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城市管网供水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供水管网监测系统和GIS技术的供水管网系统管理方案研究作者:祁艳萍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15期摘要:本文针对水业公司供水管网管理的现状,提出利用GIS和供水管网监测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供水管网GIS的静态数据和供水管网监测系统的动态数据融合,最大限度提高水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供水管网GIS系统;供水管网监测系统;供水管网调度管理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一、供水管网GIS系统与供水管网监测系统应用现状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供水管线数量急剧增加,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巨大网络,供水管网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问题,大力推进管网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供水管网监测系统和供水管网GIS系统成为各个水业公司的解决之道。
这两个系统都比较成熟,构建并非难事,但绝大多数水业公司只是作为单独的软件系统平台使用,相互间数据不共享。
只有充分发挥供水管网监测系统和GIS系统的作用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为水业公司的管网管理提供帮助。
随着管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如何将GIS静态数据同供水管网监测系统动态数据融合在一起,成为供水管网管理的趋势。
针对维护现状管网资料,GIS系统能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对信息的管理十分方便。
供水管网监测系统能够检测管网中突发事件运行情况的实时数据,但无法对未来突发事件进行预测。
二、供水管网GIS系统与供水管网监测系统概述1 供水管网GIS系统供水管网GIS系统,是利用GIS技术手段,实现管网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拓扑关系一体化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它侧重于对管网静态信息进行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等管理,能够为管网系统提供必要的地理数据和图形支持,是提高城市供水行业的管理和信息化水平,高效服务群众,是城市供水行业现代化管理的关键。
2 供水管网监测系统供水管网监测系统的建设,水业公司各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城区供水管网监测点的运行工作状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管网压力、流量突变情况,并迅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后可极大的提高供水保证率,实现城区供水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量需求。
智慧水务的智能供水系统探究在脱贫攻坚的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不仅城镇现有的供水系统还需要更智能的水管理系统。
农村地区的水系统也需要连接到更易于管理和规划的更智能的供水系统。
智能供水系统信息化的实现是利用云计算访问大量供水系统数据,利用物联网对智能供水系统进行精准控制,分析供水系统的用水量。
智能供水系统用户,为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方向和基础,整个智慧供水系统将利用自身优势,为城乡供水系统带来良好的管理变革。
1智慧水务的智能供水系统概念智慧供水系统采用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对原有供水系统进行更新和补充,利用我国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中“智慧”的概念,与我国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不仅包括原有的供水,还增加了用户用水的一体化方向行为。
分析和管理每个用户的用水行为,以及城乡供水系统,其中很多都包括用水量。
通过智能供水系统有效连接用户所需的用水行为,如设备监控管理、用水业务管理和具体管控,提供更高效的用水管理效率。
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改造了原有低效的供水系统管理模式,免除了管理人员在管控用水方面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在节水方面,智能供水系统也将为国家节水宣传和实施提供节水倡导方向,管理所有用水户的数据实时更新和共享,接入物联网,可为整个智能供水系统提供高速处理预测和实施,提高全国联通性。
构建智能供水系统,实现各地供水管理共享用水信息数据,系统根据准确数据及时调配用水,为用水管理提供新的管理思路和实施方向。
2智慧水务的智能供水系统的重要性对于供水管理企业而言,智能供水系统可以提高企业本地用水管理效率,减轻供水管理企业不必要的负担。
现代“智慧”需要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同时也要求速度和效率,让用水行为可以纳入大数据,让使用供水系统的供水管理公司参与建设智慧城镇。
使他们能够管理城市的用水可能比其他人领先一步,从而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管理成本方面,使用供水系统的相关企业和单位实际上可以感受到水管理成本的降低,因为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
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一、概述供水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供水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稳定、高效、节能的供水系统已成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保障工业生产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优势: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是指在供水管网中用水量发生变化时,出口压力保持不变的供水方式。
