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坝长江大桥钢箱拱安装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7.80 MB
- 文档页数:14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程资料一、工程简介一、工程名称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程二、工程建设必要性及意义2.1建设的必要性重庆市直辖以后,随着国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主城区道路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道路结构的失衡、道路容量不足、交通阻塞点多、主城区中心道路扩容余地不大、缺乏相应配套的道路设施、因道路坡度较大而影响车辆运行的舒适度及安全性、交通流量的运行分配及交通方式单一等。
现有的石板坡长江大桥是连接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的主要交通动脉,设计流量仅为30000辆/日,而目前实测流量为75000辆/日,其服务水平太低,已经成为渝中区和南岸区对外交通的瓶颈。
在菜园坝地区修建一座长江大桥,分担从渝澳大桥至长江大桥以南地区的车流量,彻底解决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巴南区等区域的交通拥挤问题,并籍此有效地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越加显得迫切和必要。
2.2工程建设的意义该项目作为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市政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之一。
建成后对于实现“半小时主城”目标、改善投资环境、塑造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的形象等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改善了城市交通条件。
菜园坝大桥北岸为渝中区的繁华商业区及重要交通枢纽,南岸为我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岸建成的交通道路网较发达,通过本项目建设,可将两岸路网连为一体,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条件。
2)本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渝中区、南岸区和江北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铜元局片区),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项目的建成将使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4)该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渝中区、南岸区和江北区以及整个重庆市旅游资源及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工程简介3.1工程城市交通地位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程是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重庆总体规划中的主城区的一座特大桥梁,同时也是主城区规划中又一条南北大通道上的关键工程。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一、工程概况菜园坝长江大桥是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轻轨两用大桥,属特大公轨两用无推力刚构一系杆拱桥.大桥全长1866m,其中主桥长800m,北引桥长886m,南引桥长180m,主桥420m主跨居世界公轨两用系杆拱桥之首。
主桥设计为两层,上层为双向六车道,下层为轻轨。
主桥主体结构体系包括南北两侧的边跨预应力Y型刚构、中跨320m钢箱提篮拱和800m连续正交异形板组合钢桁梁等子结构,Y型刚构与钢箱拱通过系杆连接成420m跨的系杆拱,正交异形板连续钢桁梁将活载传递到刚构和拱结构之上,形成了多种结构体系的组合,该结构体系在国内系首次采用,结构受力复杂,体系转换频繁。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1、设计:首创刚构一系杆拱组合结构体系。
这一开拓性刚构一系杆拱组合结构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混凝土具有耐久、抗压、经济以及钢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是“经济一美观”的理念与“安全一实用”原则统一的实现。
