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诗词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41.97 KB
- 文档页数:6
金缕曲赠梁汾阅读理解
《金缕曲·赠梁汾》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通过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深度解析:
1. 创作背景与目的
纳兰性德,清初的文坛名人和书法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出身显赫,文武双全,但却常感到世事如梦,人生如戏。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作。
这首《金缕曲·赠梁汾》就是他写给好友顾贞观的,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2. 词的上阕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的是纳兰性德的内心世界。
他自称“狂生”,这在当时的社会并不被普遍认可。
他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恶和对荣华富贵的蔑视,这都反映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3. 词的下阕
下阕则更多地写的是纳兰性德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顾贞观的理解。
他用“断弦期”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又用“弹指间”来形容时间的无情和冷酷。
最后他表达了自己愿意与顾贞观共度风雨的决心,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真挚和深厚。
4. 深度解读与感悟
《金缕曲·赠梁汾》这首词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
观都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的人生哲学是: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但友情却是永恒的。
这首词也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总的来说,《金缕曲·赠梁汾》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纳兰性德的才华和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和友情的启示。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连载来自喜马拉雅54.【清】纳兰性德《金缕曲》: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心情词签】本期词签由海月儿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挚交承诺友谊【诗词原文】《金缕曲》清·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精华赏析】这首《金缕曲》是纳兰性德的成名之作。
品读这首词,我们不妨把握三大特点。
第一,这首词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对于友谊的深情与执着;第二,这首词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就是使用典故非常多,充分体现出纳兰性德的博学,与其他纳兰词的平淡白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这首词整体来说风格比较慷慨激昂,与我们熟悉的纳兰词的婉转凄美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词一开篇就是“德也狂生耳”!这等于是向好朋友顾贞观表白:不要以为只有你是江湖狂人,我纳兰性德也是一个狂傲不羁之人啊!一开始,纳兰就一反平时那种温文尔雅的多情公子形象。
“缁尘京国”是说他出生在京城,缁尘用来形容京城的繁华喧闹以及高门大户迎来送往的种种盛况。
“乌衣门第”代表的就是贵族门第。
可是,纳兰并不是要向顾贞观炫耀自己的门第出身,他用了三个字“偶然间”说明,门第出身根本不算什么,只不过是命运偶然的安排。
这样一下子拉近了他和顾贞观的距离:你别看我出生在所谓的“缁尘京国,乌衣门第”,其实这贵族门第并不是我所看重的。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这两句词是说:我要把酒洒在平原君赵胜的坟土上,表达我对他的追慕之情,我要像平原君那样,广交天下英雄,可是我的这番心意,又有谁能懂呢?“不信道、遂成知己。
”在豪门贵族成长起来的纳兰,内心对真挚、纯粹和超功利的友谊一直有着强烈的渴望。
现在,顾贞观的出现,终于弥补了纳兰内心世界的这一缺憾。
金缕曲赠梁汾赏析简短摘要:一、金缕曲背景介绍二、词作赏析1.词牌名及词题意义2.词句意境与情感表达3.艺术手法及特点4.词作价值与影响正文:【金缕曲背景介绍】金缕曲,词牌名,源于唐代曲调。
此词牌特点是上下片各四仄韵,全词八句,句句用韵。
金缕曲在明清时期尤为流行,不少文人墨客以此抒发情怀。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创作了一首《金缕曲·赠梁汾》,成为佳作。
【词作赏析】【1.词牌名及词题意义】词牌名“金缕曲”寓意华丽、珍贵,与词中赠友主题相呼应。
词题“赠梁汾”表明了这首词是纳兰性德赠予好友梁汾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2.词句意境与情感表达】词中“谁料同心人,而今各异天”一句,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惋惜之情。
原本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却天各一方,不能共谋事业。
词人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悲痛和不舍。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则回顾了往事,展现了曾经的豪情壮志。
【3.艺术手法及特点】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借景抒怀等。
在对仗方面,如“谁料同心人,而今各异天”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
在借景抒怀方面,词人通过描绘离别场景,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悲痛和不舍。
【4.词作价值与影响】《金缕曲·赠梁汾》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水准。
此词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词句、独特的艺术手法,感染了无数读者。
不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还反映了时代背景下文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文化背景介绍把纳兰性德在文学,特别在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仅看成是一个文人在其文学艺术领域内的成功,是不够的。
