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256.03 KB
- 文档页数:5
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的背景下,世界茶叶生产依然保持上涨的态势。
茶树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持续上涨,产大于销的问题依然严重。
2017年,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惯性扩张,茶类结构继续调整的特点;2017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约为260.9万吨;市场需求不足,销售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茶叶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的现状仍将继续维持,茶叶企业产能增长速度与老百姓茶叶消费增长速度已经严重不匹配,这是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难点之一。
为了解决此问题,应扩大茶叶的应用领域,而从茶叶中提取功能成分茶多糖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s,TPs)是茶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由糖类、蛋白质、果胶和灰分等物质组成,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抗癌、抗辐射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尤其是降血糖功效明显,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显著效果。
目前,国内外提取茶多糖的方法主要有水浸法、酸提法、碱提法以及辅助提取法,如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辅助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萃取法等。
酸提法和碱提法均对提取条件要求高,所以应用情况不多。
倘采用这两种方法提取茶多糖,应特别注意,使用稀酸法浸提时,时间要短,温度也不要太高;使用稀碱法浸提,则应在氮气流中操作,以防止茶多糖降解失效。
当前,采用较多的茶多糖浸提法主要是水浸法及相关辅助萃取法。
1水浸提法茶多糖的水浸法,首先要把原料磨碎,然后再用水浸提。
焦自明等以低档茶叶提取茶多酚后的茶渣为原料,研究茶多糖的水提工艺及初步纯化技术。
分别对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用L9(3)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用醇沉及脱蛋白技术对茶多糖进行初步纯化,得出优化的工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h,浸提次数3次,浓缩液与95%乙醇用量比为1∶5,乙醇沉淀静置6h,Sevage法脱蛋白3次,茶多糖的得率为4.10%。
水浸法由于操作方便、成本低,因而应用广泛,与其配套的辅助萃取法也被很多研究者采用并作深入研究,因为单纯的水浸法萃取率偏低。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茶多糖的提取方法。
2. 了解茶多糖的鉴定原理和操作步骤。
3. 掌握茶多糖的纯化技术。
二、实验原理茶多糖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复合杂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茶多糖,并通过硫酸蒽酮法对提取的茶多糖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绿茶、无水乙醇、硫酸、蒽酮、活性炭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抽滤瓶、滤纸、蒸发皿、电热套、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茶多糖(1)称取5g绿茶粉末,加入100mL蒸馏水,加热至80℃,保持20分钟。
(2)取出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3)向滤液中加入5mL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过夜。
(4)取出沉淀,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
(5)将沉淀置于蒸发皿中,用电热套蒸干,得到茶多糖粗提物。
2. 茶多糖鉴定(1)称取0.1g茶多糖粗提物,加入2mL蒸馏水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2mL 1mol/L硫酸,搅拌均匀,静置30分钟。
(3)向溶液中加入2mL蒽酮试剂,搅拌均匀,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60℃,保持10分钟。
(4)取出溶液,冷却至室温。
(5)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6)根据吸光度计算茶多糖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茶多糖经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茶多糖粗提物,含量约为0.5g。
2. 茶多糖鉴定根据硫酸蒽酮法测定,茶多糖的吸光度为0.5,计算得到茶多糖含量为0.5%。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成功提取了茶多糖,并通过硫酸蒽酮法对提取的茶多糖进行了鉴定。
实验结果表明,茶多糖含量约为0.5%,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提取过程中,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免破坏茶多糖的生物活性。
2. 在茶多糖鉴定过程中,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如硫酸浓度、水浴温度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拓展1. 探索不同提取方法对茶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2. 研究茶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提高茶多糖的纯度。
