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CCAR21R4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
- 格式:pdf
- 大小:514.62 KB
- 文档页数:52
浅析运输类飞机设计更改审定基础作者:冯静李凯来源:《航空维修与工程》2021年第07期摘要:叙述了设计更改审定基础的确定原则,介绍了具体条款的适用性判定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设计更改;审定基础;运输机Keywords:changes in type design;certification basis;transport aircraft随着中国民航业的不断发展,航空公司自主要求的改装需求越来越大。
在这些改装需求中,有些是为了改善飞机运行可靠度、降低维修成本,如加装翼尖小翼;有些是为了实现航空公司客户化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如客舱布局改装、个性化内饰改装。
针对这些改装需求,可以通过飞机制造商获得已发布的改装方案来实施,也可以通过提出自己个性化的需求,联系相关厂家提供经局方批准的客户化解决方案来实施。
为了提高中国民航自身的航空器加改装技术能力,国内越来越多的单位选择自行设计改装方案,以更加贴合航空公司的个性化需求。
1 设计更改审定基础确立原则根据CCAR 43部定义,改装是指在航空器及其部件交付后进行的超出其原设计状态的任何改变,包括任何材料和零部件的替代。
任何超出手册范围的加改装、修理都符合该定义规定。
确定适用的审定基础是编写这类设计更改文件的首要工作,也是局方进行审批的技术依据。
设计更改文件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审定基础也是逐步明确的过程。
一般审定基础包括4个部分的内容,即适航规章(含环境保护适航要求)、豁免、专用条件和等效安全。
本文主要讨论适航规章方面审定基础的确立原则。
根据CCAR 21部R4版要求,对于不需要重新申请TC的航空器、发动机和螺旋桨的型号设计更改,申请人应当表明更改的民用航空产品符合更改申请之日有效适用的适航要求。
如果局方确认不是重大更改,或局方确认不受更改影响的每个区域、系统、部件、设备或机载设备、规章对被更改的民用航空产品的安全水平没有实质作用或者不切实际,可以表明符合较早修订的适航条款。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第四次修订浅析作者:晏青邢广华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年第02期摘要:CCAR-21部是中国民用航空的基础法规,自CCAR-21-R4版颁发以来,21部规章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与CCAR-21-R3版存在较大差异。
文章通过与CCAR-21-R3规章对比分析,研究了CCAR-21-R4的修订总体情况,分析了典型条款的差异和具体要求,并对设计保证系统进行了重点解读和研究,为申请人符合新版规章要求提供思路。
关键词:民用航空产品;合格审定;CCAR-21-R4;民航规章;设计保证系统中图分类号:V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02-0167-04Abstract: CCAR-21 department is the basic law of civil avi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issuance of CCAR-21-R4 edition, 21 regulations have put forward many new requirements.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with the CCAR-21-R3 version. By comparing with CCAR-21-R3 regulatio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CAR-21-R4 revision,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ypical clauses. And the design assurance system has carried on the key interpretation and the research, providing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nt to conform to the request in the new-edition rule. Funded projects: China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Safety Capacity Building Project (FDSA1613).Keywords: civil aviation products; conformity certification; CCAR-21-R4;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design assurance system引言《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部号为CCAR-21,简称21部,是中国民用航空的基础法规。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研究,我发现最新版的CCAR-21-R4具有以下特征:一、对原有条款内容的修订;二、对原有条款内容进行了扩充;三、部分章节进行了合并;四、新增加了部分条款及章节;五、对上一个版本某些条款进行了合并。
适用于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和适航合格审定,所包括的证件有所不同:旧版共需要16个证件;新版需要14个。
旧版需要的证件:(一)型号合格证;(二)型号设计批准书;(三)补充型号合格证;(四)改装设计批准书;(五)型号认可证;(六)补充型号认可证;(七)民用航空器材料、零部件、机载设备设计批准认可证;(八)生产许可证;(九)生产检验系统批准书;(十)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十一)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十二)适航证;(十三)出口适航证;(十四)外国适航证认可书;(十五)特许飞行证;(十六)适航批准标签。
新版需要的证件:(一)型号合格证;(二)补充型号合格证;(三)改装设计批准书;(四)型号认可证;(五)补充型号认可证;(六)零部件设计批准认可证;(七)生产许可证;(八)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九)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十)适航证;(十一)出口适航证;(十二)外国适航证认可书;(十三)特许飞行证;(十四)适航批准标签。
可以看出旧版的型号设计批准书、民用航空器材料、零部件、机载设备设计批准认可证、生产检验系统批准书在新版中被删除,并且型号设计批准书在新版中后面的章节中在没有出现过,但是新版增加了零部件设计批准认可证,这是旧版没有的。
