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 格式:pdf
- 大小:618.77 KB
- 文档页数:2
尿道综合征不容忽视
……
尿道综合征为成年女性常见病。
患此症后病人常感耻骨后、下腹部坠胀隐痛不舒服。
尿后无轻松感。
有的一个晚上能解十余次。
病人心理负担重,怕解小便而不敢饮水,使小便浓缩加重刺激症状。
有的甚至出现尿失禁,听到滴水声就有尿滴出。
有时排尿感觉尿道发烫或尿后疼痛,俗称终末尿痛。
一般不发热。
有的病人表现尿频、尿急、尿意不尽,无尿痛,小便检查也无异常改变。
B超、静脉尿路造影也无明显异常发现。
这些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炎症引起膀胱颈、三角区、尿道粘膜充血水肿,粘膜神经末梢呈敏感状态,刺激阈降低,膀胱壁顺应性降低。
骨盆底、后尿道痉挛性收缩时出现尿痛。
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多由尿道外口侵入或附近组织感染直接
蔓延。
先为下尿路感染,治疗不及时才逐渐向上发展。
因此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时,就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治疗。
这种病症来得快,若治疗措施得当,消退得也快。
如处理不当,感染范围向上发展,形成肾盂肾炎,病人出现腰痛、胃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转为慢性,反复发作,损害肾脏功能。
同时也不能自以为是尿道综合征而不引起重视。
现在结核病已抬头,泌尿结核时有发生,有了尿路结核,尿道狭
窄,充溢性尿失禁,也表现尿频、尿急、尿痛,若耽误治疗,其后果就不一般了。
对于单纯由于膀胱功能不稳定而出现的尿频、尿急症状,小便检查无异常时,服用一些药物就可以了。
女性泌尿系疾病有哪些类型?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因私处结构特殊,更容易患上泌尿系统疾病。
女性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有女性尿道综合症、膀胱过度活跃、压力性尿失禁、泌尿系感染、尿道肉阜、膀胱或尿道阴道瘘几大类。
不同类型的泌尿系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女性泌尿系疾病的几种类型。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指膀胱和尿道刺激症状,但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
该病的发生与婚姻不美满、生育、妇科疾病或妇科手术等有关。
情绪抑郁紧张、焦虑或神经衰弱,离异、家庭不和睦及性生活不协调的女性发生率偏高。
★膀胱过度活跃其特点是尿频,夜尿增多,有时伴随发生尿急和尿失禁。
其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与膀胱肌肉神经调节功能障碍有关,部分病人可能是慢性膀胱炎症引起的后遗症。
目前治疗药物有盐酸托特罗定(舍尼亭)。
★压力性尿失禁是我国劳动妇女易患的一大类病种。
原因与多次分娩,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等引起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有关。
目前已经有许多微创手术可以很好地治愈该病。
★泌尿系感染是最常见的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在青春期主要与性接触有关,中年女性主要与劳累和经期感染有关,而在老年女性则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尿路上皮修复与抗感染能力下降有关。
除了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外,绝经期的女性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低剂量的雌激素。
★尿道肉阜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与长期炎性刺激和绝经后女性尿路上皮组织修复能力低下有关,少部分患者可以转为恶性尿路肿瘤。
★膀胱或尿道阴道瘘该病的发生多数与不正确的分娩方式有关,患者十分痛苦,长期尿液不自主自阴道流出,往往严重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经常导致家庭关系破裂,是危害广大劳动妇女的隐形恶魔。
尿路综合症的名词解释尿路综合症是一种泛指尿液从肾脏经过尿路排出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尿路综合症可以包括多种病理性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结石、膀胱肿瘤等,也可以包括非病理性因素,如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一、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尿路综合症中最常见的病理性疾病之一。
它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等。
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导致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尿路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抗生素,并饮水充足以促进尿液排出。
二、肾结石肾结石是另一种常见的尿路综合症。
它是由尿中的某些物质沉积而形成的硬块。
肾结石可以引起背部疼痛、尿血、尿频、尿急等症状。
小的结石可能在尿液中自行排出,而大的结石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移除。
三、膀胱肿瘤膀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尿路综合症,尤其在中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膀胱肿瘤通常由于长期吸烟、饮酒、慢性膀胱炎等因素引起。
膀胱肿瘤的常见症状包括血尿、尿频、尿急等。
膀胱肿瘤的治疗一般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具体方法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而定。
四、遗传、代谢性疾病除了以上病理性因素外,尿路综合症还可能与遗传和代谢性疾病有关。
例如,肾脏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可导致尿路梗阻、尿频、尿急等症状。
代谢性疾病如痛风也可能导致尿路综合症的发生。
尿路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因具体情况而异。
在明确病因后,医生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制定治疗计划。
例如,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来杀灭细菌感染。