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茶多糖是一类自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如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等。
近年来,茶多糖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并且由于其天然、低毒副作用等特性备受青睐。
茶多糖的提取技术对于其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现有茶多糖提取技术进行综述。
1. 热水提取法热水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简单、易操作的提取方法。
该方法以水为溶剂,利用热水可使茶多糖从茶叶中释放出来,然后采用浓缩、沉淀、干燥等步骤得到茶多糖。
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茶多糖的提取,如绿茶多糖、黄茶多糖等。
虽然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提取时间长,茶多糖含量较低,所以有必要进行进一步优化。
2. 酸提法酸提法是一种利用强酸对茶叶进行水解,得到茶多糖的提取方法。
该方法可以加速茶多糖的水解,减少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提高茶多糖的产量。
目前,常见的酸性有H2SO4、HCl、HNO3等。
由于酸性强,操作危险,需要进行恰当调配和控制酸量,同时高温加热容易导致茶多糖的降解,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控制。
3. 纤维素酶法纤维素酶是一类具有纤维素水解酶活性的混合酶,能够将纤维素等多糖分解为糖类。
该方法以纤维素酶、水和温度为主要因素,利用纤维素酶水解茶叶的纤维素等多糖,得到茶多糖。
该方法操作起来相对简单,茶多糖的含量和质量较高,但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4. 超声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是利用超声波等物理条件,促进茶多糖分子内部结构的破坏,使茶多糖分子从茶叶中溶解出来。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对茶籽中茶多糖的提取率高,提纯度较高,但需要进行合适超声处理的频率、时间、功率等条件确定。
总的来看,茶多糖的提取技术已经具有明显的进展,不同的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结合茶多糖的特性和需求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提取时间、操作安全、提取率、提纯度等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茶多糖的提取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为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
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茶多糖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
茶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和降血脂等作用。
茶多糖的提取技术一直受到科研工作
者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茶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茶多糖主要存在于茶叶中的茶多糖蛋白复合体中。
为了提取茶多糖,首先需要将茶叶
样品进行粉碎和筛分,以增大提取面积。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酸提法、碱
提法和酶解法。
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
通过热水或冷水提取茶叶中的茶多糖。
水提法简单、成本低廉。
茶多糖容易受热水或冷水破坏,导致活性下降。
酸提法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
通常使用盐酸或硫酸将茶叶进行酸解,使茶多糖从茶
叶中释放出来。
酸提法能够提取大部分茶多糖,且提取效果较好。
酸提法操作复杂,对设
备要求较高。
除了传统的提取方法外,近年来还发展了一些新的提取技术。
如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和脉冲电场提取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通过改变物料的物理、化学条件,
提高茶多糖的提取速度和效率。
茶多糖的提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不同的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进一步探索茶多糖的提取机制,提高提取
效果和茶多糖的活性。
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茶多糖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物质,具有很多生物活性,诸如抗氧化、降血糖、降脂等,因此备受关注。
目前茶多糖提取技术主要有水提法、酸提法、碱提法、混合提法等,本文就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做出概述。
水提法:水提法是茶多糖提取中最常用的方法,因为使用水提取时,水的热敏性较低,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可控性较强,营养成分分解的小,提取效果也比较好。
水提法的原理是利用水的溶解性,可将茶多糖从茶的细胞壁中完整地析出,然后通过过滤、浓缩、离心沉淀等工艺纯化茶多糖。
但水提法提取的茶多糖质量分布不均匀,含量较低,同时由于茶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在水中提取时容易产生一些色素和味道的杂质。
酸提法:酸提法是一种快速易行的提取方法,利用有机酸将茶多糖从茶杂质中释放出来,并通过乙醇沉淀、重结晶、离心沉淀等工艺纯化茶多糖。
酸提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提取效率高,同时在提取的过程中还可以去除茶中的色素和异味和。
但酸提法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在提取过程中容易引起环境慢污染;二是有机酸自身也有毒性,必须严格控制酸度和时间;三是茶多糖提取量不稳定,提取后茶精混合非常难处理。