旧版零部件:指任何用于民用航空产品或者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和安装的材料、仪表、机械、设备、零件、部件、组件、附件、通信器材等。
新版零部件:指任何用于民用航空产品或者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和安装的材料、零件、部件、机载设备或者软件。
新版21.2条分为A、B、C、D四款,这里面既有对原条款的合并又有条款内容的增加。
21.2B中第六条-第十七条为新添内容,尤其关于延程运行(ETOPS)的内容旧版从未提及。
CCAR - 中国民航规章引言概述:CCAR(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是中国民航规章的英文缩写,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和标准,旨在确保民航运输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CCAR涵盖了航空器设计、飞行操作、维护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规定,对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一、航空器设计规定1.1 CCAR Part 21:CCAR第21部份规定了航空器设计的要求和程序,包括适航审定、设计变更、适航指令等内容。
1.2 适航审定要求:CCAR要求所有新型航空器在投入运营前必须通过适航审定,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性能要求。
1.3 设计变更程序:CCAR规定了航空器设计变更的程序和要求,包括适航审定、适航性验证等流程,保证设计变更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二、飞行操作规定2.1 CCAR Part 91:CCAR第91部份规定了飞行操作的要求和程序,包括飞行规则、飞行计划、飞行员资质等内容。
2.2 飞行规则:CCAR规定了民航飞行的基本规则,包括空中交通管制、飞行高度限制、气象条件要求等,确保飞行安全。
2.3 飞行员资质:CCAR规定了飞行员的培训、考核和持证要求,保证飞行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经验进行安全飞行。
三、维护保障规定3.1 CCAR Part 145:CCAR第145部份规定了航空器维护的要求和程序,包括维护组织批准、维护记录、维修程序等内容。
3.2 维护组织批准:CCAR规定了维护组织的审定和管理要求,确保维护工作符合标准和规范。
3.3 维修程序:CCAR规定了航空器维修的程序和要求,包括维修记录的保存、维修人员的资质要求等,保证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四、人员培训规定4.1 CCAR Part 61:CCAR第61部份规定了飞行人员的培训和持证要求,包括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等。
4.2 飞行员培训:CCAR规定了飞行员的培训计划、考核要求和持证程序,确保飞行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航空法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汇总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行政程序规则相关CCAR11 规章制定程序规定CCAR12 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13 行政检查工作规则CCAR14 行政处罚实施办法CCAR15 行政许可工作规则CCAR17 行政机关行政赔偿办法CCAR18 航空监察员规定CCAR19 行政复议办法CCAR20 关于修订和废止部分民用航空规章的决定初始适航设计制造相关CCAR21 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3 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CCAR25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6 运输类飞机的持续适航和安全改进规定CCAR27 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9 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31 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CCAR33 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4 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CCAR35 螺旋桨适航标准CCAR36 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CCAR37 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技术标准规定CCAR39 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CCAR45 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CCAR49 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实施办法CCAR53 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规定CCAR55 民用航空油料适航规定持续适航运行维修相关CCAR43 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CCAR145 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91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J 私用大型CCAR91K 代管人CCAR91H 商业非运输CCAR91O 超轻型飞行器CCAR97 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CCAR121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9 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 FS 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CCAR276 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332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航空人员相关CCAR61 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3 