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心系看“弹性正碰”
- 格式:doc
- 大小:153.50 KB
- 文档页数:3
万方数据第8期徐平平等:不同质心位置下的汽车正碰变形与速度分析161压变形量之问成非线性关系。
碰撞速度与撞压变形在特定坐标系下为弹道方程:X=掣-6矽2(7)式中:嘎和b。
—取决于汽车刚度的常数,(6)式也被称为判速方程。
3模型概述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采用了某皮卡车的实体模型,并根据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细化。
3.1网格划分和材料定义模型壳单冗占了整个模型的绝大部分,这部分结构伞部采用四边形和三角形单元组成,但为r使计算结果精确,尽量避免用多的三角形单元;发动机、散热器和制动盘采用了实体单元,采用六面体单元类型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同时对弹簧阻尼器采用了弹簧/阻尼单元实体建模;对需要进行焊点连接的地方使用了焊点模拟单元;其他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分别用了球连接副和旋转副等连接副单元。
由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主要的吸能变形部件是保险杠和汽车纵梁,为了既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又可以减少计算所用时问,对以L两个重要部件进行了密网格划分,其它的像车厢、玻璃等变形较小的部件采用了大网格划分。
模型共采用了4种材料模型,其中,车身和车架采用了弹塑性材料,刚性墙和路面定义为刚性体。
汽车有限元模型及坐标系建立情况,如图1所示。
图l汽车有限元模型Fig.1Thefiniteelementmodelofpickuptruck3.2边界条件处理对}94性墙和路而的所有自由度进行约束,模拟该车以50km/h和72km/h的速度碰撞刚性墙。
为了防止严重的穿透问题,碰撞接触算法采用IS__dyna里的自动单面滑移接触算法。
这种算法为接触算法罚函数里而的一种,一般要比其他的算法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
3.3接触类型的设定轮胎与地而、刚性墙与车之间定义为Automatic接触类型。
设置汽车各部件之间为单面接触(SingleSurface),用于所有汽车部件可能发生的接触检测(包括部件自身的接触行为)。
3.4计算控制设置碰撞时间为150ms,并通过在hypermesh里设置控制卡片参数,来控制输出量,如能量变化、刚性墙的碰撞力变化、关键点的位移变化等。
如何备考高考物理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考物理考试的热点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物理弹性碰撞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析。
1. 弹性碰撞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即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方向可能发生改变,但速度大小不变。
2. 弹性碰撞的基本公式掌握弹性碰撞的基本公式对于解决弹性碰撞问题至关重要。
弹性碰撞的基本公式如下:1.动量守恒定律:(m_1v_1 + m_2v_2 = m_1v_1’ + m_2v_2’)2.动能守恒定律:(m_1v_1^2 + m_2v_2^2 = m_1v_1’^2 + m_2v_2’^2)其中,(m_1) 和 (m_2) 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_1) 和 (v_2) 为碰撞前两个物体的速度,(v_1’) 和(v_2’) 为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3. 弹性碰撞问题的解题步骤解决弹性碰撞问题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题目,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在解题前,首先要分析题目,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由于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我们可以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求解未知量。
(3)应用动能守恒定律同样地,由于弹性碰撞中动能守恒,我们可以根据动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求解未知量。
(4)代入数据,计算结果在求解出未知量后,将数据代入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4. 弹性碰撞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高考物理弹性碰撞问题常见类型如下:1.求解碰撞后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2.求解碰撞过程中物体通过的距离3.求解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变化针对上面所述常见类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题策略:1.对于求解碰撞后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进行求解。
2.对于求解碰撞过程中物体通过的距离的问题,可以结合运动学公式和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
探究弹性碰撞中的力学规律作者:胡顶陈应龙来源:《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3年第3期教育技术装备站(437500)胡顶陈应龙碰撞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例如,两台球间、两冰壶之间、微观粒子的碰撞。
因此,探究碰撞的力学规律,对指导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碰撞的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内力作用远大于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按能量的损失情况可分为:弹性碰撞(动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动能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动能损失最大,二者合为一体)。
下面重点探究弹性碰撞。
