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预习导学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
- 格式:pdf
- 大小:275.08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课程实施标准法测量液体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会用减液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知识要点1.量筒的使用(1)使用量筒之前应观察它的单位、_________和_________。
量筒上标的单位是_________,1mL=_________cm3,1L=_________dm3,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
(2)量筒内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________________(图1)(注:若测量水银是凸液面,视线与凸液面________________)俯视时(图2)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_______;仰视时(图3)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_______。
(3)量筒可以直接测出________________的体积。
如图4所示,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需先倒入_____________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过最大测量值),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再将物体放入并使其_____________在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V=_____________,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4)注意:量筒_____________放到天平的托盘上测量,量筒不能用来加热。
【答案】(1)分度值;量程;mL;1;1;0-100 mL;1mL;(2)相平;相平;大;小。
(3)液体;适量;浸没;V2- V1。
(4)不能2.测量固体的密度活动任务:实验桌上提供有不同的金属圆柱体,根据以下提供的密度表,请你通过测量金属体的密度判断此金属是什么物质(1)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测量(选填“间接”或“直接”)(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线、金属块。
(3)用排水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见图4)(4)实验步骤①用_______________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记为m,将数据记录表格。
中学导学案3、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1)用绳子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
(填序号)评价设计1、评价样题1用以实现目标一,目标达成率98%2、评价样题2、3、4用以实现目标二,达成率90%学习内容和方法指导一、课前自学1、要测出某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____和____,然后由公式____求出其密度。
质量可以用____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___测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为准。
3、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mL。
二、课堂探究[探究]怎样测出液体或不规则固体的密度?请同学们自己确定测什么物体的密度,确定之后小组先讨论实验方案。
(以盐水和小石块为例)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补充资料教学批注在量筒中测水体积时水的上表面以凹面为准记录数据表格学习内容和方法指导反馈训练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____cm3最小刻度是____cm3,水的体积是______ cm3,物体的体积是____。
图中右侧是测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 g,此物体的密度是____g/cm3,合____kg/m3。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反馈学生对密度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测密度的一般步骤是: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2、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3、代入公式ρ=m/V求出物体的密度评价检测1、实验室有下列器材:A、天平;B、砝码;C、铝块;D、盐水;E、量筒;F、刻度尺 G、水;H、烧杯;I、三角板。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熟练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重点】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难点】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预习探究案I.知识储备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
3.求物体的密度时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4.量筒是测定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量筒上面的标度单位是,1 mL=1cm3。
使用量筒时要注意下列问题:(l)使用量前前应先观察它的和(2)使用时将量筒放在桌面上;(3)读数时,若液面是凹形的,视线要相平,如图6-3-1所示;(4)记录数据时要有数字和。
Ⅱ.实验目的图6-3-11.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及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熟练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测量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Ⅲ.实验原理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是:,即只要测出物体的和物体的,就可以算出物体的密度。
Ⅳ.实验器材和砝码、、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
V.实验步骤1.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再,则小石块的体积就是;(3)利用公式求出其密度。
2.测量盐水的密度。
(1)在烧杯中盛一些盐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3)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4)利用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Ⅵ.数据处理1.数据处理(l)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同学们应根据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表中,(2)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同学们应根据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表中,2.误差分析(1)测小石块的密度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再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2)测盐水密度时,应先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把盐水倒入量简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则量简中盐水的质量为两次质量之差进而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课堂导学: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合作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体积的方法2.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二、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量筒的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
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
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处相平。
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以盐水为例)(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4)方法步骤:3.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小石块为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实验目的是 (2)实验原理是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1;C. 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2;D. 根据公式Vm=ρ 计算石块的密度为: 实验记录表格: 4.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塑料块为例,密度小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密度 方法步骤:⑴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 ⑵ 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⑶ 将塑料块、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铁块在下,塑料块在上;⑷ 将铁块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1;将塑料块用该铁块拽着也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2 塑料块的密度表达式为:三、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 本节重点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思维方法如下: 根据密度公式Vm=ρ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
这是测量物质密度的整体思路。
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即可。
但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注意一下办法。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型:学习新知课 备课人: 班级: 姓名:【实验目的】 ①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体积的方法。