领航员、飞行机械员、飞行通信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5 FS 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 TM1 电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 TM2 气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 TM3 情报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 TM4 情报培训管理规则CCAR66 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TM 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8 航空安全员管理规定CCAR60 飞行模拟设备的鉴定和使用规则CCAR67 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9 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70 空中交通管制培训管理规则CCAR141 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CCAR142 飞行训练中心合格审定规则CCAR147 维修技术人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定空中管制相关CCAR9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71 民用航空使用空域办法CCAR73 民用航空预先飞行计划管理办法CCAR8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运行单位安全管理规则CCAR85 空中交通管理设备开放、运行管理规则CCAR87 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CCAR98 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CCAR115 通信导航雷达工作规则CCAR116 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CCAR117 航空气象工作规则CCAR118 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CCAR175 航空情报工作规则CCAR86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机场管理相关CCAR139 CA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37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CCAR140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58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65 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CCAR339 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航空器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相关CCAR395 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CCAR396 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7 中国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CCAR399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反应和家属援助规定(文章来源:HELLOAIR)。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第一章总则第21.1条目的和依据为保障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适航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21.2A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和适航合格审定,包括下列证件的申请、颁发和管理:(一)型号合格证;(二)补充型号合格证;(三)改装设计批准书;(四)型号认可证;(五)补充型号认可证;(六)零部件设计批准认可证;(七)生产许可证;(八)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九)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十)适航证;(十一)出口适航证;(十二)外国适航证认可书;(十三)特许飞行证;(十四)适航批准标签。
第21.2B条定义(一)局方:指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
(二)民用航空产品:指民用航空器、航空发动机或者螺旋桨。
(三)零部件:指任何用于民用航空产品或者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和安装的材料、零件、部件、机载设备或者软件。
(四)符合性:指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设计符合规定的适航规章和要求。
(五)制造符合性:指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试验、安装等符合经批准的设计。
(六)设计批准:指局方颁发的用以表明该航空产品或者零部件设计符合相关适航规章和要求的证件,其形式可以是型号合格证、型号认可证、型号合格证更改、型号认可证更改、补充型号合格证、改装设计批准书、补充型号认可证、零部件设计批准认可证,或者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对设计部分的批准,或者其他方式对设计的批准。
(七)生产批准:指局方颁发用以表明允许按照经批准的设计和经批准的质量系统生产民用航空产品或者零部件的证件,其形式可以是生产许可证或者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对生产部分的批准。
(八)适航批准:指局方为某一航空器、航空发动机、螺旋桨或者零部件颁发的证件,表明该航空器、航空发动机、螺旋桨或者零部件符合经批准的设计并且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2)(1990年8月8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3号公布1991年4月9 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3/1号第一次修订 1998年8月20日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0号第二次修订 自1999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合格审定程序和管理要求。
