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虹吸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76.06 KB
- 文档页数:15
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及主要参数 (4)4 设计一般原则 (9)5.布置要求与优化设计 (9)6.水力计算 (11)7.结构设计 (12)8.有关构造、细部结构 (16)9.观测设计 (16)10.技术专题研究 (17)11.工程量计算 (17)12.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7)..................................1 引言格节河 倒虹吸管是 引汤 灌区(电站或其他工程)的 引汤 引水渠上(桩号33+800~36+466)的输水(引水)建筑物,位于 黑龙江 省 汤原 县(市) 胜利 乡的 格节河 ,对外交通为 公路 ,距 哈尔滨—罗北 公路里程约 2 km 。
按初步设计报告,本倒虹吸管经审定为:设计流量 17.31 m 3/s ,采用 方 形过水断面,管径(宽×高) 2.8×3 m ,根数 3 条,进出口设计水位差 0.54 m 。
管体采用 结构,设计最大水头 0.57m ,由进口段、管道、出口段及管道支承结构等建筑物组成,全长 242 m 。
22.1(1)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补充文件); 一、概况引汤灌区位于汤旺河下游松花江的北岸,黑龙江省汤原县境内,引汤灌区近期灌区范围,西起引汤渠首,东至乌龙河合阿凌达河,南起汤旺河、松花江交界,北至阶地的夹长条状,区内地形西北、东南低,地面坡度在1/5000左右。
近期灌区面积26.87万亩。
二、工程地质引汤灌区的总干渠和干渠均布设在阶地的边缘。
粘性土较厚,一般在2-4m 左右,其下层为中砂和砂砾石,除沟谷外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4-6m ,大部分建筑物基础坐落在砂层上。
根据地质剖面图显示从上而下4-8米均为含壤土的细砾层,垂直渗透系数0.0865厘米/秒,渗透损失较大,休止角为水上35.5°、水下34°。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VI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
管网工程倒虹吸施工方案倒虹吸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物或设施的下水道系统中使用倒虹吸原理,通过引入空气来增加水流量和提高排水效果的一种施工方法。
下面是针对管网工程倒虹吸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一、工程背景:在一些较老的建筑物或设施中,由于管道设计不合理或结构老化等原因,常常出现排水不畅、堵塞等问题。
为了提高设施的排水效果,倒虹吸施工方案逐渐被广泛采用。
倒虹吸施工方案通过引入空气,可以增加水流量,提高排水效果,解决排水问题。
二、工程流程:1.现场勘察: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察,确定管道的长度、材质、坡度等参数,以便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2.施工设计:基于现场勘察的结果,进行施工设计,确定倒虹吸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以及空气引入的方式等。
3.施工准备:根据设计结果,采购倒虹吸设备和相关材料。
准备施工工具和安全设备,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预处理。
4.施工施工:具体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整理管道:清理管道内的杂物和污垢,确保管道畅通无阻。
(2)安装倒虹吸设备:根据设计结果,安装倒虹吸设备在管道中合适的位置,并与管道进行连接。
(3)连接空气引入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空气引入设备,并将其与倒虹吸设备连接。
(4)测试和调整:完成施工后,测试倒虹吸设备和空气引入设备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施工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施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要点:在进行倒虹吸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使用安全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管道清理:施工前需要对管道进行清理,确保管道内没有杂物和污垢,以免影响倒虹吸设备的正常工作。
3.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倒虹吸设备和空气引入设备,确保其性能和质量。
4.设备调整:在施工后需要对倒虹吸设备和空气引入设备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效果。
5.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倒虹吸钢管的设计原理与优势分析倒虹吸钢管是一种采集自然降水的设备,其设计原理和优势使得它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雨水收集系统。
本文将对倒虹吸钢管的设计原理与优势进行深入分析。
倒虹吸钢管的设计原理基于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
虹吸现象是通过建立负压差来实现液体运输的过程,而倒虹吸钢管正是利用这一原理。
当雨水通过倒虹吸管引入系统时,自然的重力会形成负压,使得雨水能够自动流入管道中。
倒虹吸钢管的设计中通常包含一个上开放的汇水面以及一个下方的出水口,这样就能确保雨水顺利进入并排放出系统。
倒虹吸钢管在雨水收集系统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首先,它能有效地收集和储存雨水。
倒虹吸钢管的设计原理使得它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将雨水引入系统中。
