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偶合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78.23 KB
- 文档页数:1
接种麻疹疫苗致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标签:接种;麻疹疫苗;过敏性紫癜根据《吉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工作安排》,2010年9月1日,四平市对适龄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9月25日四平市疾控中心接到铁东区北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该社区1例患儿,女,2006年1月29日出生。
2010年9月16日在左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0.5 ml的3 d后,自觉双腿疼痛,9月20日出现腹痛、双下肢踝关节肿胀、中腹部持续性钝痛。
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理程序,对本案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取证,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1.1 基本情况患儿,女,汉族,2006年1月29日出生。
家庭住址在四平市铁东区北市场社区,散居儿童。
2010年9月16日,在其母亲的监护下,前往北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前医生对其进行了体检和问诊,确认无接种禁忌证,各项条件符合接种要求,家长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上签字后,为其在左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0.5 ml;所使用的注射器为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注射器容量为0.5 ml,接种后留验观察30 min,确认无不良反应后离开。
1.2 发病及就诊经过接种3 d后,患儿自觉双腿疼痛,9月20日出现腹痛、呕吐、双下肢踝关节肿胀、中腹部持续性钝痛。
于是去附近的诊所就诊,该诊所给予了头孢及炎琥宁静点,9月21日白天又一次静点头孢及炎琥宁,症状未见好转,遂于当日去妇婴医院就诊,经该院实验室检验和门诊诊断后,初步认定为为过敏性紫癜。
9月23日患儿转至中心医院就诊,中心医院以“过敏性紫癜、上呼吸道感染”收入儿科病房,经对症治疗后该患儿于9月30日治愈出院。
1.3 临床救治情况据患儿病例记载:患儿因关节肿痛、双下肢皮疹伴腹痛2 d入院,查体:精神状态佳,两下肢皮肤见对称分布针尖至蚕豆大小不等红色瘀点、瘀斑,略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清,心音纯,腹软,肝脾不大,双踝关节肿胀。
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接种水痘的不良反应分析李玺琨;禹雪;张雨薇;李贺祥【摘要】目的分析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接种水痘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86例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性别及年龄分布、种类、发生时间、转归情况.结果本组64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中,不良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其次为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其中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为主;在接种48 h内与接种48 h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后,预后均良好.结论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接种水痘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但在接种48 h内,应警惕异常反应、偶合反应的发生,加强监测、及时处理.【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09【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水痘;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作者】李玺琨;禹雪;张雨薇;李贺祥【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药局,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6+1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发病群体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1]。
鉴于水痘的传染性极强,提高对水痘的预防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当前,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作为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强化免疫,可有效预防水痘发生,但在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过程中,不能忽视不良反应这一问题。
相关的研究报道,不良反应作为导致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2-3]。
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接种水痘的不良反应,为提高水痘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安全性提供依据。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致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患儿、女、2003年12月31日出生, 2011年10月30日上午10点在承德县三家乡和家村接种点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0.5ml,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本次使用的水痘疫苗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疫苗批号为2010040701。
有效日期2011年12月。
患儿接种后第3天(11月2日)于臀部、脚踝部以下出现瘀点、瘀斑。
在村医处口服抗过敏药物,3天后瘀点、瘀斑减退。
10天后(11月13日)患儿双下肢又出现皮疹,开始时家长未在意,也未到医院就诊,12月26日,患儿出现腹痛,双下肢、双上肢及臀部瘀点、瘀斑加重,12月29日患儿父亲带患儿到三家卫生院就诊,检查见双下肢、双上肢、臀部的皮肤有暗红色斑丘疹,踝关节周围较密集,米粒至联合成片大小不等,为非对称分布,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皮疹间皮肤正常,无皮肤破溃出血,踝关节肿胀,双下肢活动稍受限,患儿腹部有压痛,患儿无发热、血尿、血便等其他症状,患儿活动自如,整体状况良好。
三家中心生院以过敏性紫癜收入住院。
患儿住院期间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7*109/L,血小板223*109/L,正常,尿液检查未见异常,肾功能无异常。
入院后经抗过敏及对症治疗,患儿双下肢紫癜及双上肢紫癜无明显好转,腹痛加重,为防止患儿发生肠出血等合并症,2012年1月8日转至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经抗感染,抗过敏及对症治疗,患儿症状消失2012年2月8日病愈出院。
至5月份电话随访,患儿未出现异常。
2012年2月28日,承德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为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引起的过敏性紫癜。
2 接种史患儿住承德县三家乡榆树底村,小学生,已完成所有基础免疫疫苗的全部接种,未发生过类似疾病。
此次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前未发现患儿有异常情况。
3 接种单位及接种人员情况承德县三家乡卫生院是我县预防接种资质认证单位,实施接种人员是经过承德县卫生局组织的预防接种培训及考核合格,有接种资质的人员。
