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植物源农药粗提物对菜蚜和蛞蝓的药效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5.62 KB
- 文档页数:3
第39卷第5期2020年5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CollegeVol.39No.5May.2020D01:10.16276/51-1670/g.2020.05.0124种植物粗提物对粘虫及小菜蛾的毒力作用黄守敏,胡向奇(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安徽安庆246003)摘要:为筛选出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植物,采用乙醇浸泡方法提取了水苏(Stachys japonica)、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小窃衩(Torilis japonica)和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4种植物的粗提物,测定了其对粘虫(Myt/jim-na seperata)的触杀作用及对小菜蛾(PZuteZZa xylostella)的熏蒸作用和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植物的粗提物都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比较而言,水苏提取物对粘虫和小菜蛾的毒力作用,以及对小菜蛾体重的影响较明显.关键词:植物粗提物;粘虫;小菜蛾;杀虫活性中图分类号:S48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20)05-0060-040引言为了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学者在不断探索寻找植物源农药作为绿色农药研究和开发的发展方向⑴2],在我国化学农药零增长政策的实施下,植物源农药因其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低残留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重视与青睐*勺•我国植物资源丰富,据报道目前做过调查研究的植物仅占物种10%左右,因此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用于有害生物防治的潜力巨大®句.从不同种植物中筛选具有较好杀虫活性的植物资源是研制植物源类农药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皖西南地区虽然植物种类丰富,但关于乡土植物作为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较少,有些植物虽描述具有杀虫作用,但并未进行深入研究,致使很多植物的杀虫活性尚未开发利用⑺.本文试验植物均采自植物资源丰富的皖西南地区.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水苏(Stoc/iys japonica)、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小窃衣(Torilis japonica)和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4种植物的粗提物,对粘虫(他加皿加seperata)、小菜蛾(PZweZZa xylostella)2种害虫的触杀、熏蒸及体重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具有较好杀虫活性的植物,为研制防治粘虫和小菜蛾害虫的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研究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供试试剂95%乙醇,上海禾颖化工有限公司.1.1.2供试仪器Gzx-9076MBE型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BIC-300智能人工气候培养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上海坤天实验仪器有限公司;FW135中草药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IKA®RV10旋转蒸发仪,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BSM420.3电子天平,上海卓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0目筛,东莞市华兴筛网滤布总汇;eppendorf移液枪,培养瓶(带透气盖,400mL). 1.1.3供试害虫粘虫(Panonychus c〃ri)采自安庆市周边,放入人工气候箱里以新鲜小麦苗进行饲养,饲养2~3代后用于试验.气候箱温度设置为(25±1)花,湿度维持在60%~80%;光周期:暗周期为=12h:12h.小菜蛾xyZosteZZa)采自安庆市郊区菜地,放入人工气候箱里饲养,成虫给予10%的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对幼虫每天给予适量新鲜的甘蓝叶片,饲养2~3代后用于实验.气候箱温度设置为(25±1)乞,湿度维收稿日期:2019-11-12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皖西南地区多种植物杀虫活性筛选及水苏的杀虫作用研究”(KJ2017A785).第一作者简介:黄守敏(1984-),女,安徽六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植物病虫害防治.・60・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持在60%~80%;光周期:暗周期为=12h:12h.1.1.4供试植物实验所用水苏、草木犀、小窃衣和马蹄金4种植物,采自安徽省西南地区,几种植物供试部分为叶片•12试验方法1.2.1粗提物的制备将采集的新鲜供试植物洗净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40目筛,将一定量的植物干粉放入玻璃容器中,加2倍无水乙醇室温避光下浸泡4d,然后过滤.去除残渣后得到的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蒸馆(50七,100r/min)30min获得植物粗提物浸膏待干燥后称重,避光保存于4T冰箱中备用⑴叫1.2.2室内毒力测定方法(1)测试水苏、草木犀、小窃衣、马蹄金提取物对粘虫的毒杀作用•将这4种粗提物浸膏分别用清水稀释成2.00、1.00、0.50、0.25、0.125g•mL^各5个浓度梯度,设清水对照•对粘虫的触杀作用:用移液枪点滴药液于粘虫前胸背板,每头虫点药液0.5pL,处理后置虫于培养瓶中,在人工气候箱里培养观察分别于24、48,72h检查试虫死亡情况,每处理10头3龄幼虫,重复3次,并喂以新鲜小麦苗饲养分别于24、48、72h检查死亡虫数3.计算其LC,。
