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中外近现代绘画艺术
- 格式:ppt
- 大小:11.85 MB
- 文档页数:71
中西绘画的比较1.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画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大的产物,表现的是一种中国哲学思维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和谐自然的价值追求。
西方经过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讲究艺术与科学一致,强调人的价值与理性的力量,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对理性求实的精神。
2. 造型手段不同:中国画以线为主,讲究气韵与空灵超逸,造型简练传神,注重表现形象神韵。
西方绘画以明暗和色彩为主,造型详尽写实,注重光影和立体感的真实性3. 观察方法不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1)散点透视:是指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的视域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在各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中国画的大场面或长的立轴和长卷,都是运用了散点透视,这样会使山水画出现“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
(2)焦点透视:讲究科学性,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有一个固定的视点,作画取景也只限于在这个视点、视向所决定的视域内。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专题一、人物1、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鲜明的写实特点,犹如真人。
2、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是用线条描绘形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描绘形象体积、光影、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1.中西景物绘画创作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创作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
西方画家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严谨的写实的空间效果。
2.构图与描绘手法:中国画家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生活、对真山真水的感受,不求完全模仿自然景物某一特定角度下的直观形象,而是借助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西方风景画家善于从特定的角度深究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效果。
3.空间处理手法:中国画使用“三远法”。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美术鉴赏知识专题教案新人教版【鉴赏基础基础知识】1.美术作品的分类:根据艺术门类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依照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分为: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以艺术语言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2.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美术所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广义的说,参与美术作品表达的一切都有语言的属性,狭义的说则是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两方面。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点、线、面、色。
为了把语言元素组织体现出来,美术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手段,在西方绘画中就是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中国画中就是笔墨、章法、皴法等。
3.具象艺术:⑴具象艺术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它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按照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世界来描绘对象。
⑵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
⑶具象艺术的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
4.怎样鉴赏具象艺术?⑴首先是要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肖像就是它表现的是历史上的具体的人,而主题性作品更具广泛的代表性,是一个时代甚至一个民族的历史写照。
⑵再者就要看作品的环境表现,因为在具象美术作品中,典型形象是与典型环境相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对于具象形象来说,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
5.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⑴意象艺术: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表现为目的,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世界,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一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性艺术类型。
⑵作品形象的怪异性。
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得真实传达,尽管它可能怪异丑陋,但它在艺术上却更集中更典型。
6.抽象艺术是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答:(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答: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3、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答:(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
(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4、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
(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
(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6、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答:(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7、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有何特点?答:(1)主要表现北方石质山岳,山势险峻。