特别要注意到的是,他的成功在那个时代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和这个典型所代表的一种积极的观念、意识和文化倾向。
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流向,正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融汇百川的一个缩影。
未入关前的满族在与明王朝的军事斗争中,由弱变强,屡屡获胜。
他们最先接受的是诸如火炮技术之类的“硬件”技术。
入关后,当满州贵族的势力不断向全国扩展,清军的铁蹄开始踏入江南之时,在这个人文荟萃的温柔之地,受到了最激烈的抵抗。
清军每攻一地,克一城,几乎都要付出重大代价。
亲王以下官兵伤亡惨重。
为了血恨报复,清军甚至采取了人类军事斗争中最为极端的屠城行为--“扬州三日”,“嘉定屠城”。
清军虽然占领了文化名城,但没有征服人心,堂堂的征服者在文弱书生眼中,也仅是沾满鲜血的武夫一介。
从孔子后裔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李香君劝侯公子参加尚可法的抗清斗争的戏剧情节中,可以看到佳人鼓励才子抗清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可以从妓女都劝嫖客投身抗清的另一特殊角度领会这种反抗的全民基础。
这种不妥协的,以柔克刚的激烈情绪,被当时的思想家顾炎武以深刻的道理形式讲出:“有亡国,有亡天下。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所说的“亡天下”即落后、野蛮对进步、文明的践踏与灭绝。
对这种倒退现象的拒绝,必将唤起顾炎武所说的国家兴亡中的匹夫之责。
这也使得江南地区既便在被清军武力征服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思想最不稳定,人心思旧的地区。
面对江南文士集团,满州武士也是英雄无奈。
康熙亲政之后,聪明的青年帝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弄通了一统中国的帝王应该弄通的道理,认识到文治的重要,认识到本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主流文化之中对于维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不可或缺。
而仅依靠从关外带来的那点马背文化,仅依靠降清二臣的那点汉奸文化,是难以进入中华文化主流的。
纳兰性德《金缕曲(洒尽无端泪)》诗词注释与评析金缕曲(洒尽无端泪)简梁汾,时方为吴汉槎作归计。
洒尽无端泪。
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
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
莫更著、浮名相累。
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
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
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
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
歌与哭、任猜何意。
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
知我者,梁汾耳。
【注释】吴汉槎:吴兆骞字汉槎(1631—1684),江苏吴江人。
因顺治十四年(1657)科场案被牵连,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
吴兆骞为顾贞观好友,顾贞观结识性德后,遂求助于纳兰明珠、性德父子。
性德被顾贞观的至诚所感动,以五年为期,允诺将倾尽全力施以援手。
后经纳兰性德多方营救,五年后,吴兆骞果于康熙二十年(1681)被赦还北京,时五十一岁。
此词或作于顾贞观向性德求助后不久。
简梁汾:写给梁汾的信札。
简,即书信。
琼楼:本意为神仙世界中的亭台楼阁或月宫。
此处或指朝廷。
声影供群吠:出自成语“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顾贞观与纳兰性德结为至交,频繁出入性德父亲、时任吏部尚书的明珠府第,时人遂不乏以“趋炎附势”猜忌中伤者。
其实康熙五年(1666)起,顾贞观即任内国史院典籍;康熙十年(1671),因病辞归,从此漂泊江湖,再无入仕之意。
投靠权贵之讥,对顾贞观而言,实乃莫须有之罪名。
性德深知顾贞观秉性,其视仕宦如断梗残枝,微不足道,然“群吠”汹汹,实在冤枉悲哀。
此为慰藉、怜惜顾贞观之语。
判:拼,甘愿之意。
此句谓对挚友一往情深,即便为此憔悴亦心甘情愿。
丁宁:同“叮咛”,一再嘱咐。
爇:点燃。
香易燃,玉易碎,喻贤良之人易遭人陷害。
软红尘:都市飞尘,喻指京城繁华。
软红尘里客,喻热衷于功名利禄之人。
任猜:任凭他人猜测。
绝塞生还吴季子:吴季子,春秋时吴国贤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人称延陵公子。
此处代指吴兆骞。
让吴兆骞能够从塞外生还,是性德对顾贞观的千金一诺。
【评析】康熙十五年(1676),顾贞观曾有《金缕曲》两首寄吴兆骞,其时纳兰性德初识顾贞观,读顾词后大为感动,甚至为之泪下,遂郑重承诺全力营救吴兆骞,此词应作于此时。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①,谁会成生②此意。
不信道③、遂成知已。
青眼高歇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注]①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
②成生:指纳兰性德自己,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
③不信道:万万没有想到。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其后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并非一般贵介公子、并不看重贵族世家繁华生活的思想。
B.上阕以“君不见,月如水”作收束,这是全篇唯--的景语,在整首词直抒胸臆的笔法中,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词人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C.“共君此夜须沉醉”中的“须”字值得玩味,它表明词人是故意使自己神经麻木,这种以酒消愁的做法,主要表现了词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
D.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这首《金缕曲》很好地展现了纳兰词这一创作风格特点,即意出肺腑、感情真挚。
2.有论者评价这首词的情感“酣畅深沉,跌宕起伏”,请简要分析词人在上阕中的情感变化。
答案:1、C “主要表现了词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是错误的。
词人以酒消愁的做法,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如结交知己的快乐、沉醉美好夜色的欢喜、怀才不遇的忧伤无奈、暂忘人事的洒脱豁达等等,虽然也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蕴含其中,但并不是“主要表现了”。
