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 格式:ppt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八讲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一、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4个词语。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三、了解田家四季农事重点,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知识梳理一、会认字蝴字义:【蝴蝶】昆虫名。
静止时翅膀竖立在背部,喜在花间,草地飞行,吸食花蜜。
幼虫多对作物有害。
组词:蝴蝶巧记:“胡”家有“虫”。
蝶字义:蝴蝶,昆虫名组词:蝴蝶巧记:“世”下有“木”头,旁边飞一“虫”。
麦字义:谷类作物,分大麦、小麦、燕麦等多种,籽实磨面供食用。
组词:小麦麦子巧记:青上半(),冬上半(夊)苗字义:指幼小的植株。
组词:树苗禾苗巧记:“田”上长草(艹)。
桑字义:落叶乔木,叶卵形,花黄绿色。
组词:桑树桑叶巧记:“又”加“双”,摞“木”上。
场字义: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
组词:打场场院巧记:地头()扬手去()。
谷字义: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组词:谷子五谷丰登巧记:“八”“人”一张“口”,秋后粮食有。
粒字义:量词,多用于粒状的东西。
组词:豆粒米粒巧记:“立”方“米”。
虽字义:虽然组词:虽说虽然巧记:“虫”子有“口”头上长。
了字义:完了,结束。
组词:了解知了巧记:横钩(乛)弯钩(亅)上下连。
二、会认字季字义:三月为一季引:一段时间。
组词:季(季节)(季风)(四季)(秋季)(季孙之忧)辨字:李(李子)(李家)(行李)(桃李)(张冠李戴)造句:秋季的景色真迷人哪!运用: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书写:“禾”字稍窄,“子”稍宽。
“禾”居上半格,竖在竖中线上;“子”居下半格,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末笔横最长。
吹字义:①类似吹的动作②合拢嘴唇用力出气。
组词:吹(吹气)(吹风)(吹号)(鼓吹)(风吹雨打)辨字:次(次要)(次日)(名次)(车次)(层次分明)造句:微风吹拂着波光粼粼的水面。
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书写:“口”小“欠”大。
“欠”第三笔撇从田字格中心起笔,撇向“口”下方。
老师姓名费飞学生姓名教材版本浙教版学科名称科学年级上课时间课题名称第八讲光的折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知识要点】一、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二、光的折射规律:三、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图(1)所示,水面上的人看水中的物,所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图(2)所示,水下的人看水上的物,所看到的是变高的虚像.【课外小知识】海市蜃楼:试想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炎热夏天,你坐在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里.前方的路面看上去好像有水坑。
然而,当你到达那儿时,发现路面完全是干的.这是为什么呢?是你到达之前水坑消失了吗?不是,路面原来就是干的.你看到的是出现在公路上的海市蜃楼的景象.图中示意了海市蜃楼的形成过程,高处空气的温度比近地面处的空气温度要低,因此上层空气的密度较大.这时,光向下向远处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弯曲.在地面附近,由于空气温度一样,光线几科平行于地面,但是光线向上传播又发生了弯曲.当光线因折射而弯曲后,你的直觉却仍然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认为到达眼睛的光线来自类似水面的反射,而感觉前面好像有个水坑.【典型例题】例1.下列观察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夜空中星星“眨”着眼睛B、池水中映着一轮明月C、海市蜃楼D、池水变浅例2.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例3.将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杯子里,如图所示,从上面往下看会发现筷子变弯,这就是由于光的现象引起的.例4.在图中,AO是光线;OB是光线,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例5.如图所示,光射到平行玻璃板上,正确的光路图是()例6.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A 、逐渐减小B 、不变C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 、逐渐增大,可能会大于入射角例7.从点光源S 发出四条光线,从空气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在图中所画的光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只有SA 和SB B 、只有SB 和SCC 、只有SA 和SCD 、只有SC 和SD例8.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45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A 、等于︒90B 、小于︒90C 、大于︒90D 、︒180【经典练习】1.以下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①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②海市蜃楼的现象③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的影子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A 、①③B 、①④C 、①②D 、②④2.