相比传统的水塔、高位水箱、气压罐等供水方式,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高效节能: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能根据用水量自动调节水泵转速,节能效果显著,可节能3060。
PLC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系统能够通过微机检测、运算,自动改变水泵转速以保持水压恒定,满足用水需求。
PLC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简化了系统控制接线,方便了维修和调试。
系统原理: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以管网水压(或用户用水流量)为设定参数,通过微机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自动调节水泵电机的转速,实现管网水压的闭环调节(PID),使供水系统自动恒稳于设定的压力值。
设备特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程序灵活多变,精度高,可靠性强,功能多,反映速度快。
系统还配有稳压泵或稳压罐稳压,在用水量小到一定值时,主泵可停止运转,减少水泵电机的机械磨损并且节约电能。
应用前景: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合理的节能供水系统,在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水压和水量的要求,还能够提高供水品质和供水效率,是一种理想的现代化建筑供水设备。
1. 供水系统的重要性和挑战供水系统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一个可靠的供水系统能够确保居民获得充足、安全的饮用水,同时支持城市的工业、农业和其他用水需求。
保障居民健康: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
供水系统需要确保提供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以减少水源性疾病的传播。
建筑供水系统设计方案一、总体概述建筑供水系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设计建筑供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用水需求、供水压力等因素,确保供水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内各个部位的用水要求。
二、用水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用水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日常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方面。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确定不同部位的用水量以及供水压力要求,为供水系统的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三、供水系统设计1. 主供水管道主供水管道是建筑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将自来水从城市管网引入建筑物内部。
在设计主供水管道时,需要考虑管道的直径、材质、布置方式等因素,以确保供水稳定、流量充足。
2. 分配管道分配管道将自来水从主供水管道引入建筑物内部各个用水点,如浴室、厨房等。
在设计分配管道时,需要合理布置管道走向、设置支管等,以确保水流平稳、用水方便。
3. 水质处理设备为确保建筑供水系统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常常需要设置水质处理设备,如过滤器、消毒器等。
在设计水质处理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处理效率、维护成本等因素。
4. 循环水系统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物,可以考虑设计循环水系统,通过回收和重复利用废水,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
循环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水质净化、管道布置等问题。
四、供水系统安全考虑在设计建筑供水系统时,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考虑消防水源设置、供水稳定性、防水防漏措施等方面,确保建筑物内部的供水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五、供水系统运行与维护建筑供水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对系统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需要定期检查管道、阀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维护保养。
同时,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记录,对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六、结语建筑供水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需求、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建筑供水系统将为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提供可靠保障。
2022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关于给水系统供水方式选择的以下说法那一项正确?()A.水源、厂站位置,以及输配水管线走向等,应根据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结合城镇现状确定B.当人口密度较大且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应采用区域供水C.用户对管网水压的要求是采用分压供水的唯一依据D.在统一给水系统中,必须采用同一水源〖答案〗:A〖解析〗A正确,见22版给水P10,“水源选择、净水厂位置和输配水管线路的布置与城镇规划的要求密切相关,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现状加以确定”。
