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色彩设计-超星图书馆共33页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33
现代园林植物设计的色彩构思摘要:色彩是园林造型的基本元素之一.在园林设计方面如何利用叶、花、果、枝条、树干、皮色彩的组合构成,使现代园林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有时代气息,是设计师一直的追求的目标。
本文就色彩学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构思。
关键词:色相明度饱和度;植物分类;植物配置植物具有丰富的色彩使得植物设计显现出绚丽的景观。
植物的叶、枝、花、果等都可以显现出不一样的颜色和纹理。
将这些不同的植物色彩合理的设计到园林中,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会增加一道靓丽的景观。
一、色彩学基本理论对园林植物色彩设计的影响通常所指的“色彩”一词,指色光刺激我们视网膜上所引起的一种色觉。
长期以来对植物色彩的研究是基于色彩学基础理论之上的研究,本文正是通过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即色相、明度、饱和度,来阐述述植物色彩的配置以及在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一)色相与冷暖红、橙、黄色让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调;蓝、青、篮紫色让人产生有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调。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而言的,同一色调中也有冷暖区别。
(二)色彩的明度与轻重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决定于明度,高明度色具有轻感,低明度色具有重感。
(三)色彩的饱和度与心理变化在园林中的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与饱和度有关,高饱和度具有明快感,低饱和度具有忧郁感。
二、园林植物色彩品种分类及运用(一)常见植物品种色彩按照色相分类根据色相的分类方法和观赏部位的不同,常见植物色彩的进行如下分类:1.红色系列观花类:海棠花、贴梗海棠、桃、山桃、玫瑰、蔷薇、山茶、杜鹃、合欢、美女樱、郁金香、木懂、大丽花等观干类:红瑞木、青刺藤等观果类:小檗类、平枝、荀子、山楂等观叶类:元宝枫、五角枫、枫香、地锦、五叶地锦、小檗、火炬树、黄栌、石楠、桂花等2.橙色系列:观花类:美人蕉、大丽花、萱草、菊花、金盏菊、金莲花、半支莲等观果类:柚子、柿子、海棠等3.黄色系观类:迎春、连翘、金钟花、黄刺梅、黄牡丹、腊梅、一支黄花、菊花、半支莲、金鱼草、大花萱草观干:金竹、黄皮金竹、金镶玉竹等观果:银杏、梅、杏等观叶:银杏、洋白蜡、加杨、无患子、麻杆、水杉、白桦等4.蓝色系观叶类:瓜叶菊、风信子、耧斗菜、莺尾、八仙花等观果类:十大功劳5.紫色系观花类:紫藤、三色堇、莺尾、桔梗、紫丁香、木兰、木横、大丽花、石竹、紫茉莉、泡桐、紫荆等观果类:葡萄等观叶类:紫叶小璧、紫叶李、紫叶桃等6.白色系:观花类:白玉兰、白丁香、白牡丹、白茶花、山梅花、珍珠梅、梨、金银木、水仙、白碧桃、晚香子等观干类:白皮松、白桦、银白杨、毛白杨等7.黑色系:国槐、山麻杆、刺槐、黄栌、黄连木等(二)依照明度等级,常见园林植物绿色明度分类嫩绿:馒头柳、金银木、刺槐、洋白蜡等浅绿:合欢、悬铃木、大叶树、玉兰、银杏、元宝枫、碧桃、水杉、落叶松等落叶松等深绿:女贞、大叶黄杨、小腊、加杨、柿树等暗绿:油松、雪松、麦冬、华山松等三、植物色彩在园林中的应用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按照观赏主体物不同,不同的叶色、花色、果色,都可营造出绚丽的植物景观,而且随四季交替而变化,产生丰富多样的观赏效果。
植物色彩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王晓青(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摘要:色彩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冲击力的视觉元素,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能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植物色彩是园林色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植物色彩的合理搭配,采用统一、对比、调和等色彩配置手法,可充分彰显出园林的鲜明特色、异彩纷呈。
本文笔者就针对植物色彩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植物色彩;景观园林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14-0147-01近些年,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各地区的园林景观项目也越来越多,但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园林景观项目在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典型问题就是植物色彩设计不到位,许多设计人员往往都只注重园林绿化、景观等的布置,而没有考虑到不同色彩之间的合理搭配,这就导致园林景观色彩过于单调,无法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色彩环境。
由此可见,加强植物色彩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植物色彩在景观园林中的作用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颜色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重要元素,不管是暗淡的色彩还是明艳的色彩,不管是单一的色调还是复杂的色调,都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作用。
无论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实践经验的角度来看,具有别样美感和说服力的植物色彩都很容易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力,并对其心理和情绪产生一定的刺激,尽管部分颜色会引发人们产生固有的生理反应。