南蛇藤叶和银杏叶粗提物对蛞蝓的药效
刘艳武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39)031
【摘要】[目的]探讨南蛇藤叶和银杏叶的乙醇粗提取物对蛞蝓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喷雾法,分别测定清水、蜗牛净,以及乙醇、南蛇藤叶乙醇粗提取物和银杏叶乙醇粗提取物的20倍液、40倍液防治蛞蝓的效果.[结果]南蛇藤和银杏的叶片中含有杀害蛞蝓的物质,以其20倍液的乙醇粗提取物防治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19176,19185)
【作者】刘艳武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1+.9
【相关文献】
1.几种植物源农药粗提物对菜蚜和蛞蝓的药效研究 [J], 石进校;童爱国;陈义光
2.银杏叶粗提物对荔枝的防腐保鲜效果 [J], 李玲;闫旭宇;陈铁壁;何福林
3.不同菌种转化银杏叶粗提物对体外活性的研究 [J], 董英;韩晓明;黄达明;赵杰文;张志才;崔凤杰
4.银杏叶黄酮粗提物提取及其抑菌性质研究 [J], 李虎;徐奇;李文静;宋永飞;亢鸿飞;
岳彩鹏
5.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粗提物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 [J], 马玉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藜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蚜活性杀蚜活性是指某种物质对蚜虫的杀灭能力。
蚜虫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重大影响。
研究蚜虫的杀灭方法及杀蚜活性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一些植物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杀蚜活性。
藜(Amaranthustricolor L.)是一种经济作物,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藜的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藜的提取物对蚜虫的杀灭效果及其杀蚜活性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为了研究藜的提取物对蚜虫的杀蚜活性,首先需要收集藜的植株,在野外或温室种植,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待植株长至一定高度后,采集其新鲜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然后,将叶片洗净并晾干,研磨成粉末状。
将粉末状的叶片样品加入到不同的溶剂中,如乙醇、乙酸乙酯、正己烷等,进行提取。
提取条件可以是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4小时,提取温度为25℃。
提取完毕后,通过旋转蒸发仪将提取物浓缩至干燥状态,得到藜不同溶剂提取物。
然后,将蚜虫作为实验对象,将不同溶剂提取物与蚜虫接触,观察其杀蚜效果。
可以采用喷雾法、浸渍法、膜过滤法等不同的方法,将提取物与蚜虫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蚜虫的死亡情况和杀蚜率。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分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蚜活性。
可以采用双曲线法、线性回归法等统计学方法,确定提取物的杀蚜浓度与杀蚜效果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蚜虫体表结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究藜提取物对蚜虫的杀灭机制。
还可以利用色谱法、质谱法等分析方法,分离和鉴定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明确其对蚜虫的杀灭作用。
可以将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与已有的杀虫剂进行比较,评估其杀蚜活性的优劣。
研究藜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蚜活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为发展绿色、环保的农作物防治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紫茎泽兰等4种植物粗提物对桃蚜的毒杀效果吴迪;赵丽荣;张有为【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10【摘要】[目的]为桃蚜的生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紫茎泽兰的地上部分、藿香和番茄的茎叶、大蒜的果实为材料,采用95%乙醇提取其粗提物,研究不同植物粗提物对桃蚜的毒杀效果.[结果]紫茎泽兰粗提物200倍稀释液对桃蚜的毒杀效果显著好于其他药剂;各种药剂对桃蚜的毒杀效果在48 h时为最佳;紫茎泽兰粗提物对桃蚜的毒力在48h时最高,致死中浓度为3.192 ml/L,其次为24h,致死中浓度为5.765 ml/L,72 h的致死中浓度为5.383 mL/L,12 h的毒力最差,致死中浓度为15.084 ml/L.[结论]紫茎泽兰粗提物200倍稀释液对桃蚜的毒杀作用最强,24、48h 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0%和61.4%.