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关于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及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专项审核说明 2010-03-01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5
XX 市 XXCZ 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底稿参考格式(试行版)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项目负责人:20XX 年月CZ 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底稿目录一、综合类工作底稿审计小结....................................................................................................... M1提供给 CZ 局监督局的审计工作小结和典型案例.................................. M2审计沟通....................................................................................................... M3意见征询....................................................................................................... M4被审计单位领导人承诺书........................................................................... M5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 M6会议记录....................................................................................................... M7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 M8 CZ 专项资金基本情况表.......................................................................... M9二、业务承接、风险评估、计划阶段初步业务活动............................................................................................... A 业务承接评价表......................................................................................... AA 总体审计策略............................................................................................. B具体审计计划............................................................................. BA、BB、BC 三、内部控制测试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了解内部控制........................................................... C 了解、测试和评价 CZ 专项资金内部控制.............................................. CA 内部控制测试表-实物资产......................................................................... CB 内部控制测试表-工程项目......................................................................... CC 内部控制测试表-信息系统........................................................................... CD 四、审计业务实施工作底稿CZ 专项资金审计程序表.......................................................................... D第一部分项目申报立项审批....................................................................................... E资金落实情况(一)................................................................................... FA 资金落实情况(二)................................................................................... FB 项目实施情况............................................................................................... G资金使用情况(一)................................................................................... HA 资金使用情况(二)................................................................................... HB 资金使用情况(三)................................................................................... HC 资金运用测试............................................................................................... HD 财务核算情况.. (I)内控机制情况............................................................................................... J预期效果检查程序表................................................................................... Y 预期效果检查工作底稿............................................................................... YA 预期效果经济指标检查工作底稿............................................................... YB第二部分研发项目审计程序表................................................................................... K研发项目(了解研发项目)....................................................................... KA研发项目(人员工资)............................................................................... KB研发项目(折旧与摊销)........................................................................... KC研发项目(直接/其他费用)..................................................................... KD研发费用细节测试....................................................................................... KE资产购置审计程序表................................................................................... L资产购置情况............................................................................................... LA工程建设审计程序表................................................................................... N工程建设情况审计工作底稿....................................................................... NA工程建设细节测试....................................................................................... NB注 1:本工作底稿供参考,未涵盖审计档案归档的全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调整。
触及退市风险提示财务指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股市的发展和监管环境的改变,退市风险成为了上市公司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证监会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于触及退市风险的公司进行风险提示和监管。
财务指标是评价公司退市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针对触及退市风险提示财务指标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触及退市风险提示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财务状况指标、经营状况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
财务状况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流量状况等;经营状况指标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净利润率等;其他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市盈率、市净率、股价表现等。
触及退市风险提示财务指标是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反映了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当公司的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波动或下滑时,可能会触发退市风险提示,引起市场的关注和监管部门的干预。
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都应密切关注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化解风险。
三是触及退市风险提示财务指标的制定和执行是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投资者要提高风险意识,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只有三方共同合作,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退市风险,维护市场稳定。
