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时分的认识与体验时分,是时间的一种划分方式,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时分的认识与体验,涵盖了对时间的理解、时间管理的技巧、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通过对时分的认识与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时间、提高效率,使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一、时分的认识时间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资源,如何正确地认识时间,合理安排生活,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时分的认识从大的时间概念到小的时间单位,有助于我们建立对时间的科学观念。
1. 时间的本质时间是宇宙运动的产物,是事件发生和持续的次序。
时间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人们感知和测量事物发展变化的基准。
2. 时间的划分人们通过将时间划分为年、月、日、时、分、秒等不同的单位,来衡量和记录时间的流逝。
这个划分方式统称为时分。
3. 时间的价值时间具有宝贵的价值,一秒的流逝也许意味着机会的丢失。
时间价值的主要表现在:时间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和愿望;时间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时间可以享受生活和与他人相处。
二、时分的体验时分的体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深刻感受时间的流逝,并通过时间的利用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时分的体验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时间的流逝通过观察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时间的变化和不可逆转性。
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着用温度感受时间的流逝,比如清晨的阳光温暖了房间,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出来,晚上的月光洒在床上,每一个时刻都是时间流逝的映证。
2. 制定明确的计划制定明确的计划是有效管理时间的重要方法。
根据每天的任务和目标,制定优先级清晰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有序地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时间的分配和节奏感在时间管理中,合理地分配时间和保持良好的节奏感是关键。
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高效的时间段进行重要工作。
同时,注意休息和放松,不要让疲劳和焦虑占据过多的时间。
4. 做好时间记录和总结通过记录和总结时间的利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时间规律和利用效率。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一、时分的认识。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
- 例如,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时,表示3时整;当分针指向6,时针在3和4中间时,表示3时30分。
2. 时与分的关系。
- 1时 = 60分。
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来理解,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也就是1小时。
- 在计算经过时间时,如果是整时到整时,直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从上午8时到上午10时,经过的时间是10 - 8 = 2(小时)。
- 如果不是整时,可以先把时刻换算成分钟数再计算。
例如,从8时15分到8时40分,8时40分 - 8时15分 = 25分。
3. 读钟面时刻。
- 先看时针,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指向几就用几乘5得到分钟数。
- 比如钟面上时针过了9,分针指向7,分针指向7表示7×5 = 35分钟,所以这个时刻是9时35分。
4. 写钟面时刻。
- 写成几时几分的形式,例如3时10分,写作3:10。
如果是整时,分钟数写0,如5时整,写作5:00。
二、时分的实际应用。
1. 计算经过时间。
- 例1:小明上午8:30开始做作业,9:10做完,他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方法一:9时10分 - 8时30分 = 40分。
可以这样想,9时 - 8时 = 1时,1时 = 60分,60分+10分 - 30分 = 40分。
- 方法二:把8:30看作8时30分,9:10看作9时10分,然后计算分钟数10 - 30不够减,向小时借1当60,60 + 10-30 = 40分。
- 例2:一场电影从下午2:15开始,到4:0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4时 - 2时15分 = 1时45分。
4时可以看作3时60分,3时60分 - 2时15分 = 1时45分。
2. 时间的安排。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早上起床到上学的时间安排,要计算洗漱、吃早饭等活动所用的时间,确保能按时到校。
时分的认识时间是由时与分组成的。
时是指一个完整的小时,分钟则是一个小于一小时的时间单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两种计时方式,因此掌握时分的认识非常重要。
12小时制12小时制是指一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每个时段各有12小时。
上午从12点00分到12点00分,下午从12点00分到次日12点00分。
在12小时制中,将上午表示为AM(Ante Meridiem),下午表示为PM(Post Meridiem)。
例如,早上9点30分可以写作9:30 AM,下午3点20分可以写作3:20 PM。
24小时制24小时制是指一天分为24个小时,从午夜12点开始,到次日午夜12点结束。
在24小时制中,时间显示为0:00~23:59分。
使用24小时制,可以避免出现上、下午不清的情况。
例如,早上9点30分在24小时制中可以表示为9:30,下午3点20分可以表示为15:20。
时间的表达方法我们经常会用到时间的表达方法,如“半点”、“整点”等。
“半点”表示30分钟,“整点”表示整小时。
例如,早上10点半可以表示为10:30,下午2点整可以表示为14:00。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用的时间表达方法:•凌晨:指0:00~6:00之间的时间段。
•上午:指6:00~12:00之间的时间段。
•中午:指12:00~13:00之间的时间段。
•下午:指13:00~18:00之间的时间段。
•晚上:指18:00~24:00之间的时间段。
总结时分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时间单位。
掌握时分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表达时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等都非常重要。
在书写时间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小时制或24小时制,并注意一些表达方法的使用。
时分的认识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时间可以被测量、记录和管理,因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我们的生活。
