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前实效复习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翱翔畸形雕琢B. 潜伏贪婪震慑C. 潜伏贪婪震悚D. 翱翔畸形雕琢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B. 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学习。
C. 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非常明确,但论述不够严密。
D.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B.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领导能力。
C. 他的研究深入浅出,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D. 他的家境贫寒,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 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C. 为了确保考试公平,有关部门对考试试卷进行了严格的保密。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不仅对学生们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老师们也有一定的启示。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让人热血沸腾。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用电。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
答案:流水7. 《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现了()的父子情深。
答案:父子8. 《最后一课》中,作者通过描写法国老师在最后一堂课上给学生上的课,表现了()的爱国情怀。
答案:爱国9. 《祝福》中,作者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故事,揭露了()的社会现实。
答案:封建迷信10.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的社会矛盾。
2023年初中-九年级《语文》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正确答案:A,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B. 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C. 我们老师思维敏捷,当我们有问题问他时,他总是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
D. 都说张家界山水很美,身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
正确答案:A,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莫言在北京举办“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引来热议,有点赞的,也不乏▁▁▁▁▁▁的。
有人说“莫言的字太差,算不上书法家,凭啥办书法展呢?胆真够大”。
倒是身处舆论旋涡的莫言▁▁▁▁▁▁,在微博上发文称,办展是想让大家看到他的字的真实模样,免得为网上流传的“莫言书法”所误。
莫言不把自己的作品展称作书法展,而叫作“墨迹展”,也可见他对书法的敬畏。
这种敬畏来自他从小受到的▁▁▁▁▁▁,以及对书法的热爱。
A. 冷嘲热讽安之若素熏陶B. 指桑骂槐安之若素熏染C. 冷嘲热讽视若无睹熏染D. 指桑骂槐视若无睹熏陶正确答案:A,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一首歌谣,▁▁▁▁▁▁口头唱,▁▁▁▁▁▁▁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
(2)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了。
(3)我们▁▁▁▁▁▁▁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A. 虽然还拓展鉴赏B. 不但还扩大鉴赏C. 虽然但是扩大欣赏D. 不但而且拓展欣赏正确答案:B,5.(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2023--2024学年期末考前质量冲刺卷一、积累与运用。
(45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阅兵式上,我国军队以zhǎn xīn()的miàn mào( )出现在世人面前,他们接受着人民的jiān dū( )和检阅。
看着这样的场景,人们qíng bù zìjīn ( )地zàn yù( )道:“中国再也不是那个需要百姓rěn jī ái è( )的国家了,而变成了让国人都引以为荣的强国。
”2.根据拼音,写出同音字。
(4分)(1)qiào ( )起地( ) (2)qín ( )劳家( ) (3)xī知( ) 爱( ) (4)chéng ( )认( )墙3.选择题。
(填序号)(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榜.文(bǎng)搔.痒(shāo)湛.蓝(zhàn) 黛.玉(dài)B.计策.(cè) 耕耘.(yún) 眺.望(tiào) 难堪.(kān)C.镌.刻(juān)簇.拥(zù) 肉馅.(xiàn) 翎.毛(líng)D.丞.相(chén) 山岳.(yuè) 碣.石(jié) 咆.哮(páo)(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爷爷的书画远近闻名,奶奶调侃他说:“你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B.奶奶在看电视剧时,看到坏人作恶多端,总是会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语文考前密押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风声鹤唳B. 栩栩如生C. 一蹴而就D. 杳无音信答案:C解析:选项C中的“一蹴而就”意为事情可以一下子完成,但通常用于否定句中,表示事情不可能轻易完成。
其他选项均使用正确。
2.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很好。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C.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参加考试。
D. 这个观点虽然正确,但是缺乏说服力。
答案:B解析:选项A中“不仅...而且...”连接的两个分句位置应互换,以符合逻辑顺序。
选项C中“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应改为“由于生病,他没有来参加考试”。
选项D中“虽然...但是...”连接的两个分句表意相反,应改为“这个观点虽然正确,但缺乏说服力”。
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床前明月光,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解析: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与“春风得意”意思相近的成语。
答案:意气风发解析:“春风得意”形容人得意洋洋,心情愉快;“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情绪高昂。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文章中的“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2.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答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的主题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自我提升。
四、作文题目:《我眼中的春天》要求:结合个人经历,描述春天给你的感受和印象。
答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在我眼中,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是和煦的微风,是绽放的花朵,是嫩绿的草地。
每当春天来临,我总会想起小时候在田野里追逐蝴蝶的情景,那时的我无忧无虑,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天也是新学期的开始,它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梦想的起航。
