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型房地产发展商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四大房地产央企是哪四大企业?关于央企四大房地产央企四大房地产公司为: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
1、保利地产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保利集团产业业务的主要运营平台,而保利集团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管。
保利地产在佛山,北京,武汉,上海和重庆等许多城市都有战略要地布局。
2、中海房地产中海房地产于2002年注册成立。
它是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属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以它也是中央管理的央企四大地产之一。
它是中国第一家开发商品房并与物业管理公司打交道的房地产企业。
3、华润置地华润置地是华润集团主要的产业责任企业,也是中国利润最丰厚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母公司华润集团是中央监控和管理的企业。
4、招商蛇口招商房地产成立于1984年,2015年并入招商蛇口,成为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之一,隶属于招商局集团,是央企四大地产企业之一,专注于家庭精品住宅的开发和建立,开发健康地产、医疗地产、旅游地产等多个项目。
中国四大房地产股票公司都是哪些?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恒大集团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快消、农业、乳业、畜牧业及体育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总资产4600亿,员工8万人。
2013年销售额1004亿;2014年前八个月销售900亿,纳税119亿;2015年有望跻身世界500强。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总部设在广东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
2010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
房地产十大名牌排名房地产十大名牌排名:万科/VANKE、恒大地产、碧桂园/GARDEN、华润、富力地产、融创/SUNAC、保利地产、中海地产、龙湖地产/LongFor、绿地地产。
1、万科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84年,国内十大最受关注股票企业,上市公司,国内大型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专注于房地产开发及物业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对出初入行业的商业新人来说,有时把商业名称,以及对应的档次定位和开发商搞清楚,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加之,越来越多商业地产集团开始实行多产品线战略,市场更加多元和复杂。
因此,本文对在国内市场比较活跃的连锁集团的产品线和重点项目,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梳理盘点。
本文总共涉及到28家集团企业,主要以全国性布局的商业集团为主。
包括:新鸿基地产 | 恒隆地产 | 太古地产 | 九龙仓瑞安房地产 | 香港置地 | 新世界中国 | 嘉里建设华润万象生活 | 凯德集团 | 大悦城控股 | 龙湖商业印力集团 | 银泰商业集团 | 合生商业 | 正大商业地产英格卡 | 光大安石 | 世茂股份 | 中海环宇商业益田旅游商业集团 | 仁恒商业 |合景商业 | 金鹰国际集团星盛商业 | 招商商管 | 金茂商业 | 爱琴海集团1新鸿基地产新鸿基地产1972年在中国香港上市,专注发展住宅、写字楼、商场及酒店等优质项目,致力兴建多项地标物业。
在内地,聚焦于一线和具备持续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城市,主要发展的商业项目包括:上海及长三角:上海国金中心、上海环贸广场、中环广场、上海ITC(预计整个项目于2024年分阶段落成)、上海天荟(商业13万平方米,筹备中)、南京国金中心(商业9.3万平方米,筹备中)等等。
广州及珠三角:天汇广场、天环广场、广州南站项目(2025年分阶段落成)、南沙庆盛项目等等。
北京:北京APM、NTP新城广场。
成都:成都环球贸易广场(商场部分为环贸ICD,由12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及1.7万平方米商业街组成,筹备中)。
2恒隆地产恒隆地产总部设于中国香港,发展及管理多元化的国际级物业组合。
在内地市场,业务覆盖9个城市,物业组合均以恒隆广场“66”品牌命名,定位高端。
在营项目包括:上海恒隆广场、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沈阳皇城恒隆广场、大连恒隆广场、天津恒隆广场、济南恒隆广场、无锡恒隆广场、昆明恒隆广场、武汉恒隆广场。
香港中投国际集团简介香港中投国际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房地产投资开发、旅游综合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矿产开发、农业和林业投资、珠宝、金融、生物科技项目投资及酒店餐饮、互联网项目投资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化企业集团。
公司自成立以来,分别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新马泰以及亚洲其它地区先后成功开发运营数个大型项目,实现运营资金总额达数百亿元人民币,积累了丰富的房地产、旅游项目综合开发经验。
近年来,集团不断创新发展,呈现出高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集团正在着手策划、投资、开发运营多个大型、超大型乃至世界级投资项目,如药师文化度假区、妈祖湾文化度假区、儋州中华民俗文化风情镇、澄迈永发镇热高休闲农业发展新区、昌江国际农业科技产业园等,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董事长:刘耀中介绍社团组织海南省经济发展联合会--执行主席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海南办事处--执行官海南省企业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海南省江西商会—副会长自有公司香港中投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投国际集团海南分公司海南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博想经济发展策划有限公司海南天裕旅业开发有限公司世界大厦,世界风情镇开发筹备处中投国际集团正在开发运作的项目(部分)一、药师文化度假区项目选址:海南·儋州类别:文化旅游建设规模:拟规划占地约15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人民币项目简介:药师文化度假区以“药师佛”佛家教义为根本,以佛医养生应用为目的,以传承弘扬佛医养生文化为使命,打造集宗教、文化、康疗、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国内首个大型综合性药师佛文化度假聚集区,目标是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药师佛禅文化和佛医养生度假胜地。