然而,即使对于常见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和秒钟,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着重讨论时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时分,并探讨其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和重要性。
时分是什么?时分是时间单位的一种,它由小时和分钟组成。
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而一个分钟则是一个小时的六十分之一。
时分的概念常常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描述和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用时分表示早上8点30分,即8:30。
时分也经常用于计算时间间隔,例如计算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差。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
1. 时间表和日程安排在学校、工作和其他活动中,时间表和日程安排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通过时分来制定、记录和遵守这些安排。
例如,在学校课程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课程所占用的时分,以便我们安排自己的时间。
2. 准时和时间管理时分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准时和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例如,当我们约定在特定的时分见面时,我们应该尽量准时到达,以免浪费对方的时间,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和高效。
3. 时分作为时间单位的转换时分还可以用于时间单位的转换。
例如,我们可以将小时转换为分钟或分钟转换为小时。
这在某些场景下非常有用,比如计算旅行时间或安排日程时。
在不同背景下的重要性时分在不同背景下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在以下几个方面,时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 交通运输时分在交通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火车、飞机和公交车的时刻表中,我们能够准确了解到各个车次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并据此安排自己的行程。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每一分钟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命。
医生和护士需要精确地管理每个病人的治疗时间,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3. 生产与工作在生产和工作领域,时分对于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至关重要。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小时、分的时间概念。
2.认识钟表,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并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3.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4.使学生懂得时间与人们的关系准确掌握时间的重要性科学的使用和安排时间,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钟表上所表示的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学生自带钟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你们都带来了什么呀?那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钟面上的有关知识:时、分二、教授新课。
(一)认识钟面。
1.让学生自主探索去认识钟面。
(1)看到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今天我们主要认识的是时针和分针,那你是怎样区别时针和分针的?(2)看到有12个数,它们是?说明:(3)每个大格又有小格,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1之间有几个大格现在你们也到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还有几和几之间有5小格呢用一句话怎么说现在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想的2.总结:刚才我们一起玩了小闹钟,知道了这短的针是时针,长的针是分针,(二)认识时、分。
1.认识时。
先让我们仔细观察时针怎样走的时针是向什么方向转动的指出:时针走的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
时针从几走到了几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时针从1走到2的时间是几小时为什么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2.认识分。
现在我们来观察分针。
走了多少?指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接着再走1小格,问:现在是几分?提问:分针从12到1是几分为什么12到6是几分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你还想告诉大家分针从几到几是几分?3.时与分的关系。
现在我们一起来拨一拨钟,发现时针在走,分针也在时针停了,分针也现在我们让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先让分针走一圈,同时看看时针走了多少时针和分针谁跑的路多谁跑的路少问:分针走了多少就是几分时针走了多少就是几时那你们有没有发现1时和60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内讨论一下。
时分的认识与计算时分,作为时间的一种计量单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
对于时分的认识和计算,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时分的概念、时分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与时分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时分的概念时分是时间的一种计量单位,它是由小时和分钟组成的。
具体来说,一小时等于60分钟,而一分钟又等于60秒。
因此,一小时等于3600秒。
时分的表示通常采用“小时:分钟”的形式,比如10:30表示10小时30分钟。
二、时分的计算方法当我们需要进行时分的计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加法计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时分的总和时,可以将它们的小时和分钟分别相加,然后进行进位操作。
例如,计算10:30和3:45的总和,先将小时10和3相加得到13,再将分钟30和45相加得到75。
由于分钟的进位是60,所以75可以被进位为1小时15分钟。
因此,10:30加上3:45等于11:15。
2. 减法计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时分的差值时,可以将被减数的小时和分钟分别减去减数的小时和分钟,然后进行借位操作。
