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_7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6
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自查高一历史试卷注: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所有各题答案均写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1.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临近,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的步伐。
与这种习俗和精神信仰有关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D. 中央集权制2.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这样写道:“……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封建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分封制3.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唐朝A.专制皇权加强 B.三省相互牵制C.皇帝受到牵制 D.实行集体决策4.中国古代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 B.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度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5.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6.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7.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8.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高一历史说明:本试卷共6页,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指的是A.美国和苏联 B.美国和日本 C.美国和中国 D.美国和英国2.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A.与苏联结盟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 D.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3.为促进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于2001年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 B.不结盟运动 C.华沙条约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4.都江堰水利工程兴修于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5.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A.农业B.官营手工业C.民族工业D.家庭手工业6.宋代以前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一定场所内进行,这类场所被称为A.坊B.市C.城 D.街7.17世纪荷兰领先世界的产业是A.电力工业B.棉纺织业C.航运业D.采煤业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9.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最早发生在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10.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是A.勃列日涅夫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11.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货币是A.美元B.英镑 C.欧元 D.人民币12.20世纪90年代,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重返联合国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改革开放14.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11~2012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对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核心内容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2.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豫到各地,广建封国。
这一制度称为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其目的是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融合C.增加税收D.削弱王国势力4.历史传说故事“牛郎织女”反映的传统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现代机耕5.清朝雍正帝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而设置A.枢密院B.丞相C.军机处D.内阁6.从制度角度来看,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宋7.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设置了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机构的设立从根本上体现了A.国家统一的需要B.权力的制约平衡C.专制皇权的强化D.中央集权的加强8.罗马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的是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A.杰出的历史人物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典型的民主政治D.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9.左图所示城市的繁荣景象出现于A.汉代的长安B.唐代的长安C.北宋的东京D.明代的北京10.马克思说:“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美国才开始丁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的主要依据是A.《大宪章》的制定B.《大抗议书》的签署c.两党政治的出现 D.《权利法案》的颁布11.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A.以法律程序选举君主B.宪法由君主制定c.君主权力受法律制约 D.君主向议会负责12.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多数党领袖组阁B.实际上对议会负责C.英王有权解散议会D.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13.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两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B.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c.国王与总统的权力基本相同 D.内阁都是对议会负责14.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A.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B.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c.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 D.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15.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突出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④首相不对议会负责而对君主负责A.①②③ B.②③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6.“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2012年高一上册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是A.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B.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C.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内部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2.太平天国的结局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A.农民阶级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C.农民阶级的力量是有限的D.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且狡猾3.