项目总体规划格局为“三区”,包括:药师佛教区、药师文化区、药师养生区,推动形成一条完整的药师文化旅游产业链。
二、妈祖湾文化度假区项目选址:海南·临高类别:文化旅游建设规模:拟规划占地约20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人民币项目简介:妈祖湾以妈祖文化为灵魂,以妈祖品牌为支撑,以临高角独特的海岸、海滩、内湖、陆地及30公里海岸线等滨海资源整合为发展基础,以土地运营、湾区运营、资本运营为杠杆,以系列特色项目、大型项目、地标项目为建设内容,高水准打造世界级妈祖文化主题滨海度假湾区,建设全球最大的“湾区型”妈祖文化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
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香港置地是一家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公司,总部位于香港。
该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和合作伙伴,在香港和其他国际城市都有着广泛的业务覆盖。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公司的组织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是一套详细的职位等级划分和晋升规则,旨在确保公司内部人员的合理岗位安排和晋升机制。
公司根据员工的能力、经验和业绩等因素,将员工分为不同的职级。
每个职级都对应着一定的职责和权责范围,职级越高,责任越大。
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的设计不仅能够为公司提供明确的职能层级,还能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晋升机会。
通过良好的职级体系,员工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和职责,有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
此外,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还能为公司的组织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公司可以通过职级体系来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策略,包括员工的培训、激励和福利等方面。
同时,职级体系也为公司的内部晋升和人才选拔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能够更好地发掘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总之,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在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晋升机会,还为公司的组织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内部职级体系,香港置地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并保持竞争优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香港置地公司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背景和主要业务。
然后,将重点介绍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包括职级的划分和晋升规则。
最后,将对香港置地内部职级体系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讨论和总结。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香港置地公司简介在本节中,将介绍香港置地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成立的背景和历史,以及其在房地产开发和投资方面的主要业务。
同时,还将涵盖公司的规模和业绩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读者对香港置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合景泰富地产成都公司相关资料收集一、集团简介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编号:1813),是国内领先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
自1995年创立以来,合景泰富地产就矢志不渝地执着于高品质物业的开发。
凭着开拓创新的精神、敏锐的市场触觉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合景泰富地产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集资产经营和物业管理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其房地产开发项目涵盖顶级豪宅、大型国际别墅社区、优质住宅屋苑、超甲级写字楼、国际品牌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和大型购物中心。
集团以“以心筑家,创建未来”为理念,在有现代国际管理经验的领导团队的带领下,经过十余载的努力,厚积薄发,以卓越成就,跻身于大型综合房地产发展商的行列,成为实力派的代表。
2007年7月,合景泰富地产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此后,集团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先后开拓了华南、华东、西南、华北及海南等地的市场。
这标志着合景泰富地产“根植广州、辐射全国”战略的全面推进。
本着审慎、适时的发展战略,合景泰富地产项目开发将继续以中、高端住宅物业为主,并扩大商业地产的比重,以平衡盈利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并有效控制资产负债比例,在保证资金链稳健的前提下,适时有效的提高资金利用率,以卓越的抗风险能力不断进取、创新突破,稳步跨越一个又一个的巅峰。
