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用语分析与复习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化学中考复习的策略中考复习是每一位初三老师最后阶段的教学工作。
复习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如何上好复习课呢?我认为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地理解复习课的作用复习课既是对旧知识的查漏补缺,也是新问题的发现与探讨,让学生带着旧的问题进课室,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
通过练习、测验,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有针对性地编写一些题目,上课时老师以题目带内容复习,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又能巩固旧的知识,还能发现新的问题,最后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复习酸碱盐内容时,我先向学生布置了一道练习题:“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会发生反应?”让学生在课前讨论,并设计有关实验,进行实验。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代表讲述组装这套实验设备的理据,介绍装置的优缺点,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共有四类:一是用软的矿泉水瓶,二是用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塞和气球,三是烧杯与试管,四是注射器、锥形瓶、双孔塞与气球。
接着让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通过学生实践和讨论,总结出解题的方法,最后老师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除了现在看到的四套装置外,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装置?二是反思评价这次实验有没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要求学生补充实验,完善探究结果,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在老师启发下,经过讨论,提出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产生压强差。
在讨论补充实验时,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案,有提出用水和氢氧化钠的对比实验,也有学生提出用稀盐酸,还有学生提出用酚酞试液。
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老师提出能否用酚酞试液去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让学生思考。
这种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有效参与的复习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认真研究大纲和中考试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为了提高复习工作的针对性,我们十分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了解新、旧课程标准的不同之处,特别是考试内容评价重点的七点变化和考查能力的具体内容要求,从而确定复习的方向。
谈初中化学的复习策略初中化学总复习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认识的过程。
初中化学课只安排一学年的学习时间,而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复习的方法。
而初三化学复习时已进入初中刺阶段,如何利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复习工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时取得较好的成绩,是许多化学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之一。
如何使这一阶段的复习和练习更有效是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化学复习策略1.扎实打好基础。
要对初中化学最核心的知识,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和基本实验操作牢固掌握。
复习和练习均不要偏离基础知识;哪一部分掌握得不好,一定要花力气把这部分的缺陷补上。
任何检测都是以这些知识为重点的。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国家和省的考试中心要求:无论是否用新教材,教学和检测都要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密切联系生产生活。
所以,要以化学视角观察身边发生的现象,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近年各省市的中考关于这方面的题型很多,可适当选取一些练习,形成这种习惯和能力。
3.把握好练习的难度和题量。
近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题的难度总的趋势是下降。
所以,平常练习以基础题为主,辅以中档题,即使选有个别难题,也只要求少数成绩好的优等生练习,且不宜太多。
练习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习量太大使学生疲于奔命,没有看书复习、思考总结、回顾记忆的时间,反而易形成成思维定势。
4.注意小结记忆和答题的技巧。
对比小结、记忆知识讲究技巧会事半功倍,答题讲究技巧可以少出错。
如性质、概念、基本操作多作横向对比小结。
又如答题时注意:“窜题慢、勾出关键词,落笔快、书写要规范,遇到全不会、跳过向后看”;“慎做会、求全对,细推中档题、一分不浪费,估计全不会”等。
二、转变复习观念1.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一是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复习的主人;二是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体系,领会《中考化学考试说明》,心中有本“考点”帐,不当浩瀚题海的“盲游者”,更不做稀里糊涂的演题“奴隶”;三是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准出发,确定复习训练的标准;四是教学不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难点为复习主攻目标,借助基础知识为载体,侧重于能力的训练。
中考化学备考策略和技巧中考化学备考策略和技巧中考化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备考化学考试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备考化学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1.熟悉考纲和教材首先,要仔细研读化学考纲,明确知识重点和考试要求。
其次,熟悉课本内容,重点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备考,尽量不错过重要知识点。
2.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备考的关键。
可以根据复习时间的安排,将知识点分为不同的阶段,每天或每周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
同时,要保持持续学习,防止知识的遗忘。
3.多做习题做习题是复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可以通过课本上的习题、历年试题或专门的习题集进行练习。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不仅提高解题速度,还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4.重视实验部分中考化学考试中实验题往往是比较容易获得分数的题型。
要特别重视实验题的备考,掌握实验基本要求和实验操作步骤。
同时,要多参与学校实验课程和实验小组活动,增加实验经验。
5.整理笔记及时整理和归纳复习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形成自己的笔记。
可以将知识点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这样有助于记忆和复习。
6.制定复习计划在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时,可以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的时间安排,对每个知识点进行集中复习。
可以采用“每天重复练习一遍、每周系统复习一遍”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
7.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对于了解自己的复习程度和应对考试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可以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前适应考试节奏。
同时,通过模拟考试还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复习。
8.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备考阶段虽然要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但也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长时间连续学习可能会让大脑疲劳,对复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适当的休息可以让大脑得到恢复,提高学习效率。
