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型重点工程 CPK 制程能力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
製程能力分析製程能力研究在於確認這些特性符合規格的程度,以保證製程成品不符規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準之上,作為製程持續改善的依據。
製程能力研究的時機分短期製程能力研究及長期製程能力研究,短期著重在新產品及新製程的試作、初期生產、工程變更或製程設備改變等階段;長期以量產期間為主。
製程能力指標 Cp 或 Cpk 之值在一產品或製程特性分配為常態且在管制狀態下時,可經由常態分配之機率計算,換算為該產品或製程特性的良率或不良率,同時亦可以幾 Sigma 來對照。
計數值統計數據的數量表示缺點及不良(Defects VS. Defectives)缺點代表一單位產品不符要求的點數,一單位產品不良可能有一個缺點或多個缺點,此為計點的品質指標。
例如描述一匹布或一鑄件的品質,可用每公尺棉布有幾個疵點,一鑄件表面有幾個氣孔或砂眼來表達,無塵室中每立方公尺含微粒之個數,一片PCB有幾個零件及幾個焊點有缺點,一片按鍵有幾個雜質、包風、印刷等缺點,這些都是以計點方式表示一單位產品的特性值。
不良代表一單位產品有不符要求的缺點,可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此將產品分類為好與壞、良與不良及合格與不合格等所謂的通過-不通過(Go-No Go)的衡量方式稱為計件的品質指標。
例如單位產品必須以二分法來判定品質,不良的單位產品必須報廢或重修,這是以計件方式來表示一單位產品的特值。
每單位缺點數及每百萬機會缺點數(DPU VS. DPMO)一單位產品或製程的複雜程度與其發生缺點的機會有直接的關係,越複雜容易出現缺點;反之越簡單越不容易出現缺點。
因此,以每單位缺點數(DPU)來比較複雜程度不同的產品或製程品質是不公平的,在管理上必須增加一個衡量產品或製程複雜程度的指標,Six Sigma 以發生缺點的機會(Opportunities)來衡量。
DPU 是代表每件產品或製程平均有幾個缺點,而DPMO 是每檢查一百萬個機會點平均有幾個缺點。
一個機會點代表一產品或製程可能會出現缺點的機會,它可能是一個零件、特性、作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