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料、通过学习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等相关知识,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草原民族的兴起与繁荣,领略那一段历史的动情与跌宕。
让我们一同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过程;结合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成吉思汗二、展示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诗,并结合图片为学生介绍成吉思汗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开凿了大运河D.因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2.“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让后人发出这一感慨的工程是:A.都江堰 B.万里长城 C.隋朝大运河 D.赵州桥3.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4.4.唐朝时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是: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5.唐朝时,某位少数民族首领在给唐朝皇帝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这位首领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6.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7.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蒙曼说唐:武则天》揭秘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出身之谜,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人胜。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3.借助问题引领,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达到解疑释惑的目标。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关系问题的正确观念,体会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认识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发挥的积极作用。
6.行省制度对后者的影响很大,结合现实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史观和爱国的精神。
7.通过元朝民族大融合史实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教学重点及教学突破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族是我国历史的重要民族,成吉思汗是其杰出的领袖。
通过提问:成吉思汗是怎样统一蒙古?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使学生了解蒙古族,并形成对成吉思汗的正确评价。
2.元朝的统一通过对怱必烈建立元朝、迁都、统一中国的学习,以及对元朝的经济、中外交往、行省制度、民族融合的知识串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认识元统一的重大意义。
3.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亮点,元朝的民族融合使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学归纳民族融合的表现,并进一步认识民族融合与元的统一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对元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三、教学难点及教学突破1.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本课讲述的是国家政权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上其他类似的历史时期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对元朝统一的意义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2.行省制度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对唐、元的疆域作对比,对古今行政区域作对比。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元的行政统治的特点,让学生对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作用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问题引领式讨论法、讲述法、阅读法、归纳法等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㈠“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成吉思汗 1206㈡忽必烈建立元朝1. 元朝建立与统一建立:1271 灭南宋:1276 统一:12792. 巩固统一的措施⑴经济方面⑵政治方面行省制度㈢民族融合条件表现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蒙古族在13世纪迅速崛起,建立了元朝,并探讨了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蒙古族及元朝的历史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元朝的建立过程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的过程,以及其间的历史背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过程,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历史事实;了解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蒙古族兴起的过程,元朝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难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元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文化发展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3.课堂讨论道具、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蒙古族兴起的过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历史事实。
引导学生关注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蒙古族兴起的背景和原因2.蒙古族杰出的首领铁木真3.蒙古帝国的建立4.元朝的建立及其统一中国5.元朝的统治措施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对于民族关系、朝代更迭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历史事件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背景和原因,知道铁木真的主要事迹,理解蒙古帝国的建立过程。
2.掌握元朝的建立及其统一中国的事实,认识元朝的统治措施对中国社会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蒙古族兴起的原因和过程2.铁木真的主要事迹和蒙古帝国的建立3.元朝的建立、统一中国及其统治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教学法:以铁木真的事迹为例,分析蒙古族兴起的过程。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元朝的统治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
2.教学素材:收集与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3.分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便于讨论教学环节的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2.呈现(10分钟)讲述蒙古族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展示铁木真的主要事迹,让学生了解蒙古帝国的建立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元朝的建立、统一中国及其统治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017春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word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主动作用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同学们好!专门快乐和大伙儿一同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
请大伙儿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看出什么?还能看出和老师有关系吗?大伙儿猜猜我是什么民族?而现在同学们没有发觉我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这确实是我们历史上讲的民族融合。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1.(多媒体展现成吉思汗的画像)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差不多情形?(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
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铁木真于1 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多媒体出示咨询题: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按照课本知识讲讲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