比如,红色会让人心跳频率加快。
但绝大多数颜色所引发的反应都是通过人们的联想与经验产生的。
对于景观园林来说,不管选择哪种植物、哪种颜色,只要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就能诱发人们主动联想,不仅如此,这种个性化的植物色彩搭配还能增强园林环境的舒适度,使置身于其中的人们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感。
2植物色彩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2.1注重色彩的整体性在景观园林之中,植物通常是和水体、建筑等景观元素同时出现的,此时,植物要么处于从属地位,要么处于主导地位。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搭配技巧要懂1植物色彩搭配的基本常识1.1不同植物种类的特性在现今的园林设计中,设计者为了努力实现园林景观的色彩面积,大范围的应用了毛脉植物。
而彩叶植物根据自身的生长和季节变化,也分为多种类型,有的常年保持一种色彩(如红枫树),有的形态则根据季节改变会由不同的的颜色和形态(如银杏树),也有的植物只有在特定的季节就要会显现出自身的色彩(以花类为主)。
多少植物的色彩是若想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的,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要求对于植物的习性和时序种植习性以后,由于环境原因所导致的影响作出阻碍判断。
不能过于理想主义而平等主义偏离时序。
1.2豆科植物色彩的区别变化植物的品种、习性都各不相同,在园林设计中常常的是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在特殊建筑中会也特殊增加藤本植物。
而在突出表现大部分植物的表现形态中,都以绿色为主,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基本以绿色为底色搭配。
根据菌类的实际情况,紫色大小不一还会有深浅和繁密程度的区别,所以在构思植物色彩的搭配时,要对于季节变化中植物色彩的变化作充分的思考,实现不同季节真菌景观的完整和变化。
1.3颜色的视觉感官在设计植物色彩搭配的时候要考虑到色彩的视觉感官效果,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古建筑采取不同的色彩理念,掌握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比如浅色的植物给人以清爽、安静的感觉,而深色系的植物给人的视觉冲击感更强。
比如夏季的时候,绿色更能油然而生凉爽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天气过于燥热。
而在冬天的时候,黄色蓝色和红色能够给人以温暖的样子。
同时,通过色彩合理的配色和反差反差,往往关键作用能够起到眼前一亮的作用。
1.4植物色彩的立体化在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搭配,要自然风光注意观赏视角不同景色的变化,景观不同于图画,不能照顾到其中的一个面或者几个面,要做到画面的完整和立体,考虑到居住者的观察视野和观察相距,通过不同高度的草本和的选择,可以有效的提升观察的侦测角度,景观的构建一定要多少实现从地面发展到视野前方,层级从单一的层次体认到到多层次的效果。
162艺术家The artists一、生态建筑生态建筑即生态型建筑。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应以建筑项目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生态学和建筑学等基本原理,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建筑与其周围相关的自然环境的关系,将建筑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存。
现在有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典型案例。
如1992年8月马来西亚的“那亚大厦”,其以空中花园的运用为特征,通过种植大量绿色植物,使植物枝叶沿着建筑体表螺旋盘旋生长,有效地为建筑物遮挡了直射的阳光,并产生大量负氧离子。
同时,“那亚大厦”还利用曲面玻璃墙调节建筑南北的阳光散热。
此外,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像素建筑”、英国伦敦西门子的“水晶大厦”等都是生态建筑的杰出代表。
这些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均坚持了生态化原则、环保化原则和人性化原则。
二、植物的色彩搭配在进行生态建筑色彩搭配设计时,设计者要根据植物的习性和实际种植后,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来判断。
由于植物种类、性状上存在差异,在生态建筑的色彩搭配中,设计者可以合理使用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或藤本植物,通过不同种类、不同色彩植物的科学搭配,使整体建筑色彩达到审美要求。
大多数植物都是以绿色为主的表现形式,因此生态建筑的色彩搭配设计中,设计者可以绿色为底色。
在设计生态建筑色彩搭配时,设计者还要充分考虑季节变化中植物枝叶花色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生态建筑植物景观的整体变化,从而达到生态建筑色彩的完美搭配。
生态型建筑色彩搭配设计需考虑色彩的视觉感,依据不同的建筑风格采用不同的色彩来展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例如,夏天应以绿色为主,给人清凉之感;冬天应以黄色、红色为主,给人温暖之感。
三、植物在生态建筑中的色彩搭配原则在利用植物对建筑进行色彩搭配设计时,设计者要基于原建筑固有不变的形态进行设计。
例如,合理搭配墙体植物,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空间的效果,而且能够发挥生态环保的作用。
例如,著名的法国女性品牌阿拉娅旗舰店选用绿色植物设计墙体,摒弃了传统的水泥设计风格,不仅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连接,物色彩的搭配要符合建筑本身的特点,设计时要从建筑整体上考虑,是要把植物颜色与建筑固有颜色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将两者生硬地结合。
关于植物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与探究摘要:现代居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风景园林的设计至关重要。