看圆形金鱼缸中的金鱼会比实际的大,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A 、折射B 、反射C 、漫反射D 、以上都不正确3.站在岸上看池塘会感觉到( )A 、比实际的浅B 、比实际的深C 、一样深D 、无法判断4.潜水员在水底看岸上的烟囱会( ) A 、比实际的高一点 B 、比实际的低一点C 、与实际的一样高D 、向右倾斜一点5.将一枚硬币放在杯底,倒入水后,硬币的位置看起来将( )A 、升高了B 、降低了C 、不变D 、左移了6.哪幅图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视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B、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8.如图所示人看到水中的游鱼,有几条可供选择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A、PAOB、PBOC、PCOD、PDO9.一束光线穿过三棱镜后的折射光路如下图中的哪一幅()10.把筷子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方看筷子,如图所示,正确的是()11.图中是一束光在空气和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OA、OB、OC表示光线.那么,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入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空气在界面的边.(填“上”、“下”、“左”或“右”)12.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点A,水中有一点B,现要求用一激光束由A点射出之后经过界面进入水中后经过B点,则激光束应对准C点的(填“左边”、“右边”或“正方”)照射.在图中画出大致的光路.13.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小试锋芒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里时,折射角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于入射角.若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沿着法线方向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是,折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3.如图所示分别是由光的反射或折射形成的现象,请你在其下方写出对应的现象.4.古诗中“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现象;“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现象.5.“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的美景奇观,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鸟”是光的形成的像.6.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A、逐渐减小B、不变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7.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汽车观后镜中可看见路上的行人B、小孔成像C、站在河水中的人“腿变短了”D、日食的形成8.光从水里斜射到空气中时,则()A、只发生折射且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且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且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只发生折射且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9.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A、变高了的树的虚像B、变高了的树的实像C、变低了的树的虚像D、变低了的树的实像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和立竿见影B、坐在电影院的任一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C、人看到溪水里的石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浅一些D、清澈的池塘映出岸边景物美丽的倒影11.图中关于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表示正确的是()12.如图所示,当玻璃杯中没有水时,在A处发出一束光,在杯壁处形成一光斑.在不考虑杯壁对光的反射的条件下,当往杯中加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面至CD时,光斑仍在B处B、当水面到EF时,光斑仍在B处C、当水面至CD时,光斑移至B的上方D、当水面到EF时,光斑移至B的上方大显身手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司机从观后镜中观看车后的情况B、白光通过三楼镜后出现七色光C、在河边可以看到树的倒影D、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产生像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小孔成像和立竿见影B、坐在电影院的任何一个座位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C、人看到溪水里石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D、清澈的池塘水面上映出旁边景物的倒影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潜水员在水下看到在水中游动的鱼B、人看到河边树的倒影C、阳光下旗杆的影子D、人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4.