碱提法:碱提法是利用高pH值的碱性水解产生茶多糖质,与水提法和酸提法相比,碱提法所用的是碱,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同时碱提法还有利于提高茶多糖的含量和分子量,并增加其抗氧化和其他生物活性的特征。
但碱提法会破坏茶多糖中的部分结构,影响质量。
并且茶多糖脱解性较强,容易与其他化合物结合产生异物质,操作安全要求高,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混合提法:近年来,混合提法逐渐成为茶多糖提取的新趋势,将水、酸、碱等方法进行混合提取。
这一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同时减少它们的缺点和限制,提高提取效率和茶多糖的含量。
但混合提取方法的操作流程复杂,提取液的处理成本较高,同时分离茶多糖的工件也比较困难。
混合提取法的不同比例选择和操作工艺也是制约该方法普及的难点。
总之,茶多糖是一种有很多生物活性的多糖物质,利用茶多糖提取技术可以获得较高品质的茶多糖,同时也是茶叶深加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茶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多糖,在茶叶中的含量丰富。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和降血脂等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利用茶叶中的茶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综述茶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提取方法和现代的提取技术,对比它们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的茶多糖提取方法1. 水提取法:传统的茶多糖提取方法之一是水提取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存在提取效率低、品质差等缺点。
由于茶叶中的茶多糖主要以多糖形式存在,需要在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下提取,对于茶叶中其他的成分也存在一定的溶解,从而影响茶多糖的纯度和活性。
2. 酸碱提取法:另一种传统的茶多糖提取方法是酸碱提取法。
这种方法通过酸碱的作用,破坏茶叶细胞壁,使茶多糖得以释放。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操作复杂、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二、现代的茶多糖提取技术1.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超声波在茶多糖提取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和减少提取时间。
超声波能够破坏细胞壁,使得茶多糖能够更容易地释放出来。
超声波还可以提高溶剂的渗透性,使提取更加充分。
2. 高压提取技术:高压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差促使物质迅速转变成其他状态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茶多糖的提取效率。
这种方法提取条件温和,提取效果好,同时对茶叶中其他成分的损伤小,因此备受研究者关注。
3. 生物酶辅助提取技术:利用生物酶辅助提取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内提取茶多糖。
生物酶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茶多糖的提取效率,并且不会对茶叶中其他成分产生影响。
传统的茶多糖提取方法存在着提取效率低、提取时间长、操作繁琐等问题,因此亟需新的提取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现代的茶多糖提取技术,如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高压提取技术和生物酶辅助提取技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在茶多糖提取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2018年2月西部皮革工艺与技术茶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李美辰(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茶多糖是一种复合型多糖,具有一定生理活性且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介绍了茶多糖的理化性质以及提取 工艺,以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糖;理化性质;提取方法中图分类号:TS 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1602 (2018) 02-0007 -011前言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 : TPS )又名茶活性多糖或茶叶多 糖,茶多糖由茶叶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果胶等物质组成,它的具有 较好的保健食用、医药,美容等方面的功能,是一种极具开发潜质 的天然物质,所以它的提取方法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2茶多糖的理化性质茶多糖是一种外观为淡褐色的酸性糖蛋白,易溶于热水,不溶 于高浓度的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含有大量对人体有 益的保健因子,已经有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 抗血栓,防辐射,增强免疫力与防治糖尿病的功能[1]。
3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现在常用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酶提法、沉淀法(水提 乙醇析出沉淀法与CTAB 沉淀法)、超滤法与微波技术来提取茶叶中的茶多糖。
3. 1水法提取:利用水提法提取茶叶中的茶多糖,王黎明等[2] 经粉碎,去单糖与低聚糖,热水浸提,浓缩等步骤,通过岭脊分析找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90rnin ,浸提温度为70F ,料水比1: 10 (; 6),浸提3次,该方法的成本低,安全注高,几乎无污染。