B错误,见22版给水P2,“区域供水系统具有保证水质水量和集中管理的优势,适用于经济建设比较发达、城镇分布比较集中、供水水源、条件受到限制的地区”。
C错误,见22版给水P2,“当在城市的供水范围内有显暂的区域性地形高差时,可以采用特殊设计的输配水系统把水分别供给不同地形高程的用户”。
D错误,见22版给水P2,可以采用同一水源也可以采用不同水源,该系统强调“采用同一个供水系统、以相同的水质供给用水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各种用水”。
2.关于工业用水给水系统的以下表述,哪一项正确?()A.工业用水水质标准低于生活用水水质标准B.工业用水应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C.在独立的工业用水给水系统中,用水显的时变化系数恒定为1D.在大型工业企业给水系统中,不仅包括不同车间的生产用水,而且还包括一部分职工生活用水〖答案〗:D〖解析〗A错误,见22版给水P9,“工业生产用水水质的标准并不一定总是比生活用水水质低”,如电子工业、食品酿造业、药品制造业和电力工业等,在许多水质指标的要求上要比生活用水的相应标准高得多。
B错误,见22版给水P5-6,“在城市给水中,工业用水量往往占较大的比例。
当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并且有合适水源可以利用时,经技术比较和经济分析后,可独立设置工业用水给水系统”,题干中“应”不正确。
智慧水务系统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研究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相关理念在国家层面上提出。
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中,将智慧水务列为智慧城市专项试点建设内容之一。
智慧水务建设为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水务事业发展、行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保障民生的技术支撑手段。
智慧水务的概念很广泛,包括水文水资源、水质、供排水及防汛排涝等多个方面。
从规模上,可以分为城市智慧水务与工业智慧水务两个部分。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智慧水务系统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水务系统;城市供水;应用分析引言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下,结合供水行业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应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智慧供水平台,在进一步加强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同时,形成供水专题管理和规划体系。
通过智慧供水平台摸清管网家底,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增强对供水业务的运营和监管的能力,实现城市供水的智慧运作,提高供水企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1智慧水务概况智慧水务系统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应用,一般通过对相关水务设施的数据采集,利用无线网络和水质水压等设备,实时感知整个城市中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城市管网当中的大量水务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做出相应的解决应对措施和辅性决策建议。
以更好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实现水公司的生产以及服务流程的精密动态管理,从而实现智慧水务的信息化。
利用一定的智慧水务云平台,可以实现水务开放式的综合管理,智慧水务系统可以兼容各个厂商水表,并为其他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有效实现远程自动集抄,数据自动导入,科学解决水表管理困难等问题。
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分析王克斌发布时间:2021-07-05T11:32:17.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作者:王克斌[导读] 摘要: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是市政工程项目中的施工重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也要不断更新设计思路来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
三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海南省三亚市 572000摘要: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是市政工程项目中的施工重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也要不断更新设计思路来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给水管网规划和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改善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水管网;规划设计引言城市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是确保供水安全、优质、高效的前提条件。
城市给水管网随着城市建设而实施,常常由于年代较远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改造而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给水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市政给水管网规划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民对于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有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需要为市政给水管网设计规划人员所特别注意:一是城市人民对于水质要求的提高。