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A、都是折射现象B、都是反射现象C、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5.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减小,则()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不变B、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减小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注水后的水池底部看起来变浅B、平静的水中映出人的倒影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D、阳光下站在地面上会出现影子7.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部8.一盏探照灯装在东面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向东移动后静止B、向西移动后静止C、先向东移动后再向西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9.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快慢就会改变10.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折射角入射角.11.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光垂直射到玻璃表面时传播方向.12.一束光线垂直照到玻璃上,反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入射光线保持不变,玻璃旋转10度,则入射角为度,反射角为度。
第八讲:因果调研:实验法一、实验法的含义实验法,也称试验法,就是实验者按照一定的试验假设,通过改变一个或几个影响因素,来观察市场现象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变动情况,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常用于调查什么样的产品受顾客喜欢和不同的产品包装、价格、促销策略对销售量的影响。
如果对产品质量、性能、式样、包装等方面的情况作市场调查,了解什么样的产品受市场的欢迎,就可以采用销售试验法。
销售试验是将少量产品投放到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上进行试销,从中了解组织大量销售时可能获取的经济效益。
销售试验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商店试销如果要决定两种可供选择的特点中的哪一种更好就可以采用商店试销。
例如,在两种包装形式、两种陈列方法等的选择中,如果要试验两种以上可供选择的特点,可以分别进行两次试验。
试验的方法,可选择两个相互匹配的调查小组,每组可以有10多家商店组成,然后将产品的两种可供选择的形式提供给商店小组,并且将一定时期的销售结果进行比较。
2.城镇试销如果要决定两种可供选择的促销策略或价格水平哪一种更好,就可以采用城镇试销,试验的方式与商店试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试验市场是选择了两个相当的城市。
3.地区试销如果要比较两套可供选择的市场经营销售方案哪一种更好,就可以采用地区试销。
也就是要求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区域作为试验市场。
将产品投放到两个地区进行试销,经过一定时期后,比较试销的结果,得出结论。
案例:某企业为了了解自己生产的哪种产品受消费者欢迎,以便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依据,举办了产品试验展览会。
在展览期间,全部产品在展览大厅内分类陈列,并且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当地各类型的消费者进场参观评议,并且在每位消费者对产品作现场评议后,再由其挑选自己较为喜爱的产品,由大会免费“赠送试用”,要求其在试用一周时间后,详细填写一份预先印好的调查问卷交到展览会有关部门,然后,将全部问卷集中,汇总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实验法的要素1.实验者,即实验调查的有目的、有意识的主体,他们都以一定的实验假设来指导自己的实验活动。
第八讲科学假说 科学理论(一)科学假说1、科学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提出一种假定性的推测与说明,它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重要形式。
2、科学假说的来源:(1)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提出猜测性说明。
(2)将某一理论推广到原适用范围之外时,对未知规律做出推测。
(3)为解决新旧事实、新旧理论之间的矛盾时,提出猜测性说明。
3、科学假说的特征:(1)科学性: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前提。
(2)假定性:在资料不足,认识不完备情况下的假定。
(3)易变性:对同一现象可以有不同的假说,随科学实践的发展而修正、变化更新。
一、科学假说1.科学假说及其作用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科学问题。
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
这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就是假说。
根据所要回答的问题的不同,我们曾经把假说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可观察事实的普遍性而提出来的问题,由此而提出经验定律的假说;一类是关于如何理解某种现象而提出来的问题,为此就要提出理论和原理定律的假说;还有一类是为了解释理论和观察事实之间的矛盾而提出可能存在某种未知事实的预测。
其实,这三种类型并不是互相独立的,严格地说,应该看作是假说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一类是关于某一类现象的普遍性概括,第二类是关于这种普遍性的理论说明,而第三类则不过是这种理论假说结合一定的事实所作出的推论。
显然,在这各个部分中,理论原理是整个假说核心。