第二篇示例: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其中退市风险一直是广大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当企业出现财务状况不佳时,就容易触及退市风险,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关键的财务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触及退市风险提示的财务指标,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在投资决策时,除了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外,还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偿债能力。
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相关内容。
在介绍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及其意义,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分别从会计处理方法、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列报要求、披露方式以及信息披露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总结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加强上市公司在其他综合收益披露方面的措施。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披露透明度和质量。
【关键词】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披露、会计处理、财务状况、信息披露、重要性、发展趋势、措施、影响、作用、意义、展望、建议、研究目的1. 引言1.1 介绍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与意义上市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是指在公司财务报表中,除了净利润之外的所有收益和损失项目。
这些收益和损失可能来自于企业遴选持有到期日的金融工具、养老福利计划的再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汇兑差额等多种因素。
与单纯的净利润相比,其他综合收益更全面地反映了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其他综合收益在财务报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其他综合收益还能够反映公司的长期价值增长和风险分散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
其他综合收益还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风险,提高商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深入理解和正确披露上市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对于投资者、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到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及其意义,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经营。
1.2 说明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列报要求、披露方式以及信息披露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在财务报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理解。
摘要股利政策作为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
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延续,也是公司财务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
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
适当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能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努力工作提高公司的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股利和股利政策的概念,然后论述了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即股利政策无关论和股利政策相关论,随后介绍了几种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包括法律因素、企业因素、股东因素、债权人因素以及影响股利政策的其他因素。
第三章介绍了几种股利政策的概念、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包括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第四章讨论了现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做出了总结,指出我国上市股利政策还存在很大问题,发展还不够完善,要想与发达国家接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股利,股利政策,影响因素,解决方案ABSTRACTDividend policy , as one of the three core content of the modern corporate financial activities, has been the concern of the parties, it is not only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fund-raising and the investment activity,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payment of dividend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uture development. Appropriate dividend policy can not only establish a good image of the company and stimulate the investment enthusiasm of the vast number of investors,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to work hard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dividends and dividend policy firstly, discusses the two kinds of theories which is made up of dividend irrelevance and dividend related theory and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ed the dividend policy mainly includes legal factors, enterprise factors, shareholders factors, creditors 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ed dividend policy.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some kinds of dividend policy, including residual dividend policy, fixed or stable growth of dividend policy, f ixed rate of dividend payout policy, low regular dividend add extra dividend policy.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dividend policy of China listing Corporation. The last makes summary of the dividend policy of China listing Corporation, points out that our country listed dividend policy still have lots of problems and its development is still not perfect. It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to catch u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KEY WORDS: dividend, dividend policy, influenced factors , dividend policy solution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1章股利政策概论 (2)1.1股利概念 (2)1.2股利政策概念 (2)1.3股利政策理论 (2)1.3.1股利政策无关论 (2)1.3.2股利政策相关论 (3)1.3.2.1 “一鸟在手”理论 (3)1.3.2.2 差别税收理论 (3)1.3.2.3 客户效应理论 (4)1.3.2.4 代理理论 (4)1.3.2.5 信息效应理论 (5)1.3.2.6 假设排除理论 (5)第2章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7)2.1 法律因素 (7)2.2 企业因素 (7)2.3 股东因素 (9)2.4 债权人因素 (10)2.5 其他因素 (10)第3章股利政策的类型 (12)3.1剩余股利政策 (12)3.1.1 剩余股利政策概述 (12)3.1.2 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缺点 (13)3.1.3 剩余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 (13)3.2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13)3.2.1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概述 (14)3.2.2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优缺点 (14)3.2.3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 (14)3.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4)3.3.1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概述 (15)3.3.2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缺点 (15)3.3.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适用范围 (16)3.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6)3.4.1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概述 (16)3.4.2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缺点 (16)3.4.3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 (17)第4章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8)4.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 (18)4.2.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 (20)4.2.1 优化公司股利分配宏观环境。