(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1.(多媒体展现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答案提示:西夏—金—南宋。
2.(多媒体提出要求:分组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形)学生按照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形。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军队第一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年,蒙古灭金。
(2)阻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截了当相持的局面形成。
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1.(多媒体展现忽必烈图像)读图学史2.(多媒体出示咨询题: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按照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标内容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成吉思汗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
对于少数民族如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比较感兴趣。
因此,本课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视频、故事、问题探究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最终达到理解本课重难点的任务。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
唐朝统治瓦解后,我国进入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民族关系纷繁复杂。
一方面,民族冲突加剧,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之间的交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国家再度实现了大一统。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多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忽必烈建立元朝,省制度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能正确评价成吉思汗。
2、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汲取信息,认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结合行省制度中西藏和台湾问题,采用学生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发表见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
【教学难点】关于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关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蒙古人》歌曲)问题1:这首歌曲描绘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的生活情景?学生展开想象,说出答案和感受。
问题2:提到蒙古族,你们想到的是什么?这个民族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4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二)、讲授新课一、成吉思汗与蒙古的勃兴(课件展示: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问题1:这一诗句反映了蒙古高原上当时怎样的局面?问题2: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那么当时蒙古人民最渴望什么?谁改变了这一状况?他被尊称为什么?学历史不仅要有兴趣,还需要好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取“时地人事义——五要素记忆”。
展示PPT,请学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
过渡:展示课件——俄国军事家柯列金评价成吉思汗时代:“通观世界历史,用很少兵力,在很短时间内,攻略广大土地(欧亚两洲的大部),统治众多人口,除成吉思汗时代的鞑靼人,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2.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3.掌握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二、能力目标1.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学重点1.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难点1.认识元朝的统一的进步和文天祥的抗元的正义性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1.讲述法。
本课内容多,学生要做到条理清楚,讲述法是基本方法。
2.诗词辅助法。
像文天祥抗元的内容,就可以用此法。
3.图示法。
结合地图进行讲解,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掌握基本内容。
教具准备1.相关实物和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欣赏歌曲《草原风情》)同学们,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如果提到蒙古族你首先想到什么?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
他们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板书]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蒙古族的兴起2.铁木真统一蒙古[教师讲述]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从游猎过渡到以游牧为主。
12世纪时,这部分人组成部落集团。
蒙古国的建立和蒙古族的形成:蒙古贵族们出于对财富的贪欲,竞相掠夺人口和畜产,形成无休止的部落战争。
战争汰弱留强,到12世纪时,原来部落林立的蒙古社会,只剩下蒙古、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五大对抗集团。
蒙古部的首领铁木真善于用兵和团结其他部众,力量逐渐壮大。
统一了蒙古诸部,建立了蒙古国。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蒙古族的兴起,了解元朝统一中国2、过程与方法:复习与巩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提问法)蒙古灭西夏与金(看图法、提问法)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讲述法、提问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割裂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难点1、重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2、难点:成洁思汗统一蒙古。
教具《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地图册》课时:一课时学情:统一是大势所趋,祖国的历史是从分裂走向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
而学生已掌握了这点。
另外学生喜欢积极回答问题,所以用讨论法语提问法比较好。
教法:看图法、提问法、讨论法学法:积极讨论与发言、认真看图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巩固(5分钟)1、契丹族建立了什么政权?谁建立的?辽(契丹)耶律阿保机2、党项族建立了什么政权?谁建立的?西夏元昊3 、女真族建立了什么政权?谁建立的?金阿骨打4、北宋时谁建立的?首度在哪?赵匡胤东京5、北宋时谁建立的?首度在哪?赵构临安二、导入新课(1分钟)祖国历史发展的线索是:分裂到统一,再分裂到再统一。
秦结束了战国局面,西晋结束了三国时代,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代。
今天我们讲解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元朝。
三、正课讲授(分钟)(一)成洁思汗统一蒙古(10分钟讨论与提问)1、看《中国历史地图册》第24—25页《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图,找出红字“蒙古”。
2、蒙古族来自哪里?看《中国历史地图册》第24—25页《强大的蒙古骑兵》等图,说出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与特长。
3、12世纪的蒙古草原的纷争使人们盼望生么?让铁木真认识到了什么?4、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它是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并看《成吉思汗像》5、练习题:第44页“轻松尝试应用”第7题。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讨论6分钟)1、A组,西夏是怎么灭亡的?2、B组,金国是怎么灭亡的?之后造成了什么局面?(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6分钟)1、A组,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建立了元朝?2、B组,说出南宋灭亡的过程,并讨论元朝统一中国的意义。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主要讲述了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蒙古族的兴起,包括蒙古族的生活、成吉思汗的统一和忽必烈的建立元朝。
第二部分是元朝的建立,包括元朝的统治、元朝的政治和经济、元朝的文化。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秦汉隋唐宋等朝代的历史。