2、施工:(1)首次采用大型结构智能化主动控制体系。
采用了分次张拉的施工工艺,实现系杆拱桥系杆索的可视、可检、可调、可换,确保大桥重要构件的耐久性。
(2)国内首创的斜拉扣挂法进行钢箱提篮拱单榀节段安装新技术。
解决了钢拱肋节段空间对接、特殊条件下双榀安装受预拼场地限制,运输受通航条件限制等难题,实现了三维立体拱肋的高精度安装定位和合龙。
(3)首次应用钢桁梁整体节段架设方法。
实现了钢桁梁制造、组拼工厂化,运输、吊装整体化的施工工艺。
(4)预应力混凝土Y型刚构为三维空间非对称变截面薄壁箱形结构.采用支架法悬臂现浇施工技术、悬臂现浇节段吊挂施工和底模侧模一体化整体模板拖拉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特殊预应力混凝土Y型刚构施工的难题。
(5)研发的缆吊系统,其塔高152m,起吊高度达202m,跨度420m,缆索承受集中荷载达420t,规模和起吊能力居全国之最。
提出了多跨缆索吊机承重索的非线性数值计算方法,改善了主索非线性控制技术。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4 200 kN缆索吊机设计王东辉【摘要】主要阐述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4 200 kN缆索吊机设计过程.主要包括缆索吊机总体设计、缆索系统、缆索吊机塔架和扣索塔架、锚碇、缆风系统、起重牵引系统设计等.【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8(000)009【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菜园坝长江大桥;缆索吊机;设计【作者】王东辉【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施工设计事业部,武汉,4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5.381 工程概况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正桥主桥采用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钢桁梁的组合结构。
主桥全长800 m,其中系杆拱桥主跨420 m,对称布置的边跨和侧跨分别为102 m及88 m。
主桥设六线行车道、双线城市轻轨、双侧人行道。
六车道及双侧人行道设在上弦平面,双线轻轨设在主桥桁梁下弦平面的横梁上,构成双层特大公轨两用桥。
钢桁梁梁高11.2 m,标准节段长16 m(节段质量230~350 t),顶宽42.6~39.8 m,底宽13 m。
提篮式钢箱拱采用封闭式钢箱,宽2.4 m,高4 m,标准节段水平投影长16 m(节段最大质量91.6 t);钢箱拱每4 m设一道横隔板;全桥设6道钢箱横撑。
该桥的上部结构包括钢桁梁和钢箱提篮拱全部采用缆索吊机整节段吊装安装,其中钢箱拱为单榀安装。
在桥址处河面宽600~1 000 m,常年洪水位一般为180.00~181.00 m,汛期最大流量86 200 m3/s(1981年7月),最大流速4.07 m/s,历史最高水位为196.25 m(1870年),最低水位为158.08 m(1987年)。
2 缆索吊机总体设计缆索吊机系统包括扣索塔架、缆索塔架、主索及起重牵引系统、锚固系统、机电系统及扣锚索系统。
缆吊主跨420 m,缆索吊机塔架均采用常备式万能杆件设计,扣塔宽53 m,净宽41 m,扣塔高128 m,缆塔高28 m,缆塔铰接在扣塔顶,扣塔塔底固结在主桥Y构根部。
⼤跨度钢桁拱施⼯第⼀部分⼯程概况⼀、⼯程简况万州长江⼤桥位于三峡库区的万州区城区边缘,是新建万宜铁路与达万铁路相连接的重要跨江控制节点⼯程,它的建设对于完善路⽹布局、提⾼川渝地区东出外运能⼒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万州长江⼤桥为单线铁路桥梁,设计桥跨布置为:主孔采⽤⼀联(168.7+360+168.7m)的连续钢桁拱梁;左边孔采⽤⼀联(46.5+46+50+50.85m)预应⼒混凝⼟连续箱梁,右边孔采⽤⼀联(43.2+3×42.7+43. 2m)预应⼒混凝⼟连续箱梁。
桥梁范围全长1105.25m, 位于直线平坡上。
主孔布置于4#墩~7#墩,边跨为平弦桁梁,中跨采⽤刚性拱柔性梁的新型桁拱结构。
边跨主桁桁式采⽤有竖杆的三⾓形桁式,桁⾼16m,桁宽16m,节间长度12m;中间⽀点处设加劲弦,加劲腿⾼20⽶,加劲腿的设置增加了⽀点处主梁桁⾼,以改善结构受⼒条件,同时与钢桁拱拱肋下弦匀顺过渡连为⼀体;中跨360m为带系杆的刚性钢桁拱,拱肋采⽤变⾼度N形桁架,中间⽀点处⾼41m (包括加劲腿⾼度),跨中拱肋桁⾼8m,拱顶⾄桥⾯⾼度63⽶,⽮⾼59⽶(拱肋桁架中⼼距),⽮跨⽐1/6.1,拱肋上、下弦杆分别采⽤不同⽅程的⼆次抛物线,上弦拱轴线与边跨平弦上弦轴线采⽤圆曲线匀顺过渡。
两拱趾之间设钢系杆,以承受拱肋产⽣的巨⼤⽔平推⼒,同时作为铁路⾏车系。
拱肋与系杆之间采⽤吊杆连接,吊杆最⼤长度55m。
桥⾯系采⽤纵横梁体系、明桥⾯。
钢桁梁采⽤拆装式节点。