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A.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B.农民反帝爱国运动C.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D.反封建的农民运动4.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追求民主B.追求科学C.追求真理D.爱国主义5.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A.全民族抗战B.国际友人大力支援C.持久战战略方针制定D.盟军参战6.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意义是A.影响战略决策的主攻方向B.粉碎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7.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法律依据是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8.中国共产党执行民族平等政策最突出的表现是A.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区进行民主改革B.重视民族间的团结和互帮互助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9.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是A.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地方行政区域B.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都依法享有高度自治权D.前者是内政问题,后者是国际关系问题10.我国能恢复对香港、澳门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C.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增D.“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11.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A.求同存异B.共同发展C.求异存同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再次争执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风和日丽的局面,使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13.新时期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C.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14.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民族企业在国内创办却在香港注册,这种情况主要原因.A.香港政策自由宽松B.民族工业实力较弱w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D.本国封建势力压迫15.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A.中国处于封建社会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工商皆末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16.地主阶级洋务派在近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说明他们A.是中国近代化的障碍B.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忠实走狗C.不可能推进中国的近代化D.采用“中体西用”应对世界挑战17.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从学习西方“长技”转到学习西方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的是A.洋务派B.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8.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
2012年高一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5题,1—25小题每小题1分,25—35小题每小题2分,共45分)1.秦朝开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西汉时期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是()A.设尚书令、侍中B.废除丞相C.设立中书省D.实行科举制3.以下是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
此图所反映的历史是()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4.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A.西汉B.东汉C.宋朝D.元朝5.我国历史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在()A西汉.B.唐朝C.元D.明清6.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7.下图是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战役是①百团大战②平津战役③淮海战役④辽沈战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1937年国共两党建立的统一战线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革命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10.1912年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宪法》11.下列人物中,促使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发生第一次历史巨变的是()12.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自查高一历史试卷注: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所有各题答案均写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满分5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所反映的经济形式是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2.“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的特点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3.古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B.增强国家经济实力C.防止土地抛荒D.巩固统治4.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A.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商品经济伸向农村 D.江南地区普遍出现了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工厂5.在16世纪以后,土豆、玉米、香料、咖啡、茶叶、可可开始成为欧洲民众新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欧洲农业科技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C.欧洲耕地面积的扩大 D.欧洲人饮食品味的提高6.《遗忘的苦难》反映的是英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热气与臭气”、“肮脏的污水”、“到处弥漫的煤烟”在这本书中成为常见的词语。
此书描述的景象属于下列哪一个时期A.新航路开辟B.工业革命C.信息时代D.光荣革命7.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工业三类企业。
这座城市应该是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东莞8.民国时期,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的主要原因是A.西式服饰的传入B.民间服饰的变革C.政府的推动D.人们审美观的变化9.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
下列职业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10.某班同学模拟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时发表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
