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6、《奥伊达的理想》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16.奥伊达的理想1.通过对情节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理解小说的主题。
3.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4.咀嚼本小说的语言。
让学生明白儿童小说构思的特点,培养鉴赏儿童小说的能力。
体会讽刺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小时都曾立下怎样的理想?你们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看待的呢?你曾经为你的理想做过怎样的奋斗?爸爸妈妈平时对你的教育多体现在哪些方面?你都认可吗?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与学生进行谈话,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学习小说1.速读全文。
2.正音正字。
3.讨论交流。
(1)讨论交流一: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小说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故事,展开情节。
讨论归纳: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端:(1~9自然段)写小时候奥伊达不用父母取的名字,坚持为自己取名“奥伊达”。
第二部分,发展:(10~23自然段)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要父母为自己买电影票。
第三部分,高潮:(24~59自然段)写奥伊达混上去瑞典的飞机,去北极探险,虽未成功,可在父母、同学的眼中,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第四部分,结局:(60~71自然段)写奥伊达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并获得了真正的选择上的自由。
(2)讨论交流二:分组畅谈对奥伊达的印象和理解。
提示:儿童小说的特点。
儿童小说除了一般小说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己的特点,即反映儿童成长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和性格,儿童小说要欢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
本小说就符合这样的特点。
本文用轻喜剧的笔法,塑造了奥伊达这个儿童形象。
4.归纳总结。
奥伊达,小说的主要人物。
他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但同时又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的儿童形象。
作者用轻喜剧的手法,生动刻画了奥伊达的儿童心理和性格特征。
(1)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具体表现:很小的时候,就坚持自己取名;上小学时,最大的理想是不要特权,即坚决放弃小孩可以不买票的特权;之后,又想只身去北极探险,成为未来的一名探险家。
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嫌.弃(xián)逛.街(guàng)挑衅.(xìn)募.捐(mù)舷.窗(xián)狡黠.(xiá)钦.佩(qīn)哽.咽(gěng)2.读准多音字(1)塞.到手中sāi其他读音:sài组词:边塞其他读音:sè组词:阻塞(2)觉.得jué其他读音:jiào 组词:睡觉(3)过分.fèn 其他读音:fēn组词:分别二、重要词语1.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
2.舷窗:飞机两侧密封的窗子。
3.露出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漏出来。
4.狡黠:狡诈。
5.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
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6.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
7.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1.买电影票的情节说明了什么?点拨:这是一个愿望与现实悖谬的情节。
当奥伊达提出要为自己买电影票时,妈妈哄他,爸爸唬他,因为在他们眼中,小奥伊达是个孩子,可当拗不过奥伊达时,又只好暂时屈从于他,为他买了电影票。
这种不听从便顺从的做法是当今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取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2.怎样理解奥伊达给父母写账单这件事?点拨:奥伊达本想以让妈妈付劳务费的形式得到钱,穿上新球鞋,但妈妈又给了他一个账单,通过账单,他看到了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
因此他“羞愧得满脸通红”,并主动认错。
表现了奥伊达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首先要有爱心的道理。
3.核心图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撅.嘴()挑衅.()钦.佩()歧.视()狡.黠()哽咽.()琢.磨()2.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国籍)作家。
3.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明白这件事即将暴露,显出局促不安....的样子。
B.提起他可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C.说起雕刻的这种手艺,他是独一无二....的,除了他师傅,没有人可以相比。
D.他们两个人吵起架了,两人都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习题精选助学指要这篇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的几桩趣事,塑造了一个既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儿童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及社会提出了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问题。
学习本文,要注意联系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读读练练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2)盛名,名气很大。
()(3)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