东方国信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3,864.17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4,373.91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1.65%。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利润大幅度下降,经营业务开展得很不理想。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30,689.02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1,645.53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02%。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2,326.0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2,340.38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0.61%。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在销售费用下降的同时营业收入也有所下降,企业市场销售形势迅速恶化,应当采取措施加以改变。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4,677.6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933.0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8.93%。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88%,与2022年三季度的7.39%相比有所提高,提高1.5个百分点。
而企业的营业利润却有所下降,企业管理费用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应当关注支出的合理性。
2023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16.97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2,553.1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95.42%。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下降快于营业收入下降,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东方国信2023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25,162.49万元。
从企业当期资本结构、借款利率和盈利水平三者的关系来看,企业增加负债不会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相反会降低企业现在的盈利水平。
五、盈利能力分析东方国信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7.28%,总资产报酬率为2.25%,净资产收益率为2.55%,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98%。
财务报表附注的使用说明1、制定本财务报表附注主要目的是为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提供格式上的参考。
在使用时应参考本财务报表附注并判断是否适用于财务报表编制单位,若有任何不适用的地方,财务报表编制单位应当根据其自身情况予以适当的修改。
2、财务报表附注中XXX股份有限公司为一般生产型A股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因此,本财务报表的编制基于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CAS2006)及其相关规定中与生产型企业有关的相关要求和中国证监会颁布的相关披露要求。
公开发行证券的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开发以及其他特殊行业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在参考本报表相关披露的基础上,还应同时满足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上述行业的特殊要求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及其他相关法规对上述行业的特殊披露要求。
3、财务报表附注中XXX股份有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为一般生产型上市公司所常用的会计政策,本财务报表附注中所披露的会计政策也仅限于上述常用的会计政策。
财务报表编制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对附注中所披露的会计政策予以适当的增删。
4、财务报表附注中XXX股份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发生的交易均为一般生产型上市公司所常见的交易,并未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交易。
财务报表编制单位如在报告期内发生本财务报表附注中未涉及的交易,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的相关法规对该交易的披露要求,对本财务报表附注进行适当的修改。
5、在企业会计准则对某一交易允许选用不同会计政策的情形下,财务报表编制单位如采用与本财务报表附注不同的会计政策,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的相关法规对该交易的披露要求,对本财务报表附注进行适当的修改。
6、本财务报表附注中涉及若干种字体:∙黑色字为企业会计准则及《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要求披露的主要信息。
财务报表编制单位应按其实际情况予以修改与增删。
如财务报表编制单位没有相关情形,除有明确要求披露“不存在”的情况以外,一般应删除该内容。
2024最新国开《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参考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在日常核算中,对于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动,会计的做法是()。
A.不予进行会计处理B.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C.计入其他综合收益D.计入投资收益2.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A.资本公积B.应收账款C.长期股权投资D.应付职工薪酬3.合并报表由企业集团中的()于会计年度终了编制的,以其自身、子公司及其可控制的所有企业为编制范围的,服务于企业集团所有股东和债权人,包括拥有少数制股权的股东,但主要服务于母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债权人的一种不同于一般单个企业情况的财务报表。
A.控股公司(母公司)B.相关公司C.孙公司D.子公司4.现有一张带息的应收票据,面值为4000元,利率10%,期限一年,企业已持有8个月,现按12%的贴现率贴现,企业实际的贴现所得款为()。
A.4240B.4224C.4048D.40925.下列交易中,导致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两边同时减少的是()。
A.收到客户以前所欠销货款B.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C.赊购原材料D.用银行存款偿还银行贷款6.利用财务报表分析评价企业资金周转使用情况和效率,称为()分析。
A.获利能力B.发展能力C.偿债能力D.营运能力7.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8.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指的是()。
A.现金与现金等价物B.货币资金C.现金与银行存款D.库存现金9.在“备抵法”下,企业已经核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如果用一个会计分录来表示即为()。
A.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B.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信用减值损失”C.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坏账准备”D.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10.会计上在期末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做法,主要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情况,包括其定义和分类、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等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暴露出一些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窗口”进行虚增等问题。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财务监管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
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监管、规范信息披露、提高企业透明度等方面。
研究总结指出完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对企业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深入研究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
本研究虽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仍存在数据获取困难、研究方法有限等局限性。
【关键词】:关键词可能包括: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研究、我国、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总结、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研究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或支出,在财务报告中通常以单独列示的形式出现。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判断和决策。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普遍存在着不规范、不透明、不可比性等问题,这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困扰,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问题,并就如何改进和规范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提出建议,以提升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0]2号颁布时间:2010-1-11发文单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