东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A.商夏周B.商周夏C.夏商周D.夏周商2.“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的古代农业特点是()A.男耕女织B.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自给自足D.精耕细作3.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A.《十二铜表法》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大宪章》4.近代史上,共和政体自初创到最终确立历时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5.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是()A.皇帝B.宰相C.总统D.帝国议会议员6.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都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D.十月革命领导人7.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A.沙皇B.布尔什维克C.工兵代表苏维埃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8.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A.红军长征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A.1949年B.1954年C.1966年D.1978年12.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13.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是指()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罗斯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在()A.1949年B.1972年C.1992年D.2001年15.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社会主义阵营的日益强大16.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
石家庄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B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l卷和第Ⅱ卷,第1卷1—6页,第Ⅱ卷7—8页,共8页。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第l卷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第Ⅱ卷的答题表内或者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即可。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1年3月,来自台湾的周世进到晋江寻根。
台湾的周氏宗亲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祖仪式。
其体现的文化内涵与下列密切相关的是A.王位世袭制 B.内外服制度 C.宗法制 D.分封制2.“癸未卜,(商)王固曰:‘往,乃兹有崇(鬼)。
’六日戊子,子锼死。
”此说明其政治制度特之一为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政治结构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D.祖先崇拜与王权联系紧密3.“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方面都大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其中秦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指A.秦王称霸天下野心得以实现 B.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C.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的建立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4.2010年6月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2万枚简牍。
其中提到的地名有迁陵(县)、洞庭(郡)、临沅、弋阳、酉阳、沅陵、阳陵等数十处,职官有郡守、司空、司马丞、守丞、令守等,多附有人名。
其充分印证了秦朝A.纸张盛行 B.地方官员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C.郡县制得以普遍推行 D.版图限制在长江以北地区5.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
在黄色龙袍上还有象征皇权的十二个图形,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火等等。
皇帝的衣服的图案和颜色,除皇帝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用,否则就要杀头。
这突出说明A.皇帝对服饰很讲究 B.皇权至高无上C.皇帝决策的随意性 D.皇位世袭的传统6.1835年,英国人罗伯特预言:“中国选拔文官已采用了平等竞争原则……这种发明创造在印度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必修II)(请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2×30 = 60分)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 B.北宋C.南宋 D.清朝3.下列关于古代商业发展情况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有A.工商食官──周朝B.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春秋战国C.长安、洛阳、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隋唐D.徽商和晋商──宋元4.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其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类似之处是A.都有坊和市,且坊和市的界限分明B.都有西域等少数民族商人C.都是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D.都出现了夜市和娱乐场所瓦子等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6.《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7.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广东省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数学(A 卷)2012-1-10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各有四个选择支,仅有一个选择支正确.)1.已知全集{1234567}U =,,,,,,,{245}A =,,,则A =C U ( )A . ΦB . {246},, C . {1367},,, D .{1357},,,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仅有一个平面B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C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3.已知Rt 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51)A -,,(11)B ,,(2)C m ,,若90C ∠=,则实数m 的值为( )A .2或2-B .2C .2-D .3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 )A .124ππ+ B .122ππ+ C .12ππ+ D .142ππ+ 5.三个数0.3log 6a =,60.3b =,0.36c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a <<B .a c b <<C .b a c <<D .a b c << 6.函数2()ln f x x x=-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1(1)e,B .(12),C . (23),D .()e +∞, 7.已知直线1:0l ax y a -+=,2:(23)0l a x ay a -+-=互相平行,则a 的值是( ) A .1 B .3- C .1或3- D .08.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平面内一个三角形的直观图得到的图形还是一个三角形,那么直观图三角形的面积与原来三角形面积的比是( )ABCD9.已知点(10)A ,,(10)B -,,过点(01)C -,的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倾斜角范围是( )A .[45135], B .[4590)(90135],,C .[045][135180],,D .[0135],10.已知函数210()210x x x f x x x ⎧++≥=⎨+<⎩,,.若2()(2)f m f m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1)(2)-∞-+∞ ,, B .(12)-, C .(21)-, D .(2)(1)-∞-+∞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幂函数()f x的图象过点(3 ,则()f x12.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2()log 1f x x =+,则(4)f -= .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正视图与侧视图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此 几何体的侧棱长等于 .14.规定符号“*”表示两个正实数a 、b 之间的运算,即a b a b *=+,已知11k *=,则函数()(0)f x k x x =*>的值域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17}A x x =≤<,2{|log (2)3}B x x =-<,{|}C x x a =<,全集为实数集R .