加劲弦及拱肋下弦采⽤焊接箱形截⾯,截⾯⾼800~1100 mm,外宽800mm,板厚20~50mm;平弦部分弦杆、中弦和拱肋上弦采⽤焊接“H”形截⾯,截⾯⾼760~1200mm,外宽800mm,板厚16~50mm;腹杆采⽤箱形及“H”形截⾯,箱形截⾯⾼800~1100mm,外宽800mm,板厚24~50mm;H型截⾯⾼700~940mm,外宽800mm,板厚20~36mm;系杆采⽤焊接“H”形截⾯,截⾯⾼1400mm,外宽800mm,板厚50mm。
--重庆菜园坝大桥建设纪实国内第一也是世界第一的重庆菜园坝大桥420吨缆索吊机试吊成功的时刻,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为攻克菜园坝长江大桥的技术难关和为菜园坝大桥缆索吊机安全度过洪水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
那是一个英雄的集体,他们之中,有大桥局集团科研、设计、制造、施工方面的老专家和小青年,有总经理和普通职工。
他们攻克了天下第一难的菜园坝大桥技术难关并战胜特大洪水的袭击,用行动绘出一幅大桥人的群英谱。
攻关篇天下第一难菜园坝大桥由菜园坝大桥主桥、北引桥和菜园坝立交桥组成。
大桥全长4公里,主桥为我国第一座特大公路轨道两用Y构系钢拱桥。
钢箱梁上为6车道汽车道,下边为两车道轻轨车道。
大桥主跨420米,两边各有102米、88米的侧跨。
它不仅在国内、国外的同类型桥梁中跨度位居第一,在技术难度上也可算天下第一。
工程界认为组合结构是复杂的。
重庆菜园坝大桥采用三重组合结构。
主桥采用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组合、钢箱拱与钢桁梁组合、钢桁梁又与正交异型板桥面板组合。
通俗地说,就是钢箱拱接在混凝土的Y构斜腿上,钢桁梁挂在钢箱拱上;16米一个节段钢桁梁,在工厂制造时就焊上正交异形板桥面板,每节段重达300多吨。
它还引进了国内从没有过的设计理念:设计只管大桥结构本身的安全,不管施工工艺,不管你能不能做出来。
他们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空中楼阁”。
一是主桥墩上大悬臂的Y构混凝土,呈复杂的空间结构向上向内变截面延伸,混凝土Y构向主跨伸出78米,向外侧伸出102米。
设计要求长100多米,2000多方、重达8000多吨的混凝土Y构斜腿一次灌注。
如果在地面上,这些要求是可行的,可是这是在长江上的百米高空中,要在江面上搭起支撑这些重物的支架,要多少钢材?设计指导意见为8000吨,但要按其设计的满铺支架计算,8000的后边还要加个0。
还不要说长江的航道不能堵塞、阻断。
二是钢箱拱与混凝土的Y构固结,对Y构和钢箱梁精度要求极高,在420米的跨度中,差几毫米就难以合龙,对施工要求极高。
第一节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一、简介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地处重庆市主城区,北接渝中区菜园坝和中山三路,南接南岸区南坪地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轻轨两用大跨径拱桥。
菜园坝长江大桥于2003年2月5日正式开工,在2007年10月29日建成通车。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Y形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钢桁梁的组合结构,为特大公轨两用无推力式钢箱中承系杆拱桥,也是典型的混合式桥梁,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在我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桥梁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全桥跨径为88m+102m+420m+102m+88m,总长800m,其主跨跨度居世界系杆拱桥之首。
主桥设六线行车道、双线城市轻轨、双侧人行道。
六车道及双侧人行道设在上层正交异性板体系桥面,双线轻轨设在下层纵横梁体系,构成双层特大公轨两用桥。
图2 菜园坝长江大桥实景二、设计计术标准与设计荷载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如下:(1)设计基准年限:100年;(2)道路等级:I级;(3)行车速度:公路车辆v=60km/h;轨道交通v'=75km/h;通行能力50000辆/日;(4)桥面宽度:桥面净宽B=2.5+12.25+1.0+12.25+2.5=30.5m;轨道交通下层通行,净宽B'=8.6m;(5)桥面纵坡、横坡:桥面纵坡O.59%,桥面横坡2%;(6)道路净空高度:>5m;(7)设计洪水频率:l/300:(8)设计通航净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189.33m;通航净空三峡工程蓄水前不小于385m 三峡工程蓄水后不小于375m;(9)荷载标准:可变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轨道交通荷载:跨座式单轨列车352t;人群荷载:2.4kN/m2;设计风速:桥位区地面以上20m高度处,频率1%的10分钟平均风速为26.7m/s;温度效应:桥址处平均温度18.3℃,结构设计合拢温度为18-35 ℃;钢结构体系升温24.2℃,体系降温36.8℃;混凝土结构体系升温10.60℃,体系降温12.6℃;偶然荷载:地震荷载: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结构物按Ⅶ度设防;船舶撞击力:按国家I一(2)级航道进行设计,刚构基础横桥向(顺水流)采用1400KN,顺桥向采用1100KN春播撞击力进行验算。
