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长沙市立信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答案1.B2.C【解析】A.停滞不前:形容不继续前进,停留不动。
B. 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就打开了,后比喻忽然理解、明白。
C. 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指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D. 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3.D【解析】①搭配不当②前后矛盾③指代不明4.D【解析】顺序:问题背景→问题成因→解决办法→方法一→方法二→补充介绍5.B6.(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示例:下半句:分享感悟,收获丰富知识(要点:结构对称1分,与“分享”相关1分)8.示例:感谢小阳同学的精彩推荐。
孔乙己的悲剧人生正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而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绝非只有他一人。
明朝也有一老书生因受毒害,在中举后竟喜极而疯。
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小山同学团队带来情景短剧——范进中举。
要点:信息全面(包括活动嘉宾与内容)1分,衔接自然有过渡1分。
9.C10.①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
②孤独失落【词意】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
蓝天上有飘动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里。
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
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
11.C【解析】“为大理卿时”的“为”是担任;“乡为身死而不受”的“为”是为了。
12.B13.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根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盗的军队。
14. 赞同。
(1分)慷慨:①辛弃疾和孝宗一样,有收复中原的愿望,他在接受孝宗的问话时,议论坚强正直,毫不迎合。
②辛弃疾重情重义,朱熹去世后,门生朋友没有来送葬的,但辛弃疾却作祭文哭祭朱熹以表达哀伤之情。
(写一点给1分)大略:①金主完颜亮死后,劝耿京作南归决断。
②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上)期中考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2023.11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2.3.4. 好友面对学习困境有些灰心丧气,你想到可以用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来鼓励他坚持(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第5-8题(2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丙】书斋铭(节选)明归有光斋,故市廛①也,恒市人居之。
邻左右,亦惟市人也。
前临大衢,衢之行,又市人为多也。
挟策而居者,自项脊生②始。
管宁与华歆读书,户外有乘轩者,歆就视之,宁弗为顾。
狄梁公③对俗吏,斋可以市廛,市廛亦书斋也。
”【注】①市廛(chán):集市中的店铺。
②项脊生:归有光自号。
③狄梁公:即狄仁杰。
5.(1)甲乙丙三篇文章按照创作年代先后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1分)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乙甲丙D. 丙甲乙(2)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乙文作者写“小人物”优秀品格的故事是《》。
(1分)6. 解释丙文中的加点词。
(4分)(1)挟策而居者居()(2)宁弗为顾顾()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 三篇短文都提到了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处所,以及身处其中的心态,引发我们的思考。
(1)请填写以下表格:(8分)(2)【甲】文“白丁”指,也就是【丙】文中的“”。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调兵遣将(tiáo bīng qiǎn jiāng)C.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 D.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答案:C解析:A项中“默”应读作“mò”,B项中“遣”应读作“qiǎn”,D项中“恍”应读作“huǎng”,只有C项字形、字音完全正确。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的性格却让人难以接近。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有历史故事。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答案:C解析:A项中“但”前后语义矛盾;B项中“减少使用”搭配不当;D项中“阵阵”与“掌声”搭配不当。
只有C项句子没有语病。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D解析:A项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B项描绘了秋夜的景色;C项表达了人生的欢乐;D项表达了友谊的珍贵。
从表达效果来看,D项最佳。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雕虫小技B. 一丝不苟C. 持之以恒D. 雕梁画栋答案:A解析:A项“雕虫小技”是成语,意为微不足道的技艺;B项“一丝不苟”是成语,意为做事非常认真;C项“持之以恒”是成语,意为坚持不懈;D项“雕梁画栋”是成语,意为建筑物的装饰非常华丽。
只有A项不是成语。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仿佛一位少女在向你微笑。
B. 春天的阳光,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温暖地抚慰着大地。
2023届江苏溧阳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禅师(chán)分外(fèn)汲取(jī)自惭形秽(huì)B.赦免(sè)惊骇(hài)折腰(zhé)大发雷霆(tíng)C.佝偻(1óu)游弋(yì)麾下(huī)成吉思汗(hán)D.亵渎(xiè)恪守(gè)濡养(rú)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篝火忧戚呢喃可望而不可即B.灰尽贸然阔绰富丽堂皇C.天娇飘逸劫掠断章取义D.瑟索坍塌端祥自吹自擂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在于,诗人把大堰河对儿子的爱,升华为祖国大地上如大堰河般的母亲们对她的儿子的爱:把兄弟之间的亲密之情升华为黑暗中底层民众的团结。
该诗奠定了艾青以后创作的总体取向——真、善、美。