赏心悦目的园林设计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其中植物色彩的搭配是凸显美学的重要因素。
本文首先从园林中植物色彩的应用说起,接着分析了色彩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最后对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于探讨植物色彩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色彩美学;应用原则;色彩运用一、色彩美学的基本应用概述现代人们对美学的要求逐渐提高,各种类型的风景园林的设计都需要美学的支持,正确的对园林景观进行植物色彩的搭配,能够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受,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同时,也能够增加风景园林的观赏率。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如何为景观园林搭配合理的植物色彩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重要的话题。
色彩美学不仅仅是一门艺术科学,还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等众多课程。
不同的色彩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继而引发不同的生理反应就体现了生理学知识。
例如人们通常看到粉色、黄色等暖色系颜色普遍会感受到温暖,看到灰色、黑色等冷色系就会感受到庄严、冰冷,这就是色彩搭配为人们带来的感官体验。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合理的应用这些色彩美学搭配原理就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
二、植物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一)色彩在空间中的表达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正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应当注意空间的变换。
园林景观中空间色彩的搭配主要从人的视角出发。
由于园林景观空间范围广阔,在进行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空间的划分,保持各个空间之间的独立性,便于后期的设计。
尽管在空间上进行了划分,在进行设计时还应当注意整体性的原则,把握好各个空间之间的关联,保持整体园林色调一致。
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色调不能差异太大,否则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同时兼顾植物色彩、周围建筑以及自然景观之间的协调性,避免单个元素过于突兀。
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色彩之合理运用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环境的美化也更为关注,人们的审美观也随之进展,景观色彩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色彩属于大自然界不可分割的部分,学习研究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规律,对园林景观进行色彩设计,创造和谐、优美的色彩,为人们带来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园林环境。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园林植物色彩设计,阐述色彩学的基本理论,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重要意义,结合园林植物学,借助色彩应用规律,遵循审美原则,设计出良好的色彩景观。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色彩运用引言从古至今,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生活的空间中,有着无数直接或间接与色彩有关的活动,色彩在这些活动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人曾经说过,“人的手可以触摸到的地方,色彩也会伴随而来,色彩是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显著标志。
”生活中处处需要美化,生活与颜色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生活中没有颜色,就等于没有美。
人们的情感和色彩也是相关的。
当我们走在街上时,首先看到的是颜色。
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因为颜色的存在。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原有的色彩美学已不再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色彩的深层次味道,分析其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
一个好的景观园林设计必须要有植物来衬托,景观园林的组景设计如果想要吸引人们的注意,首先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根据艺术家和心理学家的分析,视觉美的体现首要条件是色彩的展现,其次是线条、形状和纹理。
因此,植物色彩元素的配置分析应该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占有优先地位。
色彩越丰富越有层次感,越能吸引人们对设计的关注。
1色彩的应用价值宋建明曾说:“只要是人类的双手可以触及的地方,就会涉及有关色彩的要素,它充分彰显着现代生活的文化因子与审美趋向。
