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保险)
- 格式:ppt
- 大小:405.01 KB
- 文档页数:9
第6课第2框股票、债券和保险课标要求:本框教学内容是贯彻课标2.4规定的“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和股票的异同,解析利润、利息、股票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的要求。
知识要点:1、股票的定义、特点及收益;2、各种债券的特点;3、保险的定义、保险的种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2)股票的收益难点:综合各种因素,学会投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和特点。
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能根据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设计一项综合投资安排。
(2)能力目标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
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
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从国家的角度,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教学策略方法(整体思路):(1)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
学生阅读教材,搜集不同家庭不同的投资方案;(2)课上:学生展示典型的事例,教师点评总结,拓展延伸,启发引导最后完成教学任务。
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含义、作用等可以由学生通过讨论、竞赛等方式自主学习完成,设置练习,以练代讲,股票的价格计算、股市建立的意义以及债券分类,不同债券的比较可以由教师引导通过图表比较法,问题法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课时:3个课时导学课上学生的问题:教学活动过程(重点讲解、拓展延伸):今天呢,在这里要开展一个理财师选拔大赛。
选拔家庭理财师,为我这样不是很明白投资的人指点迷津。
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比赛规则。
(课件展示《比赛规则》)表现合格的理财师将由我颁发资格证还有小小的奖励。
当然也欢迎其他同学挑战理财师指出他错误或者疏漏的地方。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的选择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以下内容为完整课时的教案,对试讲10分钟起启发作用,所以同学在试讲中遇到类似材料,还必须仔细看清楚试讲要求。
仔细看材料进行着重了解。
做到熟悉能讲!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基础知识】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能力过程】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股票、债券、保险教学难点:股票、债券、保险教学过程二、股票、债券和保险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除了商业银行提供的储蓄存款外,还有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供人们选择。
本节我们要学习这些投资选择的有关内容。
1、股票(板书)(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板书)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材料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展示了股票投资的两个镜头,根据上述实例,结合你对股票市场的所见所闻,谈谈对股票投资的认识。
思考股票投资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购买股票是居民投资的一种选择。
股票投资能获得较高收益,但也有很高的风险。
(2)、流通性是股票的生命力所在(板书)购买了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投资,但是,股票是可以流通的,股东可以将股票转卖给第三者。
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同意,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使股票充满了活力。
(3)、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板书)教师活动:从教材展示的两个镜头中我们看到,股票投资有非常高的收入,同时,也存在赔本的风险。
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教材分析本框题在上一个框题的基础上,继续介绍了股票、债券和保险等三种常见的个人金融投资理财方式,让学生知道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风险性和收益性,养成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债券的含义,商业保险的含义和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2)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能力;(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各种投资方式的比较2.难点:各种投资方式的比较四、教学方法:L问题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出问题答案,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维,掌握个人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3.合作探究法: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突破重难点。
4.对比教学法:对几种投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列表进行对比掌握。
5.典例教学法: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生活导入,设疑引思PPT展示下列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工先生夫妇二人都是白领,收入较高,孩子还小,家中有50万元的积蓄。
可王先生不善于理财,这些钱“躺在家里睡大觉”,没能给他带来收益。
你能给王先生合理的理财建议吗?学生:买房子、买股票、投资建厂、买债券……老师:你们说的很好,都能带来一定的收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二种投资方式,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债券和保险》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股票、债券和保险》,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股票、债券和保险》是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题。
作为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金融投资知识,它是现代经济生活重要的内容。
积极投资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在研究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后,懂得如何合理的选择投资,对中学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股票、债券和保险》,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理性的理财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和特点。
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并采用问题教学法、自主研究法、比较归纳法、多媒体展示法,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等形式组织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获取、运用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
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从国家的角度,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1、教学重点:股票、债券、保险的特点,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
2、教学难点:①股票、债券、保险的异同;②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异同3、教学重难点的依据:研究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的有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介入经济生活的能力,帮助他们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所以,这些内容是本框题的重点。
而本节课要涉及股票、债券和保险的问题,学生接触的相对较少,所以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但同时也是高回报的投资理财方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股票、债券和保险,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1.股票(1)股票的含义: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2)股票的性质:是股票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凭证;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3)股票的特征:①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果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
②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③并不是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都能上市交易,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发行股票,只有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才可以上市进行交易。
(4)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①股息或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
②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③股票价格的计算: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5)股票投资的风险:①公司盈利才能分配股息或红利,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是风险一;②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股票投资者可能遭受损失,这是风险二。
(6)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何重要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7)股票作为投资的基本特征:流通性强、高收益、高风险。
2.债券(1)债券的含义: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债券的性质:它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3)债券的类型:①国债:A含义: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高中政治中经济生活保险的作用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经济生活部分通常会涉及到保险的作用。
保险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转移: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
个人或企业通过支付相对较小的保费,将可能发生的较大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
这样,一旦发生意外或损失,保险公司会按照保险合同赔偿,减轻了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负担。
2. 经济补偿: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提供经济补偿,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减少损失带来的影响。
3. 社会稳定:保险能够保障社会成员在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得到必要的经济援助,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4. 促进投资和消费:保险可以增强个人和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使他们更愿意进行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5. 财富管理:一些保险产品具有储蓄和投资的功能,可以帮助个人规划财务,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6. 提高信用:企业购买保险可以提高其信用等级,有
助于获得银行贷款和吸引投资。
7. 法律要求:某些类型的保险(如汽车责任保险)是法律规定必须购买的,这有助于保护第三方免受未保险司机可能造成的伤害。
8. 激励作用:保险还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鼓励被保险人采取措施预防风险,因为保险公司可能会对风险管理水平高的客户提供更低的保费。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了解保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保险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保险来管理和分散风险。
让保险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随着人们对未来生活和不可知情况的准备,以及对未来风险的投资,保险已经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保险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什么是保险?根据《中华人民某某国保险法》第二条规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从经济上说,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
表达了一定的经济关系。
从法律角度来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表达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由参加保险的多数人共同分担少数人的损失。
分摊风险是补偿损失的前提和手段,补偿损失是分摊风险的目的。
在人身保险中,必须是依照法律设立的保险公司。
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商业保险业务。
保险公司的业务X围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等;一类是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
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
保险公司不是政府部门,而是金融企业,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督和管理。
我们比较熟悉的保险公司,比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以及太平洋保险公司等等。
以上所说的保险,一般是指商业保险而言,除商业保险以外,,还有一类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立法形式,采取强制手段对全体公民或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生活来源或中断劳动收入时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经济保险的一种制度。
那么,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什么异同呢?二者之间的共同点表现在都具有聚集众多的经济力量,分担个别意外事件的损失的特点。
具体表达在都以风险的存在为前提;都以概率和大数法那么为制定保险费率的数理基础;都以建立基金作为提供经济保障的物质基础;都以社会再生产的人身要素为标的。
二者之间的区别有六个方面:一、两类保险的行为依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