假说同理论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不同于理论,它对事物未知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推想出来的,具有一定猜测性质,它是否把握了客观真理,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然而,假说又不同于一般的推测,它是以确实可靠的科学事实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原理为根据合乎逻辑地推论出来的。
因此,它又与简单的幻想和随意的猜测不同,具有科学性。
第八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几组相关的概念一、人、人民、公民•(一)人:一个基本的哲学概念•1、从哲学上讲,人就是一个对象化、客体化了的哲学范畴,是对具体的人的一个抽象把握,对人类的一个一般概括。
•2、人的存在形态有三:•(1)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个体;•(2)作为个体的属的类,即人类;•(3)介于两者之间的集合体,如家庭、阶层、阶级、人群等。
•(二)人民和公民•1、人民•(1)人民是专制社会转化为民主社会的过程中,人的从封建社会的等级分类中走向平等的统一标示;•(2)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阶级形态逐步消亡,人民成为一个抽象,也是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2、公民•(1)概念和特征•概念------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特征•①公民是以自然人为基础的。
•②公民资格的取得以国籍为依据。
•③拥有公民资格是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前提条件。
•④法律上的公民是重在个体,属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
•⑤公民在法律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2)公民与人民•①属性不同。
•②范围不同。
•③人民是集合概念,而公民是个体概念。
二、权力与权利•(一)权力的特征•1、权力是一个关系概念。
•2、不平等性。
•3、权力人的主动性、自主性与权力相对人的被动性、服从性相对应。
•4、权力基础的多样性。
•(二) 关于权利的特征•1、法定性。
•2、责任性。
•3、相对性。
•4、现实性。
目录三、天赋人权与人赋人权•(一)关于天赋人权•1、代表人物:卢梭。
主要观点•2、天赋人权论的法典化、纲领化(资料二)•(二)关于人赋人权•1、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资料三)资料1-1•“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不是奴隶,而是一切的主人”。
“无偿地献出自己”,这种说法本身是“荒谬的和不可思议的”,“这样一种行为是不合法的、无效的,只因为这样做的人已经丧失了自己健全的理智。
”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放弃、不能献出的权利,“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
第八讲禁忌语、委婉语和隐语、黑话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界定什么是禁忌语?学界的不同意见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一种意见认为禁忌语是“由禁忌或避讳民俗所产生的不能直言而用其他语言作为替代的语言现象”,“被禁言和用以代言者,均属禁忌语”。
1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禁忌语指的是“在言语中通常避免使用的词语”,“在多数语言中,涉及死亡、性和生殖、排泄等内容的词语往往在禁忌语之列”,这时候就要“用相应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2而所谓的“委婉语”指的是“为避免引起不愉快或失礼,对某些事物或现象采取的委婉说法”。
3以表“怀孕”的“有喜”为例,按照前一种意见,不论“怀孕”、“有喜”均属禁忌语;而按照后一种意见,只有“怀孕”是禁忌语,“有喜”应属委婉语。
我们赞成后一种意见。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禁忌语必有委婉语。
如“死”、“怀孕”、“拉屎”等就是禁忌语,而代替它们的“老了”、“有喜”、“方便”等便是委婉语。
可见,禁忌语是委婉语的原形、替代对象,而委婉语则是禁忌语的变形、替代物,禁忌语同委婉语意义上可以有所不同,但所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所谓的原形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缩略词同其原形之间的关系。
前一些年,有一首歌很流行,其中有一句歌词是“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于是有些大学生就用“长得很温柔”来指称“长的很丑”。
学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缩略词,是一种“截取式缩略”,是对歌词使用了藏头用法——只截用后半句,而意指前半句的结果。
4你以为这种意见对吗?为什么?二.禁忌语(委婉语)的类别禁忌语(委婉语)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有关人类的一些隐秘器官或部位的词语,如“阳具、女阴、乳房、屁股”等。
(2)有关人类的性、生殖、疾病、死亡等行为以及与这些行为相关的词语,如“月经、性交、怀孕、死”等。
(3)有关人类身体状态、品行的评价的词语,如“貌丑、老、肥胖”等。
(4)各行各业在生产活动中所忌讳的一些词语,如养蚕业将“(蚕)爬、喂(蚕)、(蚕)长了”等都列为禁忌语,而要婉称“(蚕)行、撒叶子、(蚕)高了”;同时也忌说“伸”字,因为蚕只有死了才是伸直的,连与“伸”谐音的“笋”也列为禁忌语,而要改称“萝卜”;而且与蚕病有关的字词也列为禁忌语,如“亮蚕”是蚕病的一种,所以忌说“亮”字,“天亮了”要说成“天开眼了”,“僵蚕”也是一种蚕病,所以也忌言“僵”及其谐音字,“姜”要说成“辣烘”,“酱油”要说成“颜色”或“罐头”;“跑、没、冲”等词也因为其不吉利而被列为禁忌语,连与“冲”谐音的“葱”也得说成“香火”,怕有所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