1弹性碰撞的理论分析3弹性碰撞的实验论证3.1参考案例一用等长的摆线悬挂两个大小相等、质量也相等的钢球,调整悬点位置,使两球紧靠,再将其中一球A拉开一个角度,从静止释放,观察两球碰撞规律,如图2所示。
碰后A球静止,B 球摆起,最大偏角几乎等于释放前A球的偏角(即两球交换速度)。
3.2参考案例二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相等的滑块(装上相同宽度的挡光片),导轨两端装弹性架,推动第1个滑块,使之与静止的另一个滑块相碰(弹射架两则附近各装1个光电门),如图3所示,观察并记录“记时器”上的时间。
两滑块来回互相碰撞,两边记数几乎相符(即两滑块交换速度)。
上述两案例可证明两钢球间(或两滑块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3.3参考案例三如图4所示,两钢球在斜槽末端附近碰撞,碰撞后做平抛运动。
设落地时间为单位时间,则平抛的水平距离OP、OM、ON分别等于碰前球1的速度及碰后球1、球2的速度,用刻度尺测出OP、OM、ON,引入碰撞的恢复系数,,代入计算,若c=1(或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即为弹性碰撞。
实验表明,若球1、2的质量比为m1/m2=3,实验效果最佳,即表明两钢球间达到超弹性碰撞。
若换用两木质球做实验,c明显小于1,即为非弹性碰撞。
“牛顿时空”两球弹性正碰撞的性质
一、弹性碰撞的原理:
1、动能守恒;
2、动量守恒。
二、正碰撞的分类:
1、一维正碰撞:两球速度在两球心的连线上;
2、二维正碰撞:两球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共面。
三、正碰撞的条件:
两球碰撞前的速度差与位移差反向共线。
四、弹性正碰撞的性质:
1、两球系统质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不变。
(系统质心的质量=系统的分质量之和)
(系统质心的动量=系统的分动量之和)
2、弹性正碰撞定理:
球①碰撞前后的速度之和=球②碰撞前后的速度之和=系统质心速度的两倍。
3、若两球质量相等,则碰撞时交换速度。
五、计算方法:
1、由两球碰撞前的速度,求出系统质心的速度;
2、由“碰撞定理”求出两球碰撞后的速度。
高中物理中的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中物理课程中涉及的内容之一。
弹性碰撞指的是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碰撞,即碰撞后物体没有变形或被损坏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弹性碰撞的基本原理、公式计算和实际应用。
1. 弹性碰撞的基本原理在物理学中,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都没有形变或能够恢复原状的碰撞。
这意味着碰撞前后的动能和动量保持不变。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弹性碰撞的基本原理可以使用质心系来描述。
质心系是一个参考系,其中碰撞物体的总动量为零。
在质心系中,弹性碰撞的物体相对于质心系的速度不变,只是方向相反。
2. 弹性碰撞的公式计算为了计算弹性碰撞中物体的速度和动量变化,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a) 速度变化公式碰撞前的速度(1):v₁碰撞前的速度(2):v₂碰撞后的速度(1):v₁'碰撞后的速度(2):v₂'根据弹性碰撞的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公式:v₁' = (m₁ - m₂) / (m₁ + m₂) * v₁ + (2 * m₂) / (m₁ + m₂) * v₂v₂' = (2 * m₁) / (m₁ + m₂) * v₁ + (m₂ - m₁) / (m₁ + m₂) * v₂b) 动量变化公式碰撞前的动量(1):p₁ = m₁ * v₁碰撞前的动量(2):p₂ = m₂ * v₂碰撞后的动量(1):p₁' = m₁ * v₁'碰撞后的动量(2):p₂' = m₂ * v₂'根据弹性碰撞的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公式:p₁' = ((m₁ - m₂) * p₁ + 2 * m₂ * p₂) / (m₁ + m₂)p₂' = (2 * m₁ * p₁ + (m₂ - m₁) * p₂) / (m₁ + m₂)3. 弹性碰撞的实际应用弹性碰撞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质心定理与碰撞问题研究质心定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定理,它描述了复杂物体的运动,并且在研究碰撞问题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质心定理及其在碰撞问题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质心定理是什么。
质心定理又称重心定理,它指出任何一个系统的质点系,无论内部相对运动如何复杂,在外界作用下总是像一个质点一样,而其质心则遵循简单的规律。
简单来说,质心定理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复杂物体,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质点,其运动规律可以通过研究质点来分析。
在质心定理的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碰撞问题。
碰撞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它们可能会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如速度、方向或者形状等。
通过研究碰撞问题,我们可以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在处理碰撞问题时,质心定理可以大大简化问题的复杂性。
根据质心定理,我们可以把整个碰撞问题简化为一个质点的运动问题,从而有效地分析和计算碰撞过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质心定理的应用使得碰撞问题的研究更加明晰和可行。
在实际的碰撞问题研究中,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碰撞: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后物体之间没有能量损失,而完全非弹性碰撞则是指碰撞后物体之间发生能量损失。
两种碰撞的研究都离不开质心定理。
以完全弹性碰撞为例,质心定理在其研究中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在弹性碰撞中,质心定理告诉我们,两个物体的质心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碰撞过程中,两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质心位置保持不变。