相比于传统的雨水收集方法,倒虹吸钢管能够采集到更多的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倒虹吸钢管易于安装和维护。
相对于其他复杂的雨水收集系统,倒虹吸钢管的安装和维护非常简便。
它只需要一个倒虹吸钢管和一个相应的排水系统就能完成。
这意味着无论是建立新的雨水收集系统还是更新现有的系统,都能够快速地完成。
此外,倒虹吸钢管还具有出色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它通常由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聚合物。
这种材料能够抵御日常的磨损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系统长期可靠地工作。
倒虹吸钢管的设计还能够实现多功能的应用。
除了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倒虹吸钢管还可以与其他系统结合使用,例如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
它能够将收集到的雨水供给植物的生长,并且也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排放到合适的地方,减少地面积水的形成。
此外,倒虹吸钢管还能够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在雨水经过倒虹吸钢管的过程中,一些悬浮物质和杂质往往会被过滤掉,使得收集到的雨水更加纯净。
这对于一些特殊场合的雨水使用非常重要,如农业灌溉或者工业用水。
总结来说,倒虹吸钢管的设计原理基于虹吸现象,利用负压差使得雨水能够快速且高效地进入系统中。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收集和储存大量的雨水,易于安装和维护,具有出色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实现多功能的应用和净化雨水的效果。
倒虹吸设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及主要参数 (4)4 设计一般原则 (9)5.布置要求与优化设计 (9)6.水力计算 (11)7.结构设计 (12)8.有关构造、细部结构 (16)9.观测设计 (16)10.技术专题研究 (17)11.工程量计算 (17)12.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7)21引言格节河倒虹吸管是引汤灌区(电站或其他工程)的引汤引水渠上(桩号33+800~36+466)的输水(引水)建筑物,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市)胜利乡的格节河,对外交通为公路,距哈尔滨—罗北公路里程约 2 km。
按初步设计报告,本倒虹吸管经审定为:设计流量 17.31 m3/s,采用方形过水断面,管径(宽×高) 2.8×3 m,根数 3 条,进出口设计水位差 0.54 m。
管体采用结构,设计最大水头 0.57m,由进口段、管道、出口段及管道支承结构等建筑物组成,全长 242 m。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主要文件(1)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补充文件);一、概况引汤灌区位于汤旺河下游松花江的北岸,黑龙江省汤原县境内,引汤灌区近期灌区范围,西起引汤渠首,东至乌龙河合阿凌达河,南起汤旺河、松花江交界,北至阶地的夹长条状,区内地形西北、东南低,地面坡度在1/5000左右。
近期灌区面积26.87万亩。
二、工程地质引汤灌区的总干渠和干渠均布设在阶地的边缘。
粘性土较厚,一般在2-4m左右,其下层为中砂和砂砾石,除沟谷外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4-6m,大部分建筑物基础坐落在砂层上。
根据地质剖面图显示从上而下4-8米均为含壤土的细砾层,垂直渗透系数0.0865厘米/秒,渗透损失较大,休止角为水上35.5°、水下34°。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倒虹吸施工方案倒虹吸施工方案700字倒虹吸,又称为倒吸式通风系统,是一种通过地下管道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内部,同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的通风系统。
下面是倒虹吸施工方案。
1. 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倒虹吸系统的设计和布置方案,包括管道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2)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如PVC管道、标准螺纹接头、排气扇等。
(3)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方便施工。
2. 管道安装:(1)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倒虹吸系统的主干管道走向,将PVC管道按照要求铺设好。
(2)根据需要,设置分支管道,将其与主干管道连接。
(3)使用标准螺纹接头将管道连接好,确保连接牢固。
3. 出口设置:(1)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倒虹吸系统的出口位置,将其固定在建筑物外墙上。
(2)使用遮雨罩或防鸟网等装置,防止杂物进入倒虹吸系统。
(3)检查出口位置是否合理,防止出口被其他物体遮挡。
4. 排风扇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需要安装的排风扇的位置。
(2)将排风扇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确保安装牢固。
(3)连接排风扇与管道,确保连接紧密,不漏风。
5. 系统测试:(1)在施工完成后,对倒虹吸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2)通过在室内点燃香烟等方法,观察烟雾的流向,检查系统的通风效果。
(3)检查系统的噪音和震动情况,确保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6. 完善系统:(1)根据使用情况和实际需求,对倒虹吸系统进行调整和完善。