【总页数】2页(P5931,6000)【作者】吴迪;赵丽荣;张有为【作者单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301636;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301636;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3016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21.2+1【相关文献】1.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对蛞蝓的毒杀作用 [J], 李钊君;李萍;陈华保;章苗;谢琅;龚国淑;杨春平2.紫茎泽兰粗提物对斜纹夜蛾拒食活性初探 [J], 孙藜玮;亓东明;谭晓3.水苏等植物粗提物对桃蚜等害虫的毒杀与驱避作用 [J], 黄守敏;胡向奇4.紫茎泽兰粗提物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J], 吴道慧;彭孝琴;张鹏英;黄禹禹;齐国君;陈婷;陈国华;张晓明;柳青5.紫茎泽兰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白星花金龟的趋避及毒杀作用 [J], 吴学三;田翙;姜霖;杨玉婷;殷郑艳;陈文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臭樁等20种植物粗提物对烟蚜的杀虫活性作者:梁倩李春燕单正威秦赵曦胡勇刘蔚漪来源:《中国烟草科学》2020年第06期摘要:为筛选对烟蚜具有显著杀虫活性的植物资源,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种植物粗提物对烟蚜的室内毒力活性。
结果表明,浓度为48.83mgL时,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禿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和臭(Ailanthusaltissima)粗提物24h 校正死亡率均在50%以上,分别为53.3396,56.67%,74.67%,臭椿粗提物对烟蚜的校正死亡率最高。
比较20种植物粗提物处理烟蚜的Co值,臭樁、禿疮花、节节草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n)杀虫活性较强,LCso值依次为26.618,29.179,41.484和87.741mgL,均小于100mgL,臭樁粗提物的杀虫活性最强。
研究结果为烟蚜的生物防治以及植物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植物粗提物臭樁;筛选;烟蚜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俗称蜜虫、腻虫等,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瘤蚜属(Mzs),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危害包括烟草在内的400多种植物,也是烟草的主要害虫,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
烟蚜以其口针刺吸烟叶汁液,导致烟叶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另外,烟蚜分泌的蜜露可诱发煤污病,使烟叶表面变黑、叶柄发脆、腐烂。
除直接为害烟草外,烟蚜还传播多种烟草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等。
长期以来,我国防治烟蚜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如吡虫啉、啶虫脒和抗蚜威等,导致烟蚜敏感性降低,造成虫害频繁发生和大爆发,烟农不得不加大农药用量,导致农药残留,对非靶标有益生物构成威胁,杀死害虫天敌,造成环境污染,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烟叶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烟蚜的绿色防控技术,如用防虫网覆盖大棚育苗、打顶抹、间作套种以及选育抗蚜品种的农业防治技术,运用黄色诱蚜、银灰色和白色驱蚜、高压静电灭蚜的物理防治技术,利用烟蚜茧蜂、瓢虫食蚜瘿蚊、南方小花蝽等捕食性天敌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苦参碱、鱼藤酮、苦皮藤素等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技术,利用绿僵菌叫、金色毛売菌、渐狭蜡蚧菌、少根根霉菌和蜡蚧轮枝菌等的微生物防治技术,利用蚜虫报警信息素来驱避蚜虫等,均对烟蚜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植物源杀虫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进展
马博画;欧阳霞辉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22()1
【摘要】杀虫剂可分为化学合成杀虫剂和植物源杀虫剂,化学合成杀虫剂虽比大部分单剂植物源杀虫效果好,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污染;植物源杀虫剂与化学药物相比有着降解快、无污染、低毒性、使用后害虫不产生抗药性、对天敌无影响、对人畜安全等优势。
复配型植物源杀虫剂解决了大部分单剂植物源杀虫剂针对性小的问题。
本文针对蚜虫的不同植物源杀虫剂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合成高效复配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马博画;欧阳霞辉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3
【相关文献】
1.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研究
2.牡丹江丘陵区利用植物源杀虫剂防控大豆蚜虫最佳剂量研究
3.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及桃树蚜虫防治试验
4.植物源农药对苜蓿蚜虫与蓟马的防治效果
5.植物源农药对苜蓿蚜虫与蓟马的防治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种药剂田间防治菜蚜试验咸文荣;杨君丽【摘要】菜蚜又名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可危害甘蓝、花椰菜、卷心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菜蚜在甘蓝上刺吸甘蓝的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包心,并因大量排泄蜜露,脱皮而污染叶片,降低蔬菜商品价值,此外菜蚜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从无公害蔬菜生产角度出发,人们普遍重视农药的安全使用问题。