通过这一定理,我们可以建立起关于碰撞物体之间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方程,从而解决碰撞问题。
另一方面,完全非弹性碰撞中质心定理的应用侧重于能量守恒。
在非弹性碰撞中,碰撞后物体会粘合在一起或者发生形状的改变,从而导致能量的损失。
然而,质心定理仍然适用,因为质心在碰撞前后仍然保持不变。
通过对能量守恒的分析,我们可以求解出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分布等相关问题。
正碰属于弹性碰撞吗
正碰不一定是弹性碰撞。
正碰,是指两物体质心速度指向公法线上的碰撞,碰撞的两物体的质心速度在质心连线上。
当一个物体和一个平面正碰的时候,这个物体是垂直于这个平面的。
正碰
两个物体磁圈时,当两物体相撞的`接触面均为曲面,则通过其首先碰触的一点,可为一公法线,若相撞时两物体的质心都在这一公法线上,这种相撞叫作对心相撞。
两物体质心速度指向公法线上的相撞就叫作对心正相撞,缩写超必杀技。
在理想情况下,物体碰撞后,形变能够恢复,不发热、发声,没有动能损失,这种碰撞称为弹性碰撞,又称完全弹性碰撞。
真正的弹性碰撞只在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微粒之间才会出现。
生活中,硬质木球或钢球发生碰撞时,动能的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也将它们的碰撞看成弹性碰撞。
相撞时动量动量。
当两物体质量相同时,动能机械能动量时交换速度。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物理学的研究中,碰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而碰撞又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是指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也就是说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想象一下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一个静止,另一个以一定的速度撞向静止的那个。
在弹性碰撞的情况下,碰撞后,原来运动的小球会停下来,而原来静止的小球会以原来运动小球的速度向前运动。
这种碰撞就如同两个充满弹性的皮球相互碰撞,它们在碰撞后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和能量。
弹性碰撞的特点十分显著。
一是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变。
这意味着在计算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时,我们可以通过动能守恒定律来准确地得出结果。
二是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也守恒。
动量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在弹性碰撞中,总动量始终保持不变。
三是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保守力,这使得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损失。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更直观地感受弹性碰撞。
假设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小球,它们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
在发生弹性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分别变为 v1' 和 v2' 。
根据弹性碰撞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公式计算出碰撞后的速度。
这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物理实验和工程应用中也有很大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看看非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与弹性碰撞最大的不同在于,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内能。
这就好像两个橡皮泥球撞在一起,它们会粘在一起或者发生变形,无法完全恢复原来的状态,从而导致能量的损失。
非弹性碰撞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会减少。
这部分减少的动能通常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使得物体的温度升高或者产生其他形式的能量损耗。
其次,虽然总动量仍然守恒,但由于动能的损失,计算碰撞后的速度就变得相对复杂。
作者: 李力
作者机构: 重庆清华中学,重庆400054
出版物刊名: 物理教师:高中版
页码: 42-4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7期
主题词: 弹性碰撞 定理 质心 利用 速度方向 2009年 大学物理 高中物理
摘要:本刊2009年第3期“大学物理园地”专栏的《引入质心参考系,巧解弹性斜碰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引入》),提及一个关于弹性碰撞的重要定理:在质心参考系中研究两个质点的弹性碰撞时,碰撞前后每个质点的速度大小不变,而发生改变的仅仅可能是速度方向.这个定理成立的条件并不要求是一个运动质点碰撞一个静止质点,也不要求必须是正碰.利用这个重要定理,该文巧妙而简捷地求解了不少困难的高中物理竞赛中的弹性斜碰问题.。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心系在近似处理中的特殊作用—质量悬殊的两体问题的近似处理Special Function of Center-of-Mass Frame in the Approximate Disposal- the Approximate Disposal of Two-Body System with Great Disparity in Mass院系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物理学学生班级 2008级 2班姓名覃惠学号 200805401230指导教师单位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指导教师姓名关小蓉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质心系在近似处理中的特殊作用—质量悬殊的两体问题的近似处理物理学 2008级 2班覃惠指导老师关小蓉摘要质心参考系是一种重要的参照系, 本文主要阐述在实验室参考系与质心参考系下对质量悬殊的两体问题近似处理进行比较,分析在进行近似处理时,质心参考下的特点以及其特殊作用。
