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45.64 KB
- 文档页数:1
186Clinical Research, Oct. 2020, Vol. 28, No. 10·临床护理·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杜佳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门诊,河南 郑州 450053)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对其进行分组,双号为研究组,单号为对照组,每组各43例。
研究组施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
结果 研究组患儿高热、咽痛等症状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能促进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更好地进行家庭护理,进而能显著减少患儿预后周期和疾病复发概率。
关键词: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健康教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278(2020)10―0186―02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多发于咽部,不仅会引发患儿出现高热、咽痛、不同程度全身不适症状,同时还易诱发风湿热、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该疾病易反复发作,对患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儿治疗进行干预[1]。
从既往临床经验来看,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护能力,是改善患儿预后和预防疾病复发的关键。
本文主要分析了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对患儿进行分组,双号为研究组,单号为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3∶20,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10±2.06)岁;病程3~28 d,平均病程(11.24±1.33) d;对照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5∶18,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15±2.04)岁;病程2~29 d,平均病程(11.27±1.34) d,两组患儿上述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首先,对于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及评估。
临床上通常根据患儿的病史、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初步诊断。
有以下症状的儿童可考虑为急性扁桃体炎:咽痛、咽部红肿、咳嗽、发热、扁桃体肿大及有脓性分泌物等。
同时,临床医生还应该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留意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以进一步作出诊断。
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根据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病情轻重和患儿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可以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抗生素:仅在确诊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镇痛药和退热药:对于有明显疼痛和发热症状的患儿,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进行缓解。
-漱口药物:可以使用含有抗菌和消炎成分的漱口液,如氯己定溶液等,帮助缓解咽痛和红肿症状。
2.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加强休息和饮食调理:患儿在发病期间应加强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同时要提供易消化的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合理饮水和保湿:多饮水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缓解咽痛。
同时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减轻不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要因人而异,应根据患儿的具体年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反复发作或复杂性扁桃体炎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
手术适应症包括:严重的反复扁桃体炎导致患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多次抗生素治疗无效,严重咽喉脓肿等。
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具体时间和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综上所述,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诊疗应以患儿的具体病情为基础,并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同时,家长和医生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和照顾,帮助其尽快康复。
300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临床分析作者:康有生马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手段与效果,以期为提高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效率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扁桃体炎患儿3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完善有关数据的记录工作。
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3.3%,P【关键词】小儿慢性扁桃体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探究分析慢性扁桃体炎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病之一,且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患儿致病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肿痛、扁桃体红肿化脓、以及发热发炎等情况,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也会带给其父母极大的心理压力[1]。
而且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该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
因此,在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的同时,也需要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来控制该病的发展,进而确保患儿正常发育[3]。
本组探究则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对其采取对照治疗的方法,以此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
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3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男160例,女140例,年龄2-11岁,病程1-4个月,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诊断标准:患儿出现发热、咽喉肿痛、吞咽困难,且可见扁桃体颜色深红或鲜红,出现充血表现。
事先告知所有患儿家长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150例,其中观察组男74例,女76例,年龄2-10岁,病程2-4个月,对照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3-10岁,病程1-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06T16:00:12.5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作者:熊霞
[导读] 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减轻患儿疼痛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四团医院熊霞 833011
【摘要】目的:对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探讨。
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扁桃体炎患儿9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9例)和实验组(50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可接受度、SAS 评分、SDS 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00%
VS 28.57%],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扁桃体炎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减轻患儿疼痛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小儿扁桃体炎;临床护理
小儿扁桃体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具有很高发病率的小儿疾病,以4-6岁的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如果治疗干预不及时,则有可能引起肾炎或者慢性扁桃体炎,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来彻底根治此病[1]。
本院在对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扁桃体炎患儿应用围术期护理,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扁桃体炎患儿99例,以上患儿均经各项临床检查确定符合小儿扁桃体炎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儿、女性患儿的人数分别是54例和45例;年龄最小的患儿2岁,年龄最大的患儿8岁,中位年龄:(5.12±0.34)岁。
按随机双盲原则将以上患儿采用单纯随机法分为参照组(49例)和实验组(50例),上述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检验参照组和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参照组的49例患儿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稳定患儿的情绪,保持病房患病舒适、温馨以及整洁,将相关疾病知识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对患儿进行用药护理、日常护理等;实验组的49例患儿除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外还应用围术期护理,具体如下:1.
2.1 术前心理护理患儿家属由于担心孩子病情以及手术对孩子的影响,经常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以紧张、担心、害怕、烦躁不安为主要的表现。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家属加强术前宣教,对家属说明手术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
患儿由于年纪较小一般害怕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在同患儿交流时语气要柔和,要面带微笑,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以握着患儿的手进行鼓励[2]。
1.2.2 术前准备术前指导并协助患儿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术前不要给予患儿辛辣的食物,让患儿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术前8h 禁食,4h禁饮。
1.2.3 术后护理为减轻创口出血和头部充血情况术后可以为患儿采取半卧位;术后第2d给予患儿朵贝尔液清洁口腔;术后患儿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看电视、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患儿的疼痛,或者可以采用冰块冷敷等物理方法,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则需给予患儿止痛药和镇静剂;术后3d可以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奶类、汤类等冷流质食物[3]。
1.3 统计学分析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实验组患儿的疼痛可接受度明显高于参照组[(85.67±
3.52)分VS(7
4.38±2.34)分],SAS 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0.34±2.59)分VS(1
5.01±2.72)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30.24±5.14)分VS(42.27±
6.8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92.57±4.44)分VS(74.68±3.69)分],t=6.54,5.57,6.85,
7.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参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4/49),其中包括7例感染患儿,4例呼吸不畅患儿,3例吞咽困难患儿;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其中包括2例感染患儿,1例呼吸不畅患儿,1例吞咽困难患儿;组间差异经t 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主要手段,这种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彻底治疗该病,但是术后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并且有可能出现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等严重情况,对患儿的康复进度造成的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儿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
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99例小儿扁桃体炎患儿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可接受度、SAS 评分、SDS 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00% VS 28.57%],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扁桃体炎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减轻患儿疼痛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记英,卢雪芬.野菊花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1(01):52-53
[2]舒红文,余霞辉,常洪美,邱友波,罗健,邓骥,宋昔兰,罗扬,周艳群.金双歧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随访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4(05):548-549
[3]王淑杰,马小妹,孙艳华.低温等离子治疗小儿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16(0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