但对于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过程,掌握蒙古族的生活、成吉思汗的统一、忽必烈的建立元朝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过程,蒙古族的生活、成吉思汗的统一、忽必烈的建立元朝等知识。
2.教学难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元朝的统治、政治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历史过程。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原因、过程、特点等。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基本知识。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蒙古族和元朝吗?它们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主要讲述了蒙古族在我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军队的西征、元朝的建立以及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蒙古族的发展历程以及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等。
但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等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梳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军队的西征、元朝的建立以及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元朝的建立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历史资料:关于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资料。
4.视频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的高尚气节。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初中生难以理解“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与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之间不矛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首先看一段视频《成吉思汗》。
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是谁?是哪个民族的?(成吉思汗、蒙古族)【教师活动】那么成吉思汗和蒙古族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呢?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
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二、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了解文天祥抗元等基本史实。
2.了解忽必烈治国安民的方略。
3.认识元朝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肯定元朝的历史地位。
三、预习导学(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背景:12世纪时,草原上的部落之间相互争夺,战争频发;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2、蒙古的统一:年,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汉,被尊称为。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年西夏灭亡。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蒙古政权的建立与发展1.背景:蒙古族的兴起2.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3.发展:蒙古军先后灭西夏、金,形成与南宋政权的对峙之势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背景:忽必烈继承汗位,推行中原制度与文化2.建立:改国号为元,迁都大都(今北京)3.统一:元军攻入临安,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主要介绍了蒙古族的发展历程以及元朝的建立过程。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背景、民族特色以及元朝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蒙古族的历史以及元朝的建立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深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过程,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历史事件;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繁荣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蒙古族兴起的过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2.教学难点:蒙古族民族特色,元朝的建立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现象;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史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蒙古族和元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蒙古族特色的图片,如草原、蒙古包、摔跤等,引导学生关注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特点。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成吉思汗吗?他对蒙古族有什么贡献?”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蒙古族兴起的过程,包括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等历史事件。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成吉思汗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本课主要介绍了蒙古族在13世纪迅速崛起,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并最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建立起元朝。
本课内容包括蒙古族兴起的背景、成吉思汗的统一、忽必烈的建立元朝、元朝的统治和元朝的灭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蒙古族的生活方式、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等。
但学生对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兴起的背景,成吉思汗的统一,忽必烈的建立元朝,元朝的统治和元朝的灭亡。
2.理解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蒙古族兴起的背景。
2.成吉思汗的统一和忽必烈的建立元朝。
3.元朝的统治和元朝的灭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
2.教学素材:收集与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相关的资料,如历史文献、图片等。
3.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蒙古高原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关注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成吉思汗的统一和忽必烈的建立元朝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历史背景。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过程,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历史意义,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元朝的统治和元朝的灭亡,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6.小结(5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等基本史实。
通过学习成吉思汗等的历史史实,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及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正确的评价。
并从他的身上明白一些道理,培养坚强的意志。
学习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其不畏威胁、从容赴死的崇高气节和英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光照后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教法学法】开展合作学习法、提问法、讲解法、比较法、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二、导入新课教师可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教师指出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由此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
年幼时的铁木真,因父亲在部落纷争中离世,经历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他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提问:(1)你觉得铁木真是一个怎样的人?(坚强、机敏……)(2)结合《相关史事》的内容,了解成吉思汗对蒙古族的发展壮大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