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特征及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9.21 KB
- 文档页数:4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防冲安全技术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防冲安全技术5篇【第1篇】预防冲击地压事故的安全技术管理冲击地压是井巷或采场周围的煤岩体,由于变形能的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和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DZ 一2000地质灾害分类分级Standard of classification for geological disaster(送审稿)2000一发布 2001一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前言为了对地质灾害勘查、监测、预报、防治和灾情统一归口管理,制定本标准。
本标对是地质灾害监督管理的基础标准,可以作为地质灾害分级、分区管理的依据和地质灾害治理前期勘查立项、设计的依据:亦是灾情统计、抗灾防灾的依据。
本标准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标准采用的有关定义,给出了理解该标准中使用的术语所必要的定义。
使标准中始终使用同一术语表达某一特定概念,避免一词多义,统一技术语言,以保证对标准的理解和使用。
第二部分是总则,地质灾害分类分级的原则。
第三部分是地质灾害分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把地质灾害按照灾类、灾型、灾种三级层次进行划分或归类。
第四部分是地质灾害分级,根据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将一次灾害事件划分为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4级。
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与正文具有同等法规效力。
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给出附加信息,不具有法规效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从生效之日起,地质灾害勘查、监测、预报、防治的立项、设计、成果编写以及上报灾情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一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提出;一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一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国土资源标准化研究中心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梁孙培善柳源张明燕穆春芳一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负责解释目次前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 l 3术语 ....................................................... l 4总则 . (3)5 地质灾害分类 (3)6地质灾害分级 (4)附录A(标准的附录)常见地质灾害灾变等级分级表 (6)附录B(提示的附录)地质灾害与地震、洪水等成灾等级划分对比表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DZ/×××—2000地质灾害分类分级Standard of classification forgeological disaster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基础术语的定义,分类分级的原则,类别和级别。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8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已经2018年4月16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第14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请认真贯彻落实。
原煤炭工业部发布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87)煤生字第337号)和《冲击地压预测和防治试行规范》(1987)同时废止。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8年5月2日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陕西煤矿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与分类防治潘俊锋;刘少虹;马文涛;夏永学;王书文;冯美华【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年(卷),期】2024(52)1【摘要】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不断向西部以及深部转移,西部地区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陕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煤炭开发供应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但冲击地压灾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遏制本地区煤矿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势头,并为类似条件矿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借鉴,通过分析陕西煤矿10年来的24座矿井、85起冲击地压案例,基本厘清了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并开展了基于主控因素的分类防治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煤矿冲击地压具有灾害矿井集中、灾害程度严重、多灾害叠加影响显著、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冲击地压监测技术、防治技术与地方法规建设历程几乎同步,达到了起步晚,起点高,示范效应强的结果;基于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将陕西省冲击地压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坚硬顶板主导型、地质构造主导型和宽煤柱主导型,并针对主控因素提出弱化坚硬顶板、转移煤柱高集中应力、释放构造应力的防治方法。
通过10年来的工程实践,不断优化矿井开采设计,探索煤层厚硬顶板千米顺层钻孔区域压裂新技术,加大防冲卸压技术的落实,冲击地压显现逐年减少,成果显著。
【总页数】11页(P95-105)【作者】潘俊锋;刘少虹;马文涛;夏永学;王书文;冯美华【作者单位】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冲击地压防控分实验室);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神东电力)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4【相关文献】1.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与防治2.陕西煤矿冲击地压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3.陕西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及"130+X"体系建设4.华丰煤矿煤柱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及防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8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已经2018年4月16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第14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请认真贯彻落实。