B.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中的意象是按照诗人人生经历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从感情的抒发来看,是层层推进的关系。
前三节是对最后一节的铺垫,第四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乡愁升华为家国之思。
C.《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灵活运用了拟人、比喻、呼告、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加上诗人丰富的想象,使全诗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在抒发情感,描摹场景,增加诗意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D.《敬业与乐业》这篇议论文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三层分别论述“敬业”“有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
论证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有力。
4.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A.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B.一方面我们要认真钻研书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动手操作。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跌宕起伏贪生怕死破釜沉舟B. 落英缤纷情不自禁气壮山河C. 震耳欲聋精疲力尽一泻千里D. 独树一帜雕梁画栋妙笔生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提高。
B. 读书能增长知识,也能丰富情感,还能陶冶情操。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与“一马当先”意思相近的是()A. 一鼓作气B. 一举两得C. 一帆风顺D. 一心一意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学生像一颗闪亮的明珠。
B.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C. 他把爱人的照片放在床头。
D. 那个男孩长得英俊潇洒。
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青出于蓝B. 大公无私C. 井底之蛙D. 良辰美景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我喜欢春天,喜欢那五彩斑斓的鲜花。
B. 他工作认真,学习努力,生活节俭。
C.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体育特长突出。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春天B. 喜欢C. 学习D. 快乐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B. 太阳像一个火球,烤得大地滚烫。
C. 那朵白云像一只展翅的雄鹰。
D. 这座山巍峨壮丽,气势磅礴。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A. 学习B. 喜欢C. 快乐D. 悲伤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学生像一颗闪亮的明珠。
B.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C. 他把爱人的照片放在床头。
D. 那个男孩长得英俊潇洒。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文中描绘了洞庭湖的______景象。
2.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诗中描绘了庐山的______景象。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C.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D. 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恍然大悟B. 情不自禁C. 颠沛流离D. 畸形发展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这次比赛中,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而且为学校争了光。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C. 他的歌声高亢激昂,吸引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长大后果然名垂青史。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C.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不能退缩。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名叫扁鹊。
他医术高超,被誉为“神医”。
扁鹊曾三次拜师学艺,最终成为了医学界的翘楚。
扁鹊年轻时,拜了一位名叫长桑君的医生为师。
长桑君是一位高人,医术高超,但他性格孤僻,不轻易收徒。
扁鹊为了拜师,特意跑到长桑君的住处,恭恭敬敬地请教。
长桑君见扁鹊如此诚恳,便收他为徒。
在长桑君的指导下,扁鹊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医术的基本要领。
长桑君对扁鹊说:“你学医要有耐心,要用心观察,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
”扁鹊牢记师傅的教诲,每天观察病人,总结经验。
有一天,长桑君对扁鹊说:“你已经掌握了医术的基本要领,可以去行医了。
”扁鹊告别师傅,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
扁鹊医术高超,名声远扬。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村庄,听说这里有一位重病患者。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jí lì jié)B.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D.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原因,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B. 他学习十分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使他非常高兴。
D.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否则地球将会变成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地方。
3. 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星点点B. 繁忙碌碌C. 繁荣昌盛D. 繁华喧嚣4.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讲解生动形象,让人如痴如醉。
B. 他勇敢地跳入水中,救起了落水的孩子。