”由此可以看出,色彩之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作者xxxx------------------------------------------日期xxxx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分析ﻫ作者:马磊ﻫ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3期摘要: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具有对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功能以及关学的欣赏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中,应根据不同植物的叶片颜色、花朵颜色、果实颜色以及枝干颜色的特征,坚持景观植物色彩设计的整体性、对比性,并充分地考虑不同植物或同类植物的不同季象的色彩变化,设计出色彩关系协调,环境优美,符合植物生长规律的艺术化景观空间环境。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色彩分析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具备对景观环境设计的造景功能以及美学欣赏功能。
在景观设计的色彩构建过程中,植物作为其中的主体要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景观植物色彩配置时,需要充分地分析景观植物的色彩类型,熟练地运用景观植物的配色技巧,创造出色彩关系协调、符合植物生长规律、艺术化的景观环境。
1.景观植物的色彩类型以及特征1.1景观植物的叶片颜色大自然赋予了植物的叶子丰富多彩的颜色,景观设计中将不同颜色叶子的植物配置在一起,巧妙地搭配绿色系列、红色系列、紫色系列、黄色系列等等,会使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色彩关系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几大类,虽然大部分植物的叶子是以绿色为主,但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其叶片颜色也千差万别。
即便是以绿色系列为主,绿色的深浅和色相也是具有一定的区别。
绿色寓意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人在绿色植物的环境中会感到一种生命的回归,景观环境中大量的绿色植物也象征着生命的生机蓬勃。
景观植物的配置中也有一些植物的叶子不是绿色,例如,灌木石楠的叶子颜色就有红色、金边黄杨的叶子颜色就有黄色、鸡爪槭树的叶子是红色等。
园林景观工程植物色彩设计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和完善,园林景观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景观造型中,植物色彩是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在整个景观效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景观设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只有合理搭配,才能体现景观的和谐美。
因此,我们应该对植物配色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准确地把握植物配色的方法和应用,实现整个景观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植物;搭配植物群落是景观设计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形成完整景观的关键。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能够科学合理地搭配色彩,在视觉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体现景观的审美价值。
植物群落配色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景观的最终审美价值。
因此,园林设计者应遵循相关原则,结合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植物群落的配色搭配设计,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色彩美。
1植物色彩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1.1体现园林设计风格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的色彩,充分体现园林设计的独特风格。
例如,欧式园林的景观设计色彩强烈,能带来视觉冲击,体现景观的宏伟;在中国园林中,采用较为典雅的色彩,营造出静谧深沉的意境,使人感到舒适宁静。
由此可见,植物的色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园林设计的风格。
1.2增添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饱和互补色的对比手法,增加园林的艺术美感。
例如,暖色可以用来装饰前景,目的是突出远处的主要场景; 或者,冷色可以用来突出整体的冷气氛。
1.3构建良好的园林意境合理配置植物色彩,不仅可以起到造型和表现的作用,而且可以创造出良好的园林意境。
植物色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巧妙运用,可以使人们在观赏过程中产生联想,从而使景观与人产生共鸣。
此外,植物色彩的搭配和点缀,对整个园林景观的渲染和规划起着作用,从而突出园林的价值。
1.色彩对比: 前向色、后向色、高亮度、低亮度等色彩具有“前进”或“后退”的视觉效果。
植物色彩设计一、原则1、统一原则的运用又称变化与统一的原则。
植物配置时,树型、色彩、线条、叶干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差异和变化,显示它的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也是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在植物的配置上,我们可以选一种主要树种做为基调树。
同时,考虑花期色彩的变化而适当选一些树种做为配置,表现植物变化统一的原则。
2、调和的原则即调和对比的原则,指两种或多种颜色秩序而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并且使人产生愉悦、舒适、满足感觉的色彩匹配关系,在色彩构成原理中如果从色彩有对比与调和关系及其美感来说,谈及对比即等于也讨论了调和,在景区与景区之间,调和过度很重要,但大片反复的一致性、近似性,会使入产生单调感、疲倦感。
所以,在景区之间或景区与景区之间,采用色叶、树型对比强烈的树种将它们区别开来,以引入注目。