对于肾结石患者,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总之,尽管尿路综合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但经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有望获得缓解甚至根治。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尿路综合症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定时排尿、适量运动等,有助于减少尿路感染和结石的风险。
此外,适量饮食、戒烟限酒也是预防尿路综合症的有效措施。
尿路综合症作为一类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怎么回事作者:韩咏霞来源:《家庭医学》2014年第06期精神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单纯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女性尿道综合征是一种具有下尿路刺激症状,但无器质性改变的膀胱-尿道功能性异常症候群;而从生理-心理角度看,女性尿道综合征则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
虽然16~70岁的女性均可罹患此病,但以中年妇女最为多见。
多数患者性格内向,遇事容易紧张,时常感到烦躁不安、恐惧、焦虑和忧郁。
国内一份临床资料表明,在103例确诊的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中,内向性格者89例,占患者总数的86%;由于家庭不和、离异和受到精神刺激而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或加重者101例,占患者总数的98%。
这说明在女性尿道综合征的发病中,精神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类型各有特征由于膀胱-尿道的始动因素不同,女性尿道综合征可分为4种类型。
1.膀胱内压型: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女性尿道综合征的2/3。
主要是由于膀胱平滑肌张力增高,膀胱内压加大,刺激膀胱内压感受器而使排尿反射提前出现。
此时,无论膀胱内的尿量多少,都会引起急迫性的尿频、尿急现象,甚至来不及入厕就尿失禁。
但每次排出的尿量通常很少,多者不超过50毫升。
2.尿道压增高型:居于第二位,约占女性尿道综合征的20%。
其发生与膀胱逼尿肌功能亢进和尿道外括约肌异常收缩有关。
患者一方面出现尿频、尿急,但同时又感到排尿困难,蹲下后解不出尿来,或只有很少几滴。
3.膀胱无力型:比较少见,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是由于精神紧张刺激尿道外括约肌,引起尿道痉挛,反射性引起尿急、尿频感,但入厕后却排不出尿。
4.尿道压力下降型:极为少见,且很少单独存在,发生原因也不是很清楚。
估计是在膀胱平滑肌张力增高的基础上合并不稳定膀胱。
患者除了尿频、尿急外,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听到流水声就想小便。
在多数情况下,这几种类型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交替出现或合并存在,但始终以第一种类型为基本类型。
综合防治要有耐心女性尿道综合征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任何单一疗法的效果都很有限,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尿道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5年第8期
山西晋城读者刘某来信说:我妻子尿频、尿急,最初以为是尿路感染,但服用氟哌酸、黄连素等抗感染药物无效.后去医院检查并未发现有感染迹象,医生诊断为尿道综合征,我和妻子并不清楚尿道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能否告知?
答刘某读者:
尿道综合征是常见于中年女性的一组症候群,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尿路损伤、精神刺激或过敏有关,也可能与逼尿肌和括约肌间的共济失调有关。
无论是哪种因素所致,患者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类似尿路感染,但缺乏尿路感染的脓性尿和真性细菌尿改变。
尿道综合征可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类。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以中年妇女多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发作时呈现尿频、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症状,多次检查均无白细胞尿和真性细菌尿。
仔细问诊可发现患者多伴有焦虑、紧张、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
所以,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有限,尤其是服用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
但通过积极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合理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可使症状得到缓解。
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多见于青年妇女,常有不洁性交史。
一般是由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系女性性病表现之一。
患者出现白细胞尿,但无真性细菌尿,可在尿液中检出衣原体或支原体。
感染性尿路综合征需要夫妇双方同治,常用治疗药物为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及二甲胺四环素等,疗程要足,不可因症状稍有缓解便停药或减量,并在治愈后杜绝任何不洁性行为。
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副主任医师韩咏霞。
尿道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体会:附15例报告
云曼丽;陈裕盛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04)001
【摘要】尿道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体会——附15例报告云曼丽陈裕盛(海南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科)海口5703111980年~1996年17年间,在本院入院时拟诊尿路感染住院病人549例,经过各种尿液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尿道综合征15例。
本文对尿路感染中诊断值得注意的问...