②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③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自主学习 】 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 。
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和1、 物质的质量用 来测量,体积用 来测量。
2、 天平的使用1)、将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移到左端的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
2)、将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用 往 盘加减砝码,并移动 ,使天平恢复平衡。
3、 量筒的使用1)、观察量筒,这只量筒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量筒读数: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 ,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
3)、 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的测量利用 法,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 和 于液体中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一、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3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 4、根据 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玻璃杯和液体的质量g m /1玻璃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g m /2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g m /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3/cm V 液体的密度)(g/cm 3二、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物体的质量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3、用细线系好物体,轻放入量筒中浸没,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 24、根据 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物体的质量g m / 液体的体积3/cm 1V 物体和液体的总体积3/cm 2V液体的密度)(g/cm 3思考与讨论: 1、 能否先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2、 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当堂检测】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 、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导学目标•了解什么是密度及其计算方法•学会用密度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掌握测试物质密度的常用方法导学内容1.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表示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含质量的多少。
其计算公式为:密度(ρ)= 质量(m)/ 体积(V)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
2. 密度的计算方法当已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时,可以通过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密度。
例如,如果一块物质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50cm³,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密度:密度(ρ)= 200g / 50cm³ = 4g/cm³3. 测量物质密度的常用方法3.1 水下法水下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容器,其中装有足够多的水。
2.利用天平称量待测物质的质量。
3.将待测物质放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中水的初始体积。
4.观察水面上升的高度,并记录升高的数值。
5.使用密度计算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3.2 壳体法壳体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适用于某些固体物质。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容器,其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例如水或酒精)。
2.将待测物质悬挂在容器中,确保其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接触容器底部。
3.观察液面升高的高度,并记录升高的数值。
4.使用密度计算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3.3 体积法体积法是一种测量物质密度的常用方法,适用于某些固体物质。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容器,并记录它的体积。
2.将待测物质放入容器中,并观察容器液面的升高。
3.使用密度计算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思考题1.为什么测量物质密度要用密度计算公式?2.除了水下法、壳体法和体积法,还有其他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吗?请列举一种。
小结本节导学案主要介绍了测量物质密度的概念和常用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计算。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高
(约10分钟)为 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的铝球的
质量之比为______。
(ρ铜=8.9g/cm3,ρ铝=2.7g/cm3)
3、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
量是750g,用该瓶装密度是0.8g/cm3的酒精,则
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g.(ρ水=1.0×
103kg/m3)
4、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
不变
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
它体积成反比
5、如图10-15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
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
(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
是()
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
>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课学到了什
么?还有什么
没有解决?你
认为哪个组合
个人表现最
好?。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学习过程】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 ;即是要测出物质的 和 ;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 (“直接”或“间接”)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 工具;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 ;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 ;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值。
3、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 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 ,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
(2) 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再将固体浸没在 中,再测出量筒内 和 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测量液体的密度器材:盐水(大量装在大烧杯里)、小烧杯、量筒、天平(含砝码) 方案一:(1)调节天平平衡;(2)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盐水,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3)将小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 ; (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盐水的体积V ; (5) 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方案二:(1)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空小烧杯质量m 1;(3)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盐水,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2; (4)将小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录盐水的体积V ; (5) 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
m ρV=mρV=思考:你认为两种方案中,哪一种方案好?说明理由。
2、测量固体的密度(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m;(2) 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 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4) 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2. 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3.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习难点】用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量筒的作用:用来测定液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间接测定小固体的体积.2. 量筒的使用: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底部(如水面)或筒内液体的凸形液面顶部(如水银面)相平。