第一节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一、简介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地处重庆市主城区,北接渝中区菜园坝和中山三路,南接南岸区南坪地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轻轨两用大跨径拱桥。
菜园坝长江大桥于2003年2月5日正式开工,在2007年10月29日建成通车。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Y形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钢桁梁的组合结构,为特大公轨两用无推力式钢箱中承系杆拱桥,也是典型的混合式桥梁,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在我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桥梁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全桥跨径为88m+102m+420m+102m+88m,总长800m,其主跨跨度居世界系杆拱桥之首。
主桥设六线行车道、双线城市轻轨、双侧人行道。
六车道及双侧人行道设在上层正交异性板体系桥面,双线轻轨设在下层纵横梁体系,构成双层特大公轨两用桥。
图2 菜园坝长江大桥实景二、设计计术标准与设计荷载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如下:(1)设计基准年限:100年;(2)道路等级:I级;(3)行车速度:公路车辆v=60km/h;轨道交通v'=75km/h;通行能力50000辆/日;(4)桥面宽度:桥面净宽B=2.5+12.25+1.0+12.25+2.5=30.5m;轨道交通下层通行,净宽B'=8.6m;(5)桥面纵坡、横坡:桥面纵坡O.59%,桥面横坡2%;(6)道路净空高度:>5m;(7)设计洪水频率:l/300:(8)设计通航净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189.33m;通航净空三峡工程蓄水前不小于385m 三峡工程蓄水后不小于375m;(9)荷载标准:可变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轨道交通荷载:跨座式单轨列车352t;人群荷载:2.4kN/m2;设计风速:桥位区地面以上20m高度处,频率1%的10分钟平均风速为26.7m/s;温度效应:桥址处平均温度18.3℃,结构设计合拢温度为18-35 ℃;钢结构体系升温24.2℃,体系降温36.8℃;混凝土结构体系升温10.60℃,体系降温12.6℃;偶然荷载:地震荷载: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结构物按Ⅶ度设防;船舶撞击力:按国家I一(2)级航道进行设计,刚构基础横桥向(顺水流)采用1400KN,顺桥向采用1100KN春播撞击力进行验算。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钢箱提篮拱安装测量作者:郭波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公司日期:2008年4月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钢箱拱安装测量郭波摘要:本文就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提蓝式钢箱系杆拱安装工作的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方法作了论述。
关键词:钢箱拱控制测量施工测量一、工程概况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采用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钢桁梁的组合结构,主桥全长800m。
其中系杆拱桥主跨420m,对称布置的边跨和侧跨分别为102m及88m。
主拱结构为提篮式钢箱拱,跨度320m,矢高约56.44m,主拱肋内倾角为10.67°,拱肋箱型截面尺寸为2.4m ×4.0m。
两片拱肋通过6道钢箱横撑连为一体,上、下游拱肋沿着桥轴立面内水平线,分为23个节段。