C. 她每天起早贪黑,终于完成了学业。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欺哄B. 欺哄C. 欺哄D. 欺哄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看到了一个流星。
B. 她问我:“你去哪儿?”我说:“我去图书馆。
”C. 他喜欢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D.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在放风筝。
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两颗星星。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语文学科2023.11 注意事项: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27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8分)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
它们虽然生长在贫(jí)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蚀/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
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广(mào)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雍róng()华贵,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①。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②,在这深(suì)的天空下,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③。
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精华)。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贫(jí)______ ②广(mào)____ ③雍(róng)华贵④深(suì)______(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侵蚀反而精华B. 侵袭而且精华C. 侵蚀而且精彩D. 侵袭反而精彩(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B. 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C.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D. 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中国文人常在诗文中道尽人间百态:刘长卿在长沙贾谊故居,悲叹“汉文有道恩犹薄,(1)”;(2)(作者)的《商山早行》,以诗意笔触写下“(3),枳花明驿墙”;韩愈虽被降职远调,仍高呼“(4),肯将衰朽惜残年”;苏轼陷入徘徊矛盾中,仍对月抒怀“不应有恨,(5)”;李白知前路艰难,仍心怀远大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6)”(李白《行路难》);刘禹锡在(7)《》中虽身处逆境,但仍写下“(8),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佳句;范仲淹更是以积极的忧乐观与友人共勉“(9),(10) ”(范仲淹《岳阳楼记》);3.名著阅读。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统编版九上第1~3单元。
4.难度系数:0.75。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4分)校学生会拟举办“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文化展览活动,请你协助筹划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君子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代中华儿女,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君子在个人修养方面要能做到“君子坦荡荡”“君子泰而不骄”“君子以自强不息”等。
“君子”内涵与时xié行。
新时代,“君子”仍是世人共同推崇的高尚人格。
淬炼君子人格是当代青年立身处世的价值标杆。
1.(2分)请将“自强不息”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2分)负责该部分展板介绍的同学在研读文字后做了以下几处批注,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A.“潜移默化”一词中“潜”的读音是“qián”,意为“隐藏,不露在表面”。
B.“xié行”中“xié”的字形应为“偕”,因为“偕”可表达“一同”的意思。
C.“淬炼”也可写作“淬练”,因为“淬炼”君子人格只需反复练习。
D.“处世”中“处”的读音为“chǔ”,因为“处世”有“跟人往来相处”的意思。
3.(2分)你想知道文段中“君子泰而不骄”的意思,通过查《古代汉语词典》,发现“泰”作为形容词的几种解释:①骄纵;②通,通畅;③安定,安详;④过分;⑤上,远;⑥大方。
根据文段内容,你认为“君子泰而不骄”的意思是。
第二部分自强不息——古今榜样的精神引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命题人:九年级备课组审核人:项社慧一、积累•运用(25分)“少年强,则国强”,结合“君子自强不息”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1—3题。
1.以笔书义。
(共5分)自强,燃起心中希望;奋斗,点亮人生华章。
自强和奋斗相得益彰。
欧阳修被贬滁州,仍心无旁wù治理地方,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柳宗元谪居永州,仍致力于诗文创作,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勾践被俘吴国,仍恪守卧薪尝胆的承诺,最终三千越甲吞吴。
面对困境,我们不能自惭形秽,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达到看似可望而不可jí的目标;唯有努力践行自强不息,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xiāng gè huìB.xiàng kè suìC.xiāng kè huìD.xiàng gè suì(2)根据语境,写出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心无旁wù()可望而不可jí()(3)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1分)2.以书励人。
(2分)初三某班的两位同学创作了书法作品,请选择一幅挂在班里以激励同学,并从书体特点和内容的角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1)第一幅(2)第二幅我选(),理由是3.以诗悟情。