例如,计算10:30减去3:45的差值,先将10减去3得到7,再将30减去45。
由于分钟的借位是60,所以30可以借位为-15。
由于分钟不能为负数,所以我们需要将小时减一,并将分钟调整为45。
因此,10:30减去3:45等于6:45。
三、与时分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分的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以下是一些与时分相关的实际问题:1. 时速与时间的计算当我们知道一个物体以某个时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时分的计算来确定它所行驶的距离。
例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30分钟,我们可以将时速换算为分钟,即60公里/小时= 1公里/分钟。
然后将它与行驶时间2小时30分钟相乘,即1公里/分钟 * 150分钟 = 150公里。
因此,这辆汽车行驶了150公里。
2. 时间的转换当我们需要将一个时间段转换为时分表示时,可以将小时和分钟进行换算。
认识时分知识点总结时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时间单位,我们都知道一天被分为24小时,每小时又被分为60分钟,每分钟被分为60秒,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时分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分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我们会说“二点半”、“三点四十五分”等等。
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时分的理解和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需要准时上课、准时交作业、准时开会等等。
因此,对时分的认识和掌握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时分的基本概念。
时分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时间的段落。
我们可以通过时分来表示一个时间点,比如“八点钟”;也可以通过时分来表示一段时间,比如“三小时”,“四十五分钟”。
时分的表示方法一般是采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相结合的方式,比如“8:00”、“3小时30分钟”。
时分的概念和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尤其在预订火车票、飞机票、预约医生等等方面都离不开时分的使用。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时分的转换和运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时分的转换和运算,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时分的计算方法。
比如,在约会的时候,如果我们知道下午3点和晚上7点两个时间点,我们需要计算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就需要用到时分的运算。
时分的转换和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时分与分钟的相互转换、时分的加减运算、时分的乘除运算等等。
在进行时分的转换和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时分的进位问题、进位不足时的借位问题等等。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时分的应用范围。
时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比如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每天的课程安排,比如上午8点到11点,下午2点到5点等等;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按时完成上班、下班、开会等等;在交通出行中,我们需要掌握火车、飞机、公交车等的班次和时间等等。
时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时分的历史和发展。
时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测量时间,比如日晷、水钟、沙漏等等。
时分的认识逐字稿
时分的认识
时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它是时间的一种度量形式,是指一小时中的六十分钟。
时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下面是有关时分的更多认识:
1. 时分的来源
时分这个时间单位最早来源于古罗马,当时他们将一天分为十二个小时,每个小时再分为六十个分钟。
后来,这种时间单位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被广泛使用。
2. 时分的特点
时分的特点是可以细分到分和秒的级别,这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加准确地记录和掌握时间。
此外,时分也可以很方便地转化为其他时间单位,如天、周、月等,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计算时间。
3. 时分的应用
时分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计算、商业和科学领域。
在
计算领域,时分通常用于计算机运行时间的表示;在商业领域,时分
通常用于工资结算、供应链管理等;在科学领域,时分通常用于表示
实验时间、数据采集时间等。
4. 时分的计算方法
时分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小时数乘以60再加上分钟数即可。
例如,1小时30分钟可以写成90分钟。
5. 注意事项
在使用时分时,我们需要注意不同场合和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例如,一些科学实验需要十分精确的时间测量,因此要求使用更加复杂的时
间单位。
同时,在商业运营中,我们也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合理使用时
间单位,以便更好地管理商业活动。
总之,时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单位时间之一,它具有很多的优点和贡献。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时分,以便更好地管理日常活动,提高
工作效率。
时分的认识简介时间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资源。
无论是个人生活、工作、还是社会运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和管理对于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
而时间的基本单位就是“时分”。
本文将探讨时分的概念以及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时分来提高效率和生活质量。
时分的定义时分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60分钟。
时分的概念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时间计量方式。
在现代社会,时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作时间、课程安排、会议时间等。
时分的重要性时分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时间的有限性人类的生命周期有限,每个人每天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时分的概念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有限的单位,提醒我们时间的宝贵性。