为此,我们选用六种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在田间对其防效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05(000)008【总页数】1页(P36)【关键词】菜蚜;蔬菜害虫;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作者】咸文荣;杨君丽【作者单位】青海省农科院植保所,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农科院植保所,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菜蚜又名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可危害甘蓝、花椰菜、卷心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菜蚜在甘蓝上刺吸甘蓝的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包心,并因大量排泄蜜露,脱皮而污染叶片,降低蔬菜商品价值,此外菜蚜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从无公害蔬菜生产角度出发,人们普遍重视农药的安全使用问题。
为此,我们选用六种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在田间对其防效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1 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甘蓝(结球初期)。
供试药剂A.2.5%蚜虱特克乳油1 500倍液(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B.15%保丰水剂2 000倍液(南京保丰农药厂出品);C.22%蚜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浙江省台州生物农化厂);D.2%新科乳油3 000倍液(湖南博士农用化学有限公司);E.5%蚜虱蓟乳油1 500倍液(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F.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南京第一农药厂)(对照药剂);G.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几种植物源农药几种植物源农药在常规农业中,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它是造成有害物质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
随着农产品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和国民对食品安全认识水平的提高,无公害食品生产迅速兴起。
生产无公害食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化学农药的残留污染问题,亦即禁止和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
利用现有植物性农药资源制备杀虫杀菌剂,防治蔬菜病虫害生产无公害蔬菜,无残留,无污染,没有不良影响。
植物农药种类很多,现简单介绍几种廉价易得的植物性农药。
(一)辣椒辣椒广泛生长在我国各地,成熟的果实有杀虫作用,但以外种皮和种子中杀虫物质含量最高。
作用方式:胃毒、驱虫、拒食、熏蒸作用。
防治对象:各种蔬菜蚜虫、粉虱和菜青虫等。
使用方法:辣椒粉成粉末,加50倍水搅拌,放置一夜,用布过滤后喷在作物上。
或将辣椒研成细粉,加水,加肥皂片或液体肥皂,充分搅拌,洒在作物上。
(二)大蒜大蒜广泛种植在田间、花园和庭院内,植株各部分均含有杀菌有效成分大蒜素。
作用方式:杀细菌、真菌和线虫。
防治对象:蔬菜根结线虫、灰霉病、菜豆锈病、黄瓜角斑病、瓜类炭疽病和马铃薯贮藏期病害。
使用方法:将大蒜头1kg去皮捣烂,加水2kg,浸泡0.5小时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时加水稀释20倍喷雾即可。
大蒜加工时有一道去皮工序,去皮时,先将大蒜蒂部切去,浸入缸内用水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去皮。
泡蒜的水中含有大量大蒜素,可将此水澄清去杂,直接喷洒防治各种病害,作到废物利用。
(三)烟草烟草含有烟碱,烟碱具有杀虫作用,并且对人畜及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损害。
我国古代就有利用烟草浸出液防治植物害虫的记载。
烟草的根、叶片和茎秆含有大量烟碱。
卷烟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屑、烟梗、霉变烟叶,烟叶,烟农管理烟草时打下的烟顶、烟杈、老病叶,收获时残留的茎秆和根等,都可用来制备粗提制剂。
作用方式:触杀、胃毒、趋避和熏蒸。
防治对象:各种蔬菜蚜虫、菜青虫、潜叶蝇、螨类、菜螟和葱蓟马等。
配制和使用方法:将1kg切碎的烟草叶子和茎秆在15L水里浸泡24小时,加少量肥皂做乳化剂,24小时后滤去烟草残渣,用小喷片喷雾器喷洒。
五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菜蚜药效试验摘要在田间用5种常用杀虫剂对小菜蛾、菜蚜进行了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辣椒碱盐碱微乳剂、阿维菌素、锐劲特对两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小菜蛾和菜蚜的发生期用9%辣椒碱盐·碱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5%锐劲特2 000~3 000倍液,防效可达90%以上,持效期对小菜蛾7d以上,菜蚜14d以上,是防治小菜蛾和菜蚜较为理想的药剂。
关键词杀虫剂;小菜蛾;菜蚜;防效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和菜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给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制剂,导致小菜蛾和菜蚜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田间防治极为困难。