作为大型综合型房地产商的杰出代表,合景泰富地产秉承“以心筑家,创建未来”的理念,把用心创建城市高素质物业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合景泰富地产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和社会责任的践行,多年来不遗余力为慈善事业做贡献,并保持良好的纳税记录,争当良好企业公民。
用智慧构筑卓越生活,满足人们心目中的人居梦想,这就是合景泰富一直追求的理想和始终践行的承诺。
未来,合景泰富地产将在全国各地继续打造定制城市精英生活的精品项目,为消费者铸造更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引领与世界同步的品质生活,并继续践行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做受社会公众尊敬的地产商。
香港招商局集团简介
1、香港招商局公司架构
2、产业结构
招商局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三大核心产业为: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港口、公路、能源运输及物流、修船及海洋工程)、金融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三大核心产业。
2009年招商局集团总资产行业分布图
3、招商集团主要成员企业
4、招商局高层(部分)
秦晓博士
董事长
1947年4月出生,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
现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银行董事长;
傅育宁博士
董事总裁
1957年3月出生,英国布鲁诺尔大学海洋工程学博士。
现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主席、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银行董事、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港口发展局董事等。
2006年至今香港大型地产商内地拿地情况分析去年内地房地产业务盈利56.67亿港元、同比增长44%的和记黄埔,已经把94%的土地和项目投在了内地;去年花了约66亿港元在内地买地的恒基地产,又在内地30多个二、三线城市进行地块磋商;正在北京大力发展商业地产的太古地产透露,今年准备投入118亿港元发展内地项目……这几天,香港地产商(不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相继发布年度最新业绩报告,可以发现,庞大的内地房地产市场又让他们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令股东们振奋的“吸钞”体验也更坚定了香港地产商内地掘金的信念。
业内人士分析,香港过高的地价是香港地产商转投内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内地土地资源丰富,且往往用同一笔资金在两地购得的土地面积相差甚远。
同时,开拓投资战线、分散投资风险,也促使香港地产商纷纷“北上”。
无论如何,香港地产商大举进军内地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并在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显示出攻城略地的新思路。
[关键词一] 无惧调控跑马圈地“房地产开发商在香港只被称为地产商,而非房地产商,由此可见土地在香港人心里的地位。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陈立民一语中的。
由于土地供应在香港受到严格控制,“有地就发”的思想在香港地产商脑中根深蒂固,而他们想在内地大把“吸钞”,最先“吸”的自然也是土地。
经历了上一轮宏观调控的内地房地产市场,自2000年明显走入上升通道。
回想香港地产商自2000年以来在内地土地市场的表现,真正发力不是在土地还未完全公开招拍挂出让的时候,也不是在楼市泡沫显现但政府尚未出手调控的时候,而是在“新国八条”开始掀起此轮房地产调控风暴的2005年。
有统计显示,这一年,香港地产商在内地吸纳了约30幅、超过880万平方米的土地。
“不少香港地产商就是乐意在调控背景下趁机拿地,他们可能觉得内地开发商因受调控影响而动作趋于保守后,自己的机会就来了。
一方面是参与地方政府公开招拍挂出让土地,而凭资金实力直接购入;另一方面,内地一些面临资金压力的开发商会考虑转让手中的闲置土地,这也成为香港地产商增加内地土地储备的机会。
风雨世纪,支撑半个香港经济的地产业屡经浮尘。
“香港地产四大天王”——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当年这几位商海搏击的年轻人如今早已青春不再,但他们首创的基业却依旧把控着香港风急雨骤的楼市。
趁乱抄底1967年春天,一场从罢工游行演变为暴力反对英国殖民政府的“五月风暴”爆发,这场社会危机着实让香港经济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其对香港地产的影响仅次于二战。
这一年,大多数香港人都在恐慌和焦虑中度过。
遍布街头的弹片和无缝不钻的“武装解放香港”谣言,让许多生意人毫不犹豫地远走南洋。
在慌乱的逃亡大军中,有4个人皆未离港——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
而且他们都做了几乎相同的一件事:在地产领域开始低位买入。
当此之时,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没有动摇“暂时不动香港”的决心,也没有放弃保持香港边境平静和社会稳定的正确政策,给香港营造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1968年,这个由263个岛屿组成的东方角落便迅速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骚动的疼痛直接让当时的英国香港当局改善了施政策略。
政治的稳定促使当地居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得到平稳恢复,曾因动荡局势而离开香港的商人们纷纷回到自己的生意场上。
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当地各种轻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东南亚等国家的热钱迅速流入岛内。
股票是最容易受金钱骚动的投资品。
伴随着股价的攀升,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同步趋势。
1968年,受此前局势影响的地产市场结束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在套现避险情绪下被腰斩出售的半山别墅等豪宅开始发力反弹。
公开资料显示,从1968年起,位于港岛半山区、浅水湾和九龙塘的高级住宅,租售价均开始急升。
1969年初,高级住宅楼价每平方英尺(1平方米≈10.7平方英尺)已回升到60~80港元,其后节节上升,到1970年底已普遍升至160~200港元。