(2)根据需要,安装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更好地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
(3)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倒虹吸施工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工作、管道安装、出口设置、排风扇安装、系统测试和完善系统等步骤。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倒虹吸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目录1、基础施工 (3)2、砌管座 (3)3、涵管敷设 (3)4、倒虹吸管灌水试验 (3)5、盖板预制及安装 (4)6、洞口及接线工程 (4)1.基坑开挖 (4)2.基础砼浇注 (4)3.台身施工 (4)4.沉降缝 (5)5.防水层 (5)6.接缝 (5)7.进出水口 (6).............................................................................为了保证台背回填的质量,我部将采取如下措施: (6).......................................................................1.基本要求 (7)2、检测项目要求 (7)3.外观鉴定 (9)........................................................................................................................................................................................................................................................................................................................................................................................................................................................................................................................................................................本倒虹吸桩号为 K28+722,涵长 38.00m ,其中盖板孔径为 2.0×2.0m,倒虹 吸管孔径为 0.5m,与路线右交角为 700。
倒虹吸施工工艺及方法概述倒虹吸是一种利用大气压力差异将水从低处抽取到高处的施工工艺。
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和其他水处理设施中。
本文将介绍倒虹吸的施工工艺及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倒虹吸原理倒虹吸是基于大气压力原理的一种抽水方法。
当一个管道的顶部高于水面时,管道内的空气会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使得管道内部的压强降低。
与此同时,底部的水面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使得水的压强增加。
这种压力差会使得水从底部被抽取到顶部,实现抽水的目的。
二、倒虹吸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设计和规划:在进行倒虹吸施工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施工流程的规划。
设计方案应包括管道的布置、尺寸和材料选择等内容。
2.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管道、管件、密封材料和其他辅助工具和设备。
确保这些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障碍物和堆积物。
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三、倒虹吸施工步骤1.安装固定支架:根据设计方案,在施工现场确定合适的位置,安装固定支架。
支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能够承受管道和水的重量。
2.安装管道和管件:根据设计方案,依次安装管道和管件。
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并使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注意管道的坡度和弯曲度,以保证水能够畅通流动。
3.进行测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倒虹吸系统的测试。
通过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检测系统的漏水情况,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
如有必要,调整支架的高度,更换管道的尺寸和材料,以使系统达到最佳的抽水效果。
四、倒虹吸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注意操作安全,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2.合理设计:在进行施工之前,进行充分的设计和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管道的布置、尺寸和材料。
3.质量控制: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倒虹吸工程施工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排水系统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如今强降雨时期,排水系统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突发事件,给城市的安全、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发展一种新的、安全、可靠、高效、低成本和环保的雨污分流技术和设施对于解决城市排水问题至关重要。