(1) 求A B ;(2) 如果A C ≠Φ ,且B C =Φ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6.(本小题满分13分)设直线1:2l y x =与直线2:3l x y +=交于P 点.(1) 当直线m 过P 点,且与直线0:20l x y -=时,求直线m 的方程;(2) 当直线m 过P 点,且坐标原点O 到直线m 的距离为1时,求直线m 的方程.17.(本小题满分13分)某四星级酒店有客房300间,每天每间房费为200元,天天客满.该酒店欲提高档次升五星级,并提高房费.如果每天每间客的房费每增加20元,那么入住的客房间数就减少10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酒店将房费提高到多少元时,每天客房的总收入最高?第13题图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PA ⊥底面ABCD ,AB AD ⊥,CD AD ⊥,2CD AB =,E 为PC 的中点,PA = (1)证明://BE 平面PAD ; (2)证明:BE ⊥平面PDC ; (3)求三棱锥E PBD -的体积.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2()()21xf x a a R =-∈+ (1)判断并证明函数的单调性;(2)若函数为()f x 奇函数,求实a 数的值;(3)在(2)的条件下,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22(2)()0f t f t tk ++->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 x x a =-,2()21g x x ax =++(a 为正实数),且函数()f x 与()g x的图象在y 轴上的截距相等. (1) 求a 的值;(2) 对于函数()F x 及其定义域D ,若存在0x D ∈,使00()F x x =成立,则称0x 为()F x 的不动点.若()()f x g x b ++在其定义域内存在不动点,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3) 若n 为正整数,证明:()()410()45f ng n ⋅< (参考数据:lg30.3010=,94()0.13425=,164()0.02815=,254()0.00385=)第18题图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一数学(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二、填空题 11.()x x f = 12.3- 13 14.()1,-+∞三、解答题15. (本小题满分12分)解:(1)由2log (2)3x -<,得028x <-<, ………………………2分210x ∴<<,即{|210}B x x =<<. ………………………4分∴}101|{<≤=x x B A . …………………………6分 (2)∅≠C A ,∴1a >. ……………………………8分 又∵B C =∅ ,∴2a ≤, …………………………10分 ∴12a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12分16.(本小题满分13分)解:由23y xx y =⎧⎨+=⎩,解得点()21,P . ………………………2分(1)因为m ⊥0l ,所以直线m 的斜率221110-=-=-=l m k k , ……………………………4分又直线m 过点()21,P ,故直线m 的方程为:()221y x -=--,即240x y +-=. …………………………6分(2)因为直线m 过点()21,P ,当直线m 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m 的方程为()21y k x -=-,即20kx y k --+=. …………………7分所以坐标原点O 到直线m的距离1d ==,解得34k =, …………9分 因此直线m 的方程为:332044x y --+=,即3450x y -+=. …………10分 当直线m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m 的方程为1x =,验证可知符合题意.……12分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m 的方程为1x =或3450x y -+=. ………………13分17.(本小题满分13分)解:设酒店将房费提高到x 元,每天的客房的总收入为y 元. …………1分则每天入住的客房间数为)1020200300(⨯--x 间, ……………3分 由20030010020x --⨯≥及0≥x , …………………4分 得:8000≤≤x . ……………………5分 依题意知:)1020200300(⨯--=x x y ……………………8分 =x x 400212+-=80000)400(212+--x . ……………………10分因为8000≤≤x ,所以当400=x 时,y 有最大值为80000元. ………………12分答:酒店将房费提高到400元时,每天客房的总收入最高. ……………………13分18.(本小题满分14分)(1)证明:取PD 中点Q ,连结AQ 、EQ .……………1分E 为PC 的中点,CD EQ //∴且CD EQ 21=.………………2分又CD AB // 且CD AB 21=, AB EQ //∴且AB EQ =.…………………3分∴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AQ BE //∴. …………………………4分又⊄BE 平面PAD ,⊂AQ 平面PAD ,∴//BE 平面PAD . …………………………5分(2)证明:⊥PA 底面ABCD ,CD PA ⊥∴. …………………………6分又AD CD ⊥ ,且A AD PA =⋂,⊥∴CD 平面PAD ,AQ CD ⊥∴. …………………………7分 AD PA = ,Q 为PD 的中点,PD AQ ⊥∴, …………………………8分,D PD CD =⋂⊥∴AQ 平面PDC . …………………………9分 AQ BE // ,∴⊥BE 平面PDC . …………………………10分(3)解法一∵E 为PC 的中点,∴E PBD B PDE V V --==B ECD V -=E BCD V -. …………………………11分⊥PA 底面ABCD ,∴点E 到面BCD 的距离1122d PA ==. …………………………12分 1121122BCD S CD AD ∆∴=⨯=⨯⨯=. …………………………13分E BCD V -111113326BCD S d ∆=⨯=⨯⨯=,E 为PC 的中点,∴16E PBD V -=. …………………………14分 解法二由前面证明可知:BE 是三棱锥B PDE -的高,CD PD ⊥.在Rt PAD ∆中,PD =122BE AQ PD ===. ………………11分1112222PDE PDC S S PD DC ∆∆==⨯⨯⨯=, …………………………12分 E PBD B PDE V V --= …………………………13分11133226PDE S BE ∆=⨯=⨯=. …………………………14分19.(本小题满分14分)(1)函数()f x 为R 上的增函数.证明如下: ……………………………1分证明: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对任意1x ,R x ∈2,设21x x <,则121222()()()()2121x x f x f x a a -=---++ …………………………2分 122121222(22)2121(21)(21)x x x x x x -=-=++++. …………………3分 因为2x y =是R 上的增函数,且12x x <,所以1222x x-<0,……………………4分所以12()()f x f x -<0即12()()f x f x <,函数()f x 为R 上的增函数. ……………5分 (2)解:∵函数()f x 为奇函数,∴(0)10f a =-=, …………………………6分 ∴1a =. …………………………7分当1a =时,2()121x f x =-+=2121x x -+.()f x -=2121x x ---+=1212x x -+=-2121x x -+=-()f x ,…………8分此时,()f x 为奇函数,满足题意.所以,1a =. …………………………9分(3)解:因为()f x 是奇函数,从而不等式22(2)()0f t f t tk ++->对任意的R t ∈恒成立等价于不等式22(2)()f t f tk t +>-对任意的R t ∈恒成立. …………………………10分 又因为在(,)-∞+∞上为增函数,所以等价于不等式222t tk t +>-对任意的R t ∈恒成立,即不等式2220t kt -+>对任意的R t ∈恒成立. …………………………11分 所以必须有2160k ∆=-<, …………………………12分 即44k -<<, …………………………13分所以实数k 的取值范围{}44k k -<<. …………………………14分20.(本小题满分14分)解:⑴ ∵函数()x f 与()x g 的图象在y 轴上的截距相等,∴()()00f g =,即1a =. ……………………………1分 又0a >,∴1a =. ……………………………2分⑵由(1)知,()()223 1=2 1x x b x f x g x b x x b x ⎧++≥⎪++⎨+++<⎪⎩.当1x ≥时,若()()f x g x b ++存在不动点,则有23=x x b x ++,即()22=211b x x x --=-++. ………………………3分∵1x ≥,∴()2113x -++≤-,此时3b ≤-. ………………………4分 当1x <时,若()()f x g x b ++存在不动点,则有22=x x b x +++,即2=2b x -- ……………………5分∵1x <,∴222x --≤-,此时2b ≤-. ………………………6分故要使得()()f x g x b ++在其定义域内存在不动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应为(]2-∞-,. ……………… …………………………………………7分⑶设()()()4105g n f n G n ⎛⎫=⋅ ⎪⎝⎭.因为n 为正整数, ∴()212141005n n n G n -++⎛⎫=⋅>⎪⎝⎭. ………………………8分 ∴()()()()22+12+112+3121410+145=1045105n n nn n n n G n G n ++-++⎛⎫⋅ ⎪⎛⎫⎝⎭=⨯ ⎪⎛⎫⎝⎭⋅ ⎪⎝⎭. ………………………9分 当()()+11G n G n <时,2+341015n ⎛⎫⨯< ⎪⎝⎭,即()42+3l g 15n ⎛⎫<- ⎪⎝⎭,亦即12lg 3132-->+n ,∴133.726lg 22n >-≈-. ………………………11分由于n 为正整数,因此当13n ≤≤时,()G n 单调递增;当4n ≥时,()G n 单调递减. ∴()G n 的最大值是()(){}max 3,4G G . ………………………12分又()16243=10=1000.0281=2.815G ⎛⎫⨯⨯ ⎪⎝⎭,()25344=10=10000.0038=3.85G ⎛⎫⨯⨯ ⎪⎝⎭,………………………13分 ∴()()44G n G ≤<. ………………………14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7年级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31.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八股取士 1300