原煤炭工业部发布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87)煤生字第337号)和《冲击地压预测和防治试行规范》(1987)同时废止。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8年5月2日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浅析冲击地压煤矿卸压孔封孔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冲击地压煤矿卸压孔封孔技术,探讨了其原理和分类,并重点阐述了该技术在冲击地压煤矿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优化改进,同时分析了该技术的技术难点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为冲击地压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冲地地压;卸压孔封孔;应用引言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它是指煤体内部发生变形、位移或崩落等过程,导致顶板或底板产生破坏的现象。
冲击地压的发生对煤矿生产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冲击地压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
卸压孔封孔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和治理冲击地压的方法,通过在顶板或底板钻孔并注浆、封堵等措施,实现减压和支护的目的,卸压孔封孔技术优化和改进等方面可以有效保证冲击地压煤矿的安全生产。
1卸压孔封孔技术的原理和分类1.1卸压孔封孔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卸压孔封孔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地压治理技术,它是通过在煤岩体内部钻孔,使地应力分布发生改变,从而达到减轻地压的效果。
卸压孔的钻孔位置、孔径、孔深等参数均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压特征进行合理设计和选择,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卸压孔封孔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的治理方式。
通过合理的孔位设计和孔径、孔深选择,可以实现快速的地压治理效果,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对煤矿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相对于传统的地压治理方式,如支架加固等,卸压孔封孔技术不会对煤岩体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也不会对煤矿的水文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卸压孔封孔技术还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由于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可以逐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该技术还可以重复使用,对于地压治理效果不佳的区域,可以再次实施卸压孔封孔技术进行治理。
卸压孔封孔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压治理方式,具有简单、低成本、环保等优点,是煤矿地压治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采矿技术通识题库一、名词解释1.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井筒与井下主要运输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2.井筒:井筒是进入煤矿井下和通达地面的主要进出口,是矿井生产期提升煤炭及矸石、升降人员、运送材料设备,以及通风和排水的咽喉工程。
3.采煤工艺:采煤工艺是指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设备、方法及其在时间, 空间上的相互配合4.进刀:滚筒采煤机每割一刀煤之前必须使其滚筒进入煤体,这一过程称之为进刀5.矿井空气:地面空气进人矿井后,由于受井下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氧气含量减少;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煤尘和岩尘;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也发生变化.。
我们把来自地面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浮尘的混合体叫矿井空气。
6.矿井通风阻力:风流在井巷中流动时受到的阻滞作用就是矿井通风阻力。
矿井通风阻力分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其中摩擦阻力占绝大部分。
7.煤矿生产执行的方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8.煤层注水:在煤层采掘之前利用钻孔向煤层注入压力水,使其沿着煤层的层理、节理、裂隙向四周扩散,渗入煤体孔隙中,增加煤体水分,减少煤层开采时的粉尘生成量。
9.冒顶事故:当巷道围岩应力比较大、围岩本身又比较软弱或破碎、支架支撑力和可缩量又不够时,已被应力破裂的围岩或本来就是破碎的围岩,在较大应力作用下,可能损坏支架,造成巷道冒顶事故。
10.冲击地压:冲击地压是指在开采过程中,积聚在煤岩体中的能最瞬间释放出来,产生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二、填空题(1)矿山井巷分类:1垂直巷道、2水平巷道和3倾斜巷道。
(2)爆破工作中炮眼种类主要分为哪三类:4 掏槽眼 5 辅助眼 6 周边眼(3)调车法有那两种:7固定错车场调车法8浮放道岔调车法(4)采煤方法分为哪两大类:9壁式体系采煤法10柱式体系采煤法(5)采空区处理常用方法哪两种:11 全部垮落法12 充填法(6)采煤机进刀方式分为哪三类:13 推入进刀14 斜切进刀15 钻入进刀(7)综采工作面方法有哪两种:16 及时支护17 滞后支护(8)矿井有害空气中破坏人体肺组织的气体有哪两类:18 二氧化氮19 二氧化硫(9)矿井通风机按服务范围分为哪三类:20 主要通风机21 辅助通风机22 局部通风机(10)矿井通风机按工作原理分为哪两类:23 离心式通风机24轴流式通风机(11)矿井通风方式分为哪三类:25 中央式26 对角式27 混合式(12)矿井通风方法分为哪三类:28 抽出式通风29 压入式通风30 混合式通风(13)井下灭火方法分为哪三类:31 直接灭火法32 隔绝灭火法33 综合灭火法(14)冲击地压特征分为哪三类:34 突发性35 破坏性36 复杂性(15)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六大系统”:37 监测监控系统38 人员定为系统39 紧急避险系统40 压风自救系统41 供水施救系统42 通信联络系统三、判断题1.炮眼起爆顺序是掏槽眼-周边眼-辅助眼(×)2.井下爆破地点附近20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可以起爆(×)3.装煤方式包括爆破装煤、人工装煤和机械装煤(√)4.综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包括及时支护和滞后支护(√)5.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地面空气主要成分一样,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6.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有4种(×)7.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必须具有一定瓦斯浓度、引火温度、一定的氧气(√)8.通常依据坚固性系数将岩石分为10级15种(√)9.高压瓦斯气体从煤岩层裂隙中大量喷出,喷出时夹带大量煤粉,称为煤与瓦斯突出(√)10.翻矸方式只有机械翻矸(×)四、选择题1.在巷道系统中开拓巷道的服务年限是(D )年A 05-1年B 3-5年C 5-10年D 10-30年2.某矿设计可采储量为4500万吨左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每年,地质条件复杂,那么该矿服务年限是( C )A 25年B 26年C 27年D 28年3.下图中,是什么开拓方式(B )A 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B 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C 立井多水平上山式D 立井多水平混合式4.下图的井底车场形式是( B )A 卧式车场B 斜式车场C 立式车场D 尽头式车场5.爆破工作布置完炮眼后,爆破顺序正确的是哪个(A )A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B掏槽眼-周边眼-辅助眼C辅助眼-周边眼-掏槽眼D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6.爆破工序中,爆破工作对瓦斯浓度要求及范围要求是( A )A 1%以下,20米以内B 1%,25米C 2%,30米D 1.5%,35米7.在巷道支护方式中,哪种方式属于积极防御(C )A金属支架支护B钢筋混凝土支护C锚杆支护D喷射混凝土支护8.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重要因素(B )A 煤层厚度B 煤质C 煤矿规模D 地质条件9.采煤过程中,为了保持煤层稳定,常常需要进行(D )。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那么第一章总那么第1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平安,根据平安生产法、矿山平安法、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平安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平安规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那么〔以下简称细那么〕。