【总页数】2页(P23,30)
【作者】云曼丽;陈裕盛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科;海南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6
【相关文献】
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附7例报告) [J], 李卫军;国士刚;李国明;司海波
2.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意义(附72例报告) [J], 巫建彪;张利民;程勇
3.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诊断及治疗体会(附4例报告) [J], 张玮曾;王玉栋;董居明
4.两性畸形患者的诊断治疗体会(附45例报告) [J], 李家兴;殷波
5.成人睾丸内胚窦瘤诊断和治疗体会(附5例报告) [J], 陈韵;高佃军;柳港;祝增军;张旋;张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坦索罗辛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摘要】目的探讨坦索罗辛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FUS) 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 年2 月-2010 年3 月门诊68 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应用坦索罗辛治疗60 天。
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尿路刺激征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自由尿流率的主要参数:最大尿流率(MFR)、排尿量(VV)、平均尿流率(AFR) 的改变来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治愈62 例,症状改善4 例, 无效,2 例。
治愈率91.18%, 好转率5.9%, 无效2.92%。
结论坦索罗辛对女性尿道综合症有理想的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女性尿道综合征坦索罗辛疗效女性尿道综合征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在临床上很常见,是许多疾病所共同存在的症候群。
女性尿道综合征多见于年轻女性,也见于中年女性或者绝经期女性,此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1]。
半个世纪以前,医学上除了有明确的尿路感染之外,所有只要女性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性交痛,会阴部,耻骨上区和下腹部的疼痛的均被称为女性尿道综合征,发病率接近50% [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许多病因不明的女性患者找到了病因并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治疗。
为了探讨坦索罗辛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FUS) 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笔者通过对本院2008 年2 月-2010年3 月门诊68 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应用坦索罗辛治疗,获得了理想的疗效,具体汇报乳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 年2 月-2010 年3 月门诊68 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年龄17~ 75 岁。
病程5 个月~24 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尿道综合症症状,所有病人的均尿常规正常, 尿培养阴性,膀胱镜检查膀胱及尿道无器质改变,尿流率检查可发现多数患者每次最大尿流率(MFR) 小于16ml/ 秒, 排尿量减少小于200m,l 平均尿流率(AFR) 小于10ml / 秒, 排尿时间多数病人不固定, 在10 ~ 40 秒之间。
年轻女性排尿困难的最常见病因:Fowler’s综合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徐丁什么是Fowler’s综合征?Fowler’s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在1985年被首次描述,是引起年轻女性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的最常见原因。
正常女性在排尿时,尿道括约肌首先放松,随后膀胱收缩,协调地完成整个排尿过程。
但是Fowler’s综合征患者在排尿时,尿道括约肌却无法放松,导致无法正常排尿,然而这些患者却并没有相关神经系统的异常。
值得一提的是,多达50%的Fowler’s综合征患者合并有多囊卵巢综合症。
Fowler’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0-30岁的年轻女性是Fowler’s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典型的Fowler’s综合征患者的膀胱充盈后没有正常的尿急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小腹疼痛或不适感。
患者每天排尿次数不多,每次的排尿量较大,但排尿却很费力,尿流是间断不连续的,严重时甚至无法排尿,引起尿潴留。
Fowler’s综合征可能是原发的,也可在妇科或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或者是产后出现的。
通常,Fowler’s综合征患者是因为急性尿潴留伴小腹疼痛前往医院就诊的。