()2.文中的两份账单对表达小说主题有何作用?3.如果你住的宿舍楼门口总是被自行车堵塞,影响大家的通行,你打算写一条告示来解决这一问题。
试将最简明得体的说法写在下面。
二、整体理解奥伊达的理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三、课内语段阅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奥伊达自然成了英雄。
爸爸妈妈都认为,他们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
在学校,奥伊达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女孩子们经常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男孩子们更是要奥伊达和他们一起讨论新的探险目标。
一开始,奥伊达很得意,觉得自己确实很了不起,但过了两个多月,奥伊达便有些厌烦了。
他常常望着爸爸妈妈给他买的成堆的有关探险的书和录像带发呆,耳边还会响起老师同学们的鼓励他继续“探险”的话语。
奥伊达真不明白,当初自己怎么会喜欢上这个现在大家都关心的课题。
他不知道别的人为什么这么爱提“探险”;反正,那个时候他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
1.奥伊达想探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过了两个月后,奥伊达为何对“探险”感到厌烦?3.你认为奥伊达父母想把他培养成探险家的做法对吗?四、课外拓展演练七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
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
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上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终于向妈妈开了口。
16.奥伊达的理想这篇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的几桩趣事,塑造了一个既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儿童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及社会提出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问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红字注音。
歧视(qí)脸颊(jiá)唬(hǔ)募捐(mù)舷窗(xián)狡黠(xiá)挑衅(xìn)钦佩(qīn)哽咽(yè)2、形近字┏嫌(xián)嫌弃┏募(mù)募捐┏溜(liū)溜冰┣谦(qiān)谦虚┣暮(mù)暮色┗遛(liù)遛街┣歉(qiàn)道歉┣墓(mù)坟墓┗赚(zhuàn)赚钱┗幕(mù)幕布3、多音字┏(hé)平和┏(shā)煞车┏(xīng)兴盛┏(ké)贝壳┃(hè)应和煞┫兴┫壳┫和┫(hú)和了┗(shà)煞费苦心┗(xìng)兴趣┗(qiào)地壳┃(huó)和面┗(huò)和药4、词语解释【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阴阳怪气】(性格、言行等)乖僻,跟一般人不同。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
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歧视】不平等地看待。
【怒气冲天】形容非常愤怒。
【唬】虚张声势、夸大事实来吓唬或蒙混人。
【壮举】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
【大名鼎鼎】名气很大。
【募捐】募集捐款或物品。
【煞有介事】像真有那么一会事似的。
【舷窗】飞机两侧,密闭的窗子。
【露马脚】比喻隐藏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
多用作“露马脚” 。
【郑重其事】形容态度严肃认真。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钦佩】敬重佩服。
习题精选助学指要这篇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的几桩趣事,塑造了一个既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儿童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及社会提出了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问题。
学习本文,要注意联系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读读练练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2)盛名,名气很大。
()(3)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
()3.如果你住的宿舍楼门口总是被自行车堵塞,影响大家的通行,你打算写一条告示来解决这一问题。
试将最简明得体的说法写在下面。
二、整体理解三、课内语段阅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奥伊达自然成了英雄。
爸爸妈妈都认为,他们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
在学校,奥伊达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女孩子们经常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男孩子们更是要奥伊达和他们一起讨论新的探险目标。
一开始,奥伊达很得意,觉得自己确实很了不起,但过了两个多月,奥伊达便有些厌烦了。
他常常望着爸爸妈妈给他买的成堆的有关探险的书和录像带发呆,耳边还会响起老师同学们的鼓励他继续“探险”的话语。
奥伊达真不明白,当初自己怎么会喜欢上这个现在大家都关心的课题。
他不知道别的人为什么这么爱提“探险”;反正,那个时候他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
四、课外拓展演练七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
可是我没有书包。
终于向妈妈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
”妈妈平静地说。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1.试给上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五、读后研习参考答案。
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6奥伊达的理想分层练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奥伊达的理想分层练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6奥伊达的理想分层练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16。