关键词:两体问题,质心系,近似处理,质量悬殊Special Function of Center-of-Mass Frame in the Approximate Disposal -the Approximate Disposal of Two-BodySystem with Great Disparity in MassPhysics Science 2008-2 QinHuiSupervisor Guan XiaorongAbstractThe centroid reference frame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ference system and its special effects, By giving approximatr treatment to two bodies of different quality under the Laboratory frame of reference and centroid reference frame.Key words: great disparity in mass, two-body problem, frame of center of mass, approximate disposal目录1前言 (1)2 质心参考系 ....................................................................................................................... 2 2.l 质心的引进及意义 (2)2.2质心参考系的定义 (2)3 两体问题的动力学分析 ................................................................................................... 2 3.1质点组的相对运动方程 .. (2)3.2质点组的动能和相对运动动能 (4)4 实例讨论 (6)5 质心系的优越性分析 ..................................................................................................... 10 5.1 质心系及其特点 (10)5.2质心系的优越性 ....................................................................................................116 结束语 (12)7 致谢 ................................................................................................................................. 12 参考文献 .. (14)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1前言自 18世纪以来, 经典力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论严谨、体系完整的科学, 其中单体问题通常都能精确求解, 而多体问题中每个质点的运动情况各不相同, 一般不能精确求解, 而我们研究的多数为两体问题, 原因是许多实际的力学问题都可近似为两体问题。
用质心系研究“弹性正碰”
深圳市松岗中学(518105) 江浩东
弹性正碰问题,往往涉及到求速度的问题。
如果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繁杂又易错;如果死记公式,枯燥又难记。
若以质心系处理这一问题,将会显得简单很多。
具体可按四个步骤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①理解弹性碰撞的特点和规律;②掌握“总动量等于零的弹性正碰”模型;③选择系统质心作参考系,将普通情形转换为“总动量为零”的模型;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弹性正碰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1.弹性碰撞的特点和规律
2.总动量为零的弹性正碰模型 【例题】验证下列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
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动量为零)的两个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后各自以
原来速率反弹。
即 1
1v v '=- ,22v v '=- 【验证】碰前:总动量=112211110m v m v m v m v +=-=
总动量=
2211221122
m v m v + 碰后:总动量=112211221122()()()0m v m v m v m v m v m v ''+=-+-=-+=
总动量=222222112211221122111111()()222222
m v m v m v m v m v m v ''+=-+-=+ 碰撞前后总动量相等,总动能相等,该碰撞为弹性碰撞。
【模型】总动量为零的弹性正碰
3.巧用质心系处理一般的弹性弹性正碰
对上述结论中的两个公式,要清楚是怎样得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相关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要知道公式中各项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牢记。
4.弹性正碰公式的应用 4.1弹性正碰的两个特例
【特例1】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发生弹性正碰,两物体交换速度。
12
11221
11
2122()m m m v m v v v v v m m =+''=-−−−→=+ 12
11222
22
112
2()m m m v m v v v v v m m =+''=-−−−→=+ 【特例2】小质量物体1m 与静止的大质量物体2m (12m m <<)发生弹性正碰,碰后1m 以原速率反弹,2m 仍然静止不动。
12
211221
11
10
122()m m v m v m v v v v v m m <<=+''=-−−−→=-+ 12
211222
22
12
2()0m m v m v m v v v v m m <<=+''=-−−−→=+ 4.2求一般情形下弹性正碰的速度问题
通常都可用公式11221
112
2()m v m v v v m m +'=-+和112222122()
m v m v v v m m +'=-+来求解,使用公
式时,要注意速度的正、负值。
以上所述四点,是“弹性正碰”的关键知识点。
对上述四点做到逐点过关,对“弹性正碰”问题就一定能够深刻理解,解决有关问题也就能够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