3. 2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此法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 等特殊作用来提取茶多糖。
黄永春等[3]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出 提取茶多糖的最优条件是:温度60F ,料液比30: 1 (ml/g ),时间 40min ,pH 值7.0,超声功率150W ,提取率为5. 15%,该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且污染极小,但是存在可能会改变茶多糖的性质,致使 其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的缺点。
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茶多糖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因此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利用茶多糖这一天然资源,提高其提取效率和纯度,研究人员不断探索茶多糖提取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茶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提取方法和最新的提取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茶多糖提取方法目前,常见的茶多糖提取方法有热水提取、酶解法、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
热水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热水提取是利用水热的作用将茶叶中的茶多糖溶解出来,然后通过浓缩和沉淀得到茶多糖。
这种方法简单、成本低,但存在提取效率低、时间长、茶多糖纯度不高等缺点。
酶解法是利用酶的作用将茶叶中的茶多糖水解成较短的多糖,然后通过浓缩和沉淀得到茶多糖。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但酶解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pH值,操作较为复杂。
二、最新的茶多糖提取技术为了克服传统提取方法的缺点,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茶多糖提取技术。
近年来,一些新的提取技术逐渐应用于茶多糖的提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超临界流体提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将茶叶中的茶多糖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减压和脱溶得到茶多糖。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高,且操作简单,但设备成本较高。
纳米材料提取是利用具有特定吸附性能的纳米材料将茶叶中的茶多糖吸附出来,然后通过脱附得到茶多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对多糖的结构和性质影响较大。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茶多糖提取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茶多糖提取技术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环保。
未来的茶多糖提取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提取效率和纯度。
未来的茶多糖提取技术将更加注重提取效率和纯度的提高,以满足市场需求。
3.多方面应用。
未来的茶多糖提取技术将更加注重多方面应用,探索茶多糖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的更多用途。
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首先介绍了茶多糖提取技术的概况,接着详细探讨了茶多糖提取方法的改进和工艺的优化。
随后对茶多糖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中的广泛应用。
分析了茶多糖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改进,工艺优化,结构性质,应用,食品,医药,化妆品,发展趋势,未来展望1. 引言1.1 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概述茶多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多糖,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天然产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茶多糖的提取技术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本文将对茶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目前茶多糖提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茶多糖提取方法的改进方面,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提取技术和工艺,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茶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为更好地理解茶多糖的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茶多糖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中的应用不断扩大,茶多糖提取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2. 正文2.1 茶多糖提取方法的改进茶多糖提取方法的改进是茶多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不断改进提取方法,可以提高茶多糖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目前,常用的茶多糖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法、醇提取法、酶解法、超声波提取法等。