奥伊达的理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舷.窗(xián)狡黠.(xiá) 玩耍.(shuǎ)挑衅.(xìn)qí(歧 )视juē(撅)嘴mù(募 )捐2。
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A.面红耳赤稀奇古怪怒气冲天糊里糊涂B.火冒三丈ﻩ坚持不懈ﻩ怒气冲天ﻩ不知不觉C。
阴阳怪气ﻩ连绵起伏疑惑不解吞吞吐吐D.声嘶力竭大明鼎鼎ﻩ无礼取闹ﻩ煞有界事3。
导学号86034073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 )A。
听报告时交头接耳....唠家常,是很不礼貌的.B。
爸爸郑重其事....地叮嘱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C。
此时没有叶子的树干,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着,垂头丧气....地站立在两旁.D。
班主任挖空心思....为同学们着想,同学们都很感动.4。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
电影票的风波实则反映的是奥伊达对小孩与大人地位平等的理想与追求。
B.“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
”强调了奥伊达年龄还很小,更能反衬孩子的不自量力.C。
奥伊达对平等、自由执着追求,强烈要求独立,稚气中透着成熟。
D.他的爸爸妈妈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对理想的选择。
5。
16 《奥伊达的理想》精彩开篇词著名诗人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理想非常重要,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奥伊达的理想》一文,来了解一个小男孩的理想。
请随我一同走近课文——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3.对作品所反映出的家庭教育问题能有自己的认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家是什么?家是“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家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似箭归心;家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落的灯花。
家在那里?家在席慕容的那根短笛里奏响;家早已写满了余光中的那张邮票“家”在哲学家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国平的《家》——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瘸.腿(qué)唬.(hǔ)舷.窗(xián)狡黠(xiá)撅(juē)煞有介事(sh à)声嘶力竭(sī)歧视(qí)募捐(mù)挑衅(xìn)钦佩(qīn)哽咽(yè)声嘶力竭大名鼎鼎连绵起伏煞有介事面红耳赤火冒三丈阴阳怪气干涉不知所措心事重重稀奇古怪怒气冲天大名鼎鼎疑惑不解煞有介事募捐局促不安糊里糊涂交头接耳郑重其事无可奈何狡黠挑衅垂头丧气钦佩挖空心思哽咽啰嗦附和2.听老师范读,注意标注生字词。
3.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4.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解析词语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
舷窗:飞机两侧密封的窗子。
露出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漏出来。
狡黠:狡诈。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
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面红耳赤:形容应及早、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阴阳怪气:(性格、言行等)乖僻,跟一般的不同。
16* 奥伊达的理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白本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2、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3、咀嚼本小说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采用讨论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自主,更应该学会创新。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本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难点:1、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2、咀嚼本小说的语言。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借助某个几何图形表达自己与父母的感情,并做简单的说明。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画的图形中可以看出父母都深爱着你们,对你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反映家庭教育问题的小说《奥伊达的理想》。
二、走进作者:凯瑟琳.奥尼尔:学校:伊奥克莱尔高中(Eau Claire HS)1998年2月15日,对丹佛掘金队,得到职业生涯最高分21分1997年1月22日,对西雅图超音速队,得到新秀最高分20分1996年12月5日,首次参加NBA比赛,对手是丹佛掘金队;并且成为NBA历史上最年轻的球员。
三、预习检测:1、正音瘸腿()唬()舷窗()狡黠()撅()煞有介事()2、多音多义字着陆()一着棋()着火()沿着()哽咽()咽喉()咽气()露出马脚()露馅儿()一圈()猪圈()挑衅()挑三拣四()3、解释声嘶力竭——大名鼎鼎——连绵起伏——煞有介事——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以什么为线索?记叙了奥伊达成长过程哪几件趣事?五、合作探究:(一)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小说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故事,展开情节。
讨论归纳: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端,写小时候奥伊达不用父母取的名字,坚持为自己取名“奥伊达”。
第二部分,发展,(从“奥伊达上小学的时候”到“自己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
)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要父母为自己买电影票。
第三部分,高潮,(从“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到“男孩奥伊达的冒险经过”。
)写奥伊达混上去瑞典的飞机,去北极探险,成功,可在父母、同学的眼中,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奥伊达的理想》教学设计木课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课。
文中是一篇儿童小说,主人公是奥伊达,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的儿件事情,塑造了一个天真聪慧、独立自主、执著追求的儿童形象。
奥伊达的理想是启发人们——应如何做< 、【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明白本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⑵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⑶咀嚼本小说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讨论的方式,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自主,更应该学会创新。
Z 、【教学重点】让学牛明白儿童小说构思的特点,培养鉴赏儿童小说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讽刺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小时都曾立下怎样的理想?你们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看待的呢?你曾经为你的理想做过怎样的奋斗?爸爸妈妈平时对你的教育多体现在哪些方面?你都认可吗?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与学生进行谈话,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学习小说1.速读全文。
2.正音正字。
3 •讨论交流。
(1)讨论交流一: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小说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故事,展开情节。
讨论归纳: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端:(1〜9自然段)写小时候奥伊达不用父母取的名字,坚持为自己取名“奥伊达”。
第二部分,发展:(10〜23自然段)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要父母为白己买电影票。
第三部分,高潮:(24〜59自然段)写奥伊达混上去瑞典的飞机,去北极探险,虽未成功,可在父母、同学的眼屮,成了未來的探险家。
第四部分,结局:(60〜71自然段)写奥伊达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并获得了真正的选择上的自由。
(2)讨论交流二:分组畅谈对奥伊达的印象和理解。
提示:儿童小说的特点。
《奥伊达的理想》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舷.窗()狡黠.()玩耍(
..)挑衅.()歧.视()干涉.()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pín繁() juē嘴() mù捐() qī佩() suō使() yō
ng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奥伊达噘着嘴挑衅
..地说。
B.“不是逃学,是去机场接人,”奥伊达煞有介事
....他说。
C.奥伊达觉得大人们又在歧视
..小孩。
D.空姐们一边听一边惊讶地互相交换
..眼色。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不就是那个阴阳怪气的美国歌星吗?多庸俗!不行,我得叫我儿子‘拜伦’!”
B.“凭什么不需要买票?”奥伊达昂起头怒气冲冲地问爸爸妈妈。
C.“什么?还没到哥本哈根”?奥伊达急了。
D.“好啦,我都告诉你们啦。
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奥伊达噘着嘴挑衅地说。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伏尔泰毕生都在嘲讽那些道貌岸然
....的贵族,被誉为“欧洲的良心”。
B.而今,窗往往被可怕的防盗网封死,躲在厚厚的帘布后面,已形同虚设
....了。
C.“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百姓梦寐以求的。
但我们在高兴之余,心中仍有一
种“望梅止渴
....”的感觉。
D.每天到人才市场前来求职的大学生川流不息
....。
6.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修改,要保持原意。
(1)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运动员经常赛前出现的紧张情绪。
(2)真诚不仅同生活中的面包与思想中的真理一样真实,而且它孕育出高贵而朴素。
7.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附:参考答案
1.xián xiá shuǎ xìn qí shè
2.频撅募钦唆庸
3.D
4.C
5.D
6.(1)将“经常”移到“出现”前。
(2)在“朴素”后面加“的品质”,或将第二个“而”改为“和”或“与”。
7.示例: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
二、类文阅读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
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
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
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
“毛娃哭,住瓦屋。
毛娃笑,坐花轿。
毛娃醒,吃油饼。
毛娃睡,盖花被。
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
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
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鉴赏要点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语)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母爱是伟大的,将伴随我们一生。
本文的作者就深深感受到母亲的爱,请让我们一起体验母爱。
问题探究
1.用恰当的词语填空: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2.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说谜语
3.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是。
附:参考答案
1.甲:安详乙:慈祥2.讲故事唱童谣3.精神生活是丰富的4.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