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pptx
- 格式:pptx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58
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篇一:民俗学田野调查格式。
? 田野报告撰写准则一、田野调查报告题目特定地点、特定主题? 如:当代乌鲁木齐回族节日习俗? 福建东山歌册调查? 南音与泉州民众生活? 云南大理白族火把节调查1. 调查地点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概述? 1-1地理区位、民族、人口组成? 1-2地方历史与文化传统? 1-3基本生计(谋生活动)? 1-4其他2.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2-1活动名称、沿革简述? 2-2 活动程序、组织、主持人? 2-3活动事件项目3. 活动过程? 3-1活动筹备(如年节,腊八开始)? 3-2主体活动开始(如仪式开始的时间、方位等)? 3-3活动过程描述(主要阶段、事件结构)? 3-4活动结束(结束的仪式、访谈人们的评价、看法等)三、结语? 意见及问题探讨四、附录?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调查问卷设计:篇二:论文论田野调查在民俗学领域中的应用论田野调查在民俗学领域中的应用【摘要】民俗学研究应特别注重田野调查的应用。
这是因为,民俗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它的主要资料来源是仍存在于民间的活的民俗事象,这是一种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表现为现实形态的民俗资料。
因此,民俗资料的搜集,最主要的是田野作业的方法。
田野调查是民俗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任何研究都离不开它。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俗学、研究方法、应用一、民俗文化现象与民俗学研究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即主要在于规范、便利和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之得以巩固和发展。
而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它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
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摘要:广西玉林拥有独特的民俗特色,而其丰富多彩的年俗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
这次调查报告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示玉林璀璨的年俗活动而开展的。
调查范围为玉林城区,调查方法为网上搜索及对个别经验丰富的老人进行采访,力求形成一个系统的玉林年俗概括。
关键词:玉林三忙卅夜挂灯正月十六过元宵玉林,古称郁林州,玉林城区州郡史两千多年,玉林是广西东南部一座千年古城;同时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著名侨乡。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南迁的粤语支系和客家支系的汉族人与土著的越(壮)族等先民相互交往、认同、融合。
一方面农业耕种为本与手工业、商贸经济的相当发达和活跃,使玉林呈现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并存的特点,培育了人们的传统意识、经济意识、开放意识和兼容意识,这种汉人与土著、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等多种矛盾元素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碰撞、磨合、认同,进而融合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与当地土著的越人文化相融合独具玉林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
玉林人过春节颇具地方色彩。
从冬至开始,玉林人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第一件事就是做玉林的特色美食之一:白散。
选了上好的糯米,搓洗干净再浸几分钟,捞起来滤干水,再放到大木桶里用隔笼蒸。
当屋子里飘起糯米饭的香味时,就可以揭锅了。
糯米饭刚熟就好,若蒸得太烂太粘是做不出好白散的。
煮好的糯米饭放到簸箕里晾一会就可以做模了。
把糯米放到模具中,用力一压,一个白散胚就出来了。
一个胚不能做得太厚,必须薄一些,否则炸不开。
烘白散胚最好是用谷壳,老人说这样没有烟熏味。
将干谷壳烧旺后,火堆上架个竹蔑框,将白散胚放在上面烤,注意烤时要两面翻转轮烤。
烤到快干时,将白散胚放到煮好的白糖水里浸一下,糖水不能太清,也不能太稠,好让糖水渗进胚中。
浅谈民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引言1990年,“民俗旅游”一词被正式提出。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民俗旅游资源以独特性、历史性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
近几年,民俗旅游资源方面的学术研究逐渐增多,但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城市主城区内;大运河的申遗带动了运河沿线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然而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
因此,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扬州,其运河段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及相关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一、调查区域概况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因运河的流经,扬州名胜一时,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留居,留下绝妙诗篇;物产富饶,农副产品种类繁多。
近年来,在申遗背景下,扬州开展运河名城博览会,致力于打造运河名城。
此次调查,笔者将研究目光集中在扬州小镇上。
选取邵伯镇、界首镇、头桥镇、安宜镇、杭集镇、临泽镇、泰安镇等7个特色古镇。
目前,小镇旅游主要以游览观光和农家乐为主。
通过实地走访和相关二手数据分析发现,扬州运河段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具备一定的科研价值。
二、调查评价方法与数据分析(一)调查过程本调研数据来源于《古镇旅游业发展规划》(2016-2025)。
笔者于2018年7月、2019年3月,实地走访扬州古镇,探寻古镇民俗旅游资源发展状况,并进行相关资源评价。
(二)评价依据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GB/T18972-2003),结合扬州市古镇民俗旅游资源发展实际,按照标准中“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确定的项目、赋分标准及方法,对扬州市古镇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第一,扬州运河古镇民俗旅游资源有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及单体数量。
调查显示,扬州运河段古镇有377个旅游资源单体,包括4个主类、11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