3、均衡的原则指非对称的视觉重力的平衡构成形式,具体地讲,色彩各造型要素被有机的安排于画面之上而获取视重稳定的平衡表现形式,该平衡较对称平衡而言,在色彩的组织上更加活泼,重于运动性。
因此要做好均衡平衡,设计者对不同色彩的心理重量的判断,就显得举足轻重。
4、韵律的原则指色彩有秩序的反复或变化。
一般由一个或几个相同色彩的反复出现而形成的色彩节奏表现形式。
一般通过移动色彩的位置来获取节奏韵律感。
即在配置中,将同一种对比反复运用。
二、植物色彩美表现常用形式人类在长期的色彩艺术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众多能够激发人们产生视觉美感的色彩搭配关系的尺度,这就是色彩的形式美的法则。
应用于园林植物搭配上,园林植物色彩表现的形式一般以对比色、互补色、协调色体现较多,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的感受。
而互补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
而协调色指过度对比的色彩掺入一种特有支配作用的相同颜色,而使各种相辅相成的色彩调和的方法。
1、对比色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
巧用植物色彩营造优美景观摘要:在现代园林之中,设计参考的元素有很多,诸如地区、季节特色、人群需要等,以此满足各方面需求。
正是这一因素,植物色彩的选择也极为关键,对园林整体布景影响极大。
为此,工作人员在进行考量的时候,就需要将多方面因素渗透进来,选择最合理的植物,对其色彩有效搭配,进而呈现良好的景观环境。
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依靠植物色彩营造景观的基本原则,探讨了不同色彩的象征,并对于色彩在陕西西安园林的应用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植物色彩;城市园林;设计;应用引言对于人体而言,在面临不同色彩的时候,实际获得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因此在设计时,就要从整体角度出发,深入思考,合理搭配,以此呈现出更好地设计效果,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
一、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在园林绿植之中,彩叶植物一直都是较为特殊的存在。
由于其具备多种不同的颜色,因此能在各个不同的季节之中进行应用,以此迎合未来产业的实际变化。
秋色叶树种和春色叶树种的季相非常明显,四季色彩交替变化,体现出时间上的节奏与韵律美。
经过合理配植的彩叶树丛,也能产生更为复杂的季节韵律。
如石楠、金叶女贞、鸡爪槭和罗汉松等配植而成的树丛随着季节变化可发生色彩的韵律变化,春季石楠嫩叶紫红,夏季金叶女贞叶丛金黄,秋季鸡爪槭红叶如醉,冬季罗汉松叶色苍翠。
因此,现代园林设计师自然需要提高对彩叶植物的重视度,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
二、依靠植物色彩营造景观的基本原则(一)统一性原则在设计现代园林的时候,为了确保色彩搭配足够合理,必须时刻贯彻统一性原则,这也是景观设计的基础部分。
在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合理把握色彩的明度差异、色相的性质等,以此完成背景调整的工作,给人一种良好的协调之感,呈现出优良的外部氛围。
如此一来,建筑物就能和周边的生活环境有效融合,成为一体。
人们在观赏之后,就能获得愉悦的心情。
在园林设计之中,观赏植物一直都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尽管各个设计材料彼此独立,但完成设计后,就能在整体层面形成和谐之感[1]。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色彩应用摘要:通过分析色彩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特性,总结出园林景观设计色彩搭配的因素。
包括:整体性、协调性、绿色主体基调及景观效果。
分析探讨了植物色彩的配置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和植物色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对于植物色彩搭配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景观; 设计; 植物; 色彩园林设计中,植物是色彩构建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
设计中,应用植物色彩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植物色相变化,达到最佳的视觉感观效果,最终实现“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景观。
植物色彩的应用是园林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重要表达形式。
研究植物的色彩在景观中的应用,可以增添视觉上的美感。
通过在色彩上的合理布局与安排,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与协调的平衡效果,塑造出风格各异的植物景观空间气氛,达到最佳的视觉感观效果,最终实现“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和谐与天成。
本文就园林植物色彩的相关应用进行探讨。
1. 植物的色彩设计源流植物景观的色彩运用以西方园林专述占多数,而我们的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尚在探究之中。
1.1西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色彩西方古典园林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和巴洛克园林的色彩应用几乎都是以绿色植物的色彩作为基调色,而其它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色穿插其间的。
整体上来看色彩不是很丰富,但是亮丽、明快。
而英国自然风景园、英国维多利亚式园林和英国爱德华式园林的色彩应用,却是由于花卉的普遍应用,使鲜艳的色彩成为园林的设计的主要要素。
现代西方园林植物景观基本上沿袭了其亮丽、明快的风格,体现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现代艺术美。