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训练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甲】由于不抢就没有吃的,红军就不得不为了几头牛羊打仗。
毛泽东告诉我,他们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一条人命买头羊”。
他们在藏民地里收割青稞,挖掘甜菜和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够15个人吃”。
他们就是靠这种微不足道的给养过大草地。
毛泽东幽默地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藏民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
”【乙】这是自红军长征以来,中央和军委的领导们第一次在饭馆聚餐。
吃了没多一会儿,毛泽东觉得分成两张桌子不热闹,就喊:“合兵!合兵!”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两张桌子合起来,然后再次举起了酒碗:“为胜利到达陕北苏区干杯!”不喜喝酒的毛泽东有些醉意了。
他把辣子、酱油和醋抹在一块西瓜上,说这是“五味jù全”,然后大口吃起来,还热情地邀请大家也这么吃。
毛泽东一再邀请,张闻天尝了一口,连说:“太辣,太辣。
”毛泽东说:“吃辣子的人最革命嘛。
”晚上,领导们都睡在了一大队的驻地。
半夜时分,毛泽东走出屋子,仰头看天上的星星。
他看见了耿飚之后,说:“有一个大队在这里,敌人不敢来。
”耿飚说:“说是一个大队,实际上只有四个连。
”毛泽东甩着胳膊画了一个大圆圈,说:“不要嫌少,等咱们站稳了脚,会猛烈地扩大,然后,再打出去!”(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挖掘.( )给.养( )五味jù全( )(2)这两段文字都写到了革命领袖毛泽东,请判断哪一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哪一段出自《长征》,并简述理由。
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的是语段;出自《长征》的是语段。
判断理由:二、综合性学习2.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是我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到西汉时二十四节气就已完备了。
随着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了让全体师生对二十四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某学校组织了宣传活动。
语文复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矜持(jīn chí)恣意(zì yì)B. 蹒跚(pán shān)踌躇(chóu chú)剽悍(piāo hàn)C. 桀骜(jié ào)踌躇(chóu chú)缄默(jiān mò)D. 翩跹(piān xiān)峥嵘(zhēng róng)缄默(jiānm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取消了。
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1)“床前明月光,________。
”(李白《静夜思》)(2)“________,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4.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1)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仍然________,继续努力。
(2)在这次比赛中,他________,一举夺冠。
三、阅读理解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略)(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思想?四、作文题6.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二、填空题3. (1)疑是地上霜(2)好雨知时节4. (1)锲而不舍(2)一鸣惊人三、阅读理解题5. (1)文章主要讲述了……(根据文章内容填写)(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四、作文题6. 略(作文题目需要根据具体内容来写,此处无法提供具体答案)【注】本复习题和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教材来制定。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B. 畸形病态C. 色彩斑斓D. 鸡飞蛋打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老师特意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总是很谦虚。
C. 他虽然学习成绩好,但体育成绩却很糟糕。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答案:D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勤奋B. 勤劳C. 劳苦D. 辛勤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小船。
B. 那片叶子像一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C. 这本书的内容犹如一座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D.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震得人心惊胆战。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勇敢让人佩服。
B. 这篇文章的文笔优美。
C. 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他的行为令人气愤。
答案:B二、填空题6.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______的壮丽景色。
答案:范仲淹;洞庭湖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篇,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学习8. 《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描写______,表达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答案:醉翁亭9. 《桃花源记》中,作者通过描写______,展现了理想社会的美好景象。
答案:桃花源10. 《水浒传》中,林冲的绰号是______,他因______而加入梁山泊。
答案: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三、阅读理解题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请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2)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答案:体现了孔子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初三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蹒跚(pán shān)C. 应届(yīng jié)D. 剽悍(piāo hàn)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可谓老当益壮。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可谓老当益壮。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可谓老当益壮。
D.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可谓老当益壮。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我们通过这次活动,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C. 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D. 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D.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____》。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__》。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12.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事件?1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14. 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四、作文题(共30分)15.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正确的是()A. 气喘吁吁吟咏气喘吁吁B. 喜出望外拂袖而去望外喜出C. 眉清目秀呼天抢地眉清目秀D. 惊天动地风驰电掣风驰电击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激动得热泪盈眶。