其中包括:起拱段、标准段(分有横撑及无横撑两类)、合拢段。
(见附图)二、钢箱拱安装工艺流程框图及测量控制内容(一)钢箱拱安装工艺流程框图(二)测量控制内容1、钢箱拱吊装对接过程中,空间位置测量(粗测);2、钢箱拱安装锚索,线型调整,拱的空间位置测量(精测);3、拱段跨中合拢前,各拱段受日照、温度等因素影响的变形观测;4、扣索塔架、起重塔架塔顶位置观测(偏移量);5、后锚位移观测。
三、难点a)钢混结合段安装(精度高);b)单榀吊装横向定位;c)高栓连接方式箱拱调整难度大;d)合拢段对位。
四、测量仪器及人员配置a)Leica TCA1800全站仪(标称精度 1mm+2ppm,1″级)一台套b) Topcon GTS—332全站仪(标称精度 2mm+2ppm,2″级)一台套c) 测量人员5人,其中技术员1人,测量技师1人,测量工程师1人。
五、平面、高程控制的建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经优化方案,分析决定针对钢箱拱的架设设立专项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使得钢箱拱的架设始终由桥轴线控制点进行控制,保证钢箱拱架设控制的需要。
(一)钢箱拱平面控制点利用全站仪(TCA1800)复测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网点DQ3、DQ4、DQ6、DQ7,任选两点作为起始点进行平差,取与设计提供的坐标差值较小的坐标值,然后进行内插出P15、P20墩轴线上控制点作为全桥桥轴线控制的依据,并与钢桁梁轴线保持一致。
钢箱拱的控制点则通过P15、P20两轴线点测出轴线上能通视的位置进行观测,并对该测站点进行实时观测后视点、贯通桥轴线进行校核。
南北桥 轴 线P15P20DQ4DQ7DQ3DQ6(二)高程控制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分别将南、北两岸的高程控制点ⅡQ2(▽190.933)、ⅡQ6(▽196.950)引测至P15、P20墩预埋的高程点上,通过P15、P20墩预埋的高程点测至两主墩前次横梁处的钢桁梁顶面上,再通过二等水准测量进行跨江联测,经过内业平差处理,保证两岸的高程统一。
高程控制线路示意图如下所示:ⅡQ2ⅡQ6P 20P 15桥 轴 线P 18墩前次横梁钢梁顶面P 17墩前次横梁钢梁顶面六、钢箱拱安装测量1、钢箱拱拱段在工厂制作预拼后,解体前,复核拼装线型,提供实测拼装线型资料。
2、拱段在制作场预拼解体前,在每个拱段上制作轴线标记点和两端四个角点坐标测量控制点,并提供相应的测量记录资料。
注明拱段长度,截面尺寸的测量资料。
3、测量时,仪器置于桥面上能通视的桥轴线上的导线点上,联测P15 、P20墩控制点,如有偏差依据P15 、P20墩控制点的轴线位置及高程对置镜点进行校正,置镜点无误后,用棱镜置于拱段上的测量点进行观测。
仪器置于南岸桥面,观测北岸拱段。
置于北岸桥面,观测南岸拱段。
须保证控制网点完全通视,高程传递采用EDM三角高程测量。
观测前,须进行跨距和高程复测,观测过程中应不定时进行轴线及高程复核。
4、拱座(S0)安装测量。
在(S0)拱段上,前端截面四个角点设四个测量点,后端四个角点设四个测量点,共8个测量点;调整时,以前端截面角点观测值为控制基准,后端角点测量结果作为校核,后端点误差不作控制。
控制S0拱段横向、纵向、竖向空间位置,确保S0拱段轴线方向偏移在规定的范围内、线型准确。
5、标准拱段安装测量。
在S1拱段前端四角点,设置测量点。
安装时,测量四角点的空间位置,与监控预期值比较(无扣索悬臂状态下的测量值)。
后端控制,主要与前一拱段顺利对接为准。
6、在扣索安装、张拉过程中,观测拱段前端的四个角点空间位置变化,与监控预期值作比较。
1)当监控提供的钢箱拱纵坐标与实测纵坐标不一致时,通过纵坐标较差换算该点的监控横坐标与高程,作为新的调拱坐标基准;2)由于钢箱拱端坡口切割不均匀或其它制造误差的影响,上端两点与下端两点在观测时,数据可能会有些矛盾,在这种状况下,以下端观测两点为调拱基准,上端两点进行校核。
确保拱段轴线方向偏移在规定的范围内、线型准确。
7、在扣、锚索张拉时,严格控制塔顶张拉不平衡力的同时,测量主要是观测扣塔、缆塔的偏移值,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扣塔)。
测量方法:全站仪置于控制点上,棱镜置于扣塔或缆塔顶部,实测其空间位置的变化。
通过测点空间位置变化,推算塔顶的前后偏位值。
8、在拱段安装过程中,通过各种气温、气压、日照条件下的观测,比较拱段钢结构、Y构桥墩,扣索结构等空间位置的变化值,为后续拱段合拢、线型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9、合拢段观测。
1)在合拢段前三段在同一个测站观测,调整时把两岸对应点误差控制在同一方向;2)合拢前进行拱段变形观测,绘制变形曲线表;3)合拢段配切。
在设计规定的温度场用钢尺丈量合拢节点长度,和全站仪观测数据对比,以钢尺丈量为准。
再用同一把钢尺对合拢段配切。
七、施工放样精度评定1、钢箱拱合拢位置高程测量精度评定钢箱拱高程控制采用EDM三角高程测量,仅测出拱上测点与控制点的高差即可,这样可避免因丈量仪器高、棱镜高等操作误差以及大气折光等外界因素影响的误差。