(10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心怀天下,虽仕途艰难,仍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积极乐观;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出京,仍有“③_________,④________”(《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刘禹锡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但依然怀有“⑤_________,⑥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的坚定信念;苏轼虽仕途多舛,与亲人分离,却仍有“⑦_________,⑧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愿;韩愈虽忠言遇斥,但仍有“⑨_________,⑩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效之心。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论语》中的思想?()A. 孝道B. 忠诚C. 仁爱D. 勤奋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分为三部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三部分?()A. 风诗B. 雅诗C. 颂诗D. 赋诗3. 下列哪个选项是《离骚》的作者?()A. 屈原B. 宋玉C. 李白D. 杜甫4. 下列哪个选项是《史记》的作者?()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相如D. 司马炎5. 下列哪个选项是《资治通鉴》的作者?()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相如D. 司马炎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4.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______思想。
2. 《诗经》中的“风”是指______地区的民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3.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长篇政治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楚国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______。
4. 《史记》全书共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按______体例编写的。
5.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______到______共1362年间的历史。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
2.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稳重(wěn zhòng)毅力(yì lì)精彩(jīng cǎi)B. 轰鸣(hōng míng)美丽(měi lì)晶莹(jīng yíng)C. 稳重(wěn zhòng)毅力(yì lì)精彩(jīng cài)D. 轰鸣(hōng míng)美丽(měi lì)晶莹(jīng yìng)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
答案:A3. 下列词语中,与“汗牛充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满载而归B. 塞翁失马C. 满腹经纶D. 翻天覆地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空中,星星像钻石一样闪烁。
B. 他的笑声像夏天的雷声一样响亮。
C. 这本书像一座金山一样,堆满了智慧。
D. 她的歌声像春天的泉水一样清澈。
答案:A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匆匆》一文中,作者用“八千多日”来强调时光的短暂,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珍惜时光,感叹时光流逝之快。
7. 《背影》一文中,父亲送别儿子时,表现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答案:慈爱、担忧、不舍。
8.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什么?答案: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
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 1-4小题,每题2分; 5-11小题,每题3分,共29分。
(一) 积累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妖娆(yáo) 摇曳(yè) 矫揉造作(jiǎo)B. 箴言(zhēn)恪守(kè) 金戈铁马(gě)C. 折扣(zhé) 诓骗(kuāng)根深蒂固(dì)D. 懦夫(nuò) 窗棂(léng) 前仆后继(pū)2、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和尊重。
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能领悟“鸟鸣山更幽” 的,活着就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A. 敬重散发静谧B. 敬畏散发寂静C. 敬畏焕发静谧D. 敬重焕发寂静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①自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中小学生做饭”成为热点话题。
②但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增加家务劳动的数量。
③劳动教育要重视“劳育结合”,避免“以劳代育”。
④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更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填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做一个快乐的人吧□ 摘掉而具,卸下伪装,静守己心,笑谈浮华。
以风的洒脱,笑看经年岁月□ 以莲的恬淡,随遇而安。
人生无常,世事无常。
不要人夸颜色好,取悦自己,向阳而行,温暖自己照亮他人,才是大美的人生,智慧的人生□A. ! ; 。
B. ! !C. 。
; 。
D. 。
!(二)诗词鉴赏5、下面对《行路难》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融化(róng huà)B. 沉默(chén mò)C. 倾斜(qīng xié)D. 沮丧(jǔ sàng)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热闹非凡(fán wéi)B. 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C. 众口铄金(zhòng kǒu shuò jīn)D.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C. 他的绘画水平很高,经常参加各种绘画比赛。
D. 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提问,勇于探索。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我的好朋友。
”B. “这,是我在海边捡到的贝壳。
”C. “我喜欢阅读,尤其是小说。