,尽可的减少水箱的设置,因其易产生二次污染;二是随着城市人民数量以及交通负载量的上升,在市政给水管线出现故障后,开挖抢修所产生的成本越来越高,甚至在一部分城市人口集中的区域开挖抢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意味着在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故障抢修的问题;三是对于给水管线中漏水控制率的要求提高等。
2市政给水管网开发价值 2.1强化水资源保护作为一个缺水大国,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水资源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性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胡乱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现象造较为严重,进而导致水体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大大减少可利用水资源。
供水调度系统软件改造升级方案唐山平升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网址: 技术咨询电话:400-611-8633一、项目概述某市自来水总公司下辖5个子公司,其中4个为制水公司,制水公司下面有一个或多个水厂,水厂原水来自水库。
水司调度中心现建有一套管网监测系统,目前测点97个,分为水厂/泵站/用水大户的流量监测、水厂/泵站电量监测、水厂浊度监测、供水管网压力监测、水池液位监测、阀门开度监测、无人值守加压泵站监控(仅1个试点)等几类测点。
第一批10多个测点为09年建设,后边测点是陆续增加的。
供水调度系统采用的是河北一家公司的监控设备和上位机软件,系统服务器目前安装在水司办公楼11层计量部刘部长的办公室,数据通过局域网给到14楼的调度中心。
现系统采用移动DDN专网方式组网,现场设备既有市电的监控设备,也有电池供电型的监控设备;监控中心软件为B/S结构,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5数据库。
二、用户要求1、水司要求我们保留现场硬件设备。
2、把监控信息展示到LCD大屏幕拼接屏上。
3、增加地图展示功能,水司提供矢量管网图,最好把该市矢量城区图和管网图结合到一起。
4、增加越限语音报警功能。
5、完善数据查询/统计功能。
6、预留系统扩容、视频兼容等接口。
7、水司可自己增加/修改/删除测点。
三、解决方案1、体系结构针对用户的要求,保留原系统中的硬件设备。
降低用户成本。
在自来水供水调度中心新上一套“自来水SCADA生产调度平台”(简称SCADA平台),将原有系统的数据作为数据源接入新系统中。
SCADA平台采用分布式结构设计,由很多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完成特定的功能。
位于一个或多个机器上的服务器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服务器间可以相互通讯。
可根据应用将服务器进一步单独划分成若干专门服务器,如报警服务器,记录服务器,历史服务器,登录服务器等。
各服务器逻辑上作为统一整体,但物理上可能放置在不同的机器上。
分类划分的好处是可以将多个服务器的各种数据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缺点是效率低,局部故障可能影响整个系统。
12022-年给排水工程师专业案例考试试题试卷下午卷1. 某城市为统一给水系统,城市管网中不设水塔等调节构筑物,所有用水均由一座设计规模为100000m 3/d 1.2 1.524 水厂供应,用水日变化系数为,时变化系数为,水厂小时运行,自用水率为5%,城镇管网漏损水量为 10000m 3/d.那么从二级泵房向配水管网输水 输水管道设计流量与水厂V 型滤池设计总流量 比值应为以下哪项?〔〕〔〕〔〕〔〕A 1.14 B 1.26 C 1.43 D 1.652. 某城镇供水管网最大用水小时实测情况如下列图,节点3为管网压力控制点,各节点最小效劳水头按满足居民楼层3考虑,其中管段3—4 长度为200m ,其原设计管径为150mm 3 4 35m 20m ,节点和地面标高分别为和,城镇消防用水量为10L/s 〔且按个火灾点考虑〕1.那么管段合理最3—4 小管径应为以下哪项〔水头损失按海曾-威廉公式计算, 海曾—威廉系数C h =130?〕〔〕〔〕A 150mm B 100mm〔〕〔C 75mm D 〕50mm3. 100~1100m 100m 0.1mH 在海拨范围,海拨每升高,大气压下降2O.100m 假设离心泵从海拨山脚转移至海拨山上在一样水温条件下使用,且水泵吸水管系统不变,那么该离心泵1100m 理论安装高度Z s 变化值应为以下哪项?〔〕〔〕〔〕〔A 0.8m B 0.9m C 1.0m D 〕1.1m4. 某承担城市供水大型河床式取水工程 设计取水量为4800000m 3/d ,其取水头部设计 方案如下:①设两个取水头部和两条自流管,每个取水头部进水孔面积107m 2;②每个取水头部进水孔处设置格栅,栅条净距,栅条厚度120mm 20mm.假设城市没有其它平安供水设施,那么每个取水头部进水孔设计进水流速应不小于以下 哪项?〔〕〔〕〔〕〔〕A 0.18m/s B 0.4m/s C 0.57m/s D 0.81m/s5. 上向流斜板沉淀池液面负荷取6.5m 3/〔m 2·h 1.4m 〕,斜板长,安装角度为,斜板构60°造及无效面积占池内总面积 15%,假设要求截流速度到达0.35mm/s ,那么斜板垂直间距最 接近以下哪项?〔〕〔〕〔〕〔A 80mm B 100mm C 120mm D 〕130mm6. 一座V 型滤池单格剖面如下列图,排水渠两侧滤格宽为型槽扫洗孔中心标高为3500mm.V 0.5m ,低于反冲洗时滤池内最高水位为,冲洗水经渠顶流入中间排水渠时0.10m 流量按薄壁堰计算,其流量Q 〔m 3/s 〕、堰宽B 〔〕、堰上水头m H 〔〕有如下关系m :Q =1.86BH a .假设设计最大水反冲洗强度为8L/〔m 2·s 〕,外表扫洗强度为2L/〔m 2·s 〕,那么该V 型滤池中间排水渠渠顶标高应为以下哪项?2〔〕〔〕〔〕〔A 0.4m B 0.46m C 0.53m D 〕0.60m7. 某设计规模100000m 3/d 自来水厂,自用水量占设计规模 10%,出厂水中含自由余氯 〔折合Cl 2〕为假设采用氯胺消毒,把余氯全部转化为2.10mg/L.NH 2Cl ,按理论计算,那么该水厂每天需要投加纯液氨量应为以下哪项〔原子量,,〕 :N=14H=1Cl=35.5?〔〕〔〕〔〕〔A 50kg B 55kg C 100kg D 〕110kg8. 某车行道下 排水管段,采用 D =600mm 钢筋混凝土〔壁厚为 60mm 〕.