水提取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提取方法,通过将茶叶粉末与水浸泡、加热、搅拌等步骤,将茶多糖从茶叶中提取出来。
水提取法存在提取效率低、纯度不高的缺点,研究者们提出了在水提取过程中加入辅助剂或利用加压等方法来改善提取效果。
醇提取法是利用醇类溶剂与茶叶中的茶多糖之间的亲和力来实现提取,其优点在于提取效率高、纯度较好。
醇提取法存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替代醇类溶剂的方法。
茯砖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茯砖茶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茶叶,其中的茶多糖是其主要的药用成分之一。
茶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等。
因此,提取茯砖茶中的茶多糖对于药用价值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茯砖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首先,茯砖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可以采用水提法、酸提法和碱提法等方法。
其中,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具体操作流程为:将茯砖茶粉末加入适量的水中,加热至沸腾,然后降温至60℃左右,过滤后得到茶多糖提取液。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率较低。
其次,酸提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提取方法。
其具体操作流程为:将茯砖茶粉末加入适量的酸性溶液中,加热至沸腾,然后降温至60℃左右,过滤后得到茶多糖提取液。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茶多糖的提取效率,但需要注意酸性溶液的浓度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提取效果。
最后,碱提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提取方法。
其具体操作流程为:将茯砖茶粉末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中,加热至沸腾,然后降温至60℃左右,过滤后得到茶多糖提取液。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茶多糖的提取效率,并且能够去除茶中的苦味和杂质,但需要注意碱性溶液的浓度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提取效果。
综上所述,茯砖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可以采用水提法、酸提法和碱提法等方法。
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提取液的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于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且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控制提取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茯砖茶中茶多糖的提取效率和药用价值。
㊀㊀㊀㊀㊀茶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㊀㊀㊀㊀㊀㊀马慧敏1ꎬ柯钦豪1ꎬ曹㊀琴1ꎬ周宏福2ꎬ郑㊀敏1∗(1.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ꎬ湖北咸宁437100ꎻ2.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摘要:茶多糖是从茶叶中提取出的天然产物ꎬ具有多种生物活性ꎬ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㊁化妆品和医药保健品等领域ꎮ本文综述了多种提取茶多糖的方法ꎬ阐述了水提醇沉法㊁酸提取法㊁碱提取法㊁酶辅助提取法㊁超声波辅助提取法㊁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方法的优缺点ꎮ同时对茶多糖提取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ꎬ为今后茶多糖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可借鉴的依据ꎮ关键词:茶多糖ꎻ提取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4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 ̄4646(2019)06 ̄0550 ̄03DOI:10.16751/j.cnki.2095 ̄4646.2019.06.0550㊀㊀茶叶在亚洲国家中有着悠久的历史ꎬ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保健行业[1]ꎮ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功能性最强的饮料之一ꎬ不仅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ꎬ而且还有益于人体健康ꎬ粗老茶叶一直被誉为治疗糖尿病的民间方剂[2]ꎮ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sꎬTPS)是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之一ꎬ已有许多学者对TPS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进行了研究ꎮ研究结果发现TPS具有减少糖吸收(抑制α ̄葡萄糖苷酶㊁α ̄淀粉酶活性)㊁改善胰岛素抵抗㊁增加葡萄糖耐受㊁降低血糖等功能ꎬ其对糖尿病并发症亦有积极作用[3 ̄5]ꎮ目前对TPS的研究广泛引起世界学者的关注ꎬ而如何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提高提取率和纯度是深入研究TPS亟待解决的问题ꎮ因此ꎬ探讨TPS提取方法对于TPS深层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ꎮ1㊀TPS的提取从茶叶中提取TPS是研究其有效成分的第一步ꎬ并且是下一步分离纯化的基础ꎮTPS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醇沉法㊁酸提取法㊁碱提取法㊁酶辅助提取法㊁超声波辅助提取法㊁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ꎮ国内外都已有大量文献报道TPS的提取方法ꎬ其中ꎬ最经典最常用的方法是水提醇沉法ꎬ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保健品领域中TPS的制备ꎮ1.1㊀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ꎮ此法具有操作简便㊁实用性强㊁成本低㊁无污染等优点ꎬ但是该法耗时长ꎬ产率低ꎮ荆晶等[6]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绿茶TPSꎬ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料液比㊁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ꎬ并通过Box ̄Benknken实验设计ꎬ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绿茶TPS提取条件优化ꎮ结果表明ꎬ绿茶TPS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料液比1ʒ20(gʒmL)ꎬ提取时间90minꎬ提取温度80ħꎬ绿茶TPS的提取率可达到5.22%ꎮ于淑池等[7]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龙井TPSꎬ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温度㊁浸提时间㊁料液比及醇沉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ꎬ通过正交试验确定TPS的最佳提取工艺ꎮ龙井TPS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料液比1ʒ40(gʒmL)ꎬ时间90minꎬ浸提温度85ħ以及醇沉浓度90%ꎬ龙井TPS的提取率可达6 33%ꎮ综上所述ꎬ提取TPS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80ħ~85ħꎬ提取时间60~90minꎬ乙醇浓度80%~90%ꎬ料液比1ʒ30~1ʒ40(gʒmL)ꎬ提取次数次2~3ꎮ1.2㊀酸㊁碱提取法酸碱提取法是一种对溶液的pH条件要求较为严格的一种提取方法ꎮ酸提取法提取率高ꎬ但由于多糖处于酸性环境中会破坏糖苷键ꎬ可能会改变多糖的结构ꎬ所以此方法很少使用ꎻ碱提取法节约时间ꎬ但多糖处于碱性环境中ꎬ易使多糖水解从而降低多糖的提取率ꎬ并且在进行碱提取时通常会通入氮气或者是加入还原剂(如:KBH4㊁NaBH4等)对多糖进行保护ꎬ此法操作繁琐ꎬ所以∗通讯作者ꎬE ̄mail:409581863@qq.com此法很少使用ꎮ来林康等[8]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酸法提取鱼腥草多糖的最佳条件ꎮ结果表明ꎬ鱼腥草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ħꎬ提取时间6hꎬ浸提1次ꎬ料液比1ʒ40(gʒmL)ꎬ得到平均提取率为4 5%ꎮ宋逍等[9]通过响应面法ꎬ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ꎬ分别以温度㊁时间㊁pH值为考察条件ꎬ探讨其对款冬花渣多糖提取的影响ꎮ结果表明:温度61ħꎬ时间85minꎬpH=9.5ꎬ料液比1ʒ20(gʒmL)ꎬ为最优条件ꎬ在此条件下ꎬ款冬花渣多糖的提取率可达4 21%ꎮ1.3㊀酶解法酶解法的原理是通过酶解反应破坏植物细胞壁ꎬ将细胞壁分解成易溶于提取溶剂的小分子物质ꎬ从而加快有效成分的溶出ꎮ酶解法具有专一性好㊁条件温和㊁提取溶剂用量少㊁提取率高等优点ꎮ但酶解法对温度要求苛刻ꎬ且酶的价格也十分昂贵ꎮ李星科等[10]用酶提取法提取信阳红茶TPSꎬ探讨了复合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1ʒ1)的作用时间㊁作用温度㊁添加量和作用pH等因素对TPS提取率的影响ꎬ并对酶法提取信阳红茶TPS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ꎮ结果表明ꎬ最佳提取条件是:复合酶作用时间3hꎬ作用温度40ħꎬ复合酶对底物添加量0.5%ꎬ复合酶作用pH=5.5ꎬ在此优化条件下信阳红茶TPS的提取率为3.69%ꎮ王昕等[11]以汉中红茶为原料ꎬ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为1ʒ2)法提取红茶TPS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ꎬ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温度㊁复合酶添加量㊁作用pH和料液比等条件ꎮ结果表明ꎬ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温度50ħꎬ复合酶添加量0.8%ꎬ复合酶作用pH=4.0以及料液比1ʒ25(gʒmL)ꎬ在此优化条件下TPS的提取率为5 97%ꎮ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ꎬ酶解法提取效率高ꎬ专一性好ꎬ溶剂用量少ꎬ可以减少因大量溶剂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ꎬ但由于酶的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ꎬ在提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提取条件才能确保酶的活性ꎬ从而得到较高的提取率ꎮ1.4㊀超声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提取原理是:超声波高频振动引起的样品内部分子的高速运动ꎬ导致植物细胞壁破裂ꎬ从而使细胞内物质溶解㊁释放ꎮ该法具有节约时间㊁操作简便㊁实验安全㊁成本低㊁提取率高及不破坏多糖结构等优点ꎮ但可能会降解可溶性多糖并改变TPS的生物活性ꎮ李星科等[12]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信阳红茶TPSꎬ结果表明ꎬ超声功率㊁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对信阳红茶TPS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ꎬ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800Wꎬ超声时间30minꎬ提取温度70ħꎬ得到信阳红茶TPS提取率为4.58%ꎮ熊磊等[13]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对黄金茶TPS提取条件进行优化ꎬ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65Wꎬ超声时间40minꎬ料液比1ʒ40(gʒmL)ꎬ超声温度65ħꎬ黄金茶TPS得率可达11.23%ꎮ综上所述ꎬ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佳条件是:功率165Wꎬ料液比1ʒ40(gʒmL)ꎬ超声时间40minꎬ温度65ħ左右ꎮ1.5㊀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利用具有较强穿透性和加热功效的高频电磁波(300MHZ~300GHZ)进行提取的一种方法ꎬ是一种新型提取技术ꎮ利用微波提取植物多糖的原理是:高能量的微波穿透溶剂和植物细胞壁ꎬ把能量传递到细胞质ꎬ使细胞内部温度㊁压力升高ꎬ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ꎬ细胞壁膨胀破裂ꎬ细胞内多糖等物质释放到浸提液中ꎮ王晓琴等[14]采用微波技术提取乌龙茶TPSꎬ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微波时间㊁微波功率㊁浸提时间以及料液比对TPS得率的影响ꎬ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微波时间40minꎬ微波功率420Wꎬ浸提温度65ħꎬ料液比1ʒ50(gʒmL)ꎬ乌龙茶TPS的得率可达3.14%ꎮ李粉玲等[15]利用微波萃取方法从凤凰茶叶中提取TPSꎬ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时间㊁微波功率㊁料液比以及浸提次数对TPS得率的影响ꎮ结果表明ꎬ凤凰茶TPS的最佳提取条件:微波时间120sꎬ微波功率640Wꎬ料液比1ʒ40(gʒmL)ꎬ浸提次数2次ꎮ在此条件下ꎬ从凤凰茶TPS的提取率是4.16%ꎮ李继伟等[16]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ꎬ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山云雾茶TPS的提取条件ꎬ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温度80ħꎬ微波时间133sꎬ微波功率680Wꎬ料液比1ʒ20(gʒmL)ꎬ高山云雾茶TPS的提取率为11.20%ꎮ微波辅助法具有提取效率高㊁提取的纯度高㊁不破坏有效成分㊁所需设备相对简单㊁操作方便㊁节省提取时间和成本ꎬ对环境也无污染等优点ꎬ是一种 绿色提取工艺 ꎬ此方法得到众多研究者青睐ꎮ但是也有提取物组分复杂ꎬ后期的分离纯化困难等缺点ꎮ1.6㊀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原理如下: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时兼有气体和液体的特点ꎬ具有极高的溶解度ꎬ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易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内部ꎬ从而将目标材料内的活性成分萃取出来ꎮ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ꎬ在萃取结束后ꎬ可通过减压的方法将萃取剂释放出来ꎮ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提取技术ꎬ该方法具有萃取效果好㊁条件容易控制㊁萃取效率高㊁无污染等优点ꎮ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所需设备价格昂贵且耗时长[17]ꎮ李博等[18]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提取茶籽多糖的提取条件ꎬ茶籽多糖得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时间150minꎬ压力45MPaꎬ温度60ħꎬ夹带剂乙醇浓度为65%ꎬ该条件下萃取后多糖实际得率为13.23%ꎮ韦晓洁等[19]采取超临界CO2萃取广西苦丁茶TPSꎬ该研究考察不同萃取温度㊁萃取压力㊁萃取时间㊁夹带剂以及夹带剂用量ꎬ对广西苦丁茶TPS得率的影响ꎮ结果表明ꎬ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广西苦丁茶TPS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ꎬ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ħꎬ萃取压力40MPaꎬ夹带剂流量3.5mL/minꎬ萃取时间150minꎮ在最优萃取条件下得到的广西苦丁茶TPS的提取率为7.05%ꎮ2㊀展㊀望本文对TPS提取方法㊁优缺点及提取条件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ꎬ并对TPS提取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①TPS的提取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到酶辅助提取㊁超声波辅助提取㊁微波辅助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ꎬ总体来说ꎬ提取TPS的纯度以及提取率有所提高ꎬ但条件要求也更加严格ꎻ②在TPS提取过程中ꎬ为达到更高的提取效率ꎬ可将几种技术联用ꎬ是TPS提取研究的大方向ꎻ③随着TPS提取方法的发展ꎬ多糖的提取率㊁多糖活性㊁提取成本和操作的困难程度㊁环境污染等问题应被重点关注ꎮ参考文献:[1]YANGJꎬCHENBꎬGUY.Pharmacologicalevaluationofteapolysaccharideswithantioxidantactivityingastriccancermice[J].CarbohydratePolymersꎬ2012ꎬ90(2):943[2]PENGCꎬCAIHꎬZHUXꎬetal.Analysisofnaturallyoc ̄curringfluorideincommercialteasandestimationofitsdailyintakethroughteaconsumption[J].JournalofFoodScienceꎬ2016ꎬ81(1):H235[3]XIAOJBꎬJIANGH.Areviewonthestructure ̄functionrelationshipaspectofpolysaccharidesfromteamaterials[J].CriticalReviewsinFoodScienceandNutritionꎬ2015ꎬ55(7):930[4]NIESPꎬXIEMY.Areviewontheisolationandstructureofteapolysaccharidesandtheirbioactivities[J].FoodHydrocolloidsꎬ2011ꎬ25(2):144[5]CAOH.PolysaccharidesfromChinesetea:recentadvanceonbioactivityandfunc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ꎬ2013ꎬ62(11):76[6]荆晶ꎬ黄国凤ꎬ魏敏ꎬ等.