预防接种疫苗不良反应二例分析张丽洁;王远红;武翠玲;班瑞【摘要】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消灭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疫苗作为一种生物制品,对于接种疫苗的个体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病理变化及免疫反应,接种疫苗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但是拒绝疫苗又将直接危及公共卫生防疫屏障的建立.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远小于不开展预防接种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如果错误地判断风险关联及风险的所属性,可能破坏公众对疫苗的信心及对疫苗的接受程度,并造成灾难性发病率的后果,对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处理不当,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例,探讨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应对措施.%Vaccine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even eliminate infectious disease which threatens human health. Vaccine as a kind of biological products, is a foreign body for vaccinated individuals, therefore may put the individuals at risk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isorders,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immune response. Yet public health barriers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 will be directly endangered without vaccination. The risk of infectious disease spreading resulting from non - vaccin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dverse reaction from vaccination. If risk associations and attributes are not accurately e-valuated, public confidence in and acceptance of vaccine might be undermined, which may cause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adverse reactions from vaccination may cause negative social respon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adversereactions from vaccination and coping measures based on two cases of adverse events.【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3(016)008【总页数】2页(P938-939)【关键词】接种;水痘疫苗;肺炎球菌菌苗;不良反应【作者】张丽洁;王远红;武翠玲;班瑞【作者单位】秦皇岛市中心血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2疫苗已经被证实是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有力武器,也是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一个手段[1]。
接种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引起荨麻疹1例报告发表时间:2011-05-19T16:04:30.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杭连菊刘光定[导读] 本次接种流程符合规范,疫苗合格,当天在该门诊共接种同批号疫苗9人,均未发现异常。
杭连菊刘光定(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疾控中心 441104)【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357-011 临床资料患儿李某,男,15月龄,湖北襄阳区人。
2010年5月7日上午,在襄阳区某门诊接种一剂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317,有效期至2010.10.08),现场留观30分钟无异常后离开。
约2小时后患儿头面部皮肤发红,出现散在多个大小不等高出皮肤的风疹团,风疹团呈红色,边缘不整齐,压之褪色,伴极度烦躁、呛咳、哭闹不安等症状,皮疹自上而下迅速遍及全身,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并收住院治疗。
入院时体温正常,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给予肌注异丙嗪和静脉注射Vit-C及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治疗,三小时后症状缓解,第二天皮疹消退,尚有少许红色斑块,第三天斑块消退,未留任何痕迹,查血查体正常,痊愈出院。
患儿平素身体健康,接种前预检未见异常,无过敏史和遗传病史。
出生后一直在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此前已接种过麻疹、风疹、乙脑等疫苗,未发生过异常反应。
本次接种流程符合规范,疫苗合格,当天在该门诊共接种同批号疫苗9人,均未发现异常。
2 讨论2.1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说明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极罕见不良反应之过敏性皮疹:个别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发生荨麻疹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本例在接种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后出现上述症状,且发病在接种疫苗后2小时,经抗过敏治疗3天后治愈出院。
因此,本病例属于不良反应,不能排除接种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
观察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效果。
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63例儿童视为研究组,将同期未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63例儿童视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水痘发生率、出疹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结果:研究组中感染水痘1例,发生率是1.59%;参照组中感染水痘7例,发生率是11.11%。
参照组的水痘感染发生率较高,与研究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组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出现1例红肿反应,1例发热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17%。
研究组儿童的出疹时间、脱痂时间及病程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可降低儿童的水痘感染发生率,缩短儿童出疹及脱痂时间,建议推广。
【关键词】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儿童的免疫能力较差,感染水痘的发生率较高。
在感染后多具有皮肤红色斑丘疹、疱疹及发热等症状[1]。
水痘的传染性较强,多发生在春季或者冬季,主要可以通过唾液、肢体接触所传播[2]。
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能够有效控制带状疹的成活性,疫苗安全性较高,能够预防水痘的再次发生[3]。
文章抽选我院收治的126例儿童,将其根据是否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分组,观察其水痘的发生情况,且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63例儿童视为研究组,男女比例33:30,年龄在1岁-8岁之间,均龄是(5.17±0.25)岁。
将同期未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63例儿童视为参照组,男女比例33:30,年龄在1岁-8岁之间,均龄是(5.23±0.21)岁。
两组基线数据比较无显著差距,可以纳入两组比较观察(p>0.05)。
1.2入选标准①儿童接种前无水痘病史;②儿童30d内未接种过其他疫苗;③儿童且家长自愿参与接种,了解研究内容;④儿童资料完整。
