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四节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在观察、体验和分析中,认识

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培养观察的目的性、精细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分析力的来源,加深对力的定义的理解与认识。

2、通过“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实验,了解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加深对力的三要素的认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图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对于接受新鲜事物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

3、通过“制作空气动力小车”活动,进一步深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生活、

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使社交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该知识点通俗易懂,学生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深有体会。但本课在教材中作为第八、第九章的连接点,对于学生力学知识的完善和力与运动关系的建立意义重大,承担着学生力学知识体系建立的奠基作用。因此作者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止步于这一句话,教学内容也不应该是如此肤浅和空泛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

1、加深对力的定义、力的三要素的理解。

本章前三节(弹力、重力、摩擦力)是学生对力学初步建立认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往往局限于从力的性质出发定义和区分力,而不会想到指出力的方向和施力物体。在学习本课前,若问学生“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大部分学生会犹豫地说出“受到支持力、重力和摩擦力”,若再问他“摩擦力的方向向左还是向右?施力物体是谁?”学生却支支吾吾、无言以对了…说明学生对“力是(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包含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两个知识点的认识是粗浅的。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力学知识还不完善,没有学过《二力平衡》和《牛顿第一定律》,无法对平衡状态和平衡条件做出判断,因此不能对物体做受力分析,

但作者认为力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错综复杂、逐步完善、不断纠错的过程,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一些猜测和尝试。

教材58页“WWW”中的3个问题设置,以及62页“活动9.1观察与思考”,均说明本课必须对受力分析作出一定要求。

2、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判断力的有无。

以学生目前的基础,往往仅凭感觉判断一个力是否存在,而难以给出判断的依据。因此本课在实验1“用手指压铅笔尖”中,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形变,并以此作为手指受力的依据;同理在实验2“小华用力推小明”中,引导学生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作为小华受力的依据,并在整节课中继续深化这一认识。

对于什么是“改变运动状态”,本课并没有详细说明,但学生对此有初步的体验,即“从静止到运动”,虽然这种认识不全面,但也为第九章第四节《力与运动的关系》打下了一定基础。

教材58页“活动8.7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在最后提出的问题“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本课应当引导学生思考“运动”与“力”之间的联系。

3、初步认识“整体”与“部分”,“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的区别。

大部分学生在课前都存在错误的概念,如“汽车的动力来自车轮”、“飞机的动力来自螺旋桨”,这种认识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然而根据力的定义,“车轮”、“螺旋桨”并不是施力物体。通过本课的辨析,学生应当进一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58页“读一读”中涉及火箭的推进原理,“WWW”中涉及直升机升力,这些都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中应当由此推广到其他方面的应用,如游泳、滑雪等体育运动,并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为学生今后的整体思维和部分思维打下基础。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拳击运动员主动出击,打倒对手,说明只有对手才受到力的作用!

导入

初步认识 DIS 实验: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深入探究

活动: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

思维提升 评估交流

判断正误,说出理由 应用实践 联系实际,说明原理

提出猜想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手压笔尖

旱冰鞋互推

以卵击石

人吸地球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飞机 水上飞行器

铁吸磁铁

空气动力小车

用头顶球时,头也很疼,说明足球受力的同时,头也受到了力的作用。

你怎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我们做一些小实验,找到证据。

你观察到的数据和图像能否证明你的猜想?

评估交流:

飞机的轮子不能提供动力,它怎样获得向前的驱动力?

游泳

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理?

你能否用气球、吸管等器材制作一台空气动

力小车?

你的小车运用了什么原理?

对照板书,总结本课知识

【教学反思】

课堂上的三次惊叹

本课教学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也给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后续的物理学习有积极意义,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内,学生由衷地发出了三次惊叹,他们被物理学的美丽、有趣和新奇深深地打动了。

第一次惊叹发生在学生使用DISLab软件,看到图像时。此前学生虽然使用过温度传感器和声级传感器,但从未在屏幕上见过如此对称、规范的图像。当红蓝曲线开始蔓延,并随着双手用力的大小开始高低起伏时,学生内心一定是非常震撼的,他们被图像的美所吸引,为数字化技术的科学性、实时性所折服,这也是本节课成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体现。

第二次惊叹发生在学生感受到模型飞机的强大风力时。空气的运动形成了风,学生被吹眯了眼睛,吹乱了头发,这种体验不仅很有趣,放松了心情,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