为了进一步寻求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新型杀虫剂,我们于2002年在潍坊职业学院实习农场用9%辣椒碱·盐碱微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氧乐果乳油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小菜蛾、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9%辣椒碱·盐碱微乳剂(厦门南草坪生物工程公司生产)、1.8%阿维菌素乳油(石家庄化工厂生产)、5%锐劲特悬浮剂(法国罗普朗克公司生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红太阳集团公司生产)、40%氧乐果乳油(郑州农药厂生产)。
1.2试验地及蔬菜品种小菜蛾和菜蚜药效试验均在潍坊职业学院实习农场的甘蓝地进行,供试品种为中甘11号。
试验地栽培管理条件一致,试验地土壤为沙质栗钙土,肥力中等。
小菜蛾为中等偏重发生,菜蚜为中等发生。
1.3试验方法小菜蛾药效试验于2006年4月22日小菜蛾幼虫始盛期进行。
试验设计9%辣椒碱·盐碱微乳剂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2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40%氧乐果乳油1 000倍液以及清水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4次重复,共24个小区,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
几种植物源药剂防治甘蓝蚜虫田间药效试验作者:李付军吴红王晓龙张锡福宋顺孙志伟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5期【摘要】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5%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3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每667m2用量分别为100ml、100ml、100g,对水45L 均匀喷雾施药后5d,2.5%鱼藤酮乳油达到防效最高,达到96%;施药后7d,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和2.5%鱼藤酮乳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0%和97.9%;施药后15d,1%苦参碱可溶液剂和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达到95.9%和96.5%,与对照药剂96.9%的防效相当。
3种供试药剂能够替代常用的化学药剂,能够较好的控制甘蓝蚜虫为危害。
【关键词】甘蓝蚜虫;植物源药剂;药效试验;防治效果甘蓝蚜虫俗名菜蚜,形小、灰绿色,有粉状蜡质覆盖物,一般群居在卷心菜、花椰菜、抱子甘蓝、萝卜等的叶片背面。
在北方以黑色卵越冬,在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则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
甘蓝蚜虫同时还会传播病毒病,其造成的为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针对甘蓝蚜发生代数多、数量大、抗性上升快、防治困难的特点,潍坊市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引进了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5%鱼藤酮乳油和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3种植物源药剂。
为验证3种药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和对甘蓝的安全性,潍坊市农科院植保研究所进行了3种药剂对甘蓝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以下是试验的基本情况。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办尚庄村。
该地甘蓝蚜虫发生严重,供试甘蓝品种为中甘11号,试验地为黏壤土,肥水管理水平较好。
种植日期为2010年3月20日。
1.2 供试药剂分别是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河南省大地农化有限责任公司),2.5%鱼藤酮乳油(广东金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河南华鼎植物科学有限公司),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青岛翰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种植物提取液防治大白菜蚜虫试验
杨国平
【期刊名称】《广西植保》
【年(卷),期】2009(022)002
【摘要】蚜虫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繁殖速率快,世代重叠。
易造成菜株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
当蚜群集中在幼叶上时,常使叶片卷曲,轻则表现叶片绿色不匀或发黄,整个叶片由于失水发软而瘫在地上;受害严重时,使菜不能包心。
此外,菜蚜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害。
菜农频繁用药,又加快了蚜虫抗药性产生。
近年来,随着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大力发展,要求在蔬菜生产中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农药,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作者在灵川县潭下镇大义村委牛田屯进行了3种植物提取液防治大白菜蚜虫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杨国平
【作者单位】广西灵川县潭下镇农业服务中心,灵川县,5412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1.9