第三条 本规定中有关用语含义如下:(一)局方: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和民航总局授权的机构。
(二)产品:除第九章外,指民用航空器、航空发动机和螺旋桨。
(三)零部件:指任何用于或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及安装的材料、仪表、机械、设备、零件、部件、组件、附件及通信器材等。
(四)进口、出口:指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转移。
(五)设计符合性:指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设计符合规定的适航标准和要求。
(六)制造符合性:指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试验、安装等符合经批准的设计。
(七)人: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或机构。
第四条 对产品的溯及力规定如下:(一)1987年6月1日以后设计、制造产品,应当遵守本规定。
(二)1987年5月31日以前已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规定进行过设计定型的航空产品,如果用于民用航空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可以不再申请型号合格证书,但是民航总局对涉及安全和适航性的缺陷,将按有关适航标准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装或规定必要的使用限制;2.1987年6月1日以后对上述产品进行设计更改,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章;3.产品的设计人或制造人如继续生产,应当遵守本规定第四章、第五章;4.1987年5月31日以前已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定型的军用产品,如继续生产并用于民用航空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
第五条 产品、零部件或项目出现故障、失效和缺陷时,应当按下列规定报告:(一)型号合格证书、补充型号合格证书、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和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的持有人或型号合格证书权益转让协议持有人,在确认其制造的任何产品、零部件或项目出现的故障、失效或缺陷造成了本条第(四)项所述的任一情况时,应当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报告;(二)型号合格证书、补充型号合格证书、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和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的持有人或型号合格证书权益转让协议持有人,在确认其制造的任何产品、零部件或项目由于偏离了质量控制系统而出现的缺陷可能造成本条第(四)项所述的任一情况时,应当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报告;(三)如果已经确认是由于不恰当的维修或非正常的使用而造成本条第(四)项所述任一情况,或者知道使用人或其他人已经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报告,则本条第(二)项所述证书持有人或权益转让协议持有人不必再提交报告;(四)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当按照本条第(一)、(二)和(五)项的规定报告:1.由于飞机系统或设备的故障、失效或缺陷而引起着火;2.由于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故障、失效或缺陷而使发动机或相邻的航空器结构、设备或部件损伤;3.驾驶舱或客舱内出现有毒或有害气体;4.螺旋桨操纵系统出现故障、失效或缺陷;5.螺旋桨、旋翼桨毂或桨叶结构发生损坏;6.在正常点火源附近,有易燃液体渗漏;7.由于使用期间的结构或材料损坏而引起刹车系统失效;8.任何自发情况(如疲劳、腐蚀、强度不够等)引起的航空器主要结构的严重缺陷或损坏;9.由于结构或系统的故障、失效或缺陷而引起的任何异常振动或抖振;10.发动机失效;11.干扰航空器的正常操纵并降低飞行品质的任何结构或飞行操纵系统的故障、失效或缺陷;12.在航空器规定使用期间内,一套以上的发电系统或液压系统完全失效;13.在航空器规定使用期间内,一个以上的空速仪表、姿态仪表或高度仪表出现故障或失效;(五)报告应当在确认故障、失效或缺陷存在后48小时内按照规定的格式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内容包括:1.航空器的序列号;2.如果故障、失效或缺陷涉及机载设备,则该机载设备的系列号和型别代号;3.如果故障、失效或缺陷涉及发动机或螺旋桨,则该发动机或螺旋桨的系列号;4.产品型别;5.涉及的零部件、组件或系统的标志,包括零件件号;6.故障、失效或缺陷的性质;7.故障、失效或缺陷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初步原因分析。
2020年第4期总第139期2020 No. 4Sum No. 139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Civil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http : //myfj. cnjoumals. com myfj_sadri @comae, cc (021)20866796DOI : 10.19416/j. enki. 1674 -9804.2020.04.001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符越*郝莲李琳* 通信作者.E-mail : fuyue@ comae, cc引用格式:符越,郝莲,李琳.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20(4):l-5. FU Y, HAOL, LI L. Thoughts on airworthiness independent verification of Design Assurance Systemf J]. Civil Aircraft Design and Re search ,2020(4) : 1 -5(in Chinese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201210)摘要:民用飞机主制造商建立设计保证系统,旨在民机研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适航的能力,通过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落实设计、适航以及独立监督三大职能,以保证航空产品的设计或者设计更改满足适航当局的要求。