32.市舶司闭关锁国广州广州十三行
三、填表题(6分)
34.看图回答下面问题:(7分)
(1)洛阳涿郡余杭(各1分)
(2)会通河(1分)
(3)隋炀帝(1分)
(4)应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分)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合理(1分)
35.下图是唐朝大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了松赞干布派出求婚使者向唐求婚的史实,请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吐蕃藏族(各1分)
(2)元代(1分)
(3)册封达赖和班禅(2分)设立驻藏大臣(2分)
36. 阅读史料,请回答:(4分)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指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1分)
(2)经济中心南移(1分)
(3)四川地区交子(各1分)
五、学以致用(6分)
五、学以致用(6分)
37、第一层次:没有答题或完全离题,不得分。
第二层次:认识片面;简单罗列史实,未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得1—2分;无题目扣1分。
第三层次:认识基本合理,观点比较明确,但在知识和认识上有少量错误,或条理上不够清晰,逻辑上不够严密,得3—4分。
第四层次:认识合理,观点明确,并有独到创新之处,评述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得5—6分。
如学生语言富有个性魅力,观点新颖,卷面条理、规范,书写工整,可酌情加1—2分。
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
若学生答案少于50字,一般得分不应超过2分。
广东省东莞市11-12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命题人:曾雪容审核人:余述平时间:2012年5月26日上午9:30-11:0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16世纪以后,土豆、玉米、香料、咖啡、茶叶、可可开始成为欧洲民众新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欧洲农业科技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C.欧洲耕地面积的扩大 D.欧洲人饮食品味的提高2、新航路的开辟,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其主要影响是()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西欧开始殖民扩张 D.欧洲主要商路转移3、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战争难民涌入4、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
其中空格处应是()采猎文明农业文明信息文明A .铁器文明B.电气文明C.工业文明D.游牧文明5、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
下列职业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6、《遗忘的苦难》反映的是英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热气与臭气”、“肮脏的污水”、“到处弥漫的煤烟”在这本书中成为常见的词语。
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自查高二历史试卷(文科)注:l.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各题答案均写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治理社会的主要依据是A.法律制度B.强权政治C.伦理道德D.道法自然2.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
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
这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A.统治者个人喜好B.当时的经济状况C.文人学者的喜好D.时代发展的需要3.汉代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下列行为中与此思想有关..的是A.祭天仪式的兴盛B.皇帝的微服私访C.郡县制的实施D.科举制的推行4.五代有个叫冯道的人,一生中也做过不少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但因为他先后追随过好多皇帝,为后世的文人所不齿。
在他们看来,其行为和那些一嫁再嫁或失去贞节的妇女一样丑陋不堪。
这些文人的评价标准是A.民族气节B.忠孝观念C.义利思想D.文化修养5.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现象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汉赋B.唐诗C.楚辞D.元杂剧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摒弃了天朝中心说,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世界史地知识。
该书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天演论》D.《变法通议》7.有人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广东省东莞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II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 满分35分)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20分)One day in September we were doing repair work on our old house to get it ready formy daughter’s wedding. We had to 21 a great climbing plant that had grown acrossthe roof.In the leaves of the plant, my husband found a nest of a blackbird. He then noticed something 22 among that mass of earth and straw. He broke the23 around it into pieces and found a child’s bracelet (手镯). He ran into the house toshow me. “You won’t believe that the 24 blackbirds not only steal our fruit, but theyalso want their children to lie in a cradle (摇篮) of gold!”When my daughter came over, we told her about this strange occurrence.“Don’t you remember, Mother?” she said with a loud laugh. “When I was eight, you gave me a bracelet that I 25 a few days later while out playing in the yard? It was this one!”As the bracelet no longer 26 its owner and was dirty, I decided to take it into my safekeeping.In December of the following year, the young 27 baby son was born. Among the28 he received, I placed his mother’s bracelet, now shining like 29 . I hope that if my grandson ever loses it, one of the 30 is somewhere nearby.21. A. remove B. transport C. grow D. water22. A. wild B. colorful C. shiny D. active23. A. nest B. plant C. earth D. leaves24. A. performing B. cheating C. dreaming D. thieving25. A. hid B. threw C. lost D. broke26. A. fitted B. satisfied C. matched D. interested27. A. bird’s B. plant’s C. couple’s D. neighbour’s28. A. jewels B. toys C. clothes D. presents29. A. attractive B. new C. modern D. golden30. A. blackbirds B. grandchildren C. neighbours D. guests第二节语法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根据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在下面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语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31~45的相应位置上。