【相关文献】
1.两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防治大白菜蚜虫田间试验 [J], 郑红梅;祖英治
2.几种植物提取液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 [J], 鲍方印;王松;陆晓明;高林;蔡华;付安森;夏冰
3.10%比丹可湿性粉剂防治大白菜制种田蚜虫试验简报 [J], 方晓东;赵九红;陈凤龙
4.防治大白菜蚜虫试验初报 [J], 孙文斌;崔冬梅
5.37%噻虫胺·联苯菊酯悬浮剂防治大白菜蚜虫效果试验 [J], 吴海霞;张玉;沈田辉;陈华;丁世峰;卞康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4月第23卷第7期几种植物源农药粗提物对虫舌蝴的防治试验付莉(贵州省核桃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5)摘要:采用直接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扛板归、紫茎泽兰、十大功劳、博落回乙醇粗提取物10倍、20倍液防治姑蜥的效果,结果表明:博落回和十大功劳乙醇提取液10倍稀释液有较好的防效,扛板归和紫茎泽兰20倍稀释液防效不明显。
关键词:植物源;粗提物;姑端;防治中图分类号:S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7-0140-021引言牺嫦(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俗称鼻涕虫,喜温暖潮湿的环境,特别是浇水频繁的蔬菜大棚,姑蝴发生严重,为害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使叶片形成孔洞或残缺,严重影响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农产品品质⑴幻。
目前,牺蝴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防治药剂多为四聚乙醛、杀螺胺乙醇鞍盐等化学农药,长期使用极易使姑嫦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勺。
笔者选用扛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a Spreng.)、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对姑蝴进行了毒杀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扛板归:采自贵州省林科院苹果山,采集其地上部分。
紫茎泽兰:采自长顺县神泉谷景区内,采集其地上部分。
十大功劳:采自贵安新区,采集其地上部分。
博落回:采自贵州省林科院苹果山,采集其地上部分。
牺姉:采自长顺县白菜地内,带回实验室小白菜饲养。
2.2方法2.2.1试验材料处理将扛板归、紫茎泽兰、十大功劳、博落回4种试验材料阴干后切碎,于60°C恒温箱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
三种生物农药防治黄花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作者:王淑兰贾毅来源:《南方农业·上》2022年第07期摘要根據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原理与生物药剂的作用机理,用1.3%苦参碱水剂、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2.5%鱼藤酮乳油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开展黄花菜蚜虫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1.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对黄花菜蚜虫的防效较高且药效持续时间较长,1.3%苦参碱水剂在药后1 d、3 d、7 d和14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57.0%、77.9%、90.9%和77.3%;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在药后1 d、3 d、7 d和14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49.4%、73.9%、88.2%和72.4%。
1.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这两种生物农药毒性低,安全性好,可作为化学农药的替代药剂用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黄花菜蚜虫的防治。
关键词黄花菜;蚜虫;生物农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中图分类号:S644.3;S436.4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3.024吴忠市红寺堡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3′45″~106°42′50″、北纬37°28′08″~37°37′23″。
红寺堡区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短。
受气候条件的制约,红寺堡区农业多年来一直以玉米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偏低,农民收入不高。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近年来红寺堡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黄花菜。
黄花菜产业作为红寺堡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现已形成了产业规模,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食花类植物,其营养价值高,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1]。
黄花菜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高,适合在气候干旱的红寺堡区种植。
