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二章西方管理思想历史演进
- 格式:ppt
- 大小:540.50 KB
- 文档页数:53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时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学”这一概念,强调领导力的重要性,他认为领导者应具备为了整体利益而服务的品质。
在中世纪的欧洲,对组织和领导的研究较少,但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管理思想逐渐受到重视。
16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的概念,认为权力应该被合理地分配和限制,以避免滥用。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为管理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背景。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经济学和管理思想的奠基人,他强调劳动分工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了“动机”的概念。
同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者卡尔·门格尔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体的自由选择,也对管理思想产生了影响。
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科学管理的兴起,管理学开始进入科学化的时代。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的代表者,他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提出了“一切就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这一观点。
同时,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也成为了管理思想的重要范例。
20世纪初至中期,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管理者开始关注组织文化和组织的人类方面。
埃尔顿·梅约提出了“人本主义”,认为组织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激励,而不仅仅关注任务完成和效率。
同时,伊曼纽尔·雄伯格提出了“社会系统论”,将组织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强调组织与环境的互动。
到了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管理学开始更加注重创新、变革和领导力的研究。
同时,透明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成为管理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总的来说,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领导力、分权和动机的研究,到工业革命和科学管理的兴起,再到组织理论和人文主义的出现,最终到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这些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不断适应着不同时代和背景下的管理需求。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想法,并成为了管理思想的先驱。
然而,直到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生,管理思想才真正开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组织管理的需求。
在这个时期,管理者开始研究和实践各种管理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著名的是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该模式通过将生产过程分割成许多步骤,并分配给不同的工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制造速度和质量。
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并通过分工、标准化和激励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当时工业界的主流管理方法。
在科学管理理论之后,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人性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这导致了人际关系学派的兴起,该学派认为有效的管理应该注重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互动。
人际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哈桑实验表明,员工的态度和情绪会对工作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是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和影响。
系统理论强调管理者需要考虑整体系统的目标和效果,而不仅仅是各部分的优化。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潮流,即管理科学思想。
管理科学通过数理模型和信息技术来解决管理问题,并提供决策分析和运作研究的方法。
管理科学的典型应用是线性规划,用于优化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
在20世纪70年代,管理学界开始提倡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追求超越单纯追求效率和利润的目标,强调组织应该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并通过不断改进过程来提高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典型实践是日本公司的质量圈和日本汽车工业的成功经验。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变。
现代管理倾向于强调创新、灵活性和知识管理。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管理思想。
西方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晶,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考察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从中正确地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我国管理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1传统管理阶段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是从原始家庭组织开始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组织结构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管理活动也随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
18世纪60年,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们开始把科学思想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卓有贡献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进入了传统管理阶段,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等。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斯密在1776年发表《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提出了经济人观点,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2)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巴贝奇1832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欧文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资、改善住房,并在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试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大利润。
在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基本上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为后来泰勒等人创立科学管理体系打下基础,开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
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该学派把管理分为三个主要职能———计划、组织、控制。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
2.1科学管理理论这个管理学派认为可以从“科学”的观点去分析所干的工作和对劳动进行监督,通过客观事实分析并利用从经验中得到的数据应能找到进行工作的最好办法。
2.西方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西方管理思想演进的大致轮廓,四个阶段①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②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以人际关系研究为重点的时代③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丛林式发展的时代④最近20多年来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动向1.催生管理理论的两件大事(管理到20世纪初才成为“理论”)⑪1776年:《国富论》提出劳动分工思想⑫18世纪:工业革命下工厂制度引发现代管理2.古典管理理论ⅰ科学管理理论泰罗首创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是美国人费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是一种节约劳动力的手段,只是能使工人取得比现在高许多的效率的一种适当的、正确的手段而已,这种手段并不会大量增加比工人现在更重的负担。
泰罗的科学管理可分为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⑪.作业管理①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标准化(铲铁实验)A进行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即对工人作出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道工序的时间进行测定,并分析研究,除去动作中多余的和不合理的部分,从而确定标准的作业方法B实行作业工具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C根据科学的作业方法和合理的组织安排,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工作量。
②科学挑选与合理培训工人③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⑫组织管理①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经验工作法:-----工人用什么方法操作,使用什么工具等,都由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来决定。
②实行职能工长制属于多头领导制,在实践中易引起混乱,所以并未得到推广,但这一思想为后来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的专业化提供了参考。
③实行例外原则即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繁琐事务的负担,把处理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授予下级管理人员,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如基本政策的制定好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这一原则,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分权制度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