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45.64 KB
- 文档页数:1
186Clinical Research, Oct. 2020, Vol. 28, No. 10·临床护理·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杜佳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门诊,河南 郑州 450053)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对其进行分组,双号为研究组,单号为对照组,每组各43例。
研究组施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
结果 研究组患儿高热、咽痛等症状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能促进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更好地进行家庭护理,进而能显著减少患儿预后周期和疾病复发概率。
关键词: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健康教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278(2020)10―0186―02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多发于咽部,不仅会引发患儿出现高热、咽痛、不同程度全身不适症状,同时还易诱发风湿热、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该疾病易反复发作,对患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儿治疗进行干预[1]。
从既往临床经验来看,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护能力,是改善患儿预后和预防疾病复发的关键。
本文主要分析了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对患儿进行分组,双号为研究组,单号为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3∶20,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10±2.06)岁;病程3~28 d,平均病程(11.24±1.33) d;对照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5∶18,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15±2.04)岁;病程2~29 d,平均病程(11.27±1.34) d,两组患儿上述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首先,对于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及评估。
临床上通常根据患儿的病史、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初步诊断。
有以下症状的儿童可考虑为急性扁桃体炎:咽痛、咽部红肿、咳嗽、发热、扁桃体肿大及有脓性分泌物等。
同时,临床医生还应该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留意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以进一步作出诊断。
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根据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病情轻重和患儿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可以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抗生素:仅在确诊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镇痛药和退热药:对于有明显疼痛和发热症状的患儿,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进行缓解。
-漱口药物:可以使用含有抗菌和消炎成分的漱口液,如氯己定溶液等,帮助缓解咽痛和红肿症状。
2.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加强休息和饮食调理:患儿在发病期间应加强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同时要提供易消化的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合理饮水和保湿:多饮水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缓解咽痛。
同时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减轻不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要因人而异,应根据患儿的具体年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反复发作或复杂性扁桃体炎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
手术适应症包括:严重的反复扁桃体炎导致患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多次抗生素治疗无效,严重咽喉脓肿等。
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具体时间和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综上所述,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诊疗应以患儿的具体病情为基础,并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同时,家长和医生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和照顾,帮助其尽快康复。
300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临床分析作者:康有生马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手段与效果,以期为提高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效率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扁桃体炎患儿3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完善有关数据的记录工作。
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3.3%,P【关键词】小儿慢性扁桃体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探究分析慢性扁桃体炎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病之一,且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患儿致病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肿痛、扁桃体红肿化脓、以及发热发炎等情况,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也会带给其父母极大的心理压力[1]。
而且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该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
因此,在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的同时,也需要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来控制该病的发展,进而确保患儿正常发育[3]。
本组探究则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对其采取对照治疗的方法,以此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
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3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男160例,女140例,年龄2-11岁,病程1-4个月,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诊断标准:患儿出现发热、咽喉肿痛、吞咽困难,且可见扁桃体颜色深红或鲜红,出现充血表现。