插入尿管后,往往可以引流出1000毫升以上的尿液,同时患者的小腹不适也会明显好转。
Fowler’s综合征也可发生于手术当天的晚上,表现为无法排尿伴小腹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Fowler’s综合征患者并没有典型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症状,患者可能是因为反复的下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道烧灼样痛,或者是肾盂肾炎所引起的腰背痛来院就诊的。
这些患者很容易漏诊,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诊断Fowler’s综合征?对于以排尿困难或者尿潴留来就诊的年轻女性,需要高度怀疑Fowler’s综合征的可能,可以通过B超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来明确。
B超的残余尿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手段,Fowler’s综合征患者排尿后可发现有较多的残余尿。
经阴道超声测量括约肌体积可发现Fowler’s综合征患者括约肌体积异常增大,但这项检查只在少数医院开展。
尿道综合征(尿道综合症,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症状性无菌尿)【病因】1923年Stevens首先描述,但迄今其病因尚未能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道口组织的病理改变均为慢性炎症反应。
多数患者尿培养可能阳性,46%为大肠埃希菌,18%为衣原体,厌氧菌培养可增加阳性发现,32%患者病因不确切。
②尿道梗阻:如膀胱颈梗阻、尿道远端周围组织纤维化或括约肌痉挛导致远端尿道缩窄。
③尿道外口解剖异常,如尿道处女膜融合、处女膜伞、小阴唇融合等。
有报道,尿道外口至阴道口距离与尿道综合征关系密切,间距越近患病率越高,间距在3mm以下者患病率达72.15%。
④神经功能异常,损伤、感染、X线照射等引起尿道内纤维组织增生,使神经发生异常反射。
⑤心理因素。
如紧张焦虑、多疑及内向等心理状态是尿道综合征的易感因素。
⑥其他,如免疫因素、雌激素水平下降、镁离子缺乏、医源性因素等。
在中医,认为它亦属淋证范畴,其病机重点在于: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肝血不足,心神不宁;气阴两虚;并同时兼有下焦湿热郁阻。
(1)肝气郁结:以小腹拘急、小便不适、尿频、胸胁胀满、情绪低落、精神抑郁、脉弦为主症。
(2)心神不宁:以心烦、失眠、尿频、口干、脉细数为主症。
(3)阴虚兼湿热:以手足心热、口干渴、烦躁或盗汗、舌红为主症。
(4)气阴两虚:多见于体弱或日久耗气伤阴者。
【症状】1.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部分病人伴尿道烧灼感及排尿困难症状。
同时,可出现耻骨上膀胱区痛、腰痛和性交痛等。
2.体格检查于尿道外口处可见黏膜水肿、尿道分泌物,有时还可见尿道肉阜、尿道处女膜融合和处女膜伞等。
尿道、膀胱颈部有压痛且伴尿道硬结。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在排除其他可以引起尿路刺激症状的疾病后才能确诊定为尿道综合征。
【饮食保健】尿道综合征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1.玉米粥原料:玉米渣?或面?50克,盐少许。
制法用法:玉米渣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加盐少许即成。
女人尿急尿频尿痛是怎么回事在女性朋友们生活中,泌尿系统疾病是容易出现的,这主要是由于女性朋友们的生理结构导致的。
一旦尿急尿频尿痛这种现象的出现以后,但是有不少人都担心这种现象是出现男性朋友身上的。
女性朋友们也是会出现这种现象的。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下这一现象,我们就要了解一下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一)非特异性感染1.尿道炎(1)非特异性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
(2)急性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尿道口红肿、触痛,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脓尿、菌尿。
(3)根据症状、体征、尿常规、分泌物涂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膀胱炎(1)主要以大肠杆菌感染为主,多在性生活后发病。
(2)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显著,但全身症状轻微,膀胱三角区炎症时可出现肉眼血尿,有耻骨上及腰背部不适感。
检查时下腹膀胱区有压痛。
(3)尿常规检查发现脓尿、菌尿,但肾功能正常。
(二)性传播疾病1.淋菌性尿道炎(1)女性淋病首先侵犯宫颈黏膜,然后上行播散,亦可侵犯屎道膀胱黏膜而出现尿路症状,潜伏期2—5 d。
(2)急性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脓性分泌物,严重时累及整个泌尿生殖系统,并伴发急性盆腔炎。
(3)诊断主要依据涂片找到细胞内淋病双球菌。
2.非淋菌性尿道炎(1)由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引起,潜伏期较长,平均2周。
(2)临床症状较淋病轻,可出现排尿不适、排尿疼痛、轻微尿频,尿道脓性分泌物少,易被忽略。
(3)分泌物涂片作荧光免疫检查或病原体培养可确诊。
(三)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病变1.尿道脱垂(1)尿道黏膜局部脱出,呈息肉状,全部脱出则呈环状,表面有皱襞,局部可继发感染,加重尿蹄症状。
(2)与产伤、衰老、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2.尿道肉阜(1)尿道外口黏膜处有鲜红色0.5~1.0cm直径大小的赘生物,表面光滑,鲜红色,有蒂或无蒂,排尿时有疼痛不适。