3.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需要测量其中的物理量分别是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需要的仪器是天平,测量体积所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或量筒.4. 测液体的密度时,要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被测液体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体积V,再用天平称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则液体密度的表示式为ρ=(m1-m2)/V,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5.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时,要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示数为V1;用细线拴住待测的物体(密度大于水),将物体轻轻地放入水中,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2。
则物块密度的表示式为ρ=m/(V2-V1).【合作探究】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 量筒的单位、量程与分度值【观察量筒,回答问题】①量筒的作用是什么?②如图1所示,量筒的单位是什么?量程和分度值个多大?【小结】①量筒的作用:测量液体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②量筒的单位、量程和分度值:(a)单位:量筒是以毫升(mL)为单位标度,1mL=1cm3;(b)如图1所示的量筒:量程是0~100 mL,分度值为1 mL;(c)结构特点:量筒上下同粗,刻度均匀,高、细(可以使体积变化明显,刻度精确)。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阶段:1.量筒(或烧杯)的使用: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及,读数时,视线应与筒内液体的凸形液面部(如水银面)或凹形液面部(如水面)相平。
,需测定的物理量分别是和,所需要的最主要的测量仪器是和。
二、合作探究阶段:探究一、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2.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3.这个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量筒的读数:如果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5.量筒的作用:石块的体积V=探究二、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 m1;(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
(5)盐水密度表达式:探究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3)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4)计算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三、展示质疑阶段:要求:各小组说出其实验方法与实验最终结果,并对其实验数据作出评估。
四、课堂反馈阶段:A.练一练: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2.现有甲、乙两种不同规格的量筒,如图所示甲的分度值是 mL,乙的分度值是 mL,若要量取35mL的水,应该选取量筒。
师生共用导教导学案
涪陵区同乐乡初级中学校
第 1 页 共 1 页
1 主备人设计初稿→同级同科教师修改→主备人定稿→教研办公组长审核→印制 学科 物理
课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 年级 八年级 主备 王联敬 执教 组长
【学习目标】1、完成测量液体(盐水)和固体(小石块)密度的实验(重点);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
【课前导学】1、使用天平的方法:放、调、测、读
2、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3、密度: 公式:
4、水、铜、冰、铁、铝的常用密度
【课堂探究】
1、听: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教师讲解,然后学生独立分析
2、看和说:教材中量筒的使用,并说出应当注意的地方看
3、听:讲解量筒的使用规范
4、议和做: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报告册”40页中活动准备二,并上台展示
5、听和做:测量盐水的密度,先独立说说测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并完善报告册中的表一中的数据
6、议:实验中出现的疑问,和能得出什么结论
7、想:如果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应当有那些步骤
8、做:把实验步骤填写在报告册41页
9、做:完成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注意应当测量的那些数据,并分类填好
10、议:实验中出现的疑问,和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认为还有那些地方可以改进
11、想和做: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2、3题
【练习巩固】
1、你学到了什么?先组内发言,再上台发言展示
2、“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
【学(教)后感悟】学(教)了这节课,说出你想说的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目标:1.掌握密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理解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入:密度是描述物体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探究物体密度有助于了解物体性质和特点。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密度吗?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导学: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密度 = 质量 / 体积其中,密度的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
密度的测量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1.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并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尺寸,计算出物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使用液体排放法测量密度。
将一个容器充满液体,然后将物体轻轻放入液体中,测量液体的体积变化,根据密度的定义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3. 使用浮力测量法测量密度。
将物体放入另一个密度已知的液体中,观察物体浸没时液体面的变化,根据浮力的原理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例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物质的密度。
比如,当你在进行一项手工制作任务时,你可能需要知道材料的密度才能合理地使用它们。
下面是一个实例分析:某家具制作厂商需要设计一个在水中浮起的木块,厂商找到了一个密度为0.5 g/cm³的木材,那么该厂商应如何制作这个浮木?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木材的密度选择一个适合的木材。
由于木材的密度已知为0.5 g/cm³,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密度小于0.5 g/cm³的木材,这样才能让它在水中浮起。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出这个浮木的体积。
假设浮木的质量为30 g,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体积:体积 = 质量 / 密度体积= 30 g / 0.5 g/cm³ = 60cm³因此,浮木的体积为60 cm³。
最后,根据浮力的原理,浮木在水中的受力由浮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且浮力等于浸没的水的质量。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时主备人时间高效课堂“12345”“1”—“确立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
“2”—落实“两个基本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精细“三个过程”(课前酝课、课中导学、课后反思)。
“4”—研究“四个维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活动方法、学科思想)。
“5”—做好“五个环节”(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知识导学——基础训练——能力创新)。
教学目标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重点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教学难点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一、课前检测1.量筒(或烧杯)的使用: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_______及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筒内凹形液面______部相平.2.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需测定的物理量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所需要的最主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和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
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g__,体积是_______,密度是_______。
二、情景创设古时候,在地中海上,有一个叙拉古王国,它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国王发现这个金冠精美无比,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它便宜的金属偷梁换柱.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那么,金冠是纯黄金做的吗?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知识点一: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1)量筒是测量液体_______的仪器;(2)量筒上的标度单位:毫升mL (ml) 1 mL = 1 cm3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1 mL,2 mL,5 mL量筒(或烧杯)的使用: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_______及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筒内凹形液面______部相平.(3).观看视频:量筒的使用2.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利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不规则小固体的体积(_______法):①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②将待测小固体用细线拴住,轻轻地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③正确读出水面上升后的总体积V2;观察视频,了解量筒如何测固体的体积。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前置性自学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 和______。