事先告知所有患儿家长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150例,其中观察组男74例,女76例,年龄2-10岁,病程2-4个月,对照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3-10岁,病程1-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运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运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开始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100例作为入组成员,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基础护理的对照组50例,以及通过健康教育的观察组50例。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6%,对照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采取健康教育,提高家属的防范意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健康教育;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患儿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发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侵害所引起,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部粘膜,以及淋巴组织炎症,属于炎症性疾病[1]。
儿童的发病率较高,且春秋两季比较多见[2]。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运用效果。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2021年1月-2022年1月为止,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在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100例作为入组成员,将其分为了两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性22例,2岁至10岁为该组患儿的年龄范围,均值(5.36±2.64)岁,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2岁至11岁为该组患儿的年龄范围,均值(5.25±2.71)岁。
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纳入指标:首次在我院进行治疗患者;无药物过敏症状;均为初次发作;了解本研究内容,同意加入到研究中,且签署相关协议书者。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不同意参加研究;不能正常交流;中途自愿退出研究者。
扁桃体炎的预后评估与康复护理指导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扁桃体发炎引起喉咙红肿、咽喉痛等症状。
虽然扁桃体炎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缓解,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如不及时评估预后并进行康复护理指导,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或复发。
本文将探讨扁桃体炎的预后评估与康复护理指导措施。
一、预后评估1. 临床症状评估在扁桃体炎的预后评估中,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
包括喉咙红肿、咽喉痛、发热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此外,还需要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咽腭脓肿、中耳炎等。
2. 实验室检查评估除了临床症状的评估外,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估扁桃体炎的预后情况。
例如,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炎症的程度,C-反应蛋白测定可以用于判断炎症的活动性。
3. 影像学检查评估如果患者出现持续的咽痛、吞咽困难等严重症状,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
例如,颈部CT扫描可以评估扁桃体炎的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并发症。
二、康复护理指导1. 休息与饮食在扁桃体炎的康复护理指导中,休息和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此外,需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保持喉咙湿润,缓解疼痛。
2. 口腔护理口腔护理也是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
患者需要注意口腔的清洁,定期漱口,尤其是在饭后和睡前要刷牙。
此外,可以使用盐水漱口,具有抗菌和消炎的作用。
3. 炎症控制在康复护理中,炎症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可以使用局部抗炎消炎药物,如口腔含漱剂、喉咙喷雾剂等。
同时,医生可以根据情况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4. 并发症的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如咽腭脓肿、中耳炎等,需要及时处理。
咽腭脓肿可能需要手术引流,中耳炎可能需要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免疫调节在康复护理中,免疫调节也是重要的一环。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营养,增强体质。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C、锌等,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浅谈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综合护理措施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综合护理措施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2 月 2019年 12 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 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20 例) 和对照组 (20 例),两组患儿分别给予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基础护理措施,并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20例观察组,扁桃体恢复时间3.22±0.41天,体温恢复时间2.08±0.54天;对照组 20 例,扁桃体恢复时间 5.29±1.12 天,体温恢复时间 3.78±0.82 天。
观察组各项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患儿家属知晓率,观察组为96.42%,对照组为82.40%.通过对两组家属知晓率的统计,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护理中,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许多小儿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约占 10%~ 15%,小儿是该病的主要群体,而在治疗中,受疾病部位和儿童身体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治疗局限和障碍。
该病具有反复性、起病急等特征,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一般来说,在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过程中,早发现、早治疗的治疗理念仍然是主要的,并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方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
我们采用科学治疗方法的同时,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2 月 2019年 12 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 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儿童扁桃体发炎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是什么儿童扁桃体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且易引起周围器官局部并发症或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而引起全身并发症。
必须了解其症状和原因,做好预防护理,远离疾病对儿童的困扰。
1、儿童扁桃体发炎症状1)咽部异物感:很多小儿扁桃体炎患者都有这种症状表现,总是感觉到咽喉部有东西堵住。
往往感觉到喉咙里有阻塞感、压迫感、贴叶感、狭窄感。
有的患者还会感觉到咽喉部出现干燥感、灼热、瘙痒、蚁行感或其他不适感。
如果孩子表述感觉喉咙有东西的话,可能就是扁桃体发炎了。
2)体温升高:一些细菌、病毒导致扁桃体发炎后,使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幼儿常会因此出现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健康问题。
3)扁桃体肿大:多见于小儿,肥大的扁桃体可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
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可能出现呼吸、吞咽或言语共鸣障碍。
而且此时孩子会不愿意吃东西,因为一吃东西就会痛。