”D. “今天,天气真好!”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突如其来(tū rú qí lái)B.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C.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D. 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家的狗我家有一只狗,名叫“小黑”。
它全身漆黑,毛发光亮,一双圆溜溜的眼睛闪闪发光,非常可爱。
小黑很聪明。
每次我回家,它总是第一个冲出来迎接我。
如果我离开家去上学,它就会一直跟着我,直到我走进学校大门。
有一次,我忘记带钥匙,被困在门外。
小黑在门外叫了一整天,直到我妈妈回来。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赏识(shǎng shí)草稿(cǎo gǎo)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B. 奔腾(bēn téng)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C. 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拐弯抹角(guǎi wān mò jiǎo)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略胜一筹(lüè shèng yī chóu)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B.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这是全班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C. 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受益匪浅。
D. 这个城市以其独特的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这本书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D. 她的歌声如夜莺般婉转。
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B.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C.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了。
D. 她的性格非常开朗,让人感到温暖。
5.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4届上海市初三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23.11) 一、文言文阅读(34分)(一)默写(12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2、,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3、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5、《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二)完成6----11题(22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丙】廉范妙敌匈奴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
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①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
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②,晨往赴之。
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后汉书》『注释』①交缚:交叉缚扎。
②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6. 【甲】诗的作者号,【乙】文选自,这是我国古代一部叙事完整的(体例)史书。
(3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既克,公问其故()(2)会匈奴大入塞()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9.下列对【甲】诗分析不恰当的是( )(3分)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024届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2023.11) 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文化自信源于中国文化的yuān远流长与根深dì固。
在“bó弈”成为常态且时有加码的今天,在世界格局与世界文化激荡联袂共生的今天,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这种刚健dūn厚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是中国道路行稳致远的文化底蕴。
文化的辐射与演进铸造着文明的构建与积累,要推进文化包容与兼收并蓄,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中华文化感召力再上新台阶。
中国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恪守天下为己任,展现了一个携手世界走向人类美好明天的中国。
1. 语段中加点字的依次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juéfúxī kèB. mèi fú jí kèC. jué fǔxīɡèD. mèi fǔjíɡè2.根据语段中拼音依次对应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源蒂搏墩B. 渊缔搏敦C. 源蒂博敦D. 渊缔博墩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白石活到老画到老,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B.拔河比赛激烈无比,选手拼尽全力,同学们的加油呐喊声如雷贯耳。
C.随着居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社区公共设施被破坏,公共配件不胫而走的现象大幅减少。
2024届广元市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17分)“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于2022年8月30日至10月23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展出。
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
下面是同学们完成的研学记录,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记录一展览概述“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择取书房文化作内容,以中国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为主题,结合当代艺术家作品,借助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代文人书房的文化魅力。
展览分为“委怀琴书”“正谊明道”“结契霜雪”三个单元。