B.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但还是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C. 他虽然工作很忙,但还是抽出时间参加各种活动。
D. 这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市民们关注的焦点。
3. 下列词语中,与“喜出望外”意思相近的是()A. 欣喜若狂B. 惊喜万分C. 欣喜若狂D. 喜从天降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散文和诗歌。
B. 他很聪明,学习上成绩优异,还擅长体育。
C. 他一放学就回家,每天都很晚睡觉。
D.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激动得热泪盈眶。
5. 下列词语中,与“纷纷扬扬”意思相近的是()A. 沉沉甸甸B. 漫天飞舞C. 风起云涌D. 风和日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他考试成绩优异,是我们班的()生。
(2)这个小镇历史悠久,有很多()的文化遗迹。
(3)她善于沟通,总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是班级的()。
2.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成语是()(1)他()地学习了很长时间,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他()地道歉,使得大家原谅了他。
(3)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个热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学生。
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帮助老师打扫教室,然后认真听讲、做笔记。
课余时间,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他还主动帮助同学解答问题,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
问题:1. 小明有哪些优点?2. 你认为小明为什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3. 从小明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四、作文(40分)题目:我的理想要求: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高考语文复习冲刺练习题附答案高考语文复习冲刺练习题: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军人必须以________的紧迫感去练兵习武,否则,打赢未来战争就是一句空话。
②面对网络购物快速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转型________。
③在用水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却在急剧减少,水资源危机________。
A.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时不我待B.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睫C.刻不容缓时不我待迫在眉睫D.时不我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解析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1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患病率会增长50%,这一疾病将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
B.队员们从网上查询得知,巴黎有20个区,每个区都有10至20座露天雕塑,全城共有数百座,它们散乱地分布于街头巷尾。
C.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往往被视作思想净土、道德高地,它承载着教学、育人的重大责任,它对人们充满了深切期待。
D.如果说官员自我身份的定位、认同是一种“内在”的转换,那么一年多来的反腐工作和作风建设,则正在不断地在“外在”的方面塑造官员群体。
解析A项,成分赘余,应将“来自”删除。
C项,不合逻辑,应将“它对人们”改为“人们对它”。
D项,成分残缺,应在“官员群体”后加上宾语中心语“形象”。
答案B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
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解析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而比较几个选项,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
语文复习题大全及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 请解释以下词语的含义:- 饕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怪兽,常用来形容贪婪的人。
-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2. 请指出下列成语中使用不当的例子,并给出正确的成语:-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不轻举妄动。
(正确成语:谨小慎微)-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老当益壮。
(正确成语:老而弥坚)3. 请根据所给句子,判断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因为问号用在了疑问句的末尾。
二、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请问:1.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答案:朱自清。
2. 文章中“盼望着,盼望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热切期盼和喜悦。
3. 文章中描述春天的景象,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使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古文翻译题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三个人一起行走的时候,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应该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要改正。
四、作文题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四季》提示:描述四季各自的特点,表达你对四季变化的感受和思考。
作文要求:1. 紧扣主题,不得跑题。
2.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3. 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作文示例:(此处省略800字作文内容)五、答案解析1. 基础知识题答案:- 饕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怪兽,常用来形容贪婪的人。
-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2. 成语使用答案:-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不轻举妄动。