上市公司自2009年年度报告起应按照本规则要求编制并披露。
拟上市公司的申报报表审计截止日为2009年12月31日及之后的适用本规则。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二○一○年一月十一日附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第一条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公开披露信息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应按本规则进行计算或披露。
第三条公司编制以上报告时,应以如下表格形式,列示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报告期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公司编制和披露合并财务报表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以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的合并净利润为基础,扣除母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各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中母公司普通股股东所占份额:―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金额。
第四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0/(E0+NP÷2+Ei×Mi÷M0– Ej×Mj÷M0±Ek×Mk÷M0)其中:P0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E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展示,而其他综合收益则是财务报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其他综合收益是不包括净利润的所有收益和损失的总和,这些收益和损失既不来自于股东的投资,也不是公司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整体财务表现,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和披露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其他综合收益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对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以及公司管理层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该主题的详细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进而提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情况,分析其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其披露方式及相关因素。
通过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促进市场的透明度和健康发展。
通过对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公司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优化财务管理,提高企业价值和竞争力。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当前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旨在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提供建议和指导,推动其持续稳健的发展。
2. 正文2.1 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内容和要求分析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仅需要披露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常规财务信息,还需要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列报。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除了普通业务外产生的收益或损失,例如重估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外币兑换波动等。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种非经常性项目的收益和损失,这些项目通常不反映公司核心经营业绩,但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有一定影响。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有一定要求,要求公司按照规定的准则和标准对各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行准确计量和披露,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对外财务报告决策讲义多步式利润表将信息分解为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两类。
与经营活动无关的现金流量被划分为“其他收入和利得”以及“其他费用和损失”。
这类利得和损失包括固定资产销售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利息收入和费用或收到的股利。
多步式利润表包含多个更细的类别,如销货成本、营业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以及其他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
这些次级分类使得投资者比较公司过去的经营成果、或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确定公司耗用的资源的效率。
多步式利润表常常会报告毛利和营业利润的小计数,这些小计数对财务报表分析非常有用。
图表1A-2多步式利润表续表续表其他利润表列报项目:其他项目,包括中止经营和异常项目,可以在利润表的最后列示。
1.中止经营项目。
当公司的一个分部的经营活动显著区别于公司的经营并处置得到了现金,该项目应该在利润表中持续经营之后,异常项目之前单独列示。
中止经营项目按照税后净值列示。
2.异常项目。
那些既是不经常发生,又不重复发生的重要项目,如政府限制或禁止的某产品线,应该按照税后净值,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包含其他利润表项目的多步式利润表销售净额-销货成本销售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利润+/-其他利得和损失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持续经营过程中得到的净利润+/-中止经营项目+/-异常项目+/-会计政策变更净利润股东权益变动表列报股东权益变动目的:帮助外部报表使用者,对公司资本结构变动如何影响公司财务弹性做出评价。
主要构成内容和分类:内容:股本〈面值〉、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和累计其他综合收益。
股本是指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支付的超过股票面值的金额。
这两个项目求和就是收到的资本,又称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包括:一般留存收益转出用于特定目的的留存收益股东权益变动表的报表格式(顺序)·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概述又称为财务状况表,是评估预期现金流量金额、发生时间以及不确定性的一项重要工具。
目录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1号——政府补助证监办发[2012]22号 (1)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2号——通过未披露关联方实施的舞弊风险 (3)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3号——审计项目复核 (7)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4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审计 (10)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5号——上市公司股权交易资产评估 (20)计监管风险提示第6号--新三板挂牌公司审计 (29)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7号——轻资产类公司收益法评估 (40)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 (52)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9号--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及其审计 (62)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1号——政府补助证监办发[2012]22号目前,政府补助在部分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利润中占有较大比重,日益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领域,也是会计监管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
现对政府补助相关会计监管风险进行提示。
一、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常见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此外,《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特定类型的政府补助及其会计处理作了进一步规定。
实践中,公司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一)将政府有偿投入作为政府补助。
例如,将政府作为公司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或政府要求无形资产权利的研发费补贴等作为政府补助。
(二)公司通过非常规渠道与相关部门达成协定,将实质上来自于控股股东或集团内其他公司的捐赠作为政府补助。
例如,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将资产通过政府以补助形式转移给公司。
(三)对政府补助的分类不正确。
例如,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认定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将可以区分的综合性政府补助认定为难以区分的综合性政府补助。
(四)将未达到确认条件的政府补助予以确认。
例如,公司在未达到政府补助文件所附条件时即确认补助收入;对于不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在未收到补助金额时即确认补助收入;对于补偿公司以后期间费用的政府补助,在费用尚未发生时即确认补助收入。