其中,设计保证系统适航职能的适航独立核查功能正是这一保证的关键。
基于对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功能的具体分析基础上,从设计保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层面提出了实现适航独立核查功能的机制,给出了机制中需明确的责任主体、职责与资质要求、工作流程与支撑工具以及管理程序等方面的建议,并从大数据知识的技术支撑和阶梯式递进的人才培训保障两方面以不断优化改进的方法工具与人力配置来深化适航独立核查的功能与效果,进而增强设计保证系统对飞机型号研制的保证作用。
对民机TC申请人试验件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的建议摘要:本人作为大型民用飞机试验件制造符合性检查适航联络员,结合在以往原型机零部件/试验件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民机型号的型号合格证申请人(以下简称“TC申请人”)在型号合格审定阶段(简称“TC阶段”)如何做好试验件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建议。
关键词:符合性;制造符合性;制造符合性检查;试验件一、定义CCAR-21-R4《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第21.2B条定义”对符合性、制造符合性进行了明确:符合性是指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设计符合规定的适航规章和要求。
制造符合性是指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试验、安装等符合经批准的设计。
AP-21-09《进口航空产品及其零件的制造符合性检查》“1.4.3”对制造符合性检查定义进行了明确,制造符合性检查是指检查制造出的试验型产品是否符合经批准的型号设计资料。
二、TC阶段制造符合性检查的意义对于型号合格审查组(以下简称“审查组”)而言,TC阶段实施制造符合性检查是审查组的制造检查代表和工程审查代表确定产品能否按照型号设计资料始终如一的生产的重要依据。
制造检查代表通过制造符合性检查了解试验产品的确切构型和对设计的偏离,为工程审查代表批准那些需要进行实物检查和试验验证的型号资料提供支持。
制造检查代表负责按工程审查代表批准的最终型号设计,进行航空器的适航检查,以判定TC申请人是否满意地表明最终产品符合型号设计并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对于TC申请人目前而言,是保持制造记录、向审查组提供相关证据,取得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标签的前提,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符合性验证活动取得型号合格证。
虽然双方所开展的工作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航空器的飞行安全。
三、对民机TC申请人试验件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的建议结合大型民机TC阶段试验件在以往制造符合性检查过程中暴露的参研人员整体适航意识不高、制造符合性检查流程及检查要求不熟悉、设计更改贯彻不到位、制造偏离未报批、生产检验记录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对于TC申请人如何在民机TC阶段做好试验件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民航局关于修订印发《关于民用航空产品合格审定的
细化要求》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布日期】2023.12.04
•【文号】民航规〔2023〕36号
•【施行日期】2023.12.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航
正文
民航局关于修订印发《关于民用航空产品合格审定的细化要
求》的通知
民航规〔2023〕36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设计制造单位,民航大学、民航干院、航科院、民航二所、适航审定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民用航空产品合格审定工作,我局对《关于民用航空产品合格审定的细化要求》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关于民用航空产品合格审定的细化要求》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实际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3年12月4日附件:关于民用航空产品合格审定的细化要求。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4第一章总则第21.1条目的和依据为保障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适航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21.2A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和适航合格审定,包括下列证件的申请、颁发和管理:(一)型号合格证;(二)补充型号合格证;(三)改装设计批准书;(四)型号认可证;(五)补充型号认可证;(六)零部件设计批准认可证;(七)生产许可证;(八)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九)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十)适航证;(十一)出口适航证;(十二)外国适航证认可书;(十三)特许飞行证;(十四)适航批准标签。
第21.2B条定义(一)局方:指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
(二)民用航空产品:指民用航空器、航空发动机或者螺旋桨。
(三)零部件:指任何用于民用航空产品或者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和安装的材料、零件、部件、机载设备或者软件。
(四)符合性:指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设计符合规定的适航规章和要求。
(五)制造符合性:指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试验、安装等符合经批准的设计。
(六)设计批准:指局方颁发的用以表明该航空产品或者零部件设计符合相关适航规章和要求的证件,其形式可以是型号合格证、型号认可证、型号合格证更改、型号认可证更改、补充型号合格证、改装设计批准书、补充型号认可证、零部件设计批准认可证,或者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对设计部分的批准,或者其他方式对设计的批准。