2、答案要点:①对于出身显贵的狂傲不屑(1-4句);②无人赏识的落寞失望(5-6句);③得遇知己的兴奋狂喜(7-8句);④英雄失路的悲凉落拓(9句);⑤力求排解转移的杂乱蕴藉(表面平静,内心翻涌,情绪复杂)(10-11句)。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⑦,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⑨,君须记。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人的名字与人的性格命运之间真的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关系。
纳兰性德,纳兰这个满洲人的姓氏,有一种柔弱妩媚之气;然而,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他的名字“性德”,却在很大程度上中和了这种妩媚,而带着一份刚毅之感。
纳兰的词中最能反映他的刚毅的就是这首刚毅与悲凉兼具的《金缕曲》了。
这首词作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这年容若获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并授三等待卫,不久又晋为一等。
然而,富贵与功名在他眼中从来如浮云。
他短短的三十年的生命里,结交的几乎都是那些久负盛名却江湖落拓的汉族知识分子,并与他们相应相求。
他以贵介公子,皇帝近待的身份与沉居下僚(当时顾贞观被聘为纳兰性德家的家庭教师)的顾梁汾相识,不但大有相见恨晚之叹,且对其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
梁汾,就是顾贞观的别号。
顾贞观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早年担任秘书省典籍,因受人轻视排挤,忿而离职。
李渔在《赠顾梁汾典籍》一诗中说:“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官。
”这表明,顾贞观的离任,实在是不得已的。
纳兰性德在词里说:“蛾眉谣琢,古今同忌”,正是有所为而发。
这首词即是纳兰与梁汾相识不久的题赠之作,此首词写得感情深挚、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堪称不朽之作。
因此徐釚在《词苑丛谭》中说,此词一出,“词旨(山钦)奇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严迪昌《清词史》云:此词“情辞兼备,超迈有神”,都对本词给以极高的评价。
“德也狂生耳”,开头突兀,气势不凡,一位豪放不羁的浪子便屹立在你的眼前。
自由人解读《纳兰词》共君此夜须沉醉共君此夜须沉醉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谁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又是谁在感叹,“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悠悠苍穹之下,茫茫人海之中,伯牙遇子期,一抚琴,一聆听,青山苍翠,碧水相随,青山碧水间,点点滴滴流淌出一曲绕梁不绝的《高山流水》。
终于,我明白了,王勃那一句“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的感慨。
的确,人生得一知己之音者,无憾矣。
人生苦短,去如朝露,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只有当觅得可怜可懂之人,方不悔世间往来一回。
菊花是幸运的,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了菊花点缀钟南山的淡然优雅;落花是幸运的,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慨,阐释了落红幻化春泥的无私;夕阳是幸运的,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的愁丝万缕,道出了世间多少有情人无尽的思念。
容若是幸运的,因为他有顾贞观,他一生的知己。
人生大抵如此,有的屡屡擦肩,终难相守。
有的只遥遥一见,一个回眸,却宛如三生石上旧相识,相悦相知,无需理由。
顾贞观,别号梁汾,清初著名的词人,美丰仪,高才调,为人俊朗,尚友好义,却一生郁郁而未得志,早年担任秘书省典籍,因受人排挤,忿而离职。
李渔在《赠顾梁汾典籍》一诗中说:“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官。
”可见顾贞观的离任,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容若的“蛾眉谣诼,古今同忌”,想必也正是为此而发。
梁汾初遇容若便有“一见即恨识余之晚”之言。
从此,两人便一见倾折,如遇故交,被容若视为第一知己。
本篇为容若初识顾梁汾时酬赠之作。
金缕曲赠梁汾典故含义及作用《金缕曲赠梁汾》这首唐代诗歌,将一个悲情的故事化作了诗篇,传达了思念和离别的情感,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深刻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一个妇女的悲恸之情。
金缕曲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那时梁国的国相陶宏景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梅花,另一个叫金钗。
梅花与金钗都非常聪明好学,而梅花的才华尤其惹人注目。
当时北魏的皇帝孝文帝听说了梅花的才华,特命其为宫女。
梅花的父亲虽然不舍,但出于国家的需要,只好让梅花前往宫中服侍皇帝。
梅花不久就得到了孝文帝的宠幸,被封为贵妃。
她在宫中的日子过得快乐而充实,但她的姐姐金钗却一直为她担心。
有一天,金钗为梅花写了一首诗,名为《金缕曲》,以表达对梅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中,“金缕”指的是金钗编制的发带,而“缕”则是指发丝。
诗中表达了姐姐不忍分离的情感,可谓是悲切动人。
梅花虽然在宫中过得快乐,但她从未忘记姐姐的思念。
她在闲暇之余,常常写信给家人。
然而,后来北魏发生了政变,梅花失宠,被贬为庶人。
她渴望回家,但要求未被批准。
在梅花悲痛的时刻,她动情地写下了回赠金缕曲,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这首《金缕曲》中,梅花苦苦哀求姐姐不要忘记她,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歌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思念的诗篇,它以真挚的感情、独具匠心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它表达出了离别的唏嘘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它让人们明白了亲情的重要性,并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
因此,《金缕曲赠梁汾》是一篇意义深远、永不过时的经典之作。
《金缕曲》看纳兰词的“以真传世”《金缕曲》二首看纳兰词的“以真传世””纳兰词的“真”,体现为情真,本文试从《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的“爱情真”和《金缕曲·赠梁汾》的“友情真”两个方面来论述纳兰词的“以真传世”。
纳兰性德,字容若,明珠之子,满州正黄旗,一等侍卫,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
他对待爱情,用情极专,真挚感人。
一生有三位女人对他影响很大,一是表妹雪梅,因父母阻拦,爱情夭折;二是妻子卢氏,婚后三年难产而死,离他而去;三是才女沈宛,不满孤寂,只身南下。
