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唐诗四首
- 格式:ppt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意思(一)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意思(二)约客 / 有约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注释⑴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
⑵黄梅时节: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
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⑶处处蛙:到处是蛙声。
⑷有约:即为邀约友人。
⑸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落,使……掉落。
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意思(三)论诗五首·其二清代: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注释(1)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2)才人:有才情的人。
(3)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观沧海》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背景: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开元二十七年(739)贬放岭南,天宝元年(742)谪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天宝七载(748)再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
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这次左迁(古时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即生活小节失于检点。
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从中可见李白的侠肠和肝胆。
《次北固山下》写作背景: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天净沙·秋思》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2.文题诠释《观沧海》: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本是合乐的,可以歌唱。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次北固山下》:在北固山下停宿。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为曲牌名,“思”即思绪。
3.主旨《观沧海》:通过写大海的雄伟壮阔,抒发作者想要平定中原、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初一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初一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包括《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所作,全诗以观沧海为主线,描写了大海及周边的景象,表现出诗人豪迈开阔的胸襟和气概。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所作,诗中描绘了北固山下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豪迈豁达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昌龄被贬谪的牵挂和忧虑,展现出诗人深切的友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色图,表现出诗人孤寂思乡的情感。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是经典之作,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值得细细品味。
七年级语文古诗四首
1.《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