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期末复习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178.50 KB
- 文档页数:13
2010《机械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强度、2、塑性,3、机械性能4、固溶体:5、合金,6、相,7、过冷度,8、变质处理,9、铁素体,10、奥氏体,11、珠光体,12、莱氏体,13、渗碳体,14、碳钢,15、共析转变,16、同素异构转变,17、共晶转变,18、固溶强化,19、热加工,20、冷加工,21、加工硬化,22、过冷奥氏体,23、马氏体,24、调质处理,25、淬透性,26、淬硬性,27、回火稳定性,28、可锻铸铁,29 灰铸铁,、30、球墨铸铁二.判断正误1、.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标出其硬度。
()2、所有的材料均有明显的屈服现象()3、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4、.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5、金属是多晶体,因而绝对不可以产生各向异性。
()6、在立方晶系中,(123)晶面与[123]晶向垂直( )7、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都比纯金属高。
()8、产生枝晶偏析的原因是液固相线间距小,冷却速度缓慢()9、纯铁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10、纯金属是在恒温下结晶的。
()11. 同素异构转变指的是成分不变,晶体结构改变。
()12、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13、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14、凡是金属都有一定塑性,因此都可进行压力加工. ()15. 某锅炉钢板图纸要求用20钢制作,金相组织检查结果,组织中珠光体占30%,则钢板符合图纸要求()16、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17、在铁碳合金中,只有共析成分点的合金结晶时,才能发生共析转变。
()18、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19、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
()20、冷塑性变形金属加热发生再结晶后,其晶格类型和晶粒形状都改变了()21、冷热加工所形成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出现各向异性。
()22、对金属进行冷、热加工都会产生加工硬化。
()23、位错的滑移是金属进行塑性变形的唯一方式。
(1)电解质溶液电离度与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电离与pH值的计算;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及其计算;同离子效应;缓冲原理及缓冲溶液的性质;盐类的水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要点。
(2)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溶度积原理;沉淀的生成。
(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数;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通过电极电位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4)原子结构与周期系核外电子运动的两个特征,四个量子数;核外电子排布原则与电子排布(遵从能级顺序);原子结构与周期、族、区的划分;掌握1-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其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区,族,周期)(5)分子结构离子键的形成、特征,以及离子的电荷与半径;价键理论基本要点;共价键的形成、特征与类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6)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命名;配位键;简单配合物与螯合物。
(7)s区与p区元素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反应方程;常见矿物药的主要成分。
(一)选择题1:pH=3的溶液比pH=7的溶液酸性高(D )倍。
A. 4倍B. 12倍C. 400倍√D. 10000倍1:0.01mol·L-1一元弱酸溶液的PH值是( B )。
A:小于2 √B:大于2 C:等于2 D:不能确定2:在室温下1.0×10-4 mol·L-1HAc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C。
A. 1.0×10-10B. 1.0×10-4√C. 1.0×10-14 D. 1.0×10-83:往1升0.1 mol·L-1的HAc水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晶体,此时( C )。
A:HAc的电离常数K a增大B:HAc的电离常数K a减小√C:溶液的PH值增大D:溶液的PH值减小4:下列不能组成缓冲对的为A. NH3-NH4ClB. HAc-NaAcC. HCO3--CO32-√D. NaAc-KAc5:一般作为缓冲溶液的是(A )。