(七)生产批准:指局方颁发用以表明允许按照经批准的设计和经批准的质量系统生产民用航空产品或者零部件的证件,其形式可以是生产许可证或者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对生产部分的批准。
(八)适航批准:指局方为某一航空器、航空发动机、螺旋桨或者零部件颁发的证件,表明该航空器、航空发动机、螺旋桨或者零部件符合经批准的设计并且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民用航空零部件适航审定政策及其最新变化解读作者:黄烁桥来源:《航空维修与工程》2021年第01期1民用航空零部件的适航管理要求根据《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4),适航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民用航空产品”,指民用航空器、航空器发动机或者螺旋桨;另一类即为“零部件”。
本文中的“民用航空零部件”或“零部件”即CCAR-21-R4中定义的“零部件”,指任何用于民用航空产品或者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和安装的材料、零件、部件、机载设备或者软件。
根据CCAR-21-R4第21.10条款,零部件想要成为合格的航材,即可被作为替换件或者改装件安装在经型号合格审定或者经型号认可审定的民用航空产品上,应当符合以下五个条件之一:依据型号合格证生产的;依据局方的生产批准生产的;标准件(如螺栓或者螺母);航空器所有人或者占有人按照局方规定为维修或者改装自己的航空器而生产的零部件;根据《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145)的规定,在维修许可证持有人批准维修项目范围内,在其质量系统控制下制造的、在民用航空产品或者零部件修理或者改装中消耗的零部件。
其中,前两种是局方直接批准的情况,即零部件的设计获得了局方的批准、生产是在局方接受或批准的质量系统下开展的,这类零部件最终可以获得局方颁发的“适航批准标签”(AAC-038);后三种情况则是局方未直接批准、但接受/认可的情况,主要包括标准件和自制件,这类零部件只能在局方规定的范围和限制下使用,无权获得AAC-038。
根据CCAR-21-R4第21.9条款,零部件获得批准的可选路径包括: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PMA);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零部件设计批准认可证(VDA);随民用航空产品的型号合格审定(TC)、补充型号合格审定(STC)或者改装设计批准合格审定(MDA)一起批准;随民用航空产品的型号认可合格审定(VTC)或者补充型号认可合格审定(VSTC)一起批准;民航局规定的其他方式。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1990年8月8日发布1991年4月9日第一次修订1998年8月20日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合格审定程序和管理要求。
第三条本规定中有关用语含义如下:(一)局方: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和民航总局授权的机构。
(二)产品:除第九章外,指民用航空器、航空发动机和螺旋桨。
(三)零部件:指任何用于或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及安装的材料、仪表、机械、设备、零件、部件、组件、附件及通信器材等。
(四)进口、出口:指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转移。
(五)设计符合性:指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设计符合规定的适航标准和要求。
(六)制造符合性:指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试验、安装等符合经批准的设计。
(七)人: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或机构。
第四条对产品的溯及力规定如下:(一)1987年6月1日以后设计、制造产品,应当遵守本规定。
(二)1987年5月31日以前已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规定进行过设计定型的航空产品,如果用于民用航空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 可以不再申请型号合格证书,但是民航总局对涉及安全和适航性的缺陷,将按有关适航标准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装或规定必要的使用限制;2. 1987年6月1日以后对上述产品进行设计更改,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章;3. 产品的设计人或制造人如继续生产,应当遵守本规定第四章、第五章;4. 1987年5月31日以前已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定型的军用产品,如继续生产并用于民用航空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
第五条产品、零部件或项目出现故障、失效和缺陷时,应当按下列规定报告:(一)型号合格证书、补充型号合格证书、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和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的持有人或型号合格证书权益转让协议持有人,在确认其制造的任何产品、零部件或项目出现的故障、失效或缺陷造成了本条第(四)项所述的任一情况时,应当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报告;(二)型号合格证书、补充型号合格证书、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和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的持有人或型号合格证书权益转让协议持有人,在确认其制造的任何产品、零部件或项目由于偏离了质量控制系统而出现的缺陷可能造成本条第(四)项所述的任一情况时,应当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报告;(三)如果已经确认是由于不恰当的维修或非正常的使用而造成本条第(四)项所述任一情况,或者知道使用人或其他人已经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报告,则本条第(二)项所述证书持有人或权益转让协议持有人不必再提交报告;(四)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当按照本条第(一)、(二)和(五)项的规定报告:1. 由于飞机系统或设备的故障、失效或缺陷而引起着火;2. 由于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故障、失效或缺陷而使发动机或相邻的航空器结构、设备或部件损伤;3. 驾驶舱或客舱内出现有毒或有害气体;4. 