而倒虹吸工程正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种雨污分流技术,可以通过提高雨水的利用率,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达到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施工方案倒虹吸工程是通过在道路中间设置某种独特的构造物,使得雨水在自然流动过程中将污水和杂质从上端吸入倒虹吸设施内部,进而分别进入污水与雨水流动管道并分别排放。
因此,倒虹吸工程的施工设计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址与工程规模在选址时,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和雨水集中排放的现状,找到合适的道路,保持合理的路宽和车道数,还需关注道路的坡度及基地土质等方面的特征。
结合发展预测,确定倒虹吸工程的规模,包括设施的材料使用、吸水槽的尺寸和深度、雨水和废水的管道尺寸以及总体布局等。
2.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倒虹吸工程的外观设计、抗污染能力设计、接水口尺寸、深度和管径、进水槽内的流动状态设计等问题,针对不同的环境和使用需求,设施的形状和规模会有所不同。
3.制造加工制造加工时,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零部件的制造和加工,对于大型的设施,可以采用铝合金等轻质金属材料制造和加工。
制造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防锈处理以保证使用寿命。
4.安装调试安装调试时,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场条件进行设施的安装,包括吸水槽的安装、管道连接的安装、进水口的安装等。
同时,需要进行现场测试,检查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规范,以及各部件之间的流路是否畅通,检查设施能否达到预期的雨污分离效果。
5.运营管理在设施建成后,还需进行运营管理,包括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对于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施可以长期稳定、高效地工作。
三、结论综上所述,倒虹吸工程是现今城市雨污分流的一种新型技术,它具有安全、卫生、环保、节能、低成本的特点,将对城市排水系统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倒虹吸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范本一:1. 倒虹吸施工组织设计1.1 项目简介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目标1.1.3 项目范围2. 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2.1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2.2 项目经理职责2.3 各专业负责人职责2.4 施工队伍组织3. 项目时间计划3.1 施工总进度计划3.2 分部工程计划3.3 各专业工期计划3.4 施工配合流程4. 人力资源管理4.1 人员招聘及管理4.2 安全教育培训4.3 人员考勤管理4.4 劳动纪律及奖惩制度5. 质量管理5.1 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5.2 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5.3 质量记录及报告6. 供应物资管理6.1 采购计划及调度6.2 物资验收及入库管理6.3 物资消耗统计及补充7. 安全管理7.1 安全责任与安全目标7.2 安全规章制度7.3 安全培训及防护措施7.4 安全事故处理8. 环境保护8.1 环境政策与目标8.2 环境影响评估8.3 环境监测与改善措施8.4 废弃物管理与处理9. 财务管理9.1 预算控制9.2 成本核算9.3 资金使用与监管9.4 财务报告与审计10. 附件10.1 工程图纸10.2 合同文件10.3 人员名单10.4 物资清单11. 法律名词及注释11.1 合同法解释11.2 劳动法解释11.3 建筑施工安全法解释范本二:1. 倒虹吸施工组织设计1.1 项目简介1.1.1 项目背景及目标1.1.2 项目概述1.1.3 施工范围与要求2. 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2.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2.2 项目经理职责与权限2.3 各专业负责人职责2.4 施工人员配置与分工3. 时间计划与进度控制3.1 施工总进度计划3.2 分部工程计划编制与调整3.3 各专业工序安排与跟进3.4 施工配合与协调4. 人力资源管理4.1 人员招聘与录用4.2 培训与技能提升4.3 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4.4 人员考勤与管理5. 质量管理5.1 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5.2 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5.3 质量记录与报告5.4 非质量问题处理与改进6. 物资管理6.1 采购计划与供应商选择6.2 物资接收与入库管理6.3 物资消耗与补充6.4 物资清单与台帐管理7. 安全管理7.1 安全责任与安全目标7.2 安全规章制度7.3 安全培训与防护设施7.4 安全事故处理与报告8. 环境保护8.1 环境政策与目标8.2 环境影响评估8.3 环境监测与改善措施8.4 废弃物处理与管理9. 财务管理9.1 预算与资金计划9.2 成本核算与控制9.3 资金使用与监督9.4 财务报告与审计10. 附件10.1 工程图纸与设计文件10.2 合同与协议文本10.3 人员名单与分工表10.4 物资清单与配送记录11. 法律名词及注释11.1 建筑法律条文解释11.2 合同法律术语解释11.3 劳动法律相关条款附件:附件1: 工程图纸附件2: 合同文件附件3: 人员名单附件4: 物资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律条文解释:根据国家相关建筑法规对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解释说明。