文章编号:1004-3888(2002)01-0109-03几种植物源农药粗提物对菜蚜和蛞蝓的药效研究石进校,童爱国,陈义光(吉首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 要: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法,就辣蓼、博落回、胡桃、烟草4种植物提取物对菜蚜、蛞蝓两种蔬菜害虫的杀灭作用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辣蓼、烟草和博落回的乙醇粗提物以及辣蓼和博落回的水粗提物对菜蚜有很强的毒杀作用;辣蓼、博落回的醇提液对蛞蝓具有毒杀作用,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对蛞蝓有拒食和驱逐作用。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粗提物;菜蚜;蛞蝓;药效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识码:A 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应用植物活性物质防治害虫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4]。
以植物粗提物作杀虫剂的研究很多,其中王小艺认为植物的粗提物直接应用要比将有效成分提纯加工后应用更有前景[1]。
笔者选用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博落回(Madeaya c ordate)、胡桃(Juglans regia)、烟草(Nic otiana tabacum)对菜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和蛞蝓(Limax)两种对蔬菜危害严重的害虫进行了毒杀作用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及处理(1)试验材料及来源烟草:由吉首大学生化学院李国民教授提供,采用其叶片部分;胡桃:2001年4月中旬采自吉首大学校园内,采集其复叶部分;博落回:2001年4月中旬采自湖南永顺县王村公路旁,采集其地上部分;辣蓼:2001年4月采自湖南永顺县灵溪镇,采集全株。
以上4种材料采集后均洗去泥土,晾干24h 备用。
(2)试验材料的处理 将材料切碎,于6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用粉碎机粉碎后过40目(0.35mm)筛。
分别准确称取烟草、胡桃、辣蓼粉末各2份,每份50g,装入1000m L试剂瓶中,其中1份加无水乙醇300mL,另1份加水500 mL,加盖密封浸提。
称取博落回粉末30g,加无水乙醇300mL,装入一试剂瓶,另1份为20g,加水500mL装于另一试剂瓶,加盖密封浸提。
在浸取过程中要经常搅拌,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到溶剂中。
浸取时间为一周,然后用滤纸过滤,过滤后的原液置于冰箱中保存。
1.2 供试害虫菜蚜:采于吉首郊区,带回试验室后将带有菜蚜的叶片接入盆栽的芹菜植株上,让其自行繁殖;蛞蝓:采于吉首大学校园内,带回试验室于室温下以小白菜饲养。
1.3 试验方法(1)提取物对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将各种提取液的原液用水稀释10倍、20倍、30倍、40倍后的药液分别装入微型喷雾器中备用。
于直径10cm的培养皿中垫一层圆形吸水纸,选择个体健壮、大小一致的菜蚜为试虫,置于吸水纸上,以药液喷雾,然后加盖放置在室温条件下,每处理重第22卷 第2期Vol.22 No.2湖 北 农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ubei Agricultural College2002年4月A pr.2002收稿日期:2001-09-05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95121)第一作者简介:石进校(1964-),男,湖南汉寿县人,湖南吉首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讲师.复3次,每处理总虫数为100口,分别于药后2h、24h统计存活数,另设清水、对应浓度乙醇液喷雾作对照,计算死亡率[5]。
(2)提取物对蛞蝓的室内毒力测定直接喷雾法:供试药液浓度梯度设置同菜蚜室内毒力测定。
于直径15cm的培养皿中垫一层圆形吸水纸,随机挑取10条蛞蝓至培养皿内(不同处理中大小虫体分布相当),然后用药液喷雾,并饲以新鲜小白菜叶,而后加盖置于室温条件下,每处理重复3次,分别于药后2h、24h进行观察,并于药后2h观察后加新鲜菜叶,另设清水和相同浓度乙醇作对照,计算死亡率。
饲喂法:供试药液浓度梯度设置同菜蚜室内毒力测定。
把从田间采集的新鲜小白菜叶剪成直径为5cm左右的小片,放在各种药液中浸透10s 后取出晾干表面水分,再把饲养的蛞蝓挑入直径为15cm的培养皿中,每皿10条,将浸过药液的叶片放入,室温下饲养,每处理重复3次,药后24 h换药叶,分别于药后24h、48h观察存活虫数,另设清水、相同浓度乙醇液浸叶处理作对照,并计算死亡率。
2 结果与分析2.1 菜蚜室内测定结果烟草、辣蓼、博落回的醇提取液对菜蚜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中又以辣蓼醇提取液对菜蚜的杀灭作用最强,稀释40倍后,校正致死率仍达52.94%。
水提液对菜蚜的杀灭作用较弱,辣蓼和博落回的水提液相对较强,以博落回水提液对菜蚜毒杀作用最强,试验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浓度提取液对菜蚜的校正致死率Table1 Proofreading lethal ity of crude extra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n vegetable aphids%提取液植物原液2h24h10倍稀释液2h24h20倍稀释液2h24h30倍稀释液2h24h40倍稀释液2h24h水烟草1.821.90.017.8胡桃0.06.80.012.5辣蓼13.522.17.083.73.517.70.08.3博落回13.236.834.171.14.816.71.73.3乙醇烟草100.0100.090.3100.037.083.30.048.40.020.3胡桃100.0100.041.759.715.727.10.016.00.07.1辣蓼100.0100.063.182.970.976.41.672.628.452.9博落回100.0100.070.087.267.389.416.731.70.014.32.2 蛞蝓室内测定结果(1)直接喷雾法 通过试验发现,两种植物的水提液在药后24h内不能使蛞蝓致死。