意识到时间的有限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和管理时间,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2. 时间的可量化性时分的概念使得时间可以被量化和衡量。
我们可以对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从而更加科学地安排时间和提高效率。
通过合理利用时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和活动。
3. 时间的流逝性时分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
一旦时分过去,就无法再回到过去,也无法扩展时间的长度。
因此,我们需要珍惜每一时分,将有限的时间用于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上。
如何认识时分认识时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意识到时分的价值首先,我们需要深刻意识到时分的价值,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性和有限性。
只有意识到时分的重要性,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
2. 量化时间的利用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量化时间的利用来更好地认识时分。
可以借助工具和方法记录和分析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比如日程安排表、时间管理软件等。
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找出时间浪费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设置合理的时间目标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时分,我们需要设置合理的时间目标。
明确自己在每个时分想要实现什么,为自己的时间分配优先级和权重。
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时分,高效完成任务。
《时、分的认识》教案《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能认读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时分的认识。
2.认识时、分,记住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分。
教学难点:接近整时的钟面时刻的认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事物钟面、生自制钟面教学关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问:同学们见过哪些钟?(出示各种钟的图片)这些钟表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是它们有共同的作用。
(帮助人们掌握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3.出示8:00,10:05,1:50,2:35的钟面图生试读后指名介绍自己看时刻的方法。
(过渡:有的同学平时很好学,已经会看钟表上的时刻了,下面这些钟表分别表示几点。
)二、探求新知导:这些时刻到底该怎么读呢?我们先来研究钟面,看看钟面上藏着那些秘密?(一)认识钟面1.出示静态钟面让生观察汇报后师讲解:(1)钟面上有3根针,短而粗的是时针,用来表示几时的;比较长的是分针,用来表示几分的;又细又长的是秒针,用来表示几秒的。
(划线的电脑闪现)指出秒针先不介绍。
(隐去秒针)(2).钟面上有()大格;()小格,共()小格。
(划线的电脑闪现)2.出示动态钟面观察,得出时、分的进率。
问:如果这个钟面通上电源会怎样?他们是朝什么方向走的?(用手比画)课件显示。
研究填表:研究内容我的发现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大格,每大格有()小格,共()小格,小学数学教案《时分的认识》。
分针是怎么走的?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从12----9是()分;走一圈是()分。
《认识时分》说课稿9篇《认识时分》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时分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五册第99-101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学习内容具有抽象性和生活性。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认识非整时时间,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教学重难点:知道1时=60分。
认识非整时时间,能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三年级聋生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局部的,主要是通过对实物和具体的数学对象的观察、操作、模拟等活动,获得具体的结论。
为此,本节课我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领悟知识――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同时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巩固知识,通过想、看、数、说、比、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为达成此次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第1环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聋校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此,我由生活经验同学们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导入课题。
第2环节:操作体验、探究新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这一环节就是满足学生这种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步走:第一步:观察发现、认识钟面由于一年级已经学过认识钟面,所以我出示钟面让学生回忆时针、分针、秒针,数字112。
在此基础上再请同学仔细观察钟面,发现钟面上有一些点和线,通过课件闪动认识大格和小格,并回答问题: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为()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时分的认识9篇时分的认识 1课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和阅读课本的能力.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听录音.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生:这是钟声.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学习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学习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教师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师: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学习,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时间的小主人.