9.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备考化学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中考化学是中学生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基本化学知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中考化学复习阶段,学生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策略,以提高复习效率和应对考试压力。
下面将针对中考化学复习策略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明确复习内容学生需要在复习开始之前明确中考化学的考试范围和内容要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浪费时间和精力。
中考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元素、化学式、化合价、化学反应、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历年考试题进行分析,明确中考化学的知识点和考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分配好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
复习计划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进度来进行调整,确保复习的效果最大化。
三、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复习中,学生需要注重掌握中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元素的分类、化学式的规则、化学键的种类、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这些都是中考化学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只有打牢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各种题型和难点。
四、多做习题和模拟试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多做中考化学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通过做题,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强化和提高。
也可以熟悉中考化学的题型和考试规律,有利于应对考试。
五、注重实验与应用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复习中,学生需要注重实验的理论和应用。
在学习中,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日常经验,通过实验方法来观察和验证化学原理,这样有助于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及时总结和归纳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及时总结和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形成自己的复习资料和笔记。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也可以在考前进行回顾和温故,有利于应对考试中的各种考点和难题。
中考化学复习是一个系统性和深入性比较强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注重应用能力,并且要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初三中考化学总复习策略初三中考化学总复习策略一、夯实基础,让学生认真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
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
1.全面看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
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部分-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二、让学生掌握做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一)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二)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
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三)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
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
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与方法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们的复习压力也逐渐加大。
其中,中考化学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牵涉到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与整合,因此需要有一些有效的复习策略与方法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化学的考试。
一、梳理知识点首先,学生需要对中考化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中考化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反应、化合物及其常见应用等方面,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是知识框架图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二、记忆方法中考化学考试中,需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和反应式等知识点。
因此,记忆方法也很关键。
记忆时可以运用以下方法:1. 分类记忆:将概念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尽量把类别数控制在6个以内,这样有利于提高记忆效率。
2. 联想记忆:通过类比、隐喻等联想方法将难记的知识点与熟知事物联系起来,形成图像记忆,这样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记忆。
3. 反复记忆:通过反复的记忆练习,加深记忆印象,形成熟练掌握的能力。
三、做题技巧中考化学考试中,做题技巧也很重要,以下是几点建议:1. 章节重点题:要先做中考化学的章节重点题,因为这些题一般覆盖了典型的考点,可以让学生先快速得到分数。
2. 做题顺序:要从易到难,先解决容易的题目,不要让难题占用掉自己的焦虑点,以免影响后续做题。
3. 审题重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尽量避免因为理解题意不清导致得分偏低。
四、练习测试最后,要进行练习测试,练习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反应速度,提高自信心和考试技巧,全面检测自己的备考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考试,熟悉真实中考化学考试的题型,提前了解自己的考试水平和薄弱环节。
总之,中考化学复习策略与方法的有效性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正确掌握、以及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透彻理解。
我们要在复习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创造多种机会,让自己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考试水平,更好的迎接挑战。
初三化学复习中的解题技巧与策略化学是初中学科中较为抽象和复杂的一门学科,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学好化学不仅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和策略。
本文将就初三化学复习中的解题技巧与策略进行探讨。
一、理清基础概念,打牢知识基础在开始化学复习之前,首先要对基础概念进行理清,打牢知识基础。
化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只有理解清楚了基础概念,才能更好地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理清基础概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总结概括等方式进行。
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图形化的表达,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
总结概括则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知识点的共性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二、多做例题,掌握解题思路解题是学习化学的核心,通过多做例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初三化学复习中,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先通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和解题思路;2.分析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找出与已知条件相关的知识点;3.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运用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计算或推理;4.将计算结果进行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通过多做例题,学生可以熟悉常见的解题思路,并且提升解题能力。