三段感情,他用尽真情,却难得圆满,尤其是妻子卢氏的离去,使他念念不忘,写了很多悼亡词以寄哀思,《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纳兰性德虽为满人,却毕生喜与汉人交往,他与江南名士顾贞观的交往被传为千古佳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的《金缕曲·赠梁汾》,可堪友情词第一。
一、《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纳兰二十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亲,成亲后两人举案齐眉,红袖添香,恩爱有加。
可是造化弄人,这种美满幸福的生活只持续了三年,卢氏难产而亡,卢氏的去世对纳兰性德的打击很大。
在卢氏去世后,纳兰共写了三四十首悼亡词,每首都哀痛至骨,其中以《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最为精绝。
相思难忘的感情何时才能停止呀?夜深不眠,一直听着愁雨滴落空阶,直到寒夜雨歇之时,才从追忆的'思绪中醒转过来,想想爱妻离去已三年,这种梦,也该醒醒了。
只是在这人世之间,也没有什么意思,竟不及那坟茔之地,虽冷清,却有爱妻在,可以寄托一片愁思。
金缕曲·赠梁汾原文及赏析金缕曲·赠梁汾原文及赏析金缕曲·赠梁汾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原文: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赏析:清代词坛,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词人,竞用〔金缕曲〕这一词牌填词。
像陈维崧,一生竟写了〔金缕曲〕几百首。
而在清代众多的〔金缕曲〕里,最受人注意的,有纳兰性德赠梁汾一首。
据徐釚在《词苑丛谭》中说,此词一出,“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初年杰出的词人,梁启超在评价他的词作时,说他“直追李主”。
况周颐也认为:“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
”现存纳兰性德的词作,有三百多首。
这些词,有写爱情的苦闷,有写仕宦的烦恼,有写塞外风光与江南景物,也有表现封建社会行将崩坏时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失落感。
许多词,写得凄婉动人,其中又充塞着磊落不平之气,在词史上独具一格。
可惜,纳兰性德只活了三十一岁,作为贵介公子、皇室侍卫,生活面比较狭窄,这不能不对创作也有所影响。
在二十四岁那年,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
顾贞观后来重刊纳兰的词作,更名《饮水词》。
〔金缕曲〕《赠梁汾》则是纳兰词中熠熠生辉的一首绝唱。
本词作于康熙十五年,亦是性德的成名之作。
其时性德初识顾贞观,作此《金缕曲》为顾贞观题照。
顾贞观有一首和作,题为《金缕曲酬容若见赠次原韵》。
诗云:“且住为佳耳。
任相猜、驰笺紫阁,曳裙朱第。
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
容易得、一人知己。
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
曾不直,一杯水。
歌残击筑心愈醉。
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无忌。
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矣已。
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注释】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
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
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
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
淄,通“缁”,黑色。
京国,京城。
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
浇,浇酒祭祀。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会,理解。
成生,作者自称。
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古诗金缕曲·赠梁汾翻译赏析《金缕曲·赠梁汾》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前言】《金缕曲·赠梁汾》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之作。
这首词是赠给好友顾梁汾的,告诉顾梁汾自己和他所要达成的目标一样,就是一定要把吴汉槎救回来。
是词人成名作之一。
【注释】(1)金缕曲:词牌名。
(2)梁汾:指纳兰性德的朋友顾贞观。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3)德:作者自称。
(4)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
淄,通“缁”,黑色。
(5)浇:浇酒祭祀。
(6)会:理解。
(7)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8)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9)尊:同“樽”。
(10)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11)谣诼,造谣毁谤。
忌,语助词,无实义。
(12)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13)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14)后身缘:来生情缘。
(15)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翻译】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的意思“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金缕曲·赠梁汾》,其古诗全文如下: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注释】(9)尊:同“樽”。
(10)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11)谣诼,造谣毁谤。
忌,语助词,无实义。
(12)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13)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14)后身缘:来生情缘。
(15)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翻译】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赏析】“共君此夜须沉醉。
”这里的“须”字很值得玩味。
它表明,诗人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
