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季九上语文期末复习六课内古诗文基础训练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25.72 KB
- 文档页数:4
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分)(一)(6分)拟行路难(其六)[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本诗在思想感情上与李白的《行路难》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6分)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州),当年八月,挚友乐天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乐天罢苏州刺史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元稹得乐天来信和刘禹锡获乐天赠诗各有什么情感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分)画堂春?寄子由①[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古诗词鉴赏练习题精选(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6分)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短棹”划船,委婉写出轻舟的缓慢,暗示词人游览西湖时的从容自得。
B.词人连用叠词“隐隐”“处处”描写“笙歌”,从听觉的角度表现游人的欢乐情调。
C.“无风水面琉璃滑”将无风的湖面比作光滑的琉璃,写出西潮水面的平静平滑。
D.全词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描绘了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明快的秋日美景。
5.“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中,“微动”与“惊起”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4.(3分)D5.(3分)微动的水波能惊飞沙禽,以动衬静,更加衬出水面的平滑、西湖的幽静和词人的悠闲。
评分说明:以动衬静1分;“西湖的幽静和词人的悠闲”1分;结合诗句意思1分。
意思对即可。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即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行人绝迹,孤雁叫声愈显凄切。
B.颈联借写兄弟分散,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丧乱的普遍遭遇。
C.尾联进一步抒发作者内心的忧虑,战事频发,家书难通,生死难料。
D.整首诗结构严谨,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
5.“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3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4.(3分)A5.(3分)要点与评分:点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点明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1分,共3分。
示例: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因为作者在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个人的主观情感,突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试卷(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请将本大题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当鱼塘寒浅留滞.(zhì)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yīn yǎ)歌不成调子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jìn)折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hàn),只识弯弓射大雕。
C 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mèi)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líng)驾于人民之上;D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shěng)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陨.落(yǒng)诬蔑.(miè) 恪.尽职守(kè) 不屈不饶.(ráo)B谀.辞(ē) 扶掖.(yè) 涕.泗横流(dì) 气冲斗.牛(dǒu)C断茎.(jīng) 鄙夷.(yí) 棱.角分明(léng) 孜.孜不倦(zī)D狡黠.(jié) 蜷.缩(juǎn) 豁.然贯通(huò) 恃.才放旷(shì)3.下列各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万倾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芦苇丛中的香草,一缕一缕地参杂在苇叶的清香里。
B 多少过分的誉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歉卑!C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D 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污辱,一切迫害,侮蔑,流亡。
他不屈不饶,坚定不移。
4.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神情恍惚与日俱增狼狈不堪仓皇逃窜B味同嚼蜡自欺欺人自知之明不言而喻C诺诺连声强聒不舍死心蹋地搬师回朝D万贯家私两眼鳏鳏精血诚聚锲而不舍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评价人物要全面的考量,仅凭断章取义的判断是不对的。
专项复习(六)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岳阳楼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模(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际涯:边际(4)横无际涯..(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冥冥:昏暗(11)薄暮冥冥..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12)去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醉翁亭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专项复习(六)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岳阳楼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模(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际涯:边际(4)横无际涯..(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冥冥:昏暗(11)薄暮冥冥..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12)去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今义:后退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醉翁亭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专题复习之——课内古诗文一、阅读《秋水》,完成下列练习: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始旋.其面目()不见水端.()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3.指出下列“之”的含义:①野语有之日()②我之谓也()③少仲尼之闻()④泾流之大()4.翻译下列句子: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②“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6. 请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9、通假字不辩牛马通(译:)。
径流之大通,(译:)。
10、一词多义(1)若:望洋向若()。
(2)面:东面而视()(3)闻: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河伯始旋其面目()少仲尼之闻()。
11、古今异义(1)百川灌河.古义:();今义:()。
(2)至于..北海古义:();今义:()。
(3)东面.而视古义:();今义:()。
(4)大方..之家古义:();今义:()。
12、读完本文得到的启示:二、阅读《捕蛇者说》,完成下列练习:一、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1)可以已大风()(2)岁赋其二()(3)吾祖死于是()(4)若毒之乎()(5)君将哀而生之()(6)则久已病矣()(7)乡邻之生日蹙()(8)汪然出涕()(9)谨食之()(10)时而献焉()(11)以尽吾齿()(12)虽鸡狗不得宁焉()(13)几死者数矣()()(14)更若役()(15)可以已大风()(16)复若赋()(17)则久已病矣()(18)貌若甚戚者()(19)余将告于莅事者()(20)更若役()(21)积于今六十岁矣()(22)以啮人()(23)苛政猛于虎()(24)而吾以捕蛇独存()(25)又安敢毒耶()(26)赋敛之毒()二、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B.谨食.之,时而献焉食.之不能尽其材C.若.毒之乎皆若.空游无所依D.殚其地之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三、翻译(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2)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专项复习(六)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岳阳楼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模(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际涯:边际(4)横无际涯..(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冥冥:昏暗(11)薄暮冥冥..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12)去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醉翁亭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专项复习(六)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岳阳楼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模(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际涯:边际(4)横无际涯..(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冥冥:昏暗(11)薄暮冥冥..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12)去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醉翁亭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单元检测题总分:100分姓名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3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溃.退(kuì)镌.刻(juān)匿.名(nì)虬.枝(qíu)B. 要塞.(sài)畸.形(jī)诘.责(jí)濒.临(bīn)C. 翘.首(qiào)教诲.(huì)黝.黑(yǒu)记载.(zǎi)D. 歼.灭(jiān)悄.然(qiǎo)粗糙.(cāo)龟.裂(jū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泄气掌故并蒂眼花瞭乱B. 燥热照例陨石正襟危坐C. 狼籍羁绊喧腾自出新裁D. 凌空严峻湎怀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景秀丽的潇湘河畔,一场精彩的少儿武术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
B.月色下的阳明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陈阵清香沁人心脾....。
C.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惟妙惟肖....,吸引了上百万游客不远万里来游览参观。
D.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而微....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形象。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六一”前夕,检测专家通过实物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购买儿童用品。
B.为防范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不再发生,省交管部门开展“强执法,防事故”行动。
C.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D.《流动儿童心理研究》为全国约130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提供了参考。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1。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总复习班级姓名(一)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行路难》是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诗歌,共三首。
本篇是第一首,抒写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是写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引用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试举例分析。
4.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5.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总复习(有答案)一)行路难(其一)XXX的《行路难》是一组诗歌,共三首。
本篇是第一首,抒写了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中描写了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等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感情的激荡。
最后两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XXX在?”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
但是,诗人并未放弃,而是信心满满地表示“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描写了一个豪华的酒宴场面,作用是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和对世俗的厌倦。
3.虽然本诗的题目是《行路难》,但是纵观全诗,作者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艰难险阻的认识,但是仍然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例如,“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4.诗人停杯投箸不能食,是因为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他虽然向往豪华的酒宴,但是又感到世俗的虚荣和浮躁,因此产生了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闲暇时垂钓和乘舟的情景。
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己的信心。
6.“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它可以用作毕业赠言,鼓励学生在前方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XXX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回归故里的诗歌。
首联叙写了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
XXX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荒凉之地的孤独和无助。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
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专项复习(六)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岳阳楼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模(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4)横无际涯..际涯:边际(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11)薄暮冥冥..冥冥:昏暗(12)去国..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今义:后退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醉翁亭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一、古诗文默写一、直接型默写。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8.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9.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0.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1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1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1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17.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秦观《行香子》) 18.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19.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和考题(Word版含答案)【九上】《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运用典故,作者以姜尚、伊尹自比,表达了诗人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看到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形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1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二.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因人事沧桑而产生的生疏。
三.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2.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含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单元检测题总分:100分姓名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3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溃.退(kuì)镌.刻(juān)匿.名(nì)虬.枝(qíu)B. 要塞.(sài)畸.形(jī)诘.责(jí)濒.临(bīn)C. 翘.首(qiào)教诲.(huì)黝.黑(yǒu)记载.(zǎi)D. 歼.灭(jiān)悄.然(qiǎo)粗糙.(cāo)龟.裂(jū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泄气掌故并蒂眼花瞭乱B. 燥热照例陨石正襟危坐C. 狼籍羁绊喧腾自出新裁D. 凌空严峻湎怀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景秀丽的潇湘河畔,一场精彩的少儿武术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
B.月色下的阳明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陈阵清香沁人心脾....。
C.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惟妙惟肖....,吸引了上百万游客不远万里来游览参观。
D.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而微....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形象。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六一”前夕,检测专家通过实物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购买儿童用品。
B.为防范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不再发生,省交管部门开展“强执法,防事故”行动。
C.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D.《流动儿童心理研究》为全国约130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提供了参考。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岳阳楼记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若夫/淫雨霏霏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
(2)增其旧制.制:规模
(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
(4)横无际涯
..际涯:边际
(5)朝晖.夕阴晖:日光
(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
(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
(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
(9)日星隐曜.曜:光芒
(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
(11)薄暮冥冥
..冥冥:昏暗
(12)去国
..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
(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
(14)沙鸥翔集.集:停息
(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
(16)岸芷汀.兰汀:小洲
(17)长烟一.空一:全
(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
(19)把.酒临风把:持、执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
(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
(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5)是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今义:后退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