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一历史试卷Array(卷面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汉书》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周制所丧……”为此秦朝开创了:A. 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 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3、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边疆地方政府全无御敌之兵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B.隋唐时期三省之间既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彻底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C.明初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5、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30万人,自由民约16.8万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4.5万人,外邦人约为3万人,奴隶约1万人。
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A.1万B.3万C.4.5万D.16.8万6、美国政治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为此,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民主政治,选择了:①君主立宪制②共和制③总统制④邦联制⑤联邦制⑥责任内阁制A.①⑤⑥B.②③④C. ②⑤⑥D.②③⑤7、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高一生物(试卷类型 A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一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下列对人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既有DNA复制,也有蛋白质合成 B.蛋白质合成后数量加倍C.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D.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B.细胞分化的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C.细胞分化贯穿于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表面积与体积比会越来越大B.观察一个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见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C.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含量增加D.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基因突变4.下列三种关于遗传本质的科学探索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分别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是假说—演绎法②是假说—演绎法③是类比推理B.①是假说—演绎法②是类比推理③是类比推理C.①是类比推理②是假说—演绎法③是类比推理D.①是假说—演绎法②是类比推理③是假说—演绎法5.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出现性状分离 B.F2分离比3∶1C.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D.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6.要解决下列①~③中的遗传学问题,下列采用的方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②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③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A.自交、测交、杂交 B.杂交、自交、自交 C.测交、杂交、测交 D.杂交、自交、测交7.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能稳定遗传的抗锈病植株占全部抗锈病植株总数的A.1/6 B. 1/2 C.2/3 D. 3/58.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二历史试卷(文科)注:l.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各题答案均写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1.有学者认为西周封邦建国是为了“控股政权”,其扩充“股份”的主要方式是A.内外服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某部电视剧以唐代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在白天定时开闭C.“市”门外店铺林立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3.宋太祖有“欲武臣读书以通治道”和“宰相须用读书人”之语。
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知识分子地位B.提倡文治加强皇权C.促进宋代文化发展D.结束武将专权局面4.南宋思想家叶适指出:“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这一观点A.是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B.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相一致C.反映当时平等的思想比较普遍 D.能被当时统治者所接受5.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世卿世禄制度扩大了封建王朝统治基础B.门第在隋唐之后已经丧失了选官的功能C.察举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血缘关系D.科举制度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与否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即是“农牧对峙与交融的格局被农工对峙与交融的格局所替代”。
清政府促进这一格局变化的主要活动有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镇压太平天国D.戊戌政变7.“消息传到了承德,咸丰帝急火攻心、口吐鲜血。
……正值而立之年的咸丰帝,在短暂的两个月里病入膏肓。
”这个“消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火烧圆明园C.甲午战争的战败D.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8.太平天国以清朝统治者为“妖”,贬北燕(即北京)为“妖穴”,贬直隶省为“罪隶省”;太平天国把“鞑”和“咸丰”等字加反犬旁。
东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A.商夏周B.商周夏C.夏商周D.夏周商2.“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的古代农业特点是()A.男耕女织B.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自给自足D.精耕细作3.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A.《十二铜表法》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大宪章》4.近代史上,共和政体自初创到最终确立历时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5.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是()A.皇帝B.宰相C.总统D.帝国议会议员6.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都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D.十月革命领导人7.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A.沙皇B.布尔什维克C.工兵代表苏维埃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8.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A.红军长征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A.1949年B.1954年C.1966年D.1978年12.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13.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是指()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罗斯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在()A.1949年B.1972年C.1992年D.2001年15.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社会主义阵营的日益强大16.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
