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在中国的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16
话剧知识点整合1.话剧: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段的戏剧形式。
欧洲各国通称戏剧(英⽂drama)。
中国早期话剧于1907年在⽇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当时称新居或⽂明戏。
新居于⾟亥⾰命后逐渐衰落。
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
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后,⾛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中国⼴⼤民众所喜爱的剧种。
它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产⽣了众多优秀的剧作家、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舞台美术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戏剧教育家。
他们的⾟勤劳动和艺术才华,共同培育了话剧艺术的鲜花,推动了话剧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的话剧以特有的光彩独⽴于世界戏剧之林。
2、话剧特点:第⼀,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的是便于演员表演剧情和利于观众从各个⾓度欣赏。
第⼆,直观性。
话剧⾸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等表演,直接作⽤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化妆、服饰等⼿段进⾏⼈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
话剧是⼀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物和表达主题的。
其中有⼈物独⽩,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3、剧本:⽂学作品中的⼀种体裁。
指戏剧艺术的⽂学部分,亦称戏剧⽂学。
它直接规定了戏剧的题材、主题、⼈物、情节、语⾔和结构,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依据。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剧中⼈物⾃⼰的语⾔(台词),包括对话、独⽩、旁⽩和唱词;叙述⼈的语⾔(舞台指⽰),包括⼈物形象特征、⼼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氛的描写,时间、地点、⼈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
经过导演处理,在排演过程中使⽤的剧本,通称脚本;经过导演处理和演出实践后定下来的剧本,通称演出本。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戏剧】(第一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1.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是在19世纪末由西方侨民传入中国的。
2.春柳社:是中国留日学生1907年在日本成立的一个戏剧社团,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曾因公演《茶花女》第三幕、《黑奴吁天录》五幕剧在东京引起轰动,他们主要是演出和研究新派戏剧(文明新戏)。
3.文明新戏:是指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吸收了西方现代戏剧经验的,以言语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
文明新戏从国外(日本)演到国内,从沿海演到内地,在全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旧戏:脸谱、歌唱)4.进化团(天知派新剧/戏):是任天知1910年发起的戏剧社团,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性新剧团体,他们曾以演出《血蓑衣》、《东亚风云》、《茶花女》而产生影响,它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形式。
其突出的特点是:(1)追求现场的政治宣传效果;(2)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
它对后来的“广场戏剧”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5.新剧公会和“甲寅中兴”“甲寅中兴”:指1914年中国现代话剧出现的一次繁荣。