设计管道首、末地面标高均为;设计充满度为,首端水面标高为,末端水面标高为 46.05m 0.5 45.15m 44.75m ?,以下关于该设计管段说法中,哪项正确()A 该设计管段管道埋深为 0.9~1.3m ,设计管段需要做加固处理()B 该设计管段管道埋深为 0.9~1.3m ,设计管段不需要做加固处理()C 该设计管段管道埋深为 1.2~1.6m ,设计管段应全部做加固处理〔〕该设计管段管道埋深为,设计管段应部分做加固处理D 1.2~1.6m9. 某段合流制管渠,截流井前管渠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 0.5m 3/s ,设计工业废水量0.2m 3/s ,设计雨水量 3.5m 3/s ,截流倍数 n =3;截流井采用溢流堰式,溢流堰采用薄壁堰,堰长 3m ,那么该截流井溢流堰堰上设计水深最接近以下哪项?〔〕〔〕〔〕〔A 0.44m B 0.65m C 1.08m D 〕1.40m10. 某雨水泵站矩形集水池尺寸为 9m×4m ,进水管管径为 DN2000〔重力流,管内底标高为 128m 〕,最大一台水泵流量为 3000L/s ,那么该集水池设计最高、最低水位以下哪项最适宜? 〔〕最高水位A 130m ,最低水位 127.5m B 〔〕最高水位 128m ,最低水位 125.5m〔〕最高水位C 130m ,最低水位 128m D 〔〕最高水位 128m 126m ,最低水位11. 20000m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旱季设计规模为3/d 40000m ,雨季设计规模为3/d ,采用曝气沉砂池,设计停留时间为 2.0min ,程度流速为 0.1m/s ,那么该污水厂曝气沉砂池池长应为以下哪项?〔〕〔〕〔〕〔A 6m B 8m C 12m D 〕14m12. 800m 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3/d ,,总变化系数为 K z =2.17,污水经调节沉淀池处理后,采用生物转盘处理,设计进、出水BOD 5 浓度分别为 350mg/L 、20mg/L ,设计面积负荷率根据试验确定为 25gBOD 5/m 〔2·d 〕、水力负荷为 0.085m 3/m 〔2·d 〕,采用转盘直径为2.5m 2mm.?,盘片厚那么该污水处理厂所需生物转盘总片数应为以下哪项 〔〕片〔〕片〔A 959 B 1076 C 〕1141 D 2477 片〔〕片13. 2500m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3/h A/A/O COD ,采用氧化沟工艺,设计进水为400mg/L 、BOD 5 为 220mg/L 、SS 为 250mg/L 、TN 为 52mg/L 、NH 3-N 为 40mg/L 、TP 为 4mg/L ,出水要求到达一级标准;该氧化沟设计厌氧区池容B 3403m 3,设 2 台水下搅拌机〔每台功率均为 3kW 〕;缺氧区池容 6432 m 3,设 3 台水下搅拌机〔每台功率均为 4kW 〕;好氧区池容 21020m 3,设台表曝机〔每台功率均为 3 110kW 〕;MLSS 4g/L 为,请判断以下哪项说法错误3〔应经校核计算〕?〔〕污泥负荷满足要求〔〕水力停留时间满足要求A B 〔〕厌氧,缺氧区搅拌机功率不满足要求〔〕好氧区混合功率满足要求C D14. 100000m 某城市污水厂设计规模3/d ,设计进水水质 SS=200mg/L BOD ,5=250mg/L ,初沉池 SS 沉淀效率为 55%,初沉排泥水含水率为 97%,脱水后含水率降低至 80%.如污泥密度按 1000kg/m 3 计,那么该污水厂初沉池每日脱水污泥 产量应为以下哪项?〔〕A 55m 3 /d B 68.75m 〔〕3/d 〔〕C 100 m 3/d D 366.7m 〔〕3/d15. 某工厂甲车间排出碱性废水量为 12m 3/h ,含氢氧化钠浓度为 1.2%;乙车间排出酸性废水量为 15m 3/h ,含硫酸浓度为 1.2%;那么该两股酸、碱废水混合中和后废水 pH 值应为以下哪项〔假定废水中所含酸、碱完全反响〕?〔〕〔〕〔〕〔〕A 2.66 B 2.92 C 7.00 D 12.8616. 某居住小区有甲、乙两种户型,该小区生活给水系统全部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 小区用水量见下表那么该小区市政给水引入管. 设计流量应按以下哪项计算?并应说明理由 .户型户型总户数 每户人数 用水定额 小时变化系数 每户给水当量 甲1200 4 140L/〔人〕·d 2.5 4.0 乙 1200 4 225L/〔人〕·d 2.0 6.0注其他用水量不计:.()A 按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计算()B 按小区最高日最大小时用水量计算()C 按小区最高日平均小时用水量计算()D 按小区平均日平均小时用水量计算17. 某高层住宅生活给水系统如下列图.图中 2 号水箱 最小有效容积为以下哪项?用水部门用水人数 用水定额 小时变化系数〔K h 〕 I区60 130L/〔人〕·d 2.8 II区300 180L/〔人〕·d 2.5 III 区400 300L/〔人〕·d2.3〔〕A 0.96m 3 B 1.92m 〔〕3 C 24m 〔〕3 D 〔〕30m 318. 某室内公共游泳池由成人池和儿童池组成,其中:成人池容积 252m 3,儿童池容积 168m 3,那么该游泳池 总循环流量最小应小于以下哪项?〔〕A 126.0 m 3B 132.3 m 〔〕3C 147.0 m 〔〕3D 154.4 m 〔〕319. 某 30 层建筑,其首层设有多间面积为 250 m 2 ~450 m 2 便民商店和商业性效劳用房, 2~30 .?层均为普通住宅那么该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应不小于以下哪项〔〕A 432 m 3 B 288 m 〔〕3 C 216 m 〔〕3 D 144 m 〔〕320.审查某工程水喷雾系统设计图纸时,审查人员提出以下 5 条意见.判断有几条意见是正确 ?指出是哪些条,并说明理由.①系统未设泄水阀,应补设②系统未设水流指示器,应补设③系统未设水泵接合器,应补设④系统过滤器后管道不应采用衬塑钢管,应修改⑤系统加压设备虽采用稳压泵稳压,但还应补设高位消防水箱〔〕条〔〕条〔〕条〔〕条A 2B 3C 4D 521.某多层建筑内计算机主机房和数据库需设置气体灭火系统,采用组合分配系统.其中计算机房含吊顶和活动地板,形成 3 个空间.各空间灭火剂设计用量如下:①计算机主机房间;:320kg②计算机主机房间吊顶内;:100kg③计算机主机房活动地板内;:80kg④数据库:180kg.如不计系统中剩余量,那么系统灭火剂储存量应为以下哪项.〔〕〔〕〔〕〔A680kg B500kg C400kg D〕320kg22.某宾馆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半容积式水加热器设计小时供热量为 3600000kJ/h,采用蒸汽间接加热蒸汽引入管表压为,疏水温度℃;热水出水温度℃,回水温度. 0.12MPa 70 6555.