倒虹吸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倒虹吸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倒虹吸现象的定义、特点和产生条件;(2)掌握倒虹吸现象的原理,能够解释不同液体之间的相互吸水现象;(3)了解倒虹吸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灌溉、污水处理等。
2.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问题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倒虹吸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倒虹吸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倒虹吸现象的产生条件和原理;3.倒虹吸现象的应用实例;4.倒虹吸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倒虹吸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理论讲解:讲解倒虹吸现象的定义、特点和产生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倒虹吸现象的原理;3.应用实例:介绍倒虹吸现象在农业灌溉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倒虹吸现象的实际意义;4.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倒虹吸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5.问题讨论:通过问题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总结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收获。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倒虹吸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2.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倒虹吸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问题讨论法:通过问题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倒虹吸现象,让学生了解倒虹吸现象的实际意义;5.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倒虹吸施工技术交底倒虹吸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物内外压差不平衡的问题。
本文将就倒虹吸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交底,包括其原理、施工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倒虹吸施工技术的原理倒虹吸施工技术利用了自然界中的倒虹吸现象,将此原理运用在建筑物的通风系统中。
倒虹吸是指在一端开口较大、另一端开口较小的管道中,由于气流速度的变化,可以形成气流的逆向流动。
这就使得建筑物内外的气压差得以调节,实现空气的流动,达到通风、换气的效果。
二、倒虹吸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1.确定施工位置:首先需要确定倒虹吸施工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建筑物的顶部或侧面。
2.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倒虹吸施工方案,包括管道的长度、直径以及开口的大小等。
3.清洁施工区域:在施工前需要先将施工区域进行清洁,避免灰尘、杂物等对施工的影响。
4.安装倒虹吸管道:根据设计方案,将倒虹吸管道按照规定的尺寸进行安装,确保管道的连接紧密无漏。
5.调试倒虹吸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倒虹吸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具体调试方法包括检查管道的气密性、调整开口的大小和角度等。
6.监测工作:一旦倒虹吸系统投入使用,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倒虹吸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1.确保施工安全:在进行倒虹吸施工时,需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
使用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施工区域的周围没有无关人员。
2.合理设计:在进行倒虹吸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确保倒虹吸系统的尺寸和位置合理,以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3.严格质量控制:在安装倒虹吸管道的过程中,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定期维护:倒虹吸系统的维护非常重要,定期检查管道的气密性、清理管道内部的杂物,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结:倒虹吸施工技术是一种有效解决建筑物内外压差不平衡问题的方法。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倒虹吸系统可以实现建筑物内外气压的平衡,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 (4)3. 设计基本资料及主要参数 . (4)4 设计一般原则 . (9)5. 布置要求与优化设计 . (9)6. 水力计算 . (11)7. 结构设计 . (12)8. 有关构造、细部结构 . (16)9. 观测设计 . (16)10. 技术专题研究 . (17)11. 工程量计算 . (17)12.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 (17)1引言格节河倒虹吸管是引汤灌区(电站或其他工程)的引汤引水渠上(桩号33 + 800〜36+ 466)的输水(引水)建筑物,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市)胜利乡的格节河,对外交通为公路,距哈尔滨—罗北公路里程约2 km。
