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31.52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知识点回顾▏▎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通电一段时间正负两极上均出现气泡。
电解水实验中两个试管产生的气体不一样多,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气体的检验: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负极用点燃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发现该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文字表达式:−−→+通电水氢气氧气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①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实验中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不是2:1,实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得到的小。
原因可能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少部分被消耗了。
③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不可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因为水是一种纯净物。
提升训练▏▎1.小明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际实验所得数据显示,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①甲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②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①②③④B.③C.①②D.①②③5.有关电解水的产物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D.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为2:16.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加入氢氧化钠:增强水的电解现象:接通直流电源,两支试管中都出现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即V (正):V (负)=1:2检验:①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②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处,气体燃烧,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文字表达式:水 −−→−通电氢气 + 氧气 H 2O −−→−通电H 2 + O 2 ↑ ↑ ↑氢、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注意:①纯净的水的导电性很弱,故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②若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强。
2、水的物理性质A.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为1000℃,水的凝固点为0℃C.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化学常用的溶剂D.在1大气压下,4℃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cm 3,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水的化学性质A.通电分解:水(H 2O )−−→−通电氧气(O 2) + 氢气(H 2) B.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水(H 2O ) + 二氧化碳(CO 2) → 碳酸(H 2CO 3) 水(H 2O ) + 二氧化硫(SO 2) → 亚硫酸(H 2SO 3)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水(H 2O ) + 氧化钙(CaO ) → 氢氧化钙[Ca(OH)2] 4、单质和化合物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二、分子和原子 1、分子及其特点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点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发现氧化铜先变成光亮红色,后又变成黑色,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B.通入氢气不够C.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才通入氢气D.加热温度不够2.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色无味的气体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较纯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B.①单质、③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5.水是生命之源。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B端是电源的负极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6.阿中帮老师批改化学小精灵的实验记录本。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7.有关水的电解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电解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在正、负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其体积比约为1︰2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8.厉害了我的国!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托举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至近圆低地球轨道,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C.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D.该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9.一瓶气体经过化验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A.一种单质B.一种化合物C.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D.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氢气与CuO 反应获得铜主要是利用了氢气的A.可燃性B.还原性C.碱性D.热稳定性12.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单质的是A.铁粉红磷B.空气二氧化碳C.水蒸气液氧D.高锰酸钾二氧化硫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二、填空题1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电极上方产生的气体是_____和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这个实验证明了水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C.过滤能够将硬水变成软水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2、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C.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D.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3、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1中得到氢气B.水由氢气、氧气构成C.连接正、负极的集气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4、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H2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6、科学家发现,水在-157℃的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称为“高密度液态水”。
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B.分子间隔增大了C.分子间隔减小了D.分子不再运动7、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正式开讲,航天员王亚平把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形成了一个水膜,接着,她往水膜表面贴上花朵折纸,这朵花在太空中“绽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纸花绽放属于化学变化B.水膜中的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水膜中的水分子由里向外运动D.水袋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8、近日科学家首次实现水的金属态。
他们将钠钾合金液滴暴露在少量水蒸气中,只见水在其表面开始凝结,然后形成厚约0.1微米的薄层,制得了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水。
课题3水的组成01知识管理1.氢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__无__色、__无__臭的气体,__难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小__。
化学性质:(1)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淡蓝__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有__小水珠__,同时放出热量。
点燃水__。
(2)文字表达式:__氢气+氧气――→注意:氢气中若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水的分解实验现象: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1∶2__。
气体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带火星__的木条__复燃__,该气体是__氧气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__点燃__,该气体是__氢气__。
通电__氢气+氧气__。
表达式:__水――→实验结论:水是由__氢元素__和__氧元素__组成的。
点拨: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和在电解过程中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消耗了氧气,所以电解水产生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单质:由__同种元素__组成的__纯净物__。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__不同种元素__的__纯净物__。
氧化物:由__两种__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__氧元素__的化合物。
注意: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
02基础题考点1氢气1.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C)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2.(娄底中考)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B)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3.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
(1)观察到导管口有__淡蓝色__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水雾__。