(2)画上多有长松、古树、巨石、飞泉。
(3)画法以顿挫的线条勾出山石凹凸,再加点皴,山石外轮廓线条较为明显。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重点难点了解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知识归纳1.中国画变革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中国画发生激烈演变、西方绘画的引进与发展, 产生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型中国画(代表画家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融合型中国画(代表画家徐悲鸿、李可染)2.油画:新中国成立以后油画长足发展3.版画:由传统版画画家作稿刻工刻板的复制版画发展成画家自画自刻自印的创作型版画4.新品种新样式绘画: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以西方的造型观念形式法则色彩方法创造出的不同于传统观念、笔墨和技法又继承传统注重诗意和境界的绘画。
5.中国近现代绘画代表作品画种作者及作品中国画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虾》 黄宾虹《山水册页》 《湖滨山居》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雄视》徐悲鸿《奔马图》 《群马图》李克染《春雨江南》油画 董希文《开国大典》吴作人《齐白石像》版画 古元 《一湾解冻的湖水》彦涵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李桦 《怒吼吧,中国》新品种新样式的中国画林凤眠《油灯花果》吴冠中《根扎南国》 《春雪》陈丹青《进城》 跟踪练习一、选择题1.对于《蛙声十里出山泉》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潘天寿的国画作品课标要求欣赏近现代优秀绘画艺术作品,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概况,能恰当使用美术术语,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描述、分析、比较、解释、评价绘画作品。
B.作者采用了线条和随类赋彩的表现技法C.作者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构思达到了没有蛙声胜似蛙声的意境D.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与西方绘画的写实画法结合起来表现此作品2.下列作品是油画的是( )A.《油灯花果》 B.《群马图》 C.《田横五百士》 D.《春雨江南》3.下列作品不是中国画的是( )A.《群马图》 B.《张卿子像》 C.《王时敏像》 D.《齐白石像》4.对于作品《一湾解冻的湖水》描述正确的一项( )A.徐悲鸿·油画B.齐白石·国画 C.潘鹤·雕塑 D.古元·版画5.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用马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画家是A.齐白石 B.徐悲鸿 C.黄宾虹 D.李可染6.用画虾来歌颂自然界生命力的是( )A.徐悲鸿 B.齐白石 C.李可染 D.黄宾虹7.善于画山水的传统型中国画家是( )A.徐悲鸿 B.齐白石 C.李可染 D.黄宾虹二、填空题1.随着社会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中国画也在经历着不断的革新,逐步形成了两种基本类型和的中国画。
现代画家周亚女,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会员,世界中文作家协会会员。
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
少时曾研习透明水彩画。
主攻工笔花鸟画。
上溯黄荃画风,清丽典雅、细腻含蓄,尤擅牡丹等花卉。
作品多次入展省市级画展并入画册。
获2003全国茶花书画大赛优秀奖。
曾赴欧洲文化交流,观摩借鉴西方绘画,持“绘画最终是审美的胜利”的信念。
与绘画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中华散文》《江南》《中国花鸟画》等国家、省(包括台湾)、新加坡一级文学美术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文学美术评论若干。
获多项全国性散文大赛优秀奖及作品入编《华夏散文经典》等多种专集。
宋永进1966年7月生于浙江兰溪。
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大学四年中,留校作品数量居全系之首,共计二十余件(包括油画、水彩、素描等)。
其中油画《有鱼的静物》被浙江美术学院正式收藏。
1999年考入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硕士课程研修班。
现为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浙江水彩画家协会会员,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系主任。
主要发表油画作品在下列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表《美术》——(1993)《红色的休止符》《新美术》——(1999)《画具包围中的老头》《女双人体》《半边天》《三十秒》《红色的休止符》等。
《文艺研究》——(1999)《绿茶》《美术观察》——(2002)《穿过斑马线》《力聚等分结》《红色的休止符》《男人体A》等。
《艺术状态》——(2002)《门系列之二》《红色的休止符》等。
《中国油画》——(2003)《家系列之二》《艺术丛林》——(2003)《灯火阑珊处》等《美术报》——(1994—2001)《红色的休止符》《东方欲晓》等油画作品在下列国内报刊上发表《文艺报》《美术报》《青年月刊》《杭州日报》《金华日报》《无锡日报》《浙江日报》《香港商报》《信息参考》《钱江晚报》《金华晚报》《羊城晚报》《体坛报》《深圳商报》油画作品被收入下列美术史册或大型画册《中国油画大展作品集》《中国静物油画作品集》《93博雅油画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艺术收藏年鉴》《中国现代书画名家精品润格》《纪念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润格》《中国国际书画篆刻家年鉴》《浙江省第三届青年美展作品集》《全国高校美术教师作品集》《当代素描艺术》主要参展1990《有鱼的静物》油画中国美院优秀习作展优等奖(最高奖)1993《红色的休止符》油画中国93博雅油画大赛大奖(最高奖)国际巡回展览(作品在北京-成都-深圳-香港-纽约-多伦多等地巡回展出,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报道,多家刊物为《红色的休止符》作了专题评论和介绍,作品被海内外三十余家刊物相继转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知识总结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一、孔子与老子(一)孔子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B、“礼”(“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二)儒家:孟子和荀子1、孟子①孟子的思想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B他被称为“亚圣”2、荀子①荀子的思想: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③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子与道家2、庄子的思想:“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非与《韩非子》2、韩非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戴明荣李文跃%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粉彩瓷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凝集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点。