第2条煤矿企业〔矿井〕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那么。
第3条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对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管理工作负责。
第4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企业〔矿井〕年度平安费用方案,保证满足防冲工作需要。
第5条冲击地压矿井应当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6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防冲培训制度、冲击地压事故报告制度等。
第7条鼓励科研单位和煤矿企业加强防治冲击地压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防治冲击地压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8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矿井可按照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冲击地压分类。
应当针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9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10条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m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m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m、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冲击地压特征及分类
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
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
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1992年以前,我国有50余个煤矿发生了冲击地压。比较突出的有北京
矿务局门头沟煤矿、抚顺矿务局龙风煤矿、枣庄矿务局陶庄煤矿、大
同矿务局忻州窑煤矿、四川省天池煤矿和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等。2008
年6月5日15时57分,河南省渑池县果园乡附近发生3.5级地震,3
分钟后,义煤集团公司千秋煤矿突发冲击地压,造成750米——850米
处巷道瞬间被毁,正在该段修理巷道的20名矿工被困井下。冲击地压
发生后,义煤集团公司迅速成立了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紧急启动应急
救援预案,实施抢险救援。截至6月6日4时,20名被困矿工中,9
人死亡,11人获救。获救矿工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没有生命危险。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地压的威胁。1783年英国
在世界上首先报导了煤矿中所发生的冲击地压现象。以后在前苏联、
南非、德国、美国、加拿大、印度、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冲击
地压现象时有发生。
在我国,冲击地压最早于1933年发生在抚顺胜利煤矿。以后,随着开
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北京、抚顺、枣庄、开滦、大
同、北票、南桐等矿区的许多矿井,都先后有冲击地压现象发生。随
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的危害将更加突出。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特征
1、突发性。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为几秒
到几十秒。
2、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发生在煤壁2m~
6m范围内,破坏性大)和深部冲击(发生在煤体深处,声如闷雷,破坏
程度不同)。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
井发生了岩爆。在煤层冲击中,多数表现为煤块抛出,少数为数十平
方米煤体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大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
3、具有破坏性。往往造成煤壁片帮、顶板下沉、底鼓、支架折损、巷
道堵塞、人员伤亡。
4、具有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煤种,采深从
200m~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厚度从薄层到特厚层,
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
击地压;在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等技术条件方面,不论水采、炮采、
普采或是综采,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或是水力充填法,是长壁、
短壁、房柱式开采或是柱式开采,都发生过冲击地压。只是无煤柱长
壁开采法冲击次数较少。
冲击地压的分类
冲击地压可根据应力状态、显现强度和发生的不同地点和位置进行分
类。
1、根据原岩(煤)体的应力状态分类
(1)重力应力型冲击地压。主要受重力作用,没有或只有极小构造应力
影响的条件下引起的冲击地压。如枣庄、抚顺、开滦等矿区发生的冲
击地压。
(2)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主要受构造应力(构造应力远远超过岩层自重
应力)的作用引起的冲击地压,如北票矿务局和天池煤矿发生的冲击地
压。
(3)中间型或重力~构造型冲击地压。主要受重力和构造应力的共同作
用引起的冲击地压。
2、根据冲击的显现强度分类
(1)弹射。一些单个碎块从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煤或岩体上射落,并伴
有强烈声响,属于微冲击现象。
(2)矿震。它是煤、岩内部的冲击地压,即深部的煤或岩体发生破坏,
煤、岩并不向已采空间抛出,只有片带或塌落现象,但煤或岩体产生
明显震动,伴有巨大声响,有时产生煤尘。较弱的矿震称为微震,也
称为煤炮。
(3)弱冲击。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破坏性不很大,对支架、机
器和设备基本上没有损坏;围岩产生震动,一般震级在2.2级以下,伴
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
(4)强冲击。部分煤或岩石急剧破碎,大量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
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震动,震级在2.3级以上,伴有巨大声响,形成
大量煤尘和产生冲击波。
3、根据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分类
(1)轻微冲击:抛出煤量在10t以下,震级在1级以下的冲击地压。
(2)中等冲击:抛出煤量在10t~50t以下,震级在1级~2级的冲击地
压。
(3)强烈冲击:抛出煤量在50t以上,震级在2级以上的冲击地压。
一般面波震级ms=1时,矿区附近部分居民有震感;ms=2时,对井上
下有不同程度的破坏;ms>;2时,地面建筑物将出现明显裂缝破坏。
4、根据发生的地点和位置分类
(1)煤体冲击。发生在煤体内,根据冲击深度和强度又分为表面、浅部
和深部冲击。
(2)围岩冲击。发生在顶底板岩层内,根据位置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