高级住宅租售价格上升的原因,是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楼宇供应量大幅减少,而随着经济的复苏繁荣、股市的急升,大批外资公司,尤其是美日等跨国公司前来香港开设分支机构,派驻香港的高级职员增加,对高级住宅、花园洋房的需求殷切。
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商篇一:香港大型房地产发展商香港大型发展商(排名不分前后):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意向长白)新鸿基(意向金廊)恒基兆业(北站,国际金融中心)恒隆(市府广场南,恒隆市府广场)瑞安(新上海广场)瑞宝(南金廊,瑞宝五星酒店)太古裕景兴业()保利达和九龙建业()嘉里建设新世界()东方海外香港兴业嘉华尖沙嘴置业信和置业香港大型发展商,主要业务在内地的香港上市公司: 华润新恒基世茂茂业中信泰富另:香港地产巨贾三甲为:1、长江实业和和记黄铺2、新鸿基3、恒基兆业李嘉诚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李兆基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排名名次公司名称1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3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4城市发展有限公司5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6淘大置业有限公司7信和置业有限公司8嘉里建设有限公司9希慎兴业有限公司10恒隆有限公司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品牌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品牌十佳企业家企业名称1新鸿基郭炳湘香港新鸿基地产地址:香港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46楼香港新鸿基地产2恒基兆业李兆基香港恒基兆业集团地址: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国际金融中心二期72-76楼香港恒基兆业集团3长江实业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香港皇后大道中2号长江集团中心7楼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4会德丰吴光正香港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毕打街20号会德丰大厦23楼香港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5恒隆陈启宗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德辅道中四号渣打银行大厦二十八楼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6新世界郑裕彤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十八号新世界大厦32楼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7香港南丰陈廷骅香港南丰集团8霖园蔡宏图台湾霖园集团9中海地产郝建民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399号中海大厦12楼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邮编:51804810万科郁亮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篇二:香港房地产的历史回顾香港房地产的历史回顾2007-10-19周期性盛衰循环相伴战后香港地产香港房地产业虽然几经起伏,但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上,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香港四大地产天王的现金流管理香港“四大地产天王”的现金流管理经历多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香港地产商已经百炼成钢,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它们要显得从容很多。
长期以来,以长江实业为首的香港四大地产商采取了以净现金的“副业托底”+“收割过冬”的运营模式,以及相对保守的财务战略。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0001.HK,以下简称“长江实业”)董事局主席、“超人”李嘉诚说:“在开拓业务方面,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要求收入与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
我想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
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挨得住!”风险管理的“香港标准”在中国市场,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高,对企业充满了诱惑;但房地产业前期投入巨大、营收大起大落,又对现金流管理构成了挑战。
在经济危机中,房地产企业普遍遭遇资金链紧张,一些开发商因为资金紧张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危险。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0012.HK,以下简称“恒基兆业”)、新鸿基地产有限公司(0016.HK,以下简称“新鸿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0017.HK,以下简称“新世界”)和长江实业等四大集团并称香港房地产业“四大天王”,其现金流与风险管理之道颇具特点。
“四大天王”旗下业务庞杂,从房地产开发、物业出租、基建、港口到电信、科技、酒店、煤气等等,业务几乎无所不包,虽然业务繁杂,财务报表却有共同点。
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教席教授郎咸平等对四大开发商财务报表的研究显示:这四大地产商平均资本负债率(即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长期维持在大约20%以内。
另一方面,四大地产商的现金占总资产比例在5%~15%。
20%以内的平均资本负债率,5%~15%的现金占总资产比例,成了香港房地产“行规”。
新世界一度偏离过这个比例,很快又调整到20%以下。
相比之下,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商经营风险远大于本港开发商。
根据2008年中期财报,首创置业(2868.HK)的资本负债率为40.11%,绿城中国(3900.HK)为116.7%,富力地产(2777.HK)的资本负债率更达到了139%。