(正确成语:谨小慎微)-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老当益壮。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01:字音(解析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涨.潮(zhǎng)酝踉.(niàng)B.黄晕.(yùn)混.杂(hǔn)斗笠.(lì)C.支撑.(chēng)薄.烟(bó)笼.罩(lǒng)D.嘹.亮(liáo)蓑.衣(suō)应和.(hé)【答案】C【解析】A.酝踉.(niàng)——酝酿;B.混.杂(hǔn)——hùn;D.应和.(hé)——hè;故选C。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髻.(jì)响.晴(xiǎng)看.护(kàn)B.伦敦.(dūn)着.落(zháo)镶.边(xiāng)C.狭窄.(zhǎi)贮.蓄(chǔ)暖和.(huo)D.水藻.(zǎo)害羞.(xiū)更.换(gēng)【答案】D【解析】A.看.护(kàn)——kān;B.着.落(zháo)——zhuó;C.贮.蓄(chǔ)——zhù;故选D。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苞.(bāo)静谧.(mi)咄.咄逼人(duó)B.粗犷.(kuàng)高邈.(miǎo)瓢泼.大雨(pō)C.屋檐.(yán)聚.集(jù)莅.临人间(wèi)D.凄.冷(qī)菜畦.(qí)争先恐.后(kǒng)【答案】D【解析】A.咄咄.逼人(duó)——duō;B.粗犷.(kuàng)——guǎng;C.莅.临人间(wèi)——lì;故选D。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jí)水何澹澹..(dàn)B.幸甚至哉.(zāi)山岛竦峙..(sǒng chì)C.洪波涌.起(yǒng)子规啼.(tí)D.风正一帆悬.(xián)秋风萧瑟..(xiāo sè)【答案】C【解析】A.碣jié ;B.峙zhì ;D.悬xuán;故选C。
初三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笔耕不辍一愁莫展B. 涣散拈轻怕重栩栩如生C. 蹉跎一诺千金一视同仁D. 逶迤心旷神怡千锤百练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开展“阅读经典”活动。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因为水资源是有限的。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高尚,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刚刚出笼的小鸟,欢快地在操场上奔跑。
B. 那座山像一堵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
C. 他的声音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破了宁静的夜空。
D.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
4.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B.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做事却老气横秋。
C.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真是“一鸣惊人”。
D. 他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气馁,反而“再接再厉”。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你来吗?”B. “你来吗,”他问,“你来吗?”C. “你来吗?”他问,“你来吗。
”D. “你来吗。
”他问,“你来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__。
”是《论语》中孔子对学习态度的表述,强调了学习要持之以恒。
7.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责任感。
8. “______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的表达。
9. “_________,_________。
”是《滕王阁序》中王勃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0. “_________,_________。
”是《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从下周一开始实行新的教学计划。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跑得最快,是整个队伍的骄傲。
C. 她不仅学习好,而且唱歌跳舞都很棒。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答案:A3.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B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B. 鹏程万里C. 赴汤蹈火D. 落英缤纷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男孩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B. 她的头发乌黑亮丽,像瀑布一样垂下来。
C. 这本书的内容深奥难懂,需要反复阅读。
D. 他的话语简短有力,直击人心。
答案:A二、填空题6. 《背影》中,作者回忆了与父亲相处的哪些场景?()答案:月台送别、车站告别、家中的生活片段7.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哪些建议?()答案:广开言路、严明法度、赏罚分明、加强边防8. 《论语》中,孔子主张的“仁”是什么意思?()答案:仁爱、仁心、仁德9. 《孟子》中,孟子提出了哪两个著名的观点?()答案:性善论、天命论10. 《庄子》中,庄子通过哪些寓言故事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答案: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三、简答题11. 请简要分析《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答案:父亲慈爱、坚强、勤劳,默默承受生活的压力,关爱儿子,但又不善于表达。
语文考试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峥嵘(zhēng róng)蹉跎(cuō tuó)踌躇(chóu chú)B. 徜徉(cháng yáng)踟蹰(chí chú)饕餮(tāo tiè)C. 翩跹(piān xiān)潺潺(chán chán)蒹葭(jiānjiā)D. 缱绻(qiǎn quǎn)咫尺(zhǐ chǐ)旖旎(yǐ nǐ)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这次事件,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三遍还觉得不够。
D. 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延误了,这让我非常焦虑。
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 “床前明月光,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2.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后半部分。
- “前人栽树,________。
”答案:后人乘凉- “________,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答案:一波才动万波随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省略)1. 文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答案:文中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勇敢面对和积极解决问题的品质。
2. 文中“她”是如何帮助“他”克服困难的?答案:文中的“她”通过鼓励、支持和提供实际帮助的方式帮助“他”克服了困难。
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内容省略)结尾:通过本次语文考试复习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考试不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更是一次自我提升和成长的机会。
祝愿每位同学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期末复习备考训练题语文六年级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期末复习至关重要,一套全面、系统且有针对性的备考训练题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以下是为六年级同学精心准备的期末复习备考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yōu yǎ ()kū wěi ()jīng yíng () duàn liàn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附和(hé hè)薄弱(bó báo)养尊处优(chǔ chù)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专心()志无()无故惊心动()语重心()4、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为陈述句)(2)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为转述句)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匆匆》(节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一去不复返”?(二)课外阅读《父亲的难题》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