这次繁荣以中国第一个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主要特征。
如果说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天知派新戏带有强烈的政治性,那么,“甲寅中兴”以演出家庭戏为主。
其《恶家庭》开创了文明新戏的最高票房价值。
其特点是欣赏趣味向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靠拢,题材倾向于市民生活,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
其商业性的负面影响在后来也越来越明显。
1914年,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春柳社等组成。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旧剧评议”对传统旧戏的猛烈攻击。
主要指向儒道封建性内容,同时批判传统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建设“西洋式的新戏”。
传统戏曲(小说)文学史地位的提高2.翻译改编和“易卜生专号”①战略部署胡适、傅斯年、宋春舫的“欧洲戏剧”课程(1916,北大)②易卜生专号1918《新青年》4卷6期,《傀儡家庭》《国民公敌》《小爱友夫》,胡适《易卜生主义》,袁振英《易卜生传》。
盘点那些年出现在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在美剧中并不少见,各剧对中国元素玩得也越发的得心应手了,下面这些情节,追剧的你在看到的时候是会心一笑还是无言以对?宫保鸡丁:请叫我世界名菜看美剧学英语的同学,对Kung Pow Chicken(宫保鸡丁)一定不陌生,这道菜是美剧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国菜,没有之一,出现在餐桌上、外卖盒里的次数已经多到无法盘点,来看看跟剧情有关的吧:《老友记》钱钱潮妈爱吃鸡丁这可能是宫保鸡丁在美剧中最早的一次亮相了。
Chandler的美女潮妈在第一季第11集做节目的时候说到自己喜欢吃宫保鸡丁。
小编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顿时倍感亲切!《生活大爆炸》一盒鸡丁引发的离家出走每周三是Sheldon一群人固定的"Chinese food day",每集几乎都能看到主角们手捧外卖盒捉着筷子吃中餐的场景。
而在第七季第24集,Leonard把宫保鸡丁换成了另一家餐馆的,直接成了Sheldon离家出走的导火索之一。
歪果仁的汉语萌萌哒在不少剧中,主角们为了剧情需要都要时不时地飙一下汉语普通话(Mandarin),作为曾经的一枚字幕组成员,小编表示,大部分的演员在说汉语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们在缩神马!《绿箭侠》帅哥请继续加油这部剧里的中国元素不可谓不多:主角流落中国南海荒岛“炼狱”,功夫师承前解放军将军姚飞,回国之后又有著名中式反派“三合会”捣乱,这时候主角跟师父学的汉语就派上用场啦!虽然在第一季的时候,男主角用“流利的汉语”惊艳了中餐馆里的人(“他一口地道汉语一定是中国来的”——你在逗我?)让小编凌乱了很久,但是据演员本人说一直有在努力克服困难,在后面的剧情里,说起汉语来表现也是越来越好,有几句也是可以听懂的啦。
前路尚远,仍须努力哟!《基本演绎法》给米福的普通话点赞!吐槽过后,来个值得点赞的!在《基本演绎法》第一季第4集中,Sherlock在调查线索时给中餐馆大厨打了个电话,说了一句汉语,“有空再去尝你做的菜”。
为什么中国禁美剧中国禁美剧的原因不是中国禁不禁美剧的问题,而是是否引进的问题,国外不引进,中国却在播,这是、侵权行为。
中国是在禁止侵权,国人版权意识薄弱,基本上网上看的电视剧电影都是侵权的。
正版请到DVD专卖店购买。
否则就是侵权。
所以禁止。
其次是文化入侵,外国文化对中国影响太大会导致本国的文化事业受阻,这显然是对本国不利的。
还有,一些美剧的尺度太大,广电禁止播放。
中国禁播的十大美剧《加州靡情》《蛇蝎美人》《大器晚成》《流言》《杀手信徒》《衰姐们》《拉字至上》《圣城风云》《破产姐妹》《犬友笑传》《犬友笑传》《贝兹旅馆》《谎言屋》《死亡谷》美剧的在华风潮自1980年以来,美剧在中国大陆发展35年。
美剧在华从鲜为人知、到小众独享、再到网络热捧,正向全民化迈进。
译制时代1980年5月,一部拍摄于1970年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它成为敞开国门之后中国人窥视美国的窗口。
之后《加里森敢死队》的热播、停播与复播更是中国人思潮迸发的晴雨表。
1982年,情景喜剧《火星叔叔马丁》让中国人体会到了情景喜剧的魅力。
此后,《神探亨特》、《根》等一系列美剧相继播出。
1990年,《成长的烦恼》在上海电视台播出之后,中国观众走进美国家庭,首次体验到代际沟通的可能。
凡此种种,都已成为那个年代的文化切片。
碟片时代20世纪90年代,美剧借助录像厅和VCD的方式隐蔽地流行着;广东沿海一带居民借地利之便,用鱼骨天线收看到香港TVB的明珠台。
这种便利当时在沿海地区培植了一群忠实美剧迷。
《老友记》《X档案》等剧引领了当时的流行之风。