策展人①(妙思巧运/处心积虑),将笔墨纸砚、金石篆刻等书房里常见的器物串联起来,陈设于不同单元中,为观众展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在展厅,观众可以仰望星空,②(沟通/勾通)天地造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深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不断传承、汇流、交溶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③(独具匠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与宇宙观。
1、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因为表达的是“展览分成不同主题”的意思,所以句中“为”读wéi。
B.因为表达的是“展览面向的是观众”的意思,所以句中“为”读wèi。
C.因为表达的是“中华文化丰富高深”的意思,所以“博大精深”书写正确。
D.因为表达的是“中华文化交汇融合”的意思,所以“交溶”书写正确。
2、横线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处心积虑②勾通③独具匠心B.①妙思巧运②沟通③独具匠心C.①妙思巧运②沟通③独具特色D.①处心积虑②勾通③独具特色记录二展览设计展览分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委怀琴书”,分星空、五经萃室、图书、文房四宝和文人赏器五个部分,突出书房不仅是一个看书、写作、藏书的空间,也是一种情怀和传承。
第二个单元“正谊明道”,分为修身养性、家国情怀、仰观宇宙三个部分,主要展示的是家国情怀,突出书房的人文精神□第三个单元“结契霜雪”,分三友同德和雅集唱和两个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qiān xū)神秘(shén mì)奔跑(bēn pǎo)B. 灵巧(líng qiǎo)精湛(jīng zhàn)欣慰(xīn wèi)C. 贪婪(tān lán)畸形(jī xíng)奔腾(bēn téng)D. 神秘(shén mì)灵巧(líng qiào)奔跑(bēn p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加大教育力度。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D. 这幅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让人看了不禁赞叹不已。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
B. 那座山犹如一位巨人,静静地矗立在远方。
C. 那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宛如一只风筝。
D. 那片湖泊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
4. 下列词语中,与“风雨同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患难与共B. 同甘共苦C. 众志成城D. 和衷共济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英勇事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出自哪篇课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孔子的学生?()9. 《孟子》一书中,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主要体现了怎样的政治理念?()10.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024届南昌市南昌县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5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①壮阔。
一代代青年人披荆斩棘,百折不挠,②,烙下奋斗的印记:国难当头的奔走呐喊,抗日战场的歼击顽敌,建设工地的激情踊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先锋队的旗帜。
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
1.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字和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澜gèB.阑luòC.澜làoD.澜láo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砥砺前行B.战战兢兢C.诚惶诚恐D.摩肩接踵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激昂。
B.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C.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D.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精神。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和平之路,意味着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
②“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
③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决不能让这样的历史重演。
④数百年来,殖民主义者杀戮掠夺、巧取豪夺的历史,在各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伤痕。
⑤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A.④②①③⑤B.②④③⑤①C.②①③④⑤D.④②③⑤①5.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
你在一旁劝说:A.“弟弟本来就笨,您再生气也没用!”B.“妈妈别管了,还是要爸爸来教才行!C.“你们都别着急,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吧。
初三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积累(10分)共5题,每题2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僵卧孤村不自哀,
3过尽千帆皆不是,
4 收取关山五十州。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二、阅读(50分)
(一)共6小题,13分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
天就叫骨气。
③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
被俘后,他写一首诗,其中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被杀
害。
④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要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
“嗟,来食!”(喂,来吃!)穷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
来就死了。
⑤还有一个例了。
民主战士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
倒下去,不愿屈服。