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年报专题小组执笔肖谊内容提要2011年度沪市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仅占净利润1总额的4.25%,比2010年2减少0.5个百分点;87%的公司获得了非经常性净收益,约三分之二的公司获得1000万元以上的非经常性净收益;约四分之一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50%以上,12%的公司依靠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了亏损;政府补助成为2011年非经常性损益的最大来源。
2011年度沪市938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年报。
根据年报披露的信息,对该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的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一、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总体情况(一)非经常性损益对总体公司业绩的影响很小。
表1最近两年非经常性损益总体情况比较1本文净利润均指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本文中2010年非经常性损益数据来自于938家公司在2011年年报中披露的2010年非经常性损益数据。
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仅占净利润总额的4.25%。
虽然2011年净利润总额较上年有一成多的增长,但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仅增长0.3%,占净利润的比重比上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且加权平均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也比上年减少,上市公司主业的总体业绩水平有所提升。
(二)87%的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为正值;非经常性损益正负绝对值均较上年有所增加。
表2非经常性损益的正负值分布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为正值,也就是说为公司贡献了利润。
2011年非经常性损益为正值的公司达到87%,比2010年增加了12家,正值合计金额增加了25亿元,增加幅度3%;2011年仅有12.90%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负值,虽在公司数量上比2010年减少了12家,但净亏损额却扩大了22.64亿,绝对值增加了38%。
正负两方面的金额都有所增加,但负值的增加幅度大大超过正值的增加幅度。
(三)近2/3的公司获得千万元以上的非经常性净收益表3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分布情况3道博股份2010年非经常性损益为0。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正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今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为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做好新会计准则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统称“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上市公司和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以下简称“拟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全力以赴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对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以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方式组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业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调整相关会计核算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及公司治理架构。
在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上市公司应积极与年报审计机构进行沟通,拟上市公司也应积极与申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提前做好各类账项调整准备工作,确保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与此同时,公司也应积极做好相关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二、切实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信息披露工作,确保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过渡(一)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
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现行会计准则”)编制2006年度财务报告,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进行披露。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论文课程论文题目: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名称:财务报表分析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财务报表分析一、选择理由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国内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
辖山东、安徽、江西、山西、河北、宁波、甘肃、北京八个分公司,控股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四川有限公司,参股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概况1.公司简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4月正式成立,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
1997年2月经国家体改委(1996)180号文和国务院证券委员会(1997)4号文批准在美国和香港两地发行并上市156,695万股h股。
1997年5月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中国证监会批准增发境内人民币普通股(向社会公众发行)30,000万股。
1997年11月5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公司发起人3、2012年公司十大股东及其持股情况4、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通用航空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代理业务;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其他业务;保险兼代理服务;电子商务;空中超市;商品批发、零售。
并且,从事根据公司法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从事的其他合法活动。
5、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1)mrq市净率=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最新每股净资产 (2)市现率①=总市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市现率②=总市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根据中国民航发展战略,到203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2020年前为全面强化基础阶段。
三、行业状况我们初步预测,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到2020年,中国民航将实现运输总周转量1400亿吨公里以上,旅客运输量超过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上市公司披露的审计报告21年20年水平分析表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2020年修订》,非标准审计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发表的非无保留意见或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
非无保留意见是指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是指带有强调事项段、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或者其他信息段落中包含其他信息未更正重大错报说明的无保留意见。
根据上述监管规定和审计准则(主要涉及CSA 1501、CSA 1502、CSA 1503、CSA 1324、CSA 1521),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可进行图1所示的区分。
审计意见类型分布截至2022年4月30日,全国共有沪深A股、B股及北交所上市公司4,815家,其中4,80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
除2022年1-4月新上市的公司122家及尚未披露的11家上市公司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上市且截至2022年4月30日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上市公司共有4,682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上市公司4,697家,其中4家于2021年1-4月退市,11家未披露年报】。
4,682份审计报告中,非标意见250份,其中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49家、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9家、保留意见98家、否定意见1家、无法表示意见43家。
近五年非标意见类型及数量如表1所示。
表1:2017年-2021年审计意见类型分布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
分析的总体为截至年末已上市且截至次年4月30日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为否定意见的情形共出现了6家/次,包括:ST渝太白(000515,已于2009年终止上市)的1997年报(重庆会计师事务所)、ST红光实业(600083)的1998年报(四川君和)、商业网点(600833)的1999年报(上海众华)和2000年报(上海众华沪银),以及*ST富控(600634)2019年报(中审亚太)、*ST圣莱(002473)2021年报(北京兴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