螺旋桨操纵系统出现故障、失效或缺陷;5. 螺旋桨、旋翼桨毂或桨叶结构发生损坏;6. 在正常点火源附近,有易燃液体渗漏;7. 由于使用期间的结构或材料损坏而引起刹车系统失效;8. 任何自发情况(如疲劳、腐蚀、强度不够等)引起的航空器主要结构的严重缺陷或损坏;9. 由于结构或系统的故障、失效或缺陷而引起的任何异常振动或抖振;10. 发动机失效;11. 干扰航空器的正常操纵并降低飞行品质的任何结构或飞行操纵系统的故障、失效或缺陷;12. 在航空器规定使用期间内,一套以上的发电系统或液压系统完全失效;13. 在航空器规定使用期间内,一个以上的空速仪表、姿态仪表或高度仪表出现故障或失效;(五)报告应当在确认故障、失效或缺陷存在后48小时内按照规定的格式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内容包括:1. 航空器的序列号;2. 如果故障、失效或缺陷涉及机载设备,则该机载设备的系列号和型别代号;3. 如果故障、失效或缺陷涉及发动机或螺旋桨,则该发动机或螺旋桨的系列号;4. 产品型别;5. 涉及的零部件、组件或系统的标志,包括零件件号;6. 故障、失效或缺陷的性质;7. 故障、失效或缺陷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初步原因分析。
CCAR-21-R2试题部门:姓名:成绩:单选题:每题5分,共20题,满分100分。
1、CCAR-21部为()。
A、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B、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D、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2、航空器产品、零部件或项目在确认故障、失效或缺陷存在后()小时内按照规定的格式向民航总局或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报告。
A、12B、24C、48D、963、用于民用航空的进口产品应当取得民航总局颁发的()。
A、型号认可证或补充型号认可证B、适航证C、进口产品通关证D、进口产品许可证4、当民航总局审查确认已符合的有关适航标准以及对产品无其他条件或限制的情况下,型号合格证书的内容包括()。
A、型号设计B、使用限制C、型号合格证书数据单D、以上全部5、以下关于型号合格证书正确的是()A、除民航总局吊扣、吊销、或另行规定终止日期外,型号合格证书有效期为5年B、无论何时,只要民航总局认为必要时,型号合格证书持有人应当将型号合格证书提供民航总局检查。
C、型号合格证书持有人不可以转让其型号合格证书D、以上都错6、制造符合性声明的内容为()。
A、每一产品的质量均符合型号合格证书的要求,并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B、每架航空器均作过试飞检查。
C、每台发动机或每副变距螺旋桨均作过最终试车或工作检查。
D、以上全部。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型号认可证和补充型号认可证不得转让。
B、型号合格证书不得转让C、生产许可证不得转让。
D、适航证可以随航空器一起转让。
8、适航证分成()。
A、Ⅰ类适航证和Ⅱ类适航证B、标准适航证和非标准适航证C、限制适航证和无限制适航证D、标准适航证和限制适航证9、适航证或外国适航证认可书的有效期为()A、10年B、20年C、长期有效D、由民航总局规定10、特许飞行证分为()类。
A、2B、3C、4D、6类11、各类特许飞行证的有效期为()。
A、10年B、20年C、长期有效D、由民航总局规定12、除民航总局吊扣、吊销或另行规定终止日期外,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有效期为()。
制造符合性检查在机体供应商处的实施摘要:随着我国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自主研发的国产飞机正迈向历史舞台,在国产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局方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局方对申请人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制造符合性检查则是型号合格审定[1]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国产飞机的制造,不可能由主机厂单独完成,机体供应商承担着大部分的零部件制造工作,制造符合性检查在机体供应商处的实施过程,也是国产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制造符合性检查;零部件;申请人;机体供应商前言:制造符合性:指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试验、安装等符合经批准的设计。
而制造符合性检查,顾名思义,就是为表明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试验、安装等符合经批准的设计,按照相关规章、程序的要求,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验证工作。
在CCAR-21-R4《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2]中对民用航空产品或者其零部件制造符合性检查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1.材料和民用航空产品符合型号设计的技术规范;2.零部件符合型号设计的图纸;3.制造工艺、构造和装配符合型号设计的规定。
也就是说,机体供应商作为制造单位,在型号合格审定阶段,所生产的零部件也需要经过制造符合性检查,并且合格,方可交付。
型号合格审定阶段,机体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作为航空器的一部分,在接受局方制造符合性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符合性。
下面,从制造符合性检查的流程、检查要点、记录形成、以及不满意项处理和纠正措施几个方面,对供应商制造符合性检查[3]工作进行梳理。
一、制造符合性检查流程机体供应商处的制造符合性检查主要流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1.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及属性的确认。
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及属性需要局方与申请人共同协商确定。
由于机体供应商不作为申请人,所以,对于机体供应商承制的零组部件,申请人要先与机体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梳理出产品的检查项目及属性,再与局方进行确认。
确认过程包括了申请人对产品检查项目及属性的建议、工程代表下发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AAC-121表)及项目清单、申请人建议检查工序、制造检查代表确认下发工序清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