当今,景德镇粉彩瓷画艺术精品已成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有识之士争相投资的收藏鉴赏新热点。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古往今来,景德镇粉彩瓷画艺术作品,它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和精湛的工艺制作技巧,以及极富民族文化意蕴之特色为收藏家们收藏的重点。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近三年来的国际拍卖市场上,元代、明代瓷器的收藏热潮已从高峰逐渐回落,而清代粉彩瓷画艺术精品的成交额正在大幅攀升,似有凌驾元、明二代官窑瓷品之上之势,成为新一轮收藏家们不惜重金收购的重点。
!""! 年’月( 日,一件清雍正年制的粉彩“蝠桃福寿”橄榄瓶,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以)$’"万港元的惊人价格成交,创清朝瓷器拍卖价格世界纪录,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高涨势头。
与此同时,现代粉彩瓷绘艺术名家作品的成交价格也在大幅上扬。
$**"年,据笔者所知,一件署名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所绘满尺粉彩的《一苇渡江》瓷板画当时仅以人民币+ 千元价格出售,而!""$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创作的粉彩《黄山云海图》瓷板画以#,万元人民币价格被河北石家庄一公司收藏。
此后有不少艺术家所作粉彩瓷画作品不断创出历史性价格新高。
如今全国不仅出现了一批私人博物馆、收藏馆、艺术馆,还出现了一批越来越专门专项的粉彩瓷绘艺术作品收藏家。
现代收藏的含义不仅仅是一种雅玩和爱好,而是走向投资意识的深度觉醒。
现代中国陶瓷艺术精品、特别是粉彩瓷绘艺术作品等受到越来越多投资、收藏家的追捧和厚爱。
一、粉彩瓷画作品收藏入门达到较高层次,亦必然对粉彩艺术品加以深入和详尽的研究,最初可以从认识陶瓷器物的特征入手,一件上好的粉彩陶瓷艺术作品应是器、功、色、釉俱佳。
近现代艺术流派与鉴赏方法近现代艺术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艺术,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与鉴赏方法。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的近现代艺术流派入手,介绍它们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鉴赏方法。
一、印象派印象派是近现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它于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强调对光影与色彩的独特观察与表现。
印象派的作品通常呈现出光线明亮、笔触散乱的特点,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在鉴赏印象派作品时,我们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关注画面中的光线和色彩运用,注意艺术家是如何通过笔触来表现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效果的。
其次,要留意画家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如对于大自然的瞬间感知和生动描绘。
最后,要品味印象派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和情绪,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自由与活力。
二、立体派立体派是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强调通过几何形状和多个视角来呈现物体的立体感。
立体派的作品通常具有抽象、重叠和分解的特点,给人以一种凌乱和煽动的感觉。
在欣赏立体派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首先,要注意作品中的几何形状和线条运用,思考艺术家是如何通过几何元素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的。
其次,要观察作品中的视角和透视关系,体会到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展示事物的多个面向。
最后,要感受立体派作品所传达的动态和紧张感,思考它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和表达。
三、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情感、内心体验与个人观点的艺术风格。
它于20世纪初在德国兴起,艺术家们通过夸张的形象和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表现主义作品通常具有激烈的情感、扭曲的形象和明显的笔触。
在鉴赏表现主义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要关注作品中所呈现的颜色和形象的夸张程度,思考艺术家是如何通过形象和色彩来表现内心情感的。
其次,要注意作品中的笔触和线条运用,体会到艺术家通过粗糙的笔触来表达情绪的冲击力。
最后,要思考表现主义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反思自己的内心感受与理解。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美术鉴赏》课程是三年制高职各专业公共艺术教育理论限定性选修课程。
《美术鉴赏》从学习和认识美术作品的价值、功能、形式构成入手,然后按照观赏性美术(绘画、雕塑)和实用性美术(建筑艺术、设计艺术等)两大系统,对古今中外的美术名作逐一进行赏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欣赏美术名作,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通过美术欣赏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课程目标2.1课程目标根据《美术鉴赏》课程所面对的理论学习任务和理论素养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2.1.1 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和理解美术的价值;(2)正确认识和理解美术的功能;(3)理解美术作品的各种形式构成;(4)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类别;(5)掌握中外绘画艺术作品的赏析方法、思路、眼光;(6)掌握中外雕塑艺术作品的赏析方法、思路、要点;(7)掌握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作品的赏析方法、思路、精神探求;(8)掌握中外工艺美术作品的赏析方法;(9)掌握中国书法艺术作品的赏析方法;(10)掌握中外摄影艺术作品的赏析方法;(11)掌握现代艺术设计中二维、三维艺术设计的作品赏析方法。
2.1.2 技能目标(1)能够从理论高度正确认知美术,理解美术作品、现象的内涵,树立高尚的审美观;(2)具备丰富美术理论知识,能够客观科学地分析美术现象、作品、观念;(3)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开阔的分析思路。
2.1.3 态度目标(1)具备严谨科学的求实态度;(2)具备精益求精的求精态度;(3)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求新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