(2)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__可燃性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氢气+点燃水__,该反应属于__化合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水的组成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是()A. 氯酸钾受热分解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 铁暴露在空气中生锈D. 液氧升温气化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 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B. 氧化物:SO2、KClO3、H2OC. 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 D. 化石燃料:石油、煤、木材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 蒸馏水氮气B. 糖水氧气 C. 氯化钠溶液空气 D. 二氧化碳氢气4.以下列举的物质中,肯定只含一种元素的是()A. 纯净物B. 混合物 C. 单质 D. 化合物5.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A. 同种物质组成B. 同种元素组成 C. 同种分子组成 D. 同种离子组成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氢气中只含有氢元素,属于单质B. 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 碳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D. 碳酸钠中有碳酸根离子,属于酸7.臭氧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保护地球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侵害,臭氧的化学式O3,臭氧属于()A. 化合物B. 混合物 C. 单质 D. 氧化物8.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在寒冷的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A. 食醋B. 蒸馏水 C. 酱油 D. 自来水9.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10.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 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B. 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C. 实验②不能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 两个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11.电解水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电解成H2和O2的分子数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H、O原子数比为2:1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8:1C. 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2.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
课题3 水的组成15分钟训练1.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组成。
答案:氢元素氧元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思路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
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
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能是题目的答案。
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A4.纯净的水是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味道的____________体。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___℃,沸点为___________℃。
水在___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为___________g·cm-3。
水结冰时体积,所以冰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___________ 冰能在水面上。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答案:无无无液0 100 4 1 增大小于浮10分钟训练1.(经典回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思路解析: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由氢元素组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 水的组成1.液氢可以做发射火箭的燃料。
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答案:C2.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________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
据此,她总结出氢气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该性质决定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
答案:淡蓝色水雾可燃性化合反应燃烧产物无污染(合理即可)4.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答案:A5.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C.产生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2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答案:D6.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答案:C7.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
水是一种()①纯净物②氧化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混合物A.①②B.①②④C.②④D.⑤答案:B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食盐、食醋 B.红磷、空气C.氧气、二氧化碳D.水、铜丝答案:C9.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两电极均冒气泡,a管内气体与b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答案: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答案:B11.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答案:C12.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氢气、氧气组成D.1个水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答案:A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证明氢气是纯净的B.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实验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C.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是未来最理想的燃料D.不纯的氢气点燃一定会发生爆炸答案:C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答案:A15.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A.氮气、氧化镁、氢气B.镁、氧化铜、海水C.银、医用酒精、稀盐酸D.水、红磷、食盐水答案:B16.下列物质中:①食盐水;②液态氧;③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④冰水共存物;⑤铜丝;⑥氖气;⑦四氧化三铁;⑧氯酸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2.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3.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5.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KMnO4、MnO2、CO2都是氧化物B.人呼出的气体、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都是混合物C.SO2、硫黄、四氧化三铁都是化合物D.液氧、冰水混合物、氮气都是单质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水(H2O)通电生成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TiO2C.K2CO3D.C6H12O68.在水的电解实验中, 实验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的目的( )A.增强水的导电性B.增加氧气的量C.增加氢气的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9.关于水通电情况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一种可燃性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A.2.5mL或5mLB. 5mL或10mLC. 10mL或15mLD. 10mL或2.5mL2.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的火焰C. 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着的氢气火焰上,烧杯内壁上会出现无色液滴D. 点燃氢气前,应先验纯3.如图是表示某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 B. C. D.4.臭氧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式为O3,它属于()A. 非金属单质B. 金属单质C. 化合物D. 混合物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水分子由H2和O构成C. 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 水是氧化物6.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 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7.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8.下列从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氢分子和氧分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所表示的粒子,可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D.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9.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氢气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B.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用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D.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10.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⑤该变化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⑥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19广西贵港中考)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A.氢气B.木炭C.红磷D.蜡烛2.(2017江西中考)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3.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5.以下列举的物质中,肯定只含一种元素的是 ( )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D.化合物6.已知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实验成功7.利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步骤Ⅰ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步骤Ⅰ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C.步骤Ⅱ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D.理论上步骤Ⅰ中参加反应的水和步骤Ⅲ中生成的水质量相等二、填空题8.(2018四川巴中中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观察:图示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9.下图表示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关系,请据图填写下列空白:物质类别:①,②;变化类型:③;物质名称:④,⑤(注:④、⑤所填的物质之间不必存在联系)。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实验室(八)电解水实验知识点回顾▏▎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通电一段时间正负两极上均出现气泡。