4)全身不良反应:小儿扁桃体炎容易和其他疾病同时出现,小儿扁桃体炎的发生让患者的咽喉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患者往往感觉到咽喉有异物,非常难受。
患上小儿扁桃体炎后,患者的扁桃体会产生炎性分泌物,这种分泌物质地吞下后,将会对患者的胃肠道或隐窝内细菌进行刺激,从而导致毒素被吸收。
导致我们全身出现不适的症状表现,比如常见的症状会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易疲乏、消瘦、头痛、低热等症状。
2、儿童扁桃体发炎原因1)孩子发烧、感冒的时候,扁桃体也常常发炎,如果经常反复发炎,就会妨碍毒素从扁桃体排出,易造成“病灶”。
由于小儿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免疫低,从而导致易受病菌侵袭。
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门户,口鼻的细菌,病毒选侵犯它。
2)扁桃体窝易积存细菌和代谢产物,是躲污纳垢的场所,只要湿度和温度适宜,轻易被感染。
3)扁桃体小窝小皮稀疏,其间质常可见淋巴细胞和其它游走细胞,形成了"小窝上皮细网化",而成为机体与病原体和毒素斗争的场所。
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06T16:00:12.5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作者:熊霞
[导读] 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减轻患儿疼痛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四团医院熊霞 833011
【摘要】目的:对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探讨。
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扁桃体炎患儿9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9例)和实验组(50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可接受度、SAS 评分、SDS 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00%
VS 28.57%],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扁桃体炎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减轻患儿疼痛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小儿扁桃体炎;临床护理
小儿扁桃体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具有很高发病率的小儿疾病,以4-6岁的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如果治疗干预不及时,则有可能引起肾炎或者慢性扁桃体炎,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来彻底根治此病[1]。
本院在对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扁桃体炎患儿应用围术期护理,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扁桃体炎患儿99例,以上患儿均经各项临床检查确定符合小儿扁桃体炎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儿、女性患儿的人数分别是54例和45例;年龄最小的患儿2岁,年龄最大的患儿8岁,中位年龄:(5.12±0.34)岁。
按随机双盲原则将以上患儿采用单纯随机法分为参照组(49例)和实验组(50例),上述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检验参照组和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参照组的49例患儿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稳定患儿的情绪,保持病房患病舒适、温馨以及整洁,将相关疾病知识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对患儿进行用药护理、日常护理等;实验组的49例患儿除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外还应用围术期护理,具体如下:1.
2.1 术前心理护理患儿家属由于担心孩子病情以及手术对孩子的影响,经常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以紧张、担心、害怕、烦躁不安为主要的表现。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家属加强术前宣教,对家属说明手术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
患儿由于年纪较小一般害怕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在同患儿交流时语气要柔和,要面带微笑,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以握着患儿的手进行鼓励[2]。
1.2.2 术前准备术前指导并协助患儿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术前不要给予患儿辛辣的食物,让患儿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术前8h 禁食,4h禁饮。
1.2.3 术后护理为减轻创口出血和头部充血情况术后可以为患儿采取半卧位;术后第2d给予患儿朵贝尔液清洁口腔;术后患儿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看电视、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患儿的疼痛,或者可以采用冰块冷敷等物理方法,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则需给予患儿止痛药和镇静剂;术后3d可以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奶类、汤类等冷流质食物[3]。
1.3 统计学分析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实验组患儿的疼痛可接受度明显高于参照组[(85.67±
3.52)分VS(7
4.38±2.34)分],SAS 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0.34±2.59)分VS(1
5.01±2.72)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30.24±5.14)分VS(42.27±
6.8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92.57±4.44)分VS(74.68±3.69)分],t=6.54,5.57,6.85,
7.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参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4/49),其中包括7例感染患儿,4例呼吸不畅患儿,3例吞咽困难患儿;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其中包括2例感染患儿,1例呼吸不畅患儿,1例吞咽困难患儿;组间差异经t 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主要手段,这种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彻底治疗该病,但是术后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并且有可能出现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等严重情况,对患儿的康复进度造成的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儿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
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99例小儿扁桃体炎患儿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可接受度、SAS 评分、SDS 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00% VS 28.57%],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扁桃体炎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减轻患儿疼痛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记英,卢雪芬.野菊花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1(01):52-53
[2]舒红文,余霞辉,常洪美,邱友波,罗健,邓骥,宋昔兰,罗扬,周艳群.金双歧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随访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4(05):548-549
[3]王淑杰,马小妹,孙艳华.低温等离子治疗小儿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16(0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