按初步设计报告,本倒虹吸管经审定为:设计流量17.31 m3/s,采用方形过水断面,管径(宽X高)2.8x 3_m,根数二 __________ 条,进出口设计水位差 0.54 m。
管体采用结构,设计最大水头0.57m,由进口段、管道、出口段及管道支承结构等建筑物组成,全长 242 m。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主要文件(1)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补充文件);一、概况引汤灌区位于汤旺河下游松花江的北岸,黑龙江省汤原县境内,引汤灌区近期灌区范围,西起引汤渠首,东至乌龙河合阿凌达河,南起汤旺河、松花江交界,北至阶地的夹长条状,区内地形西北、东南低,地面坡度在 1/5000左右。
近期灌区面积26.87万亩。
二、工程地质引汤灌区的总干渠和干渠均布设在阶地的边缘。
粘性土较厚,一般在2-4m左右,其下层为中砂和砂砾石,除沟谷外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4-6m,大部分建筑物基础坐落在砂层上。
根据地质剖面图显示从上而下4-8米均为含壤土的细砾层,垂直渗透系数0.0865厘米/秒,渗透损失较大,休止角为水上35.5 °、水下34°。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属区域构造稳定区。
依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1997,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不进行抗震设计。
三、总干渠36+466倒虹吸工程的格节河洪水按 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按 5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
工程级别为3级。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基本组合 1.25,特殊组合1.10.四、水利要素:上下游水位、渠道比降、渠底高程、渠道边坡、渠道底宽、地面高程、设计流量等见表X (2)初步设计审批文件(包括对本工程的其他文件);(3)技术设计任务书;(4)其它有关文件及资料。
2.2 主要设计规范(1) SDJ12 — 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和补充规定(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2) SDJ217 — 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3) SDJ10 — 78①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4) SDJ20-78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5)SDJ207-8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6)SD303-88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试行);2.3 主要参考资料[1]《水工建筑物》第三版天津大学[2]《水力学》(上下册)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持恭第三版[3]《结构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龙驭球[4]《钢筋混凝土结构学》[5]AutoCAD2002中文版应用教程[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等3设计基本资料及主要参数3.1 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1) 工程等别:根据本工程规模及SDJ12-78或SDJ217- 87规范,确定本工程为________ 等工程。
(2) 建筑物级别:管道、支承结构及管道进出口段等各部建筑物的设计级别应按有关规范确 ^定。
3.2 地震烈度(1)基本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其地震基本烈度为_VI ____ 度。
⑵设计地震烈度: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划》SL203-1997规定,本工程设计地震烈度为_VI ___ 度。
3.3 输水流量及允许水头损失(1) 输水流量(见表1)。
表1输水流量(2) 允许水头损失:根据渠系水面线要求,通过设计流量时,本倒虹吸管允许最大水头损失值为m。
3.4 输水水质引汤灌区的总干渠和干渠均布设在阶地的边缘。
粘性土较厚,一般在2-4m左右,其下层为中砂和砂砾石,除沟谷外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4-6m,大部分建筑物基础坐落在砂层上。
根据地质剖面图显示从上而下4-8米均为含壤土的细砾层,垂直渗透系数 0.0865厘米/秒,渗透损失较大,休止角为水上35.5 °、水下34°。
3.5 进出口渠道要素(见表2)表2进出口渠道要素表表3地形资料⑴管线区的综合地质平面图(1 : 200〜1 : 500,管线长于1000m时1 : 1000〜1 : 2000); ⑵管线纵、横地质剖面图(1 : 200〜1 : 500);(3)管线区不良地质构造处及特殊地段(如跨越河溪、道路等)的平面图、剖面图(1 : 200〜1 : 500)及有关专题报告;(4)建筑材料产地、贮量及质量分布图;(5)地基及回填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4、表5,包括不同的管段区);(6)地质报告或说明书。