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接种水痘的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接种水痘儿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需要在我中心进行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是否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作为分组依据。
对照组分得接种儿童60例(未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研究组分得接种儿童60例(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
密切观察两组儿童接种后的水痘发生情况,同时还应比较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水痘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P<0.05;60例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儿童中仅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
经对症处理后,儿童预后良好,未出现反复发作、严重并发症、迁延不愈等问题。
结论水痘减毒活疫苗具有较高的水痘预防效果和接种安全性,将其应用于需要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儿童,有助于减少水痘疾病的发生,但为避免不良接种反应的发生,还应加强预测并及时处理。
【关键词】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水痘疾病;不良反应前言水痘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发生率,且集中发生于春季或冬季,并能够借助肢体接触、唾液进行广泛传播。
研究指出,儿童的机体免疫能力相对较差,现已成为了罹患水痘疾病的主要人群[1]。
感染水痘后,绝大部分患儿可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发热、瘙痒、疱疹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引发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反应,甚至还会出现咳血,严重威胁患儿的躯体健康。
研究发现,对适龄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病毒的活性,预防水痘的发生[2]。
文章抽取我中心进行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儿童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分组比较和讨论,重点总结了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接种水痘儿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需要在我中心进行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是否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作为分组依据。
疑似接种疫苗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分析报告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扩大,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现就1例疑似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进行分析。
病历资料患儿,男,10个月龄。
2009年10月26日10:30按正规操作于患儿右手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麻疹风疹二联疫苗。
接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认定的接种点进行,接种人员具备预防接种资质,接种用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注射器均为政府免费调拨,有效期内使用。
患儿于11月8日(接种疫苗后第14天)出现全身皮肤出血点,11月13日全身皮肤出血点渐增多,医院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
患儿起病以来,精神一般,食欲正常,大便黄软,尿色淡黄,尿量正常。
无发热,无咳嗽,无恶心,无呕吐。
查体:体温36.4℃,脉搏130次/分,呼吸30次/分,体重12k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全身皮肤见散在出血点,其它生命体征均正常。
辅助检查:WBC 6.28×109/L,N 23.1%,HB 107g/L,PLT 12×109/L。
患者住院期间抗凝血PLT结果分别为:11月15日PLT 9×109/L,11月17日PLT 20×109/L,11月19日PLT 38×109/L,11月21日PLT 31×109/L,11月23日PLT 26×109/L,11月25日PLT 14×109/L,11月27日PLT 85×109/L,11月29日PLT 144×109/L。
患儿入院后常规护理,头孢硫脒、胸腺肽抗感染,酚磺乙胺、维生素K1、地塞米松磷酸钠支持对症处理,输机采血小板升血小板,骨髓穿刺术确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治疗,经治疗,患儿血小板升至正常,于11月30日出院。
至今未复发。
患儿及家长既往身体健康,无过敏史,患儿按程序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既往接种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关于1例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发生过敏性紫癜反应的调查处理报告发表时间:2015-04-08T15:39:49.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2期供稿作者:李桂芳[导读]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最优手段。
李桂芳(吉林市昌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132002)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最优手段。
本文重点调查处理一例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发生过敏性紫癜反应,病例个案调查相关信息资料均由昌邑区两家子乡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和昌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现将报告呈现如下。
【关键词】接种乙脑减毒疫苗疑似异常反应【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325-02 2011年11月29日昌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昌邑区两家子乡卫生院防保科报告,一名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第二天出现全身发热、注射部位红斑症状,三天后全身出现斑点,疑似接种疫苗后异常反应。
接到报告后,昌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调查此事件,现将调查结果呈现如下文。
一、患儿基本情况女,2006年4月23日出生,居住地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两家子乡李树村一社。
二、就诊与报告情况该儿童入托时,经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该儿童的乙脑疫苗第二剂次漏种。
2011年11月26日当天,家属将孩子带到乡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一剂乙脑减毒活疫苗。
11月27日该儿童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斑症状,11月28日到昌邑区两家子乡卫生院就诊,静点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一周无明显好转,医生建议到市级医院就诊。
12月4号当天在吉林市儿童医院就诊,并在儿科三疗区住院接受治疗。
诊断结果如下:(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过敏性紫癜。
患儿接受治疗之后,一个星期之后即可出院,然而12月12号当天患者却出现了复发的情况,因而继续到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当天即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