℃那么该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加热面积最小应不小于以下哪项?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传热系数:K=10800kJ/(m2·℃·h) .〔〕A7.41 m2B16.62m〔〕2C16.82m〔〕2D16.90m〔〕 223.某酒店式公寓楼设置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每户厨房和卫生间各设一个直饮水龙头: 公寓楼总户数为 200 户,每户 3 人计,饮水定额为 2L/〔人·d〕.那么该公寓楼直饮水供水系统最小设计流量应为以下哪项?〔〕〔〕〔〕〔A0.24L/s B0.36L/s C8.0L/s D〕16.0L/s24.某居住小区由 6 栋高层住宅楼、1 栋酒店式公寓、地下车库及商业网点组成,上述建筑用水资料详见下表.那么该小区生活排水设计流量最小应为以下哪项?序号用水部门最高日用水量〔m3/d〕用水时间〔〕h小时变化系数1 6 栋高层住宅楼720 24 2.52 酒店式公寓200 24 2.53 商业网点80 12 1.24 地下车库60 8 1.0〔〕A94.63m3/h B100.08 m〔〕3/h C107.58 m〔〕3/h D111.33 m〔〕3/h下载资料、讨论问题、模拟题及试题试卷在线测试等请登陆陈工助考网:25.某 8 层商住建筑,首层及第 2 层为商场,层为普通住宅,层住宅卫生间〔设3~8 3~8带冲洗水箱坐便器、淋浴器或浴盆及洗脸盆各 1 套〕排水立管〔污、废合流,立管管径均为DN100 2〕在第层商场吊顶内集合排出.:①住宅卫生间均采用降板式〔降板净高均为0.45m〕同层排水;②经计算集合排水横干管〔长度均为 40m〕管径为 DN150,且排水立管距4集合横干管最大间隔<5m.③第 2 层吊顶高度〔至第 2 层顶板板底〕为1.5m,最大梁高0.8m.以下该建筑住宅卫生间排水系统 4 项设计中,哪几项正确〔或合理可行〕?并应给出正确项〔或合理可行项〕编号及理由.①3~8层住宅卫生间排水系统只设伸顶通气管.3 .②第层住宅卫生间不单排③集合排水横干管直线布置,只在其起端设置堵头〔替代清扫口〕.④3~8层住宅卫生间排水立管每层设检查口.C 3 〔〕项B 2 〔〕项D 4〔〕项A 1 〔〕项全卷完1.考试顺利祝福语经典句子1 、相信自己吧!坚持就是胜利!祝考试顺利,榜上有名!2 、愿全国所有的考生都能以平常的心态参加考试,发挥自己的水平,考上理想的学校。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campusGBT/T 50311-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北京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系统设计4.系统指标5.工作区6.配线子系统7.干线子系统8.设备间9.管理10.建筑群子系统11.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12.安装工艺要求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
1.0.4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1.0.5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
工程设计施工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6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7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2022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在设置水塔(高位水池)的城镇统一供水系统中,以下关于给水系统水量的说法哪一项正确?()A.二级泵站一天的总供水量与水塔一天的总供水量之和,恒等于用户一天的总用水量B.二级泵站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等于此时水塔的进水量与此时用户用水量之和C.水塔的调节容积越大,二级泵站一天自清水池中抽取的总水量越少D.在不考虑管网漏损的情况下,二级泵站最高日的总供水量等于用户的最高日总用水量〖答案〗:D〖参考解析〗A错误,见22版给水P20,“2)城市管网内设有水塔:当城市管网内设有水塔(或高位水池)时,……但是,设计的最高日泵站的总供水量应等于最高日用户总用水量。
“B错误,见22版给水P20,“在最高日最高时用水的条件下,水塔作为一个独立的水源,和二级泵站一起共同向管网供水。
”二级泵站高日高时供水量应为此时用户用水量减去水塔向管网供水量。
C错误,见22版给水P20(知识点同选项A),“设计的最高日泵站的总供水量应等于最高日用户总用水量。
”,全天抽取的总水量与水塔调节容积无关。
D正确,见22版给水P20,知识点同选项A。
2.下列关于配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的说法,哪一项正确?()A.“解环方程”法,核心是要进行管段流量分配初步流量分配完后即可满足管网的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B.“解节点方程”法首先要假定节点水压假定节点水压后就满足了管网的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C.“解管段方程”是求得环校正流量后再来调整管段流量D.“解节点方程”可以计算得到管段流显〖答案〗:D〖参考解析〗A错误,见22版给水P42中间,“环状网在初步分配流量时,已经符合连续性方程……的要求。
但在选定管径和求得各管段水头损失以后,每环往往不能满足能量方程的要求。
”B错误,见22版给水P42,“2)解节点方程:解节点方程是在假定每一节点水压的条件下,应用连续性方程以及管段压降方程,通过计算调整,求出每一节点的水压。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4 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4月上关于城市智慧水务(供水)建设的几点思考核心思路方倩 安庆供水集团公司 安徽 安庆 246003 摘 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智慧水务建设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现阶段城市智慧水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城市智慧水务(供水)建设的有效措施,以明确城市智慧水务(供水)建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城市水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利用信息资源来构建完善的智慧水务体系,优化管理供水系统生产、调度和服务各个环节,以提高供水质量,满足人们的供水需求,从而保障市政公共服务质量。