(2)常与雌激素低下、慢性刺激、炎症或损伤有关。
3.老年性膀胱尿道炎(1)绝经后妇女雌激素过低,膀胱及尿道黏膜菲薄,出现尿频、尿急症状。
四十一、尿道综合征护理常规尿道综合征又可称为“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是一种以中青年女性最为多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排尿不适、尿痛等为主,可伴有少腹疼痛、腰膝酸软、性交困难等表现,在以膀胱刺激症状就诊的女性患者中,约有40%~50%可诊断为尿道综合征。
一、【观察要点】1.尿频尿急尿痛2.会阴不适二、【护理措施】保守治疗:1.消除不良因素,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mI以上,稀释尿液,减轻刺激。
2.消除诱因,如停服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
合并糖尿病时要同时予以治疗。
3.药物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缓解尿路刺激症状。
使用坦索罗辛,硝苯吡啶,尼尔雌醇,托特罗定等。
4.饮食指导:指导合理的膳食结构,以清淡、低脂、低糖、优质高蛋白、高纤维饮食为主,营养丰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海鲜、腥膻类食物,每日适量饮水,保持大便的通畅。
5.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尿道清洁卫生,适当运动,保证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等。
6.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出现抑郁情绪,长时间尿道刺激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出现继发性情绪障碍,而不良情绪本身又使患者对躯体不适更为敏感。
加强心理支持,让患者了解到躯体不适与疾病、情绪的关系,给予必要的行为指导,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必要时可考虑予以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多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健康教育】1.尿道综合征病人仍予以心理调节、放松疗法、行为纠正、药物治疗为主要内容治疗。
2.指导性生活卫生知识,穿清洁柔软的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棉质内裤,患者的内裤等衣物要隔离洗涤,用开水烫,以免传播。
4.忌辛辣食品、忌海鲜发物、忌甜腻食物、忌烟酒,增强体质。
5.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
6.经常做膀胱功能训练,增强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1.吕共生.托特罗定联合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5):583-584.2.林春梅.女性尿道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95-97.3.姚旭英,杨威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4):135,138.。
膀胱炎与尿道综合征怎么区别?*导读:膀胱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顽固性和迁延性,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慢、尿痛、血尿、脓尿、腰腹酸痛等。
中医多将之归为“热淋下焦湿热证”。
膀胱炎时膀胱三角区和膀胱内粘膜充血、水肿,局部僵硬,易发生功能障碍,造成尿液反流。
如长时间存在尿液反流现象,则会引起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与肾脏损害。
这些症状可见于西医很多疾病中,如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也可出现于尿道综合征中。
如何区别呢?……膀胱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顽固性和迁延性,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慢、尿痛、血尿、脓尿、腰腹酸痛等。
中医多将之归为“热淋下焦湿热证”。
膀胱炎时膀胱三角区和膀胱内粘膜充血、水肿,局部僵硬,易发生功能障碍,造成尿液反流。
如长时间存在尿液反流现象,则会引起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与肾脏损害。
这些症状可见于西医很多疾病中,如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也可出现于尿道综合征中。
如何区别呢?尿道综合征,又名无菌性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
这类病人有尿急、尿频、尿痛,而无全身感染症状,反复做尿培养无细菌生长。
有人报道了一组女士病例,这些病人持续地或者间歇地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但是尿培养数次均无细菌生长,可诊为尿道综合征。
尿道综合征的病因目前还没有明了,也许和化纤内/裤、避孕器具或者避孕外用药物的过敏、妇科慢性炎症、过度剧烈的性生活、慢性结肠炎、尿道腺体慢性炎症、膀胱外括约肌痉挛等有一定的关系。
该病特点为膀胱与尿道粘膜没有显著的炎症,有无菌性尿频和排尿困难,病因不明确。
如果您常年有尿急、尿痛、尿频的临床症状,建议您到正规的医院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膀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