在2000年前后,因为国家对DVD又没有严格的审查和过滤,美剧得以利用DVD流行起来,观众主要是在校大学生,DVD的传播能力毕竟有限,当时,美剧始终只能是小众人群的心头好。
网络时代。
海外影视剧为何这么火作者:王芳来源:《中国报道》2014年第04期近期,美剧《纸牌屋》、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星》)在国内大热、赚足了眼球。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会场上,《星星》成为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尽管国产影视剧近几年也火爆,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消费现象,但是,国产影视剧并没有像“韩流”、日本的动漫文化那样风靡全球。
中国影视剧想要“走出去”,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剧、韩剧究竟有多火“特别火,火到你要说你没看过,档次就直接掉下来。
”就职于一家网络公司的游小姐对本刊记者表示,因为身边的人都在看,自己不看就没有话题了,而且觉得自己就“OUT”了。
这是对于近期热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评价。
就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人大会议北京市代表团审议时也提到了《来自星星的你》,这在舆论场上引发了关注。
《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2013年特别企划的一部浪漫爱情喜剧,讲述了从外星来到朝鲜时代的神秘男人和女演员陷入爱情的故事。
据统计,该剧在国内播出以来,网络上的点击量和播出量达到了30亿次,成为史上第一部百度指数破400万的电视剧,在整个亚洲地区迅速走红。
与《来自星星的你》同期“平分天下”的还有美剧《纸牌屋》,但由于两者的受众有明显的区分,所以《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并没有影响《纸牌屋》的爆棚。
在其第二季上线十天后,仍然占据着搜狐视频美剧排行榜的第一位。
《纸牌屋》是奈飞公司2013年投资一亿美元买下的一部电视剧。
该剧改编自1990年BBC版同名剧集的美国政治题材的电视剧。
2013年,该部电视剧获艾美奖等九项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导演和最佳选角两项大奖。
就连奥巴马也成为该剧的粉丝,在第二季上线之前,他还在Twitter(推特)上提醒网友,“明天看《纸牌屋》,请大家别剧透”。
大数据在编剧随着《纸牌屋》的大热,其投资和首播的在线视频奈飞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流媒体运营商,其订户数更是超过了美国传统有线电视公司巨头HBO。
美剧的基本介绍和特点美剧的基本介绍和特点美剧是中国人对美国电视剧集的简称,广义上涵盖美国所有电视节目(包括网络剧)。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剧的基本介绍和特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国电视剧一般摄播同步进行,传统上以每年九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下旬为一个播出季,每周固定时间播送一集。
艾美奖作为美国电视业界的最高荣誉,每年褒扬杰出的电视节目。
身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她不拘泥于熟固的选材与类型,现以精良的制作、多元的表达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持续吸引全球观众。
基本介绍“美剧”是中国人对美国电视剧集的简称。
上世纪80年代,一部拍摄于1970年的《大西洋底来的人》成为敞开国门之后中国人窥视美国的窗口,麦克哈里斯脸上的蛤蟆镜一度成为时尚青年的标志。
《加里森敢死队》的热播、停播与复播更是中国人观念变化的晴雨表。
《成长的烦恼》让我们走进美国家庭,体验了代际沟通的可能及其背后的美国式幽默。
凡此种种,都已成为那个年代的文化切片。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美剧的许多传统得以逐步确立,其中“季”的运营模式最为现代中国观众所了解。
“季”是各大电视网播出新作品的季节,一般从9月中旬开始到次年4月下旬,时长约30周。
每年秋季,美国电视网纷纷推出自己的`新剧,或者延续之前已经获得成功的经典剧集。
这段时间天气较冷,人们一般较少外出,电视的开机率和收视率自大幅提升。
通过这种每年固定的播出时段,我们可以在许多长寿的美剧中找寻美国社会变迁的轨迹。
由于2011年几大视频网站陆续在海外上市,许多优秀的美剧将出现在中国内地的电视屏幕上。
电视网是美国电视体系的主体,本质上是一家经营电视节目的大公司。
通常,各大电视网在全国各地拥有许多电视台,他们向这些电视台提供节目内容。
美剧特点中国人所说的美剧一般是指美国晚间时段(黄金档)播放的剧集。
下面简述这些剧集的普遍特点。
周播美剧是边拍边播的,一周只播一集。
美国商业电视以每年9月中旬至第二年4月下旬为一个播出季,这段时间天气较冷,人们一般较少外出,电视的开机率和收视率自大幅提升。