关键词 城市;智慧水务;供水;建设;有效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其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关注于城市建设工作。
为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应当引入智慧城市概念,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智慧水务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智慧水务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信息资源,其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采集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自动分析,构建完善的水务系统,以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保障决策的正确性,规范供水系统生产流程,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 城市智慧水务建设的相关内容城市智慧水务建设,要求将信息资源作为主要生产要素,旨在推动供水、排水系统的改革,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实现供水调度的智能化,转变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走精细化管理道路,全方位管控管网供水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
为实现城市智慧水务建设目标,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数据共享,以便于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1]。
城市智慧水务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强化城市的水务协同智慧能力,有利于降低智慧水务建设的经济损失。
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规划与设计要点探析摘要: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使得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项目增多,而基于当前城市人口聚集、行业密集的发展特点,城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也承载着较大压力。
如何保障市政给供水管道长时间稳定运行,需要做好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工作,并加强质量管控。
本文主要就城市市政给水管网规划与设计问题进行探讨,明确设计目标,规划设计原则和规划设计的主要举措,以指导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正确选址、优化布置,带来理想的给水服务效果。
关键词:城市市政给水管;设计;规划策略;原则;目标作为城市管网的重要构成,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应力求科学与合理,这是确保供水安全、优质、高效的前提。
近几年,城市给水管网规划设计也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变得更为复杂与综合。
部分地区城市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考虑不全,统筹不到位,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也影响政府形象。
因此,重视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及科学规划工作十分必要。
一、明确规划设计目标城市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应目标明确,总结来说是确保供水系统运行稳定且安全合理,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且突出管网布置的经济合理性,与城市规划发展相契合。
具体来说,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时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供水系统安全稳定性。
通过市政给水管网的科学规划与布置,以市政给水增压泵站的合理设置及增压方式的灵活选择,减少预期风险威胁。
加强城市水厂之间的沟通,逐渐形成完整的大区域环状供水管网体系,实现不同供水区域的救援支持,确保供水及时可靠。
其次,合理确定给水管径,以其为管网优化布置的基础。
以管网水力科学计算确保给水系统分配到每个管段的供水任务合理。
在给水管径确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近远期水量水压要求、工程投资标准,在方案选择上优中选优。
最后要关注管网改造的薄弱环节,释放管网服务潜力。
以技术加持进行现有管网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历史数据的对比及未来数据的预估中明确管网改造的薄弱点,优化改造方案,更新老旧管道。
基于以太网城市管网供水系统的设计
0.引言:
城市的供水质量深刻的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起居。
因此供水系统的先进设计与操作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传统供水系统存在种种弊端。
因此据此设计出基于以太网基础的城市管网供水系统,以太网作为一种新兴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界生产中。
它的价格实惠经济、通讯快。
在经过和控制系统有机结合下,该供水系统可以实现变频恒压供水,水泵自动的切换工频与变频工作模式。
还具有现场控制结合远程自动控制的功能。
1.基于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所谓的以太网,大体就是一种公认的网络标准。
它在当今的时代已经有了一定程度成熟的应用,很广泛的应用在各个企业的管理控制中,成本低、交流速度快是它的特点。
在以太网上,可以很方便快捷的传送各类数据,还可以同时传送视频、音频和相关文件。
