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临床治疗乳腺癌PPT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16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5-07-02T13:07:35.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作者:罗方杰[导读] 在临床上,乳腺癌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
罗方杰(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柳州 545002)【摘要】目的:对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从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选取52例,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其中,初治组为90.00%,复治组为56.25%。
对比初治组和复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20例为Ⅲ—Ⅳ度骨髓抑制,占38.46%;其余为Ⅱ度之下骨髓抑制,通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
极少数患者出现腹泻、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均按期完成治疗。
结论:在治疗晚期乳腺癌疾病临床上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具有良好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关键词】表阿霉素;多西他赛;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12-01 在临床上,乳腺癌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
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特从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选取52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符合WHO关于乳腺癌诊断标准,且均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
患者年龄为26~49岁,平均年龄(37.54±1.14)岁;其中,20例为初治患者,32例为复治患者;分析患者免疫组化:18例为ER(+)/PR(+),12例为ER(+)/PR(-),13例为ER(-)/PR(+),5例为ER(-)/PR(-),4例受体情况不详;分析患者病理类型:4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7例为乳头状癌,2例为黏液性癌,1例为髓样癌;22例为单个部位转移,30例为多部位转移。
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DOG方案)治疗难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方法:7例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过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后进展或无好转,再给予DOG方案化疗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5例达到部分缓解,1例稳定,1例进展,有效率71.42%,临床获益率85.71%。
结论:DOG方案是耐受蒽环类、紫杉类药物的难治性乳腺癌有效方案之一,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观察。
标签: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晚期乳腺癌;化疗;耐药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顺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高的常用方案。
但化疗可使肿瘤细胞产生获得性耐药,尤其多药耐药性的产生,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当上述方案产生耐药的时候,临床治疗就显得十分棘手。
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DOG 方案)治疗难治性乳腺癌是否可以互相协同而克服耐药,尚未见报道。
我科自2005年8月以来收治7例晚期乳腺癌,经DOG方案化疗后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病人,均是女性。
年龄32~56 岁,中位年龄45岁,KPS 评分≥60分。
均经病理检验确诊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晚期乳腺癌,转移部位:骨转移4例,肺转移5 例,肝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2例,胸壁转移1 例。
一处转移者2人,二处转移者3 人,三处转移者2人。
既往治疗:5例为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曾接受FAC方案辅助化疗6程),3例接受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
2例为乳腺癌术后未曾接受放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
复发转移后均最少化疗过3 个周期。
其中3例曾用过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2~4程,其中4 例还分别用过吉西他滨+去甲长春花碱、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方案化疗1~3疗程,3例出现部分缓解后在3个月内再进展,2 例化疗期间无变化,2 例化疗期间出现进展。
多西他赛为主的结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多西他赛为主的结合化疗方案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
方法:随机择取2011年05月~2014年05月期间,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
将他们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术后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多西他赛为主结合化疗方案进行术后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
结果:经过临床对比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2.0%),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多西他赛为主结合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诊治方法。
标签:乳腺癌;术后;多西他赛;化疗;临床疗效乳腺癌,是肿瘤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性恶性肿瘤,主要指的是女性乳腺由于受到基因、年龄、未哺乳、活检、生活习惯以及乳房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腺上皮肤组织产生恶性肿瘤[1]。
它的临床症状表现不突出且形式复杂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乳头溢液、乳腺肿块、腋窝淋巴结肿、乳晕/乳头异常以及皮肤改变等。
它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危害较大,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2],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
本文抽选2011年05月~2014年05月以来,我科收治的5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
参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方法(常规方法和多西他赛为主结合化疗方案)的术后治疗,并统计、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
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择取2011年05月~2014年05月之间,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
患者的年龄大约在22岁~52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9.5±4.2)岁;病程时间大约在10个月~6年之间,平均病程时间为(2.1±1.0)年;病症类型中,29例为浸润性导管癌,7例为髓样癌,10例为浸潤性小叶癌,3例为粘液腺癌,1例为未分化癌。
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3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希罗达1250 mg/m2,餐后口服,2次/d,连续服用14 d,治疗周期为21 d,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7例,疾病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6.7%,肿瘤控制率为80.0%。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等,对症处理均可耐受。
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标签:多西他赛;希罗达;乳腺癌;化学疗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高。
目前蒽环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和复发转移后使用的化疗方案中,因而蒽环类耐药性乳腺癌病例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多西紫杉醇和希罗达对乳腺癌均有疗效,并且与蒽环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本研究对两药联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病理证实为晚期乳腺癌的女性患者30例,年龄32~63岁,平均(46.0±6.1)岁。
1年内曾经采用蒽环类进行治疗或者复发转移后蒽环类药物治疗无效;经X 线、CT、ECT、彩超检查至少有1个可测病灶;Karnofsky评分均≥70分;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
所有患者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近1月内均未经过抗肿瘤治疗。
1.2 治疗方法多西他赛(多帕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031244)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用药前1 d开始抗过敏处理,口服地塞米松8 mg,2次/d,连服3 d;希罗达(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H20073024)1250 mg/m2,2次/d,连续服用14 d,21 d为1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