只有在有机溶剂乙醇破坏蛞蝓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粘液层后,提取液中的有毒成分才能发挥作用(表2),喷雾水提液的蛞蝓在喷药后均产生回避反应。
表2 辣蓼和博落回提取液对蛞蝓的校正致死率Table2 Proofreading lethality of crude extracts of Polygonun hydropi per and Madeaya cordate on Lim ax提取液植物原液2h24h10倍稀释液2h24h20倍稀释液2h24h30倍稀释液2h24h40倍稀释液2h24h水辣蓼0.00.00.00.0博落回0.00.00.00.0乙醇辣蓼100.0100.033.390.020.080.013.353.39.621.7博落回100.0100.030.073.30.060.00.046.70.013.8 用相应浓度乙醇作对照,药后2h、24h死亡率均为0。
喷雾无水乙醇的蛞蝓,在药后15min 内会出现昏迷状态,有应激性但未真正死亡,药后1h又会恢复活力,药后24h有很强的应激性但无活动能力;用稀释10倍的乙醇喷雾,24h后的蛞蝓具活动能力,能爬行;喷雾稀释20倍的乙醇,在喷后15min只有个体小的出现昏迷状态,个体大的有活动能力,24h后全部具有很强的活动能110湖 北 农 学 院 学 报 2002年力。
(2)饲喂法 将浸有辣蓼、博落回的水提、醇提液的叶片放入培养皿中后,蛞蝓会马上爬走,由此可以初步判断粗提物对蛞蝓具有驱逐作用,与喷雾水提液的结果相似;于药后24h 、48h 观察发现浸有药液的叶片均无被取食的痕迹,也可初步认为药液对蛞蝓具有拒食作用。
3 讨论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对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相当活跃[6~8],但也有很多研究者直接用植物粗提物做药效研究[5,9]。
因为粗制品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一般情况下明显要比纯品高,这可能是粗制品中本身含有的一些微量化合物就是杀虫剂主成分的有效增效剂和协调剂。
此外,粗制品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更容易加工操作。
所以植物的粗提物直接应用的前景更为广阔。
与姜双林等[8]用40%硫酸烟碱和10%皂素烟碱(1000~1500倍液)防治小麦蚜虫的药效相比,笔者用烟草乙醇粗提物对菜蚜进行试验的效果也很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在后续试验中发现,粗提物放置较长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所以植物源农药粗提物的稳定性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1] 王小艺.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J ].世界农业,2000,(2):30~32.[2] 杜小凤,徐建明,王伟中,等.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 ].农药,2000,39(11):8~10.[3] 李云寿,唐绍宗,邹华英,等.黄花蒿提取物的杀虫活性[J ].农药,2000,39(10):25~26.[4] 钟国华,胡美英,翕群芳.黄杜鹃花提取物对甜菜夜蛾的生物活性[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8(2):98~102.[5] 石启田.天然银杏树脂水剂防治蚜虫、菜青虫药效试验[J ].农药,2000,39(9):28~29.[6] 曲学刚.用苦参素植物杀虫剂防治苹果树蚜虫试验[J ].北方果树,1996,(3):18.[7] 王大菊,周诗其,叶冬青,等.博落回急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6):612~616.[8] 姜双林,刘建平,兰志先.三种生物碱防治小麦蚜虫的药效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9,34(4):361~364.[9] 谷艳芳,郑合勋.苦楝种核提取物对棉铃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32(4):43~45.Insecticidal Effect of Several Plant Crude Extractson Vegetable Aphids and SlugsSHI Jing -xiao ,TONG Ai -guo ,CHEN Yi -guang(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and Chem istry ,J 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China )A bstract :Indoor experiments on the killing effect of several crude ex tracts from plant such as Poly -gonum hydropiper ,Madeaya cordate ,Juglans regia and Nicotiana tabacum on vegetable aphids and slug s ,were mad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ethanol extract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Nic otiana tabacum and Madeaya cordate ,and the w ater extract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and Madeaya c ordate w ere efficient in preventing and killing vegetable aphids .The ethanol extract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and Madeaye cordate had killing effect on slug ,ex tracts of w ater and ethanol had ex pel and antifood effect .Key words :plant -source pesticides ;crude extract ;vegetable aphid ;slug ;insecticidal effect111第2期 石进校等:几种植物源农药粗提物对菜蚜和蛞蝓的药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