它们铸造于()A.原始社会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17.“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 石器B. 铜器C. 铁器D. 牛18.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A.哥伦布B.迪亚士C.麦哲伦D.达·伽马19.17世纪造船业和海运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2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A.高歌猛进B.曲折发展C.停滞不前D.萧条萎缩2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初,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重商主义D.计划经济2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23.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建设着重发展()A.轻工业B.农业C.商业D.重工业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阶级斗争B.经济建设C.政治建设D.文化建设25.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A.创办乡镇企业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增强企业活力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6.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A.上海浦东B.大连、青岛C.深圳、珠海D.海南岛27.二战后建立的一系列国际组织中,负责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是()A.上海合作组织B.世界银行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2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A.关贸总协定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欧洲共同体29.清代已出现的传媒有()A.报刊、电视B.电影、报刊C.电视、电影D.互联网、电影30.在苏联的历史上,曾主张广泛种植玉米的领导人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31.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主要内容是()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人民公社化C.“一化三改”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2.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抓革命,促生产”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33.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
美国未参加的组织有()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欧洲联盟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4.当今世界的区域经济组织中,合作程度最高的是()A.EU B.NAFTA C.ASEAN D.APEC3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36.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37.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3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沿海地区B.华北地区C.农村D.城市39.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40.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开放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4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纽约股市暴跌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42.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43.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A.思想领域B.经济体制C.政治体制D.军事体制44.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45.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6.“18世纪后期……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是()A.牛顿 B.瓦特C.爱迪生 D.爱因斯坦47.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
下列职业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48.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A.煤炭行业B.钢铁行业C.铁路行业D.棉纺行业49.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3年欧盟诞生,这些表明()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总趋势是走向缓和50.当代经济区域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两极格局解体B.世贸组织的建立C.联合国职能的扩大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1.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A.雅尔塔体系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D.维也纳体系52.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53.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
”“它”是指()A.第一国际B.五四运动C.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5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B.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C.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世界银行55.二战后,世界格局逐步形成两极对峙的局面。
其正式形成于()A.华约的成立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D.铁幕演说56.右示漫画反映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D.欧洲联盟的建立57.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时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这次国际会议是()A.1954年日内瓦会议B.1955年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58.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财产平均分配B.禁止土地买卖C.实行土地国有化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59.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
这两个国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法国和西班牙C.荷兰和英国D.法国和英国60.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B.交通运输的不便C.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D.洋布洋纱的冲击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1.明清小说中记述了“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等”的社会风尚,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取消了“重农抑商”政策B.仍然推行科举制度C.商业才干是科举选官的首要标准D.人们对商业有了新的认识6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的是()A.西欧B.中国C.日本D.东盟63.有学者认为:1955—1975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极体制’的现象,或者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宰制,逐步让位于新的全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