从写法上看,此句与杜甫的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也颇相似,但意境大不相同。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译文及鉴赏《金缕曲·赠梁汾》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作者极写心情的抑郁,这正好为得遇知己朋友的兴奋预作蓄势。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缕曲·赠梁汾》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金缕曲·赠梁汾》清代: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金缕曲·赠梁汾》译文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金缕曲·赠梁汾》注释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
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
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
金缕曲-简梁汾翻译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金缕曲-简梁汾翻译赏析《金缕曲·简梁汾》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诗词赏析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
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
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
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译文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这不过是因为出
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不过却
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
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
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
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
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
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
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
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
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
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又出身于高
贵门第,这仅仅命运的偶然安排。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
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
淄,通“缁”,黑色。
京国,京城。
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
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
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
待天下贤德才士。
浇,浇酒祭祀。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会,理解。
成生,作者
自称。
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们青壮盛年,纵酒高歌。
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姑且面对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
为
二人均不得志而感伤。
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
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谣言中伤,这是古今常有的事。
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谣诼,造谣毁谤。
忌,语助词,无实义。
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恼,不必去追究。
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寻思起、从头翻悔: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那么从人生
一开始就错了。
一日心期千劫在:一日以心相许成为知己,即使经历千万劫难,
我们二人的友情也将依然长存。
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
后身缘,来生情缘。
然诺重,君须记:朋友间信用为重,您要切记。
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赏析
“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因为纳兰性德
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
纳兰性德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
不过,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个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
不得不注意品味。
跟着三句,是他对自己身世的看法,“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
门第。
”缁尘即尘污,比喻世俗的污垢。
纳兰性德化用谢朓“谁能久
京洛,缁尘染素衣”的诗意,说自己生长在京师的富贵人家,蒙受尘
世的污浊。
“偶然间”三字。
表明他并不希罕金粉世家繁华喧嚣的生活。
在词的开头,他就坦率地把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告诉给顾
贞观,是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们理解他,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贵介
公子。
“有酒惟浇赵州土”。
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买丝绣作平
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平原君即战国时代赵国的公子赵胜,此人
平生喜欢结纳宾客。
李贺写这两句诗,对那些能够赏识贤士的人表示
怀念。
他举起酒杯,浇向赵州,觉得茫茫宇内,惟独平原君值得景仰。
纳兰性德径用李诗入词,同样是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
当然,他
和李贺的心情不尽相同。
李贺怀才不遇,攀附无门;纳兰性德生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