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常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
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明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
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
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初三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迥异(jiǒng)恣意(zì)蹒跚(pán)B. 翩跹(xiān)缱绻(quǎn)旖旎(yǐ)C. 踌躇(chóu)蹉跎(cuō)蹉跎(cuō)D. 逶迤(wēi)氤氲(yūn)踽踽独行(j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D.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交流。
B. 他总是喜欢独往独来,不和同学们交流。
C.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来往。
D. 他总是喜欢独往独来,不和同学们来往。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交流。
(独来独往:形容一个人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B. 他总是喜欢独往独来,不和同学们交流。
(独往独来:形容一个人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C.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来往。
(独来独往:形容一个人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D. 他总是喜欢独往独来,不和同学们来往。
(独往独来:形容一个人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是()A.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交流。
(独来独往:形容一个人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B. 他总是喜欢独往独来,不和同学们交流。
(独往独来:形容一个人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C.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来往。
(独来独往:形容一个人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D. 他总是喜欢独往独来,不和同学们来往。
(独往独来:形容一个人行为独立,不依赖他人)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交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完全相同的是()A. 惊恐惊慌B. 轻蔑轻视C. 摧毁摧残D. 跃然跃然纸上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们的友谊像金子一样珍贵。
B.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让人看不惯。
C. 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D. 他在比赛中大显身手,一鸣惊人。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是()A.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宛如无数只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B. 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仿佛一打开就能看到无穷的宝藏。
C. 那个运动员像猎豹一样矫健,让人叹为观止。
D. 他们的歌声像春风一样温暖,让人陶醉。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长得 tall and handsome,是一个出色的运动员。
B. 我们要去公园玩,然后再去书店看书。
C. 你看,那边的风景多么美丽啊!D. 这道题的答案是 12345。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不相同的是()A. 美丽美满B. 诚实诚恳C. 精美精湛D. 优秀优异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揭示了()。
答案:安徒生,社会的不公2. 《庐山谣》的作者是(),这首诗描绘了()的壮丽景色。
答案:李白,庐山3. 《背影》的作者是(),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
答案:朱自清,对父亲的怀念4.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这篇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
答案:朱自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 《春》的作者是(),这篇文章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
答案: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如梦人生如梦,犹如一场大梦。
在这场梦中,我们经历了喜怒哀乐,尝尽了人间百味。
然而,梦终究是梦,终究会醒来。
语文考前实效复习习题
《马说》
解释加点字词
虽.有千里之能:即使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且.欲与常马等不可的:尚且
执策.而临.之:马鞭到……跟前策.之不以其道.:驱使方法
食之不能尽.其才:竭尽
翻译下列句子: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课文理解:
1.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昏庸封建统治者。
2.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和愤恨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统治者的嘲讽和鞭挞。
3.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只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本文每个自然段都以“也”字结尾,请写出每个“也”字所包含的感情。
不以千里称也:表达了痛惜之情
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千里马被埋没的不平之意和愤恨之情。
其真不知马也: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统治者的嘲讽之情。
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尚未被发现,你应该怎么做?
毛遂自荐
努力完善自己
要有平和的心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6.你认为成为千里马的条件有哪些?
自身的能力、机遇和识别人才的人。
二、古诗词共十七首
《春望》《泊秦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零丁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己亥杂诗》
《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雁门太守行》《别云间》
《闻雁》《池鹤》《迎燕》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三、文言文复习:
《马说》
《晏子使楚》
《陋室铭》
《小石潭记》《治水必躬亲》《记承天寺夜游》《人琴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