观测示意图如下:全站仪棱镜已知控制点(BS)拱上观测点(A)棱镜拱上观测点的高程H A =H BS +△H ,△H =S ×tg α不考虑测站点及操作误差,边长按最长边长(160m )计算,角度按最大角度(22º)计算则高程测量精度)))((cos )()((242222ραασ⨯÷⨯+⨯±=S m m tg m s h则高程测量精度m h =±√((tg α)2×m s 2+ (m α2*s 2)/((cos α)4*ρ2)) =±√(0.16×1+(4×160000^2)/(0.9^4*206265^2))=±2.0mm考虑后视点误差为1mm ,照准误差1mm ,则合拢高程测量全中误差为m =±√(1^2+1^2+2.0^2)=±2.4mm2、 钢箱拱合拢位置纵横位置测量精度评定钢箱拱纵横坐标测量公式为X =X 0+S ×cos α,Y =Y 0+S ×sin α,纵横坐标精度为m x =±√(m x02+ m s 2*(cos α)2+ m α2*S 2×sin 2α/ρ2),m y =±√(m y02+ m s 2*(sin α)2+ m α2*S 2×cos 2α/ρ2);边长和角度按最不利的条件下计算(起算点按1mm 计):m x =±√(m x02+ m s 2*(cos α)2+m α2*S 2×sin2α/ρ2)=±√(1+1×1)=±1.4mm,m y=±√(m y02+ m s2*(sin α)2+ mα2*S2×cos2α/ρ2)=±√(1+1)=±1.4mm。
假设对中误差为1mm,置镜点误差为1mm,照准误差1mm,则合拢位置测量点位横向(轴线方向)中误差为m=±√(1^2+1^2+1^2+1.4^2+1.4^2)=±2.4mm八、质量保证措施1、由于本桥结构的特殊性及河床两岸地形限制,考虑工程的进度及经济性,为确保测量的精度及钢箱拱的安装精度,根据实际的气候状况及荷载因素,对混凝土梁面上P15、P20墩轴线点不定期(每次进行钢箱拱架设前)复测跨距;由于P15、P20设置在混凝土梁面上为了避免混凝土梁受温度的影响照成的伸缩变形以至P15、P20两控制点纵向位移,在测设P15、P20两控制点的同时在P15、P20两点箱梁下的支座和支承垫石上分别做出P15、P20的位移观测点,并于每次架设钢箱拱前进行观测,根据观测位移值对P15、P20的纵向(里程)位置进行换算调整确保跨距无误,保证钢箱拱的定位坐标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坐标系统下。
2、钢箱拱的安装测量采用粗测及精测两次定位,粗测(拱处于悬臂状态)采用三角高程及悬空测量的方法进行,精测(拱的扣、锚索张拉过程中)采用TCA1800配合棱镜观测,并测其三维坐标进行定位;整个观测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测量技师司仪,并采取严谨的复核制度进行约束。
3、因钢箱拱受日照等环境因素影响,其变形较大,拱的精测定位严格按照监控要求在日照前进行,测量时间最迟不超过上午10:00钟。
4、对于S0、S1拱段的高程,采用水平仪进行复测,并与三角高程测量值进行比较,准确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测量工作。
5、本桥钢箱提篮拱采用单榀吊装,每节拱段安装临时横撑,为保证拱轴线正确,在每道临时横撑安装后进行桥轴线贯通测量,配合小钢尺量距,使拱的安装严格按照桥轴线方向顺利延伸,保证钢箱拱的合拢精度要求。
6、严格作好测量记录,并进行复核;如实及时提交测量资料。
7、对钢箱拱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8、制定钢箱拱架设测量工作细则,测量工作人员严格按工作细则进行测量操作。
(具体细则内容如下)《菜园坝长江大桥钢箱拱架设测量工作细则》测站人员工作细则:1、量测控制点(K15,K20)位移量;2、测定置镜点至控制点(K15,K2O)间水平距离及高差;3、根据测得的距离及高差推算出测站坐标,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4、后视并复测k15、k20坐标;5、后视对岸高程并进行调整无误后开始钢箱拱架设观测;6、观测中不定时进行中线复核;7、认真作好观测记录,并及时计算出观测结果。
8、观测完毕再次复核中线及高程。
前点人员工作细则:1、量测控制点(K15,K20)位移量;2、往返测将高程引至前次横梁处,为全站仪提供高程后视;3、认真作好前点的对点工作,为观测提供可靠观测依据。
十、附件1、 Y构及拱的空间立体图2、拱段划分示意图结语:钢箱提篮拱桥由于结构新颖,造型美观,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我们通过严格按照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施工并针对架设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对测量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良为重庆菜园坝大桥的钢箱拱架设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