表4地基物理力学指标管段区名:管段区名:_____3.8 水文气象资料表6多年月平均气温与水温资料单位:C(1) 气温及水温:多年实测的日平均气温及水温,或月平均资料(见表 6);(2温极端最高气温C (发生在年月日);(3) 极端最低气温C (发生在年月日);(4)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rn/s (风向);(5) 冰冻期为月,结冰厚度m,持续最长时间d,冻土层厚度m;(6) 地下水埋深;(7) 冰凌资料。
3.9 专题资料3.10 材料特性3.10.1 混凝土(1) 混凝土设计强度与弹性模量见表 7。
表7混凝土设计强度与弹性模量表单位:MPa表8混凝土其他参数表9钢筋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3.10.3 其他3.11 安全系数(1)混凝土结构构件强度安全系数见表10。
表10混凝土结构构件强度安全系数表1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强度安全系数(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使用中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抗裂安全系数(K f),见表1 2表12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裂安全系数K f表13建筑物稳定安全系数3.12 其他系数(1) 管节搬运、吊装等动力系数:K n= ________ :(2) 管体与管座之间的摩擦系数:f二 ________ 。
4设计一般原则4.1倒虹吸管设计除执行本大纲外,还应符合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规定。
4.2 倒虹吸管是引水建筑物,其工作情况及设计要求必须满足整个引水工程规划设计的要求。
4.3 鉴于温度荷载对管道应力影响较大,又难于准确计算,因此,在管道设计中,应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尤其要注重隔温措施,一般尽量采用掩埋式或其它隔温结构,以减小温度荷载对管道应力的影响。
4.4 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在设计上一般不进行计算,只提请施工部门采取措施,应控制均匀收缩在允许范围之内,并应尽量避免非均匀收缩。
4.5 地震力为特殊荷载,设计中一般可不考虑,应着重采取抗震结构及工程措施。
只有对7度以上地震区的大型倒虹吸管,且是露天铺设时,应按SDJ10-78的要求进行设计。
4.6 倒虹吸管主要是承受较大的内水压力荷载,因此,钢筋混凝土管道结构应按不允许开裂的要求进行设计。
4.7因混凝土具有易裂性,对混凝土水管,尤其是高压管,应从结构构造、布筋、施工等方面注重采取抗裂防渗措施。
4.8 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中(如用顶管法、盾构法施工,或管道通过河谷道路等)的一些特殊要求。
4.9 在寒冷地区,应按防冻要求设计,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5布置要求与优化设计5.1 一般规定5.25.3 管道段5.3.1 _管道的断面形式及尺寸、根数、材料及支承结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一般应根据工程规模及工程的具体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3.2 管座形式选择提示:园形管座的形式有素土平基、弧形土基、刚性弧形管座、内园外城门型、梁式支承、两点式支承、中空式刚性弧形管座等多种。
管座形式对管道应力影响较大,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或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3.3 镇墩布置(1) 管道转弯处应设置镇墩;(2) 镇墩在管道直段上的设置。
5.3.4 管节长度与伸缩沉陷缝5.3.5 专题设计6水力计算6.1 计算任务6.2 管道流速倒虹吸管内流速应根据允许水头损失值,经技术经济比较和管内不淤条件选定。
6.3水头损失计算6.4 管道过水能力的核算倒虹吸管内的水流为压力管流,故其管道内的过水能力按压力管流公式计算。
6.5 进出口水面衔接的验算7结构设计7.1荷载及其组合7.1.1 荷载7.1.1.1 基本荷载(1) 自重(包括管道隔温结构的自重);(2) 满管水重;(3) 设计内水压力;(4) 外水压力;(5) 管道弯曲段水流的离心力;⑹土压力;(7) 地面荷载;(8) 支座反力;(9) 温度荷载;(10) 雪荷载。
7.1.1.2 特殊荷载(1) 校核内水压力;(2) 地震力。
7.1.2 荷载组合荷载组合一般应按表14〜16采用,但有时还要考虑其它可能的荷载及可能的最不利组合。
(1)管道横向计算的荷载组合,见表14。
表14管道横向计算的荷载组合表表15管道纵向计算的荷载组合(3) 镇墩计算的荷载组合,见表16。
表16镇墩计算的荷载组合注:表14〜16中,外水压力值应取各荷载组合中最不到状况的水位进行计7.2 管身内力计算7.2.1 设计一般规定7.2.2 横向计算7.2.2.1 圆形管计算原则提示:(1)横向计算:通常取1m长管段作为计算单元,按平面问题计算,当管壁厚度(6)一1 1 /与平均半径(r o)之比值r o 8时为薄壁管,反之为厚壁管。
(2)薄壁管为三次超静定结构,可按弹性中心法求解内力。
(3)厚壁管:在均匀内(外)水压力作用时,按惮性力学方法计算,对其它荷载引起的内力仍用结构力学的弹性中心法求解内力。
(4)横向截面内力计算,一般只计算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断面的顶、腰、底三个控制点的内力(M N)。
然后按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内力(工M 2 N),按偏心受拉(压)构件计算截面尺寸及钢筋用量,并验算其抗裂稳定性。
(5)在计算弯矩产生的应力时,应考虑横截面曲率的影响。
7.2.2.2 箱形管计算原则7.2.2.3 计算步骤及公式723 纵向计算7.3 镇墩结构设计7.3.1 设计一般要求7.3.1.2 镇墩结构计算内容(1) 抗滑与抗倾覆稳定性校核;(2) 结构强度验算;(3) 地基承载能力验算,必要时进行沉陷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