试析美剧中的中国情结【摘要】电视作为当代作重要的大众传媒之一,正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美剧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欢迎,而中国文化在热播美剧中大量可见。
文章就热播的“美剧”中影射出的中国文化这种现象,剖析美剧中的中国“情结”的原因,并从文化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关键词】美剧;中国文化;文化渗透一、美剧的盛行电视剧是一种专为在电视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
它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电视剧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艺术样式。
电视剧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电视剧(简称“美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美剧的题材多样化,按照叙事模式,可以分为肥皂剧、情节系列剧、情景喜剧、迷你电视剧、真人秀,而情节系列剧中,科幻剧、冒险剧、犯罪剧、医疗剧等已经成为美剧的典型特色。
不仅题材多种多样,美剧的内容丰富多彩,主题新颖有趣,剧情出乎意料,创意层出不穷,语言诙谐幽默,情节引人入胜,布局紧凑严谨,画面震撼动人,演员或英俊潇洒,或美丽迷人,为不同爱好的观众提供了一场崭新的视觉文化盛宴。
20世纪末的美剧都是在电视机上观看,那么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剧的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
观众通过网站下载,或者在线视频观看美剧。
从《绝望主妇》、《欲望都市》、《丑女贝蒂》等肥皂剧,到《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等情景喜剧,到《越狱》、《别对我说谎》等情节系列剧,到《美国偶像》真人秀,从情节上分,还有侦探剧《新福尔摩斯》,科幻剧《英雄》、青春剧《绯闻女孩》,医疗类《实习医生格蕾》等等。
不管哪种剧集,都充满美剧特色,日渐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二、美剧中的中国文化随着美剧在中国的热播,美剧中出现越来越多我们熟知的事物。
每次观看美剧无意中看到中国汉字或者生硬的中文对白时,中国观众便感到倍感亲切。
海外电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随着跨文化传播在国际交往中地位和影响的不断提升和加深,全球化多语境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探讨和研究已备受关注。
众所周知,大众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往往成为两个国家、两种文化斗争或交涉的工具。
在纷繁多样的媒介文本形式中,电视剧以其独有的亲和力经历史证明了其具有能够打破文化区隔进行传播和交流的优势。
从文化亲缘性的角度来看,在中国流行的众多海外电视剧中存在着两大派别:一是美剧所代表的强势文化,另一则是日剧、韩剧所代表的相近文化。
然而,由于近些年日剧逐渐淡出国人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美剧、韩剧的火生水起,本文特别选定后两者作为两种不同性质文化的代表作为研究文本,由其引发的一系列跨文化传播现象即成为本文重点分析及探讨的对象。
标签:美剧韩剧跨文化传播受众文本分析产业运作全球化潮流对世界电视剧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地加强,电视剧日益呈现出一种全球流动的态势。
海外电视剧的引进,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大西洋底来的人》、《女奴》、《黑名单上的人》等第一批海外电视剧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
其中出于文化的同源性,日剧《血疑》、《排球女将》最为中国观众所喜爱,因而当时掀起了一波日剧热播风潮。
然而,这股风潮席卷过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海外电视剧的热情逐渐减退,直至韩剧风潮的“悄然而至”。
《蓝色生死恋》、《人鱼小姐》、《冬季恋歌》、《浪漫满屋》、《大长今》以及近期SBS 推出的《来自星星的你》等大批韩剧都在我国形成收视热潮,这些以家庭剧、青春偶像剧、历史穿越剧为主打类型的电视剧使大批中国观众沉迷其中。
2005年前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美剧“搭乘”着网络媒体的“快车”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越狱》空前地成为通过非主流媒体传播最为成功的第一部海外电视剧,引起学术界对美剧的强烈关注。
