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17
青岛版小数乘法教案【篇一: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几部分的知识。
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
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小数乘整数,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的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四舍五入?的办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近似值;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主要便于学生明确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运用这些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情境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单元的情境选取以?今天我当家?为主体,由?交电费?、?逛超市(一)-买鱼和肉??逛超市(二)-买豆和米?三个相关联的情境构成了情境串,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小数乘法的知识。
选取的素材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2.突出探究的过程,重视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本单元的编排上,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思考、交流、比较、选择等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计算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的位数。
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利用生活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体会小数乘整数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
重点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学习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
难点学会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数学在我们家庭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
对于乘法来说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学过(生答:整数乘法),那你还记得整数乘法的知识吗?让老师来考考你!一、复习旧知1、请两名同学板演:32× 4 256 ×9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2、5元6角=( )元 4.5元=()元()角3、填空7.6扩大到原来的()得765.8缩小到原来的()得0.58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学过的乘法算式,小数点的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以备在本课小数乘法教学中使用,学生能正确的把小数乘整数中的小数变成整数,把乘得的积再变成小数;人民币单位的换算,理解结合实际有助于把小数化成整数的过程,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情境导入1.教学例1。
(出示画面)课件显示例l的内容。
师:有一天小明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让小明自己当家,可是家里的水和电都欠费了。
小明找到好朋友想一起去交水电费。
然后两位小朋友讨论起了水电费的计算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表格。
师: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学生争相说出各种信息。
水费 3.2 元每吨,用了4吨。
电费每千瓦时0.8元,用了21千瓦时。
师:由此我们得到什么数学问题呢?8月份的水费多少钱?8月份的电费多少钱?请学生当一回家,算一算需要交的水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当家,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青岛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要教授的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具体是青岛版教材中的小数乘法部分。
我们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并详细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难点是如何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中的进位和借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我已经准备好了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学工具,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清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份购物清单,让学生们看到购物时如何使用小数进行计价。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如2.5乘以3.6,来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小数乘法中的进位和借位问题,并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a. 先忽略小数点,将两个数相乘b. 确定乘积中小数点的位置c. 根据小数点的位置,进行进位和借位2. 进位和借位的规则a. 进位:当乘积中小数点后的位数超过被乘数中小数点后的位数时,需要进位b. 借位:当乘积中小数点后的位数小于被乘数中小数点后的位数时,需要借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c.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价。
2. 答案:a. 3.2乘以4.5等于14.4;b. 5.6乘以2.7等于15.12;c. 答案不唯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计算,进行对比观察,总结规律,熟练两个因数之间倍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变化规律,同时能正确写出原式的积和变化后的式题的积。
教学重点:在大量的练习中观察在计算整数乘法时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能根据式子直接写出因数变化后式子的积。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对比,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1.根据下面的叙述你能列出几个算式商店里苹果2元一斤,要买5斤,共花多少元?一块方砖的面积是2平方分米,共有10块,能铺地多少平方分米?每名学生的书本费是83元。
共有137名学生,共应缴多少元?你记起整数乘法的意义了么?你能说一说么?2.根据乘法算式口述编题:15×8 20×17 36×25(加深对整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二、计算,观察,对比,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
1.计算26×12= (312)2.提问: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要想使积扩大10倍,3.我们应怎么做?要想使积扩大100倍、1000倍呢?(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做过多处理,留待作完习题再逐渐丰富)。
4.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26×120=3120 260×12=3120 260×120=3120026×1200=31200 2600×12=31200 260×1200=312000 26×12000=312000 26000×12=312000 2600×120=31200(注意返回来得逆向推导)4.自己仿照老师的任意一组再举例试加以说明5.结合大家所说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三、练习:1 结合算式直接说出其他算式的积36×22=792 (前面两个说明理由)3600×22= 360×220= 360×2200= 36×22000= 72×44=2 想一想:如果4500×210=945000(在小组内向组员说清写结果的过程)45×210= 450×210= 45×21= 45×2.1=四、作业:考察家里附近的超市,记录你喜欢的商品的价格,尝试计算你买2个该花多少元。
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利用生活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体会小数乘整数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
重点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学习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
难点学会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数学在我们家庭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
对于乘法来说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学过(生答:整数乘法),那你还记得整数乘法的知识吗?让老师来考考你!一、复习旧知1、请两名同学板演:32× 4 256 ×9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2、5元6角=( )元 4.5元=()元()角3、填空7.6扩大到原来的()得765.8缩小到原来的()得0.58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学过的乘法算式,小数点的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以备在本课小数乘法教学中使用,学生能正确的把小数乘整数中的小数变成整数,把乘得的积再变成小数;人民币单位的换算,理解结合实际有助于把小数化成整数的过程,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情境导入1.教学例1。
(出示画面)课件显示例l的内容。
师:有一天小明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让小明自己当家,可是家里的水和电都欠费了。
小明找到好朋友想一起去交水电费。
然后两位小朋友讨论起了水电费的计算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表格。
师: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学生争相说出各种信息。
水费 3.2 元每吨,用了4吨。
电费每千瓦时0.8元,用了21千瓦时。
师:由此我们得到什么数学问题呢?8月份的水费多少钱?8月份的电费多少钱?请学生当一回家,算一算需要交的水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当家,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题第一单元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课题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一〕教学内容:例 1,自主练习1、2、3。
个性化修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场,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在此根底上,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稳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如何处理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计算法那么,能够比拟熟练地进展小数乘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展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
2.能正确地进展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展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根底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课时: 7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分3个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2、小数乘小数,3、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
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意义的。
【教学目标】1、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知道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知道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3、知道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4、知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5、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的算理。
第一单元信息窗1 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题】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知道小数乘整数算理的并能用语言叙述其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口算0.32×10= 0.32×100= 0.32×1000=10×0.3= 100×0.12= 3.6×1000=2、竖式计算32×4= 21×8=二、创设情景,导课明标1、创设情景2、学习目标(1)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知道小数乘整数算理的并能用语言叙述其计算方法。
三、尝试训练(一)独立思考,自主尝试1、尝试训练(1)先说出3.2×4的意义,并尝试计算3.2×4=的结果。
信息窗3——小数乘法练习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小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
二.生独完成P13 3、4、5、6、7题
1.生独立完成
2.评议
三.独立完成P14 8、9、10题(找3人扮演)
1.生独立完成
2.生更正补充
3.评议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册P4 1、2、3、4、5、6题
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探究学习,这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是否真正理解数学、是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本节课紧紧抓住“推广”两个字进行教学,精心设计了“四巧”即“巧”引入,“巧”探究,“巧”应用,“巧”巩固。
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就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了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