各种制度。

人类学家通过对行为、制度的研究就能描述社会结构。

如何研究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的三个方面:

(1)社会形态学的比较,即社会结构有多少不同的种类,有何异同,如何进行分类;

(2)社会生理学,研究社会结构如何发挥其功能,怎样维持结构体系,各种现象道德、法律、礼仪、宗教、政府、教育科学何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系;(3)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新型的社会结构的产生。社会结构是动态的社会现象,其结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结构与功能连在一起。

各种不同的结构构成社会系统,结构是通过功能维系这个系统的。

功能学派的研究方法

1.重视实地调查,推崇比较法,把对某一社会的深入调查研究(某一特定社区值得研究的社会结构体系)和对多个社会结构的系统对比(或者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对比)结合起来;

2.提出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法及民族志写作;

3.田野工作法的提出与应用成为人类学学科史上一个革命性变革,田野调查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基础方法。

四、功能主义在中国

传入

吴文藻先生1932年著《文化人类学》简单介绍。之后著有《功能派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布朗教授的思想背景与上学术的贡献》、《论文化表格》等。

推介原因:(1)该派在当时人类学中最先进,提供一种动态的功能观点;

(2)理论的科学研究必须与应用相结合,其理论最适用于用来研究中国国情。

应用

从1935年起,一批中国学者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对汉族村镇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费孝通的《江村经济》(1938)、林耀华的《金翼》(1944)

五、关于功能主义的反思与新论点

1.整体视角与个体视角

1).文化整体与文化多元化和平共处的问题

2).强调文化或社会的整体性(客体的结构),忽视了社会中人的能动性(主体的能动)

3).强调社会或文化的实际作用,工具性考察,忽略某些文化和思维现象具有本身的独特体系和象征价值(符号互动论与象征主义)

2.平衡取向与冲突取向

追求平衡,缺乏对社会中个人、冲突与过程的考察

3.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

侧重社区内部的各要素和机制(规模适当的区域、“封闭体”)与条件-功能分析,外部环境解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及系统外的各种政策和制度)

理论转向:

1.转为个体微观视角,关注对社会过程的分析

2.打破功能主义的平衡取向,开始关注社会中的紧张与冲突、各种结构

性矛盾及其内在的动力机制;

3.转向一种文化上的理解和阐释,关注地方文化的象征性和解释性;

4.结构与行动并重,并关注情境下的调试雨选择;

5.超越从前的内部视角,转为一种开放的、内外互动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