电解水实验中两个试管产生的气体不一样多,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气体的检验: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负极用点燃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发现该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文字表达式:−−→+通电水氢气氧气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①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实验中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不是2:1,实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得到的小。
原因可能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少部分被消耗了。
③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不可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因为水是一种纯净物。
提升训练▏▎1.小明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际实验所得数据显示,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①甲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②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①②③④B.③C.①②D.①②③5.有关电解水的产物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D.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为2:16.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15分钟训练1.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组成。
答案:氢元素氧元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思路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
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
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能是题目的答案。
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A4.纯净的水是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味道的____________体。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___℃,沸点为___________℃。
水在___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为___________g·cm-3。
水结冰时体积,所以冰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___________ 冰能在水面上。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答案:无无无液010041增大小于浮10分钟训练1.(经典回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思路解析: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由氢元素组成。
人教版【最新】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B.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2.用下列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3.电解水时水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且体积比为2:1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都不变4.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氧气、冰水化合物、空气B.氦气、过氧化氢溶液、钢C.冰、干冰、生石灰D.石墨、熟石灰、石油二、填空题5.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1)电源A是____________极。
(2)若收集到c气体11.2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_________mL。
(3)该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河水;③冰水混合物;④铁粉;⑤高锰酸钾;⑥液态的氧气;⑦二氧化锰;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填序号)(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5)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正确.B、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C【详解】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增加溶液的导电性,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故①正确;②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甲是氢气,乙是氧气,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故②正确;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故③正确;④乙试管内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④错误。
课题3 水的组成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主要有:(1)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水中,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2)在电解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
3.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
1.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记为“正氧负氢”(谐音记为“正养父亲”)。
2. 从微观角度判断物质类别的方法
(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分子相同,则属于纯净物;由
原子构成的物质,若原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原子相同,属于纯净物。
(2)单质与化合物
对于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知识点一氢气
1.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水的组成
2.水的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三单质和化合物
3.由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的叫氧化物;由___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单质。
1.下列叙述中属于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难溶于水
B.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小
C.能燃烧
D.无色、无臭的气体
2.(桂林中考)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C.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锦州中考)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4.(红河中考)氯酸钾(KClO3)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氯酸钾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5.(南宁中考)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6.(南宁中考)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体积比约为______。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7.(重庆中考)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水的化学性质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8.(玉林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MgO
B.KC1O3
C.KOH
D.H2SO4
9.(梧州中考)下列表示单质与化合物正确关系的示意图是()
A.包含关系
B.包含关系
C.并列关系
D.交叉关系
10.(邵阳中考)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11.(乐山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12.色彩艳丽的氢气球(如图)是节日、庆典常选用的装饰品,也是小朋友喜欢的玩具。
但氢气球若遇上明火则容易引起爆炸。
试简要回答:
(1)氢气遇上明火易引起爆炸,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___性,同时警告我们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
(2)鉴于上述情况,现在人们正用其他气体,如氦气、氖气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查阅资料可知,氦气、氖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下列物质:①硫粉;②水;③液态空气;④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⑤二氧化硫;⑥铜;⑦过氧化氢。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均填序号)
14.有一种无色无味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产生两种气体B和C,已知铁丝可以在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D,C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A。
(1)写出A、B、C、D四种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上文所涉及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无色、无臭难小可燃性
2.氧气氢气1∶2 氢气氧气氢氧
3.不同种元素组成两种元素氧元素同种元素组成
当堂训练
1.C
2.D
3.C
4.B
5.C
6.(1)氢气氧气2∶1 (2)氢元素和氧元素(3)B
课后作业
7.A 8.A 9.C 10.D 11.A 12.(1)可燃检验氢气的纯度(2)可以因为氦气、氖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填充气球与用氢气填充效果相同,而且氦气、氖气不能燃烧,使用起来比较安全13.①⑥②⑤⑦①②⑤⑥⑦③④14.(1)水氧气氢气四氧化三铁(2)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