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
- 格式:ppt
- 大小:573.00 KB
- 文档页数:15
几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确定不需要了解吗支气管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粘膜和周围组织出现慢性特异性的炎症,主要是由病毒和细菌反复感染而引发,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和大气污染、扬尘、吸烟都有可能导致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一般都发生在气候突变和较为寒冷的季节,秋冬季是支气管炎发作和复发的高峰期,由于进入秋冬季后,人体器官尚未适应突然变化的天气,抗病能力较低,因此易发生支气管炎。
多数支气管炎由于都是非病毒感染引起,所以不具有传染性,不会造成大面积流行。
在我国,男性和老年群体支气管炎的发生率要稍高,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一、支气管炎的类型(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这种类型的支气管炎主要是由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而导致的气管-支气管病变引起的,受到刺激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会产生炎症,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这种气管炎往往伴随着鼻塞、流鼻涕、咽痛等症状,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低热、乏力、咽喉部发痒和夜间咳嗽等情况。
如果在患病期间,患者再次受凉或者吸入刺激性气体,则会引发剧烈咳嗽,在咳嗽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腹部肌肉疼痛等情况。
(二)慢性支气管炎当患者连续两年都出现为期两三个月的咳嗽和咳痰症状时,如果排除了慢性咳嗽,那么患者所患的就是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主要体现在患者会出现反复咳嗽情况,轻症患者主要在春季和冬季的夜间和清晨会剧烈咳嗽,春夏季和白天咳嗽会减少甚至消失,而重症患者则全年都咳嗽,春季和冬季会加剧,到了夜间咳嗽会非常严重。
慢性支气管炎还会产生咳痰症状,患者喉中常年有痰,早上起床时痰多,一旦患者受凉后,痰量会增多,剧烈咳嗽后还可能出现痰中带血情况。
慢性支气管的患者还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气温突变时就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情况,随后出现乏力、畏寒甚至发烧的情况。
(三)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炎主要是患者接触了一些过敏原引发的支气管炎,主要症状气道高反应性。
(四)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又名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患者群体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是症状为流鼻涕、咳嗽、喘息等。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 引言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阶段,由于其症状和体征的多样性,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
本文将介绍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准确性。
2. 诊断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和临床实践经验,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几项标准:2.1 年龄要求毛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阶段,诊断毛细支气管炎的病例年龄一般应小于3岁。
2.2 临床症状毛细支气管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呼吸道感染既往史,如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喘息等;•呼吸困难,特别是在夜间和清晨;•喘息音,在呼气期明显增强,可观察到胸腹部呼吸运动协调;•咳嗽,常伴有痰咳出。
2.3 肺部体征体格检查中,可以观察到以下肺部体征:•呼气相延长,呼气韵律不规则;•呼气作业困难,需用肌肉力量尽力呼气;•喘息音,为哮鸣样音,呼气末期才出现,可闻及两肺。
2.4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象检查,可以观察到白细胞增高;•血气分析,可检测到低氧血症,动脉血气pH值下降。
2.5 影像学检查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部X线检查和CT扫描。
在胸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以下特征:•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支气管壁增厚;•毛细支气管扩张。
3.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诊断标准时,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相似,因此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具有多样性,有的病例症状较轻,有的病例可能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全面观察和综合判断。
4. 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准确诊断对于合理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包括年龄要求、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希望能对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准确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你知道该如何治疗吗?