10级电商《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一、单选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统计工作过程C.总体与样本的关系D.抽象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A )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3.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 D )个人的年龄分别是25,22,34,41,33 B.性别:男,女 C.上市公司所属行业:金融,房地产,医药,机械制造 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4.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5.我国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0时(截止时间),下列情况应计入人口数的是( D )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年10月29日21时出生,10月31日23时死亡的婴儿 年10月29日23时死亡的人 年11月1日3时死亡的人6.某商场2010年空调销售量为10000台,库存年末比年初减少10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A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7.某企业某年上半年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15、420 、420、420 、420、420 、420、410 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是( B ) 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年底我国的人口数 年10月我国的进口额 9.下列关于相关系数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 A.数值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越强B.仅仅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能用于描述非线性关系C.只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并不意味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绝对值不会大于110.如果报告期商品价格计划降低5%,销售额计划增加10%,则销售量应增加( D )% % 同时研究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居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价格的数量关系,属于( B )A.单相关B.复相关C.直线回归D.曲线回归 12.在回归直线01y x ββ=+中,1β表示( C )A.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0β的数量B.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的数量C.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D.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 13.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B ) A.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14.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同度量因素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指标 15.问卷设计的主体部分是( C )A.被调查基本情况B.引言和注释C.问题和答案D.结语 16.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D ) A.正态分布 B.平峰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17.如果一个样本因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 B ) A.抽样误差 B.非抽样误差 C.设计误差 D.试验误差18.为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2010第二学期)一、解释概念(将随机考察5-8个)1、元认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
2、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3、操作条件作用: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无条件反应是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
操作性行为并不取决于其事先的刺激,而是由其结果控制的。
4、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所以要了解品德必须要了解道德。
5、高路迁移:是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迁移。
6、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7、课堂气氛:通常是指在课堂上站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总和状态,它是学习的重要社会心理环境。
8、移情理解:它是一种能够深入别人内心并“同情”他们的情绪反应。
9、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10、概念同化: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11、概念形成: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12、规—例法:指把要学习的规则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先前知识加以理解、然后用例子对其加以说明的教学方法。
13、例—规法:指先呈现概念的若干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概念的共同关键属性的教学方法。
14、认知: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
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
16、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线性代数期末复习题一、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 矩阵A 、B 的积AB =0,则A =0或B =0。
( N ) 2. 设A 为一任意矩阵,则A +A T ,AA T 均为对称矩阵。
( Y )3. 设对矩阵A 施行初等变换得到矩阵B ,且已知秩(A)=r ,秩(B)=s,则r = s 。