大中华房地产公司排名(包括港澳台)TOP50排名公司名称总部所在地公司首脑市值亿元人民币1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香港郭炳湘14872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李嘉诚12793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香港李兆基6144华懋集团公司香港龚如心5205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郑裕彤2066信和置业有限公司香港黄志祥1987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香港郭孔1768嘉里建设有限公司香港洪敬南1529恒隆地产有限公司香港陈启宗14910希慎兴业有限公司香港利定昌14511尖沙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黄志祥11812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王石9413华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刘銮鸿93.514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孙文杰8615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刘秋德7216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杨小明53 17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杨文生4718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陈剑波4619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孙承铭4020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陈政立3121大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王文吉3022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功伟2723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吴明烈2623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徐林宝2625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玉良2526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俞标24 27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张整魁2328国产实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林孝信22.529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振怀2229大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惠明2231中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严隽泰21.532百仕达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欧亚平2133瑞安建业有限公司香港罗康瑞20.534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刘晓光2035深圳市长城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马兴文19 36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朱孟依18.537SOHO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潘石屹1838福建三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兰隽1739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李永明1640华润置地有限公司香港宁高宁15.541华远集团公司北京任志强1542联合地产有限公司香港麦蕴利爵士14.542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刘新民14.544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许荣茂1444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香港李成伟1446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郭广昌13.5 47浙江中义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应军毅1348恒大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海口李钢1249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惠芝12 50德宝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林文隆11.5。
香港主要房地产公司内地投资拓展
布局
近年来,香港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而作为香港最主要的房地产公司之一,内地投资拓展也成为了不可回避的趋势。
在香港的房地产行业中,拥有较大规模的房地产公司均希望通过内地投资来实现企业的进一步扩展和发展,进一步加强品牌和业务的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的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香港房地产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内地市场,在内地城市寻找更多发展机会,同时也为香港房地产市场注入活力。
这些公司包括新鸿基地产、九龙仓地产、太古地产、长实集团等,这些公司的主要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大陆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
新鸿基地产是香港地产业的巨头之一,该公司在内地的投资布局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的商业地产开发,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写字楼、商场等,其中对于首次进入内地市场的公司而言,新鸿基地产的经验非常有价值。