导语:支气管炎有多种分类,其中一种叫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可能很多人对这种疾病还比较陌生,所以有必要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不幸患上这种病的
支气管炎有多种分类,其中一种叫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可能很多人对这种疾病还比较陌生,所以有必要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不幸患上这种病的话可以采取以下疗法:
1.患者有全身症状时,应注意休息和保暖
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和改善机体的功能。
患者常常需要补充液体和应用退热药物。
可适当应用镇咳药物。
痰量较多或较黏时,可应用祛痰剂。
2.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对抗菌药物并无明显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时应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但如果患者出现发热、脓性痰和重症咳嗽,则为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对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可应用针对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的抗菌药物,如红霉素,也可选用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
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如有急性支气管炎的表现应该应用抗流感的治疗措施。
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
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如果患者有脓性痰,为应用抗菌药物的指证。
轻症可口服,较重患者用肌注或静脉滴注抗菌药物。
常用的有青霉素G、红霉素、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等。
(2)祛痰、镇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儿科重症监护室内12月龄以下婴儿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的管理解读要点(完整版)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呼吸道急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流鼻涕、低热和咳嗽等,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急促、烦躁和喘息,并发呼吸衰竭等[1]。
预计1/10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被收治入院,其中2%~6%的患儿因症状严重被转诊至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2]。
而全球范围内,1岁以下因呼吸道感染死亡的重症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居首位[3]。
虽然国内外已发布多篇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的共识指南,但不同地区针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仍存在较大差异,高达48%的患儿入院接受的治疗被高质量(Cochrane水平)的证据证实没有显著益处[4]。
儿科重症和急救护理小组(French-speaking group of paediatric intensive and emergency care,GFRUP)由25位来自法国、加拿大、瑞士、比利时等国家的均熟练掌握法语的专家组成,25位专家基于已发布的相关指南,进行证据更新与完善,以电话会议和面对面会议的形式展开探讨,于2023年颁布了关于PICU内12月龄以下婴儿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管理的指南,从重症监护室准入标准、辅助检查、患儿安置及治疗、营养支持与补液、通气支持以及辅助治疗等6个范围提出了40条建议(其中23条专家建议),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理解和处理严重毛细支气管炎,提升救治水平,改善患儿预后。
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PICU准入标准建议1:判断患儿是否需要入住PICU,应考虑是否存在以下指征:(1)呼吸暂停;(2)高碳酸血症,即静脉二氧化碳分压>7.99kPa和(或)血气pH<7.30;(3)警觉性改变和(或)肌张力低;(4)低氧血症,标准氧疗下(如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 L/min)血氧饱和度(SpO2)<0.92;(5)呼吸做功增加或呼吸衰竭。
【疾病名】急性细支气管炎【英文名】acute bronchiolitis【缩写】【别名】急性毛细支气管炎【ICD号】J21【概述】近20余年来对累及小气道的炎症性病变即细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闭塞)一类疾病的认识显著增加,有人称为细支气管综合征(bronchiolar syndrome),包括多种不同疾病或作为其他疾病相关的病理状态,命名杂乱。
《Fishman肺脏病学》中提出按病因和按组织病理学两种分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关于本组疾病的许多混乱。
【流行病学】以散发病例为多,有时可暴发。
我国南方数省有过流行。
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且随地理区域而明显不同,我国北方冬季和早春为高发期,尤以1~4月为多;南方则在夏、秋季流行,以6~9月为多。
流行时间可持续1~3个月。
春、秋季以副流感病毒引起者为多。
细支气管炎的好发人群主要为2岁以内的婴幼儿,2~10个月的婴儿高发,1岁以后发病开始减少。
在住院患儿中,细支气管炎约占4%。
男性较多,尤其是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例,男女之比为1.5∶1。
成人病毒性细支气管炎很少见。
该病常在年长儿或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后发病,部分病例有呼吸道感染接触史,但亦有接触史不明者。
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带病毒的飞沫或气溶胶经空气传播,可在医院内获得感染或小范围流行。
【病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是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其次为副流感病毒1型和3型。
此外,腺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亦占一定比例。
不同地区中,这些病原体所占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儿童中细支气管炎约55%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美国1994年报道<5岁的儿童细支气管炎中,该病毒感染占50%~75%;国内报道为57.9%~88.2%,住院患儿中则更高。
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约占11%,病情多较凶险,病死率高。
少见病原体有冠状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微小病毒。
细支气管炎相关临床综合征的病因分类:1.吸入性损伤 毒气(如氮氧化物)、灰尘、刺激性气体(如氯气)、金属粉尘、有机粉尘(过敏性肺炎)、香烟、可卡因、燃烧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