( Y )4. A 、B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AB)*= A *B *。
( N ) 5. 设n 阶方阵A 、B 、C 满足关系式ABC =E ,则BCA =E 。
( Y )6. 设A 、B 为n 阶方阵,则,(A -1 B -1)T =(A T B T )-1。
( Y ) 7. 等价的矩阵的秩相等。
( Y ) 8. 若矩阵P T AP 为对称矩阵,则A 为对称矩阵。
( N ) 9.在4阶行列式中,项a 13a 34a 42a 21带正号。
( N ) 10. A *是n 阶方阵A 的伴随矩阵,则 (2 A)*= 2 A *( N )11.在5阶行列式中,设a ij 为第i 行第j 列元素,A ij 为a ij 的代数余子式。
则, a 31A 41+a 32A 42+a 33A 43+ a 34A 44+ a 35A 45=0 ( Y ) 12.若A *是n 阶方阵A 的伴随矩阵,则,|A *| = |A|n-1。
( Y )13.若A 、B 是同阶方阵,则(A +B )2 =A 2+2AB +B 2。
( N )14. 等价的向量组的秩相等。
( Y ) 15. A *是n 阶方阵A 的伴随矩阵,则A *A =A A *= |A| E 。
( Y ) 16.在4阶行列式中,项a 12a 34a 43a 21带负号。
( N )17. 若 n 阶矩阵A 可逆,则A 的n 个列向量线性相关 ( N ) 18. 若矩阵A 、B 相似,则矩阵A 、B 合同。
( N )19. 实二次型f (x 1, x 2, x 3) =2322x x + 是半正定二次型。
数据结构期末复习题1(0907)一、基本要求1.数据结构基本概念(1)数据、数据对象和数据结构(逻辑、物理结构、基本操作)(2)抽象数据类型(3)算法的特征及评价的标准2.线形结构(1)顺序表的特点及存储结构(2)链表的特点及存储结构(3)栈的特点及基本操作(4)队列的特点及基本操作(5)顺序串和链串的存储结构(6)二维数组的地址计算(7)特殊矩阵的概念及存储结构(对称、三角、对角、稀疏)(8)广义表的概念及存储结构(9)线性表的排序(简单插入、选择和交换)(10)线性表的查找(顺序、折半和分块索引)3.树形结构(1)二叉树的性质及存储结构(顺序、二叉链表、三叉链表)(2)二叉树的遍历(3)线索二叉树(4)树的存储结构(双亲、孩子-双亲、孩子-兄弟链表)(5)树、二叉树与森林的转化方法(6)哈夫曼树(7)二叉排序树及平衡化(8)堆排序树(9)树的等价类划分4.图形结构(1)图的定义及存储结构(2)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
(3)图的连通性(4)最小(代价)生成树(5)拓扑排序(6)关键路径(7)最短路径(单源、顶点对)5.查找表(1)散列表的概念(2)散列表解决散列冲突的方法(开放地址法、链地址法)(3)散列表的插入和删除(4)B_树的概念、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删除)6.排序方法(1)希尔排序(2)快速排序(3)二路归并排序(4)基数排序(链式、计数)(5)排序方法比较和分析(时间性能、空间性能、稳定性)二、单选题1.要求具有同一逻辑结构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其含义为A. 数据元素具有同一的特点B.数据元素其对应的数据个数及数据项的类型要一致C. 每个数据元素都一样D. 仅需要数据元素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相同2.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结点是*p结点的前驱结点,若在*q 和*p之间插入结点*s,则执行操作A. s->next=p->next;p->next=s;B. s->next=p;p->next=sC. q->next=s;s->next=p;D. p->next=s;s->next=q;3.设指针p指向双链表的某一结点,则双链表结构的对称性可以用下面的操作来反映A. p->prior->next=p->next->next;B. p->prior->prior=p->next->prior;C. p->prior->next=p-> next->prior;D. p->next->next= p->prior->prior;4.表达式a*(b+c)--d的后缀表达式是A.abcd*+- B.abc+*d-C.abc*+d- D.-+*abcd5.设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A,B,C,D,则借助一个栈所得到的输出序列不可能是A.A,B,C,D B.D,C,B,AC. A,C,D,BD. D,A,B,C6.设有一个顺序栈的入栈序列是a、b、c,则3个元素都出栈的可能不同排列个数为A.4 B.5 C. 6 D. 77.若已知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1,2,3,…,n,其输出序列为pl,p2,p3,…,pn,若pl是n,则pi是A.i B.n-i C.n-i+1 D.不确定8.已知广义表LS=((a,b,c),(d,e,f)),运算head和tail函数取出元素e的运算是A.head(tail(LS))B.tail(head(LS))C.head(tail(head(tail(LS))))D.head(tail(tail(head(LS))))9.二维数组A的每个元素是由6个字符组成的串,其行下标i=0,l,…,8,列下标为j=1,2.….10。
1 一、我会填。
1、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2、面向东,背对( ),左手指向( ),右手指向( )。
3、早晨,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方,背对着的方向是( )方。
4、指南针,一端指向( )方,另一端指向( )方,北斗星在天空的( )方,
南风是指从( )面向( )面刮的风。
5、观察右图,操场的南面是( ),
西面是( );教学楼在体育馆的
( )方向,大门在图书馆的
( )方向;( )在教学楼
的东南方向。
二,看图填空。
(1)、邮局在游泳馆的( )面;小兰家在小明家的( )方向;学校在游泳馆的( )方向。
(2)、小红从家出发,先向( )面走120米,再向( )面走( )米到邮局。
(3)、小兰上学,可以先向( )面走( )米,再向( )面走( )米,再向( )面走( )米。
(1)、1路公车从火车站出发,向( )方向行驶( )站到邮局,然后向( )面行驶( )站到图书馆。
(2)1路公共汽车从游泳馆向( )方向行驶到少年宫,,然后向( )方向行驶到电影院院,再向( )方向行驶到游泳馆。
3
1、从河马馆往( )面走到狮子馆,再往( )面走就到猴山。
2、从猴山往( )面走到狗熊馆,再往( )面走到蛇馆,再往( )面走到( )。
3、从百鸟园往( )面走到河马馆,再往( )面走到狮子馆。
4、从百鸟园到狗熊馆可以怎样走?