三、注意问题的关键词和考点在解题过程中,注意问题的关键词和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试题中通常会通过一些关键词和表述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题目中出现的"最大"、"最小"、"最多"等关键词,可能涉及到计算题、比较题等,需要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而"化学反应"、"酸碱中和"等词汇则可能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的类型等知识点。
四、结合实际生活,增加兴趣和理解化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知识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24中考化学备考技巧及策略一、整体备考策略在备考中考化学时,学生首先需要明确整体备考策略,包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以及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料和辅导教材。
还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复习和练习,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点,理清重点难点,形成记忆突破口。
二、知识点梳理1. 需重点复习的知识中考化学考试中,有些知识点非常重要,需要学生重点复习。
如常见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以及离子、分子、金属与非金属等基础知识,以及溶液的浓度、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率等重要概念。
这些知识点在中考化学考试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需要学生进行重点复习和强化练习。
2. 难点知识的攻克方法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化学中的难点知识可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攻克方法。
可以通过多做一些相关的例题、研究归纳一些解题技巧、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等途径来解决这些难点知识。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优质的化学学习资料和辅导教材,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记忆方法和技巧1. 制定合理的记忆计划针对化学的学习,制定一份合理的记忆计划是尤为重要的。
要明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复习的紧迫性,要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将复习时间分散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避免盲目地死记硬背,而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记忆的效果。
2. 多种途径提高记忆效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记忆效果是指,在备考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采取朗读、书写、默写等传统记忆方式,更要结合图表、图像、实验等形象记忆的方式。
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四、解题技巧和策略1. 题型分析和答题技巧在备考化学时,学生们要熟悉中考化学试卷的题型构成,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在选择题中,可以通过排除法、对错选分析法等方式来提高答题准确性;在解答题中,要注重解题步骤和过程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要善于使用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式等方式来解答题目。
了解各种题型的特点,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就能更好地应对中考化学试卷。
中考化学用语分析与复习策略
作者:李家福
来源:《教育》2016年第25期
化学用语是化学思想的专用表达语言,是承载、传递化学知识和化学信息的专用工具。
它既是化学思维的载体,又是化学思维活动的体现;它既是表达的手段,又是交流的工具。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联系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江西中考化学用语分析
右图为2006年至2015年江西中考化学用语分值统计表。
从中我们可总结出:考查全面,分值均衡;题目稳定,突出重点;联系生活,本土特色。
有关物质的组成、变化、结构和化学量的化学用语,每年都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分值保持约占总分的25%,约25分。
化学方程式是考查分值最多的化学用语,每年保持在12分,约占总分12%。
因为化学方程式综合性较强,包含了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和配平、反应条件等知识,也是化学语言最显著的特征。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于化学用语的考查,从原来的直接考查知识点,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来考查化学,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性和生活气息。
如2015年江西中考化学试卷16题,要求根据牙膏商标书写有关化学用语,紧密联系生活。
2013年16题,以江西龙虎山为素材考查有关的化学用语,体现了江西特色。
常见问题
从上表统计可见:化学用语在中考化学试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总分的25%,但是通过分析学生的试卷发现,失分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多加注意。
其中常见的问题:一是书写不规范,如CU、cl、co、mn、H1+;二是混淆不清,如Cu与Ca,Ag与Hg,Co与CO KClO3,Fe2+与Fe3+等;三是表达错误,如CaCl、MgCl、AlO、CaOH、CaOH2、NaCO3等;四是意义不清,主要体现在对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五是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完整,比如没有配平Al+O2=Al2O3,少了气体符号Zn+H2SO4=ZnSO4+H2,缺少条件
Fe2O3+3CO==2Fe+3CO2等。
出错原因主要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化学用语复习策略
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多年教学经验,应用如下几点复习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快速准确掌握化学用语。
要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用语的学习过程重在日常,靠的是平时的积累。
就像学生学习英语一样,首先要记住26个英文字母,再学习简单的单词、句子,再到一
篇文章的表达。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一开始的元素符号、化合价的记忆、化学式的书写就遇到不少障碍,导致后面学习的一系列困难不断加深。
因此,在遵循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学习前提下,教师要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巧学妙记的方法,如采用拼音法、奇特联想法记忆元素符号和名称,提高学生的记忆兴趣。
倡导学生自主复习,巧用活动加以激励熟练掌握化学用语,复习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化学用语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复习的习惯。
每过一段时间,组织一次活动进行检测,以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开展强大竞赛、分组竞赛、同桌互检互查、化学用语猜猜猜等活动,既丰富了课堂学习,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习惯决定一切,学生养成了好的复习习惯,学习成果立竿见影。
注重归纳小结,形成知识网络与体系课堂上,教师用图表将相关的概念、化学式等进行归纳联系,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出各知识的因果联系,逐步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
让学生学会自己做图表,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化学知识点,减少表达错误、意义不清等常见错误的出现。
巩固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容量要深化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应用,需要通过练习、应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
滴水成河,累土成山。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平常要加强化学用语的积累,多开展互助互学活动。
比如,课前5分钟的练一练,同桌之间监督检测和相互批改。
测试的内容是常用的化学符号、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等,可以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更为直观、准确。
初中化学用语的复习,要从教材整个体系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开设活动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日常学习中,注重化学用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