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枢纽,将系统的监控部分和系统的检测部分有机快速的结合起来。
形成实时的联系关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可以预想的是,当工厂的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和人们的办公系统采用同样的以太网协议时。
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变得非常密切,管理时所用的信息系统和工厂控制时所用的网络将实现有机结合。
由此通过信息的高速自由传输,从远距离控制工业生产现场的一举一动变得理所当然。
自此也诞生了传统手工控制方法无法比拟的远程控制。
相比之下,通过以太网的远程控制具有控制距离长、控制中所花费的成本低、并且控制工作简单容易实行的特点。
2.系统主要结构
供水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
(1)地下清水池水厂加工后的水通过进水管的水都是输送到清水池里。
在池中装有检测水面高度以及池水温度的仪器
(2)水泵机组清水池里面的水通过出水管和水泵相连。
为了应付各种用水量的局面,设有4台抽水泵。
关于水泵设有压力检测、流量检测以及水泵的工作电流、工作电压检测。
和四台水泵相连的是城市的用水用户及控制系统
(3)以太网相关联的网络系统
在本系统里面,采取的是西门plc和变频器以组成以太网。
各个工作站、控制站之间通过plc和internet进行联系和交换数据。
在中心控制站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系统中工作元件处于什么状态及其运行情况。
3.系统以太网结构
由上面的图可以看出的是,本系统的以太网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个,一是在现场控制的部分简称现场控制层和供水的车间监控室。
3.1现场控制
该部分处于系统的下端部分。
通过一条profibus-dp总线使工作主站的plc、远程的输入/输出plc和变频器建立起相互连接的关系网络。
在现场的控制处,具有测量清水池水位、出水管管壁压力、以及输出的用水量大小的检测仪器,与此同时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工作电压也会被记录再案。
经过信号的传送全部送至工作主站的plc处进行模拟分析,转化后。
由主站的plc进行编程运算,处理后的相关结论会继续通过信号传送传给远程的输入/输出plc和变频器。
经过信号的作用挂,系统将自动起动外设备,自动的调节清水池的液面高度,水管的压力大小以及工作的水泵台数。
实现了无人监控下的自动动作。
进而完成了通过plc采集工作现场的工作信号和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联系功能。
3.2车间控制
车间控制件部分包含于以太网络中,如图所示包括了工作站及wincc、通讯处理。
通讯处理器的起到的作用是将主站的plc数据采集部分实时采集的数据送到wincc.由此一来可以建立起上位机和plc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完成相互通讯的功能。
在工作运行时候,工作人员和工作机器的实时状态时可以被wincc服务系统所监控和发布的。
基于以太网络的存在,其所记录的动态数据可以通过以太网络和中心控制站、值班临控站以及泵房工作站进行互换交流。
如此以来的的效果也很明显。
对于系统的工作数据记录和处理,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候的及时报警。
得以实现对系统的车间部分的监控,其完成时通过上位机而进行的。
同时,wincc服务器还可以连接modern internet,通过快速远距离的信息传递,对系统进行传统控制系统难以实现的远程控制。
4.供水管网的硬件连接
供水管网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管的流量和水管压力问题。
在传统供水系统时,由于设备限制,关于减小水管压力和流量往往只是人为地增减工作中的水泵台数,此等技术自然大受限制。
在本系统中,经过压力和液面测量后的信号、数据传至可控plc,然后plc开始控制水泵的变频启动。
当用户管网所需水量小时,往往只是对一台水泵进行变频启动。
待水管的压力满足要求时,即停止启动,保持水管恒压。
反之碰到系统用水高峰期时,当一台水泵启动达到工频时仍然不满足要求。
将对该台水泵投入工频运行。
接下来重复开始的启动步骤使下一台水泵启动,直到达到当前用水量下所需压力为止。
如图2所示,系统一般在供水管网侧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感受水管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进行电平转化,使之成为plc可以接受的输入量,然后plc 进行分析处理之后又对水泵进行调节。
这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可以随时调节水泵的压力。
做到了真正的恒压。
同时供水侧同样装有流量计,测试的是水流量的大小。
同和压力一样在系统设有负反馈装置通过流量的变化,控制送水的节奏。
如此一来,该新型供水系统得以自动有条不紊,又不失效率的进行下去。
图2 供水管网图
5.结论
基于以太网下的城市管网供水系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控制方式的落后局面。
通过该系统的以太网技术,可以实现无人看守的恒压变频自动供水,并且相当直观,方便快捷。
用地下清水池取代了传统的高位水塔,更是极大地减少了投资成本,减少了污染,大大的提高了供水系统的先进性,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资源,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一方面也降低了系统的造价和维修费用,使整个供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
给城市居民用水提供了保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新,宋寅卯.远程分布式测控装置在铁路供水系统的应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3,(1):32
2.黄立培, 等. 变频器应用技术及电机调速[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3.罗德俊城市供水系统几个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M].建筑电气,2007 (5 ) :22-24
4.史进. 排水泵并联运行模式及PLC 控制[J]. 重庆: 电工技术,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