响应面法优化绿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应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ꎬ2016ꎬ39(1):76[7]于淑池ꎬ林静.龙井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ꎬ2011ꎬ39(8):4776[8]来林康ꎬ邓尚贵.鱼腥草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ꎬ2014ꎬ42(35):12646[9]宋逍ꎬ赵鹏.碱法提取款冬花渣多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J].中国医药导报ꎬ2016ꎬ13(34):17[10]李星科ꎬ彭星星ꎬ李素云ꎬ等.酶法提取信阳红茶多糖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ꎬ2012ꎬ33(20):168[11]王昕ꎬ李新生ꎬ付静ꎬ等.复合酶法提取红茶粗多糖的工艺优化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ꎬ2015ꎬ6(8):2924[12]李星科ꎬ刘芳丽ꎬ李素云ꎬ等.信阳红茶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ꎬ2014ꎬ35(12):162[13]熊磊ꎬ陈慧ꎬ胡文兵ꎬ等.黄金茶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ꎬ2017ꎬ39(04):801[14]王晓琴ꎬ范文斌.微波技术辅助浸提乌龙茶多糖工艺的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ꎬ2010ꎬ30(7):40[15]李粉玲ꎬ蔡汉权ꎬ朱梓文.凤凰茶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J].食品与发酵工业ꎬ2011ꎬ37(11):235[16]李继伟ꎬ龚伟发ꎬ穆素芬ꎬ等.微波辅助提取绿茶多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J].应用化工ꎬ2016ꎬ45(11):2009[17]杨孝延ꎬ孙玉军ꎬ邓世尧.植物多糖的提取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ꎬ2017ꎬ14(22):54[18]李博ꎬ屠幼英ꎬ梅鑫ꎬ等.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ꎬ2010ꎬ24(5):897[19]韦晓洁ꎬ银慧慧ꎬ孟菲ꎬ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苦丁茶多糖的工艺优化[J].广西植物ꎬ2018ꎬ38(5):590(收稿日期:2019 ̄04 ̄17)。
茶多糖提取工艺的方法摘要:目的:探讨了茶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
方法:在茶叶多糖的提取中通过对预处理的方法、提取温度、茶叶的老嫩、Sevage除蛋白试剂与提取液之比等因素的改变,探讨了茶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
结果:茶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①老茶叶的茶叶多糖提取率要高于嫩茶叶的茶叶多糖提取率;②茶叶多糖的提取温度在60~70°C提取率较高;③预处理时用乙醇作预处理(虽然乙醇乙醚混合液脱脂的效率最高,但不利于人体健康,且成本较高,舍弃使用)最好;④将Sevage除蛋白试剂与提取液之比配成l:3效果较理想。
结论:用老叶多糖在温度60-70°C用乙醇做预处理时可较高提取茶多糖。
关键词:茶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前言茶叶最早是被当作药物使用的,茶的药用实例早已载入史册,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茶叶的药用功能,长期研究表明,茶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防辐射、防龋齿、消炎灭菌、抗衰老、抗过敏、抗癌、抗突变等功效,并揭示出茶叶中对人体具有保健效果的有效成分,如儿茶素类、咖啡碱、多糖、粗纤维、叶绿素、B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维生素U等。
目前,茶叶药用成分的提取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关注的热点[1]。
因此它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食品、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
深加工是茶叶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将传统加工的成品茶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形成新型茶饮料品种;第二,提取和利用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并将这些产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
近20年来,茶叶有效成分的利用研究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多糖和茶多酚上,其次是咖啡因和茶黄素[3]。
但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至今仍不完善。
茶多糖热稳定性较差,在高温或偏酸或偏碱条件下,均会使其中的多糖部分水解而造成损失,因此在提取纯化时应加以注意[本文在茶叶多糖的提取中通过对预处理的方法、提取温度、茶叶的老嫩、Scrag除蛋白试剂与提取液的比等因素的改变,探讨了茶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阐述其纯化方法,以期对这种极具利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提取和纯化方面得到最佳方法,对茶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