九龙仓地产在近年来的投资中,重点关注内地的城市化及交通建设等领域,其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北京的“九龙坡地产”、上海的“龙之梦购物中心”等;太古地产则主要涉足内地的高端开发项目,其在上海和广州等城市有不少高端物业开发项目;长实集团同时也是房地产领域重要的投资公司,其在内地除了投资房地产外也应用
其相关的房地产技术,同时在内地市场的投资发展上力求打造更高品质的城市形象。
总而言之,香港房地产公司的内地投资拓展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优势,同时也能够促进两地经济的互动和合作,突破局限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未来,企业的投资者和股东等各方面的利益也将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目前新世界集团旗下,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 香港股份代号: 917)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的内地物业旗舰。
新世界中国地产为国内大型全国性房地产发展商之一。
改集团自八十年代初期即活跃于中国房地产市场, 并于一九九九年七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物业组合包括40主要项目分布于20个高增长城市。
该集团发展可出售物业项目、投资出租物业项目、及经营度假村及酒店。
物业项目种类由住宅社区、服务式公寓、别墅、写字楼、商场、多用途综合大厦、度假村以及酒店。
本集团在北京、天津及济南等地参与市中心旧城改造;在北京、上海、武汉、天津及大连的黄金地段建造城市商业地标;在沈阳、武汉、广州、成都、长沙及贵阳等地发展大型住宅区;在珠江三角洲及海口建造及经营休闲度假式物业。
下图为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代码917)月K: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主要从事物业发展及投资、合约工程、服务提供(包括物业及设施管理、交通运输服务及其它业务)、基建项目经营(包括经营公路、发电厂、水务、废物处理厂、货柜处理、物流及仓库服务)、酒店及餐厅经营、百货经营、电讯服务、电讯、媒体、科技及其它策略性业务。
全年业绩:于2013年财政年度,新世界发展录得综合营业额328亿8,200万港元及公司股东应占溢利91亿5,390万港元。
若剔除其他净收益及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集团的基本溢利为46亿6,710万港元。
业务回顾:香港物业发展利率低企、银根充裕及市场供应紧绌,促成住宅物业的成交量与价格自2010 年初起强劲增长。
然而,由于全球流动资金充裕,资产价格波动及通货膨胀的风险相应提高,加上2010 年11 月初美国推出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措施产生的刺激作用,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10 年11 月19 日,推出一系列紧缩措施,包括征收额外印花税及调低按揭贷款最高成数,以减少物业投机,及将拖欠物业按揭的风险减低。
措施推出后,住宅物业市场出现整固。
根据土地注册处公布的数字,2013 年上半年共录得55,207 宗一手及二手住宅物业交易。
香港大型发展商(排名不分前后): 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意向长白) 新鸿基(意向金廊)
恒基兆业(北站,国际金融中心) 恒隆(市府广场南,恒隆市府广场) 瑞安(新上海广场)
瑞宝(南金廊,瑞宝五星酒店)
太古
裕景兴业()
保利达和九龙建业()
嘉里建设
新世界()
东方海外
香港兴业
嘉华
尖沙嘴置业
信和置业
香港大型发展商,主要业务在内地的香港上市公司:
华润
新恒基
世茂
茂业
中信泰富
另:香港地产巨贾三甲为:
1、长江实业和和记黄铺李嘉诚
2、新鸿基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3、恒基兆业李兆基
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排名
名次
公司名称
1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
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3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4
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5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6
淘大置业有限公司
7
信和置业有限公司
8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
9
希慎兴业有限公司
10
恒隆有限公司
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品牌
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品牌十佳企业家企业名称
1新鸿基郭炳湘香港新鸿基地产
地址:香港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46楼香港新鸿基地产
2恒基兆业李兆基香港恒基兆业集团
地址: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国际金融中心二期72-76楼香港恒基兆业集团
3长江实业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皇后大道中2号长江集团中心7楼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4会德丰吴光正香港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中环毕打街20号会德丰大厦23楼香港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
5恒隆陈启宗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中环德辅道中四号渣打银行大厦二十八楼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
6新世界郑裕彤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十八号新世界大厦32楼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7香港南丰陈廷骅香港南丰集团
8霖园蔡宏图台湾霖园集团
9中海地产郝建民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399号中海大厦12楼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邮编:518048 10万科郁亮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