二、学习新课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2.观察时钟.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个时钟(或演示动画"认识钟面"),用投影仪出示放大了的钟面投影图,要求学生结合自制的钟面模型,观察、了解钟面上各个部分及其名称.请学生自由发言,要求知道:钟面上有1~12共十二个数,以及它们各自的位置.每个数之间有5格,一共有60格.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3.观察、思考和讨论.(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教师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末段.理解“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格是一分钟”的结论.(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认真观看动画"认识钟面".一组同学观察时针的走动,另一组同学观察分针的走动;结合阅读课本第62页第一段,使学生懂得时针走了一个字是一小时,分针走了一圈是60分钟;这两根指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所以1小时=60分.4.结合生活实际,领会1小时、1分钟分别大约有多久.(1)1小时等于1节课的时间加课间活动20分钟的时间.(2)1分钟有多久?请学生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播放音频“梁祝片段”).同时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5.讨论.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钟面上用时针与分针表示时间.(1)“整点钟”的表示.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正.(2)“几点几分”的表示.结合学习课本第62页第二段,认真理解“时针刚过数字几……”的意思,从而导出结语.6.归纳正确表示钟面时间的读、写方法,并小结.(教师把新课学习内容编成快板,用投影仪打出,师生共读.)时针走1字1小时,分针走1格1分钟.1小时=60分,60分就是1小时.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点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三、练习1.基本练习.(1)说出钟面上所指时间.(教师演示动画"时钟",全班抢答.)1:00,5:30,7:15,12:45,12:46.(2)看卡片读时间.8:25,11:50,12:00,6:55,4:53.(3)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教师演示动画"时钟",学生写出时间.)5:10,6:05,2:31,7:59,9:02.2.实践性练习.教师板书时间,学生在自己钟面上拨针,同座同学相互检查.6:00,4:30,9:45,10:10,11:55.3.综合对比练习.要求学生辨别接近整点钟和时、分针靠得比较近的钟面所指的时间.(1)按标出的时间,在钟面上加上分针或时针.(2)看钟面,选择正确的时间填在方框里.4.思考性练习.说出钟面间所经过的时间.四、总结(略)五、质疑问难(略)六、反馈练习.1.配乐朗诵(或组织小品表演:拨时间)放录音,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诵声起.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人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是人所拥有的全部财富.让我们好好珍惜每一分钟吧!2.师说时间,生拨数.小喇叭开始广播:6:45大风车:6:05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7:00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6:00(下课铃响)师:(指着时钟)这节课是8:50上课,9:30下课.大家想想,这节课上了多少时间?生:上了40分钟.师:对.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40分钟.谢谢大家,下课.板书设计:略.时分的认识 2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3页的例1、例2及第64页“做一做”的习题,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时分的认识
大小格的认识
1、请看大屏幕,这是谁啊?(黑猫警长)我们知道它可是破案的高手,今天我们和黑猫警
长一起学习破案,大家喜欢吗?
2、原来是鸡妈妈家遭到小偷了。
她请黑猫警长破案,警长在鸡妈妈家找到一口破钟,它打
算从这口破钟入手破案。
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
(时针,说说它的特点;大格,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大格;)
和你手上的钟面比一比,它缺了些什么?
(分针,说分针的特点。
数一共有几个小格,并板书)
看课件,数小格的练习。
3、这口钟缺的东西还真不少?但聪明的黑猫警长还是推算出了小偷偷东西的时间,你能判
断出小偷偷东西的时间吗?(学生判断)
听听黑猫警长怎么说:9时左右。
实物投影演示:教师拨动钟面体会9时左右时针都指着9。
4、猜猜几时多?(课件演示回答)
5、下面我们去看看黑猫警长时怎么找到小偷的?
6、课件演示:短尾巴不在现场的证据。
你认识第一个钟面时几时吗?(9时)那第二个钟
面呢?(多情几名学生回答,不做点评)其实不怪大家不能统一意见,因为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
7、我们看一下黑猫警长怎么说:分针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
(课件显示)
我们让分针走起来,从12走到1走过几小格?那应该是几分钟?为什么是5分,你听明白了吗?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继续让分针往前走,说一说是几分?为什么?
8、判断短尾巴有时间去偷东西吗?
9、既然不是短尾巴,黑猫警长只好继续调查。
它找到了独眼龙。
认第一个钟面:八时半。
教师板书。
还记得八时半用电子表表示法怎么写吗?板书8:30 为什么半时可以写成30呢?
一起看课件演示。
问:分针走到6一共走过几小格?也就时几分?30分时刚好走过半个钟面,所以半时可以写成30分。
板书:半时=30分
10、独眼龙从8时30分开始玩,一直玩到这个时间,你认识这个时间吗?(学生一定
会出来两种意见,可以让他们辩论,各自说说理由。
然后教师从8时拨到55分,还有从9时拨55。
体会8:55和9;55的差别。
11、8:55再过几分钟就是9时了?观察一下,从8时到9时,分针走过几小格?
8时到9时经过几小时,然后分针走了60分,看来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
板书:1时=60分
12、根据这样的时间,你觉得独眼龙有作案的时间吗?
13、黑猫警长觉得独眼龙说的是实话,就打算继续调查,它找到了一只耳,这个钟面是
几时?
14、看来一只耳在说谎,像把7:55当做8:55。
看来小偷就是它。
15、大家真聪明,不但抓住了小偷还认识了几时几分。
回忆一下,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板书:几时: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
几分: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认一认时间。
比一比,谁认得又快又对!
准备好纸笔,把看到的时间记录下来。
如果你是整时开始上课还可以安排一个环节,课前看一下是几时,下课再看一下是几时几分。
推算一节课花了40分,加上两个下课刚好是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