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______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 、量筒的用途是什么?使用前应注意观察什么?读数时要注意什么?3、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_____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4、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二、小组反馈三、合作探究6、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4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 g。
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 cm3 ,岩石的密度为 kg / m3。
7、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____的材料。
8、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 ,则应选择( )A、50mL,5 mLB、100 mL,2 mLC、250 mL,5 mLD、400 mL,10 mL四、巩固练习9、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B 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10、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11、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五、拓展延伸12、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铁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7960、0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13 对于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其实验步骤的安排有如下两种,这两种方法中最理想的是方法(选填“A”或“B”)。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标要求:1、2、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2、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例5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研究的信息。
活动建议(l)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牛奶等物品的密度。
考纲要求:1、能利用天平和量筒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一般物质的密度;并能阐明测量一般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及过程。
学习目标1、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1、复习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6min自主学习教材第117--118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量筒的使用:①、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如图所示,其中____同学读数正确。
②、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是:石块的体积V石 =4、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约22min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1、我体验我快乐一、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独立思考:测小石块密度,你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依据是什么?需要什么测量仪器?你的方案:小组讨论确定本学习小组的方案:二、测量夜体(水)的密度独立思考:如何测水的质量?如何测水的体积?小组讨论确定本学习小组的方案:三:操作记录处理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及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并求出密度:1、测小石块密度石块质量m/g量筒内水的体积V1/cm3放入石块后水面升到的体积V2/cm3石块的体积V/cm3石块的密度ρ/(g/ cm3)2、测水的密度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g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g倒出水的质量m/g倒出水的体积V/cm3水的密度ρ/(g/ cm3)五、整理收获精讲点拨约4min六、达标测评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习目标将相关知识点和疑问作好记号,记住规律性知识,然后合上课本在最短的时间内试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小组内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组内探讨,交流。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学习过程】
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
;即是要测出物质的 和 ;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 (“直接”或“间接”)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的 工具;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 ;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 ;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值。
3、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 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 ,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
(2) 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再将固体浸没在
中,再测出量筒内 和 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
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测量液体的密度
器材:盐水(大量装在大烧杯里)、小烧杯、量筒、天平(含砝码)
方案一:(1)调节天平平衡;
(2)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盐水,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3)将小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 ;
(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盐水的体积V ;
(5) 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杯和盐水的质量g m /1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g m /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 m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3/cm V 盐水的密度)
cm (g 3-⋅ρ方案二:(1)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小烧杯质量m 1;
(3)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盐水,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2;
(4)将小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录盐水的体积V ;
(5) 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空杯的质量g m /1杯和盐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g m /盐水的体积盐水的密度
m ρV =m ρV
=
g
m /23/cm V )
cm (g 3-⋅ρ思考:你认为两种方案中,哪一种方案好?说明理由。
2、测量固体的密度
(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 m ;
(2) 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1;
(3) 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 2;
(4) 根据
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
的质量g m /1 的体积g m / 的总体积3/cm V 的密度)cm (g 3-⋅ρ思考:
1、能否先按第(2)步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按第(1)步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应用检测】
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
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
的质量是______g 。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
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
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______cm 3,
(3)矿石的密度是 ______kg/m 3,
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
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不变”)
2、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可以(
)A.将螺母向左旋 B.向左盘中加砝码 C.将螺母向右旋 D.向右盘中加砝码
(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从而测
出了体积,测量过程如图三个量筒所示。
(3)根据图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g,密度为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