孔雀馆
猴山 狗熊馆
狮子馆 蛇馆 河马馆 百鸟园。
2010级机械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一、填充题1.获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
2.加工细长轴时,由刀具热变形引起的工件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3.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基准相对于起始基准发生位移造成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4.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入体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双向分布。
5.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秀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增大系统刚度、减小毛坯误差、多次加工。
6.安装是指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7.钻削是,主运动是外头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外头的轴向移动。
铣削时铣刀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工件的直线移动是进给运动、8.主切削刃是指刀具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9.风华正茂的切屑各类有带状、挤裂、单元、崩碎四种。
10.总切削力可分解主切削力、径向力、轴向力三个分力。
11.切削热来源于切削层金属的弹、塑性变形和切屑与刀具间的摩擦。
12.刀具磨损一般经历初期、正常、急剧三个阶段。
13.车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主偏角应选用90 为宜,主要是为减小径向力的大小。
14.圆周铣削的两种铣削方式中,逆铣时切入工件时切削厚度最小,切出时的切削百度最大;顺铣切入工件时的切削厚度最大,切出时的切削厚度最小。
15.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16.卧式车床主要参数是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
17.工艺系统是指由:机床、刀具、夹具、工件所构成的封闭系统。
18.机床夹具通常主要包括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和导向装置、夹具体和连接元件等部分组成。
19.定位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
所选用精基准,应保证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0.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称完全定位。
21.工艺基准按用途可分为调刀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2010级《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工件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称为完全定位,按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约束同一个自由度的现象,称为过定位。
2.夹紧机构被称为基本夹紧机构的有 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和偏心轮夹紧机构。
3.工件在夹具中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为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两种。
4.工件的装夹指的是工件的 定位 和 夹紧。
5.斜楔自锁条件是:21Φ+Φ<α 手动夹紧机构一般取α=6度~8度。
6.夹紧装置主要由动力源装置、传力机构、夹紧元件 三部分组成。
7.按夹具的使用特点分类有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拼装夹具。
8.夹具按使用机床不同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齿轮机床夹具、数控机床夹具、自动机床夹具自动线随行夹具以及其他机床夹具等。
9.轴类零件一般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
10.采用布置恰当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则。
11.短圆柱销可限制 2个自由度。
长圆柱销可限制 4 个自由度。
菱形销可限制1个自由度。
圆锥销一般只能限止3个自由度。
窄V 形块限止2个自由度。
长V 形块限制 4个自由度。
12.工件的某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称过定位(重复定位)。
13.工件的实际定位点数,如不能满足加工要求,少于应有的定位点数,称为欠定位。
这在加工中是不允许的。
14. 机床夹具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或导向装置、连接元件、夹具体和其它装置或元件组成。
15.主要支承用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辅助支承用来提高工件的装夹刚度和稳定性,不起定位作用。
16.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称完全定位。
17.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基准位移、基准不重合。
18.机床夹具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_定位_元件、夹紧装置和夹具体。
19.设计夹具夹紧机构时,必须首先合理确定夹紧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010秋季社会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C)。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B)的表现。
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3.从(C)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C.关系建立的基础D.关系的协调程度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C)的标准。
A.结构特征B.互动关系C.归属感D.从属关系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D)。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C)。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
这种变动称为(B)。
A.开放性社会结构B.结构性流动C.非结构性流动D.社会变迁8.(D)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B.偏差行为理论C.社会建构论D.冲突论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C)。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A.错位B.脱节C.畸变D.失衡11.科塞是(B)的代表人物。
A.结构功能主义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社会互动理论12.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B)。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13.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B)。
A.费孝通B.科尔曼C.林南D.格兰诺维特14.(C)不属于正式组织。
A.学校B.公司C.邻里D.教会15.提出中层理论的是社会学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