⑥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的积极
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
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奋勇前进!
1.上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2.文中引用孟子的话,作用是()。
(2分)
A、提出警句,点明题旨
B、解释“骨气”的含义
C、提出中心论点
D、论述大丈夫的气质
3.联系孟子的话,填空。
(3分)
①文天祥宁死不投降的事例,从“”的角度证明论点。
②的事例,着重从
“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证明论点。
③闻一多宁死不屈的事例,从“”角度证明论点。
4.文中引用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两句诗有什么作用?恰当的一顶是()(2分)
A、表明文天祥对生死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
B、表现文天祥决心为民族利益而牺牲
C、反映文天祥受尽折磨不肯屈服
D、表达文天祥拒绝投降,决心名垂青史的抱负
5.上文的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
B、引证法
C、例证法;引证法
D、比喻论证
6.解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分)
(二)共8题18分
爹娘
①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读过书,父母望我这一辈出个读书人,让我六
岁就上小学。
那时,书费很便宜,连学费也才4元;但是要凑够这4元钱
是十分困难的。
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我的学费/是从奶奶蓬乱的头发里梳出来的/是从爷爷额上的皱纹里犁出来的/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时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与锄头把之间发出的吱吱声里溅出来的。
我的学费就这么昂贵,昂贵到需要全家几代人付出。
②领回新书的时候,全家人都围着新书啧啧感叹,也许这是几代人见到
的真正的书。
我的爷爷乐得簌簌地掉下眼泪,落在那书上,溅起一片墨香;
娘找了块家里新织的粗布给我包书,书包呢,是奶奶一针一线缝的。
书成为我们家的上帝,再没有其他东西能得到这样的礼遇。
③我在这样的条件下读完小学,考到了离家15里的乡中。
我永远难忘,
有一个阴雨天,很冷。
上语文课时,我才发觉忘带书了。
第二节下课后,我见爹爹教室门外。
他脸色白中发青,身子微微发着抖,一身淋湿的衣裳已冻得干硬。
爹见到我,着笑说:“你忘带书。
我给你送来了。
”说完,他解开外衣,从怀里掏出语文书,摸了摸,高兴地说:“还好,没有湿。
”我说:“你咋不叫我?”爹说:“我怕影响你读书。
”捧着那带着父亲体温的书,我心一热,眼睛顿时湿润了。
④上初三的时候,爷爷得了大病,就在奄奄一息的时刻,他让我拿给他
一本书,他捧着,我看见他干涸的眼睛里,涌出了清澈晶莹的泪珠,打在书上,他又闻了闻,笑着对我说:“这是香味啊!咱家总算出了个读书人。
我们都没本事,也不能给你什么。
要记住,书就是你的爹娘,它什么都会给你的。
要下劲儿读书啊!”他顿了顿又接着对爹说:“我死以后,不要给我操办什么,简单地埋了就行。
省点东西和钱给老大买书吧,书是他的爹娘,不能让他没爹娘。
”我哭,爹也哭,全家人都哭,哭得那书馨香愈发浓烈。
⑤我上高中了,花的钱也多了,家里的光景就更惨淡了。
又一次我对爹
说:“爹,我不想读了。
”爹说:“咋?你是不是觉得家里穷?没事儿,要记住你爷爷临死前说的话,书就是你的爹娘。
我们都没啥本事,不能给你什么,你只有下劲儿读书啊!我听着,又是泪流满面了。
⑥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早已成人了,但我想说的还是一句话:要永远爱
我们的爹娘。
7.本文是一篇。
全文以为顺序。
(2分)
8.①段中“昂贵”是指。
②段中“真正的书”是指。
(2分)
9.从④段中“涌出”一词看A.“干涸”与之是否矛盾呢? B.“干涸”在这里
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3分)
答:A B含义
作用
10.文章在刻画人物时,反复渲染了的
情景,这种写法被称作(2
分)
11.④段中“哭得那书馨香味更浓烈”一句的意思是()(2分)
A.书发出了香味更浓烈的 B.写出了我对书的喜爱
C. 哭中包含着浓郁的亲情和全家人对书的热爱
D.突出等待的时间实
在太长
14.引诗在全文的作用是
(3分)
三 (共4题,13分)
苹果里的五角星
每接到新学生,我都要在第一节作文课上让他们欣赏欣赏”苹果里的五角星”。
我一手拿一个大苹果走上讲台,像耍魔术似的撂两下。
同学们都莫名其妙地睁大了眼睛。
“谁会切苹果?”我严肃地问。
呼啦,教室里一下了冒出一片整齐的小树林。
我叫一个学生上来,他用我准备好的小刀卡嚓一声就把苹果一分为二,很自豪地微笑着走回自己的座位。
“大家都习惯于从‘北极’到‘南极’切苹果,现在我沿着‘赤道’切试试。
”
说着,我把另一个苹果横着切开,把两个大圆转向同学们。
“两颗五角星!”
“四颗!白五角星外边的黄色镶边也是五角星!”
我告诉同学们,“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子发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伟大。
“苹果里的五角星”应该闪烁在每一个青少年的思维天空。
15.文中“苹果里的五角星”应该闪烁在每一个青少年的思维天空“一句话属于(议论、说明、记叙)的表达方式;句中引号的作用是表(引用、强调、特殊含义);此句话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求异思维的重要性。
(3分)
16.呼啦,教室里一下一了冒出一片整齐的小树林“用了修辞手法(2分)
A.借代 B。
夸张 C。
拟人 D。
比喻
17.“大家都习惯于从‘北极’到‘南极’切苹果,现在我沿着‘赤道’切试试”。
这句话是一种形象
的说法,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
这句话用了(比喻、借代、夸张)的修辞物法,“北极”“南极”“赤道”用引号起的作用是(引用、有特殊含义、特定称谓、强调)(3分)
18.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用不超过30字概括“我”的形象特点。
(5分)
四(共3题,6分)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穷.山之高()②外与天际.
()③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④颓然就.醉()
20.翻译:(2分)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21.上文主要抓住西山“”特点来写,文中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
(2分)
三、作文(40分)
阅读一列材料,《读者》杂志曾刊载过署名凡夫的一篇精美短文: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那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帮我造一条船吧。
”
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一棵大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请你以“快乐”为话题,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题目处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