一、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解释海外电视剧风行的原因1.美剧跨文化传播2005年是美剧在中国复兴的巅峰时期,国内关于美剧的研究也以此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文献综述题目美国电视剧对中国的影响姓名鲁邦学号目录文献综述评分表一.前言二.正文1.对中国青少年大学生的影响1232.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1.有利方面2.不利方面53.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41.有利方面2.不利方面三.总结参考文献美国电视剧对中国的影响姓名:鲁邦学号:摘要美国电视剧在中国受到大批年轻人的大肆追捧。
本文就美国电视剧对中国的影响的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探究,根据维普等著名搜索网站的搜索数据,将对美剧对中国影响进行分类,对于文化、青少年价值观、英语学习等几个方面来谈论其影响以及其造成的原因。
关键字:美国电视剧;中国;原因;方法;影响AbstractUnited States television in China much-sought after by large numbers of young people. This United States TV show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in China, according to famous people like Whipple Web site search data will show to categorize Chinese influence, culture and values of youth, learning English,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discuss its impact and its causes.一.前言美国电视剧通常都会充斥着暴力、性、血腥。
能够给人一种视觉冲击,所以感觉起来越看越带劲,越看越有意思。
但是美剧除了这些还有对人性的思考,对智慧的解读,对生活持有一种态度,而这些也正是现如今的热血青年所趋向的。
尤其是中国的青少年,尤其热爱这种形式的电视剧,关键是还可以用来学习英语。
于是美剧就成为一种武器也可说是良药对中国产生着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对中国的文化,或者说还有对学生英语的影响。
论美剧《越狱》在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作者:廖雷朝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03期【摘要】美剧《越狱》受到中国观众的热议和好评。
此剧在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源于其基于网络的快速迅捷的文化传播方式,因文化差异而带给中国观众的新鲜感和距离美,以及剧中表现的诸如家庭核心价值观、团队精神等所激发的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影响力传播文化差异价值观近年来,美国电视剧成为美国流行文化在中国传播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继《老友记》、《欲望都市》、《绝望的主妇》之后,《x档案》、《迷失》、《英雄》、《24小时》、《绯闻女孩》、《豪斯医生》等各类美剧通过互联网在中国观众群中以几乎和美国同步的速度流行开来。
FOX电视网推出的《越狱》可以说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从2006年8月开播以来,《越狱》在美国本土虽已创下一剧万人次的淡季收视纪录,但它并没稳踞收视率的前20名,反倒在中国,尤其是大学校园内受到了青年学子的热烈追捧。
据伊甸园论坛的初步统计,有75%的美剧迷年龄在19岁至40岁,71%至85%有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越狱》的发烧友们竞相建立博客,表达自己对这部兼容了警匪、反腐、监狱、伦理、恋情等多重题材美剧的痴迷《越狱》在中国的流行从其文化影响力上来看,主要包括文化传播放方式、文化差异的吸引力和文化认同感的达成三个方面。
一、文化传播方式(一)快捷、便宜《越狱》在美国中部时间每周一晚7点至8点在本土播出,24小时之内,内嵌翻译水平很高的中文字幕的最新剧集,便悄然出现在中国的下载网站和在线影院上,流向数百万中国“狱粉”的个人电脑。
发表于2006年12月《三联生活周刊》上的“《越狱》的中国隐秘流行”一文以不无诙谐的语气写道:“美国人看《越狱》有如下选择:守着FOX电视网黄金时段看免费电视:用DVR录下来,第二天慢慢看:几天后到街角录像店租DVD看;网上BT下载:用iPod 在iTunes商店花1.99美元,也就是一杯咖啡的价格付费观看一集……中国人看《越狱》也有如下选择:BT下载、电驴下载、FTP、校园网、局域网、美剧论坛、在线影院,当然,还有盗版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