1.2东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色彩中国传统园林著作中对于种植物的色彩应用论述并不多,总体上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恶繁悦简,在种植设计色彩搭配时相对含蓄,比较强调以少胜多,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般的点到为止,含蓄而不直白,要有所暗示又留下思维审美的空间,做到余韵无穷。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色彩探究发布时间:2022-01-14T09:20:18.614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28期作者:侯吉龙[导读]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
侯吉龙威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威海 264200摘要: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园林景观就需通过对植物色彩的合理运用,形成多种意境的园林结构。
植物色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元素,能为其营造一个轻松环境,进而不仅能从视觉上加以感受,还能创造更多美感,以让园林艺术更加具有特点。
设计人员也应迎合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理念,保证设计的内容与环境要求相符,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更好向前发展。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色彩引言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因此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过程中,合理地落实景观搭配,实现色彩融合分析,确保色彩搭配具有合理性和整体性,不仅能够凸显景观工程自身的人文特点以及现代化特点,也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构建科学有效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色彩的重要性首先,结合当前的设计领域发展状态来讲,色彩已经成为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点因素,色彩将直接与人们的视觉感官相连,同时不同的色彩将产生不同的情感调动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落实好色彩与景观的合理搭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园林工程本身的观赏性以及社会效益。
其次,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色彩虽然是一种基础元素,但是受到不同地域生活习惯以及地方风俗的影响,不同的色彩搭配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因此从社会学角度来讲,色彩也是传递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同色彩的景观进行搭配,也能够实现文化传承以及地域特色的表达。
最后,从美学角度来讲,色彩搭配是具有固定标准和独特韵味的,不同的色彩搭配将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当前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利用科学的色彩搭配方案进行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不仅能够提升整体工程的可观赏性,也可以增强景观工程的人文价值,智慧色彩的应用,能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同时可以传承社会文明理念,提升社会发展稳定性。
植物景观设计中常见色彩设计主题依据常用的园林植物的主要色系,分为6种最常见的主题来介绍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运用。
1、白色主题所谓白色植物,此处主要是指其观赏特性由白色或近乎白色的植物器官来体现。
许多植物的花、果、叶、干为白色或近乎白色,观赏价值很高。
白色是色彩王国中的中立者,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中认为,当两组色不调和时,在其间插入白色、黑色或灰色一般均可获得调和,由于自然界真正的黑色和灰色的植物是没有的,因此一般利用白色系植物来协调植物景观色彩。
白色亦属冷色调。
在鲜花丛中点缀,只能点缀数朵白色,花境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气,平衡并不受影响。
在设计宁静的环境时,要注意在完全光照下,白花由于自身的光亮而会令人迷离。
在荫蔽处白色有着无可比拟的魅力,它使阴暗的花境变得明亮起来,其作用妙不可言。
在庭园设计中,用白色布置晚间活动场所或作路边引导配置以预告路界。
2、绿色主题在色彩应用在植物景观设计时,我们首先想到的绿色。
一切色相均有暖色和冷色之分,而色相中的绿色,在温度感觉上居于暖色和冷色之间,温度感适中,并且绿色是园林景观中的主要色相。
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色相同绿色的组合,营造不同的冷暖效果。
如在隐蔽地区使用柠檬绿和黄绿色,可为幽暗的空间增添更多光彩,削弱黑暗给人的压抑感。
不管任何季节,植物都不会缺乏绿色,在植物色彩中它是绝对的主角。
虽然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但这些绿色也只是存在着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差,当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时,是一种因为微差的存在而产生的调和效果。
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积时,要以绿色为基调。
当我们布置花坛时,绿色的叶由于明度较低而会作为"底"出现,彩度和明度较高的花朵作为"图"而跳了出来,这时,绿色的基调效果会有所减弱。
3、黄橙色主题既有冷色调又有暖色调的黄色,其范围从酸性黄色至金色。
与其它颜色一样,在黄色色调范围两端的颜色难以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