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想象作文训练——精骛八极,心游万仞ppt精选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23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与反思鸡西实验中学曲秀华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写作”中指出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板块的教学内容是《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一训练内容是在前几个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学会记事》《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的梯度训练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写作训练要求。
训练前,本单元已为学生提供了示范的名篇与领学的佳作(本单元所选的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发挥联想和想象》就是在典范之作的引领下对该知识进行能力转化、提升的一次训练。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联想和想象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但是学生还不能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能很好地将生活、联想、想象、写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作文缺少创新性和鲜活性。
安排这节想象能力训练课的目的就是通过想象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使其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鼓励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独特地想象,在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联想、想象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已积累的材料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促进敢于创新文风的形成。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方法:导引式、探究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爱因斯坦也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却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有了想象力,科学发明就有了契机;有了想象力,文艺创作就有了冲动。
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跨越时空的界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联想和想象迸发出火花,就会使文艺的百花园争奇斗艳,流光溢彩。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句话的意思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句话的意思:意谓诗人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选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精:神。
骛wù:驰。
八极:喻极远之处。
万仞: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万仞喻极高之处。
出自魏晋陆机《文赋》魏晋陆机《文赋》原文: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採千载之遗韻。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始躑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可钦。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作者:高月夏张加进来源:《作文周刊(高中版)》2005年第49期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①,尝闻帝子灵②。
冯夷空自舞③,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④。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⑤。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释】①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
”②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
”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即舜妻。
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④杳冥——遥远的地方。
⑤白芷——伞形科草本植物,夏日开小白花。
钱起,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擅长写五言近体诗,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省试时所作的《湘灵鼓瑟》,这虽是诗人在考场上作的一首试帖诗,但其意境之美,为他诗所不能及。
试帖诗开始于唐代,是科举考试时拿来测验士子的一种诗体。
它的格式,通常是五言六韵(偶而也可以用四韵或八韵);既要按照官定的韵部押韵,中间几联又要对仗工稳;既须扣紧题目,还不许诗中有重复的字。
《湘灵鼓瑟》这个题目,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取出来的。
湘灵,湘水女神,诗的题目要求必须写湘水女神弹瑟这一内容。
“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
”诗的开头两句点出湘灵正在鼓瑟。
在试帖诗里,这叫做概括题旨,是很重要的一笔。
接着,诗人展开想象的羽翼,往返盘旋,随着女神弹奏出的袅袅仙乐,把我们带入了美妙的氛围中。
那瑟曲是多么动人心弦呵!它首先吸引了那个名叫冯夷的水神,使他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来,并且引得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水族们都一齐欢欣跳跃起来了。
这种欢舞其实是徒然的,因为它们并没有真正听懂隐藏在美妙的乐曲中的哀怨凄苦的情感。
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灵的心意的。
这包括屈原、贾谊和历代被贬谪南行而经过湘水的人。
他们听到这些哀怨的乐声,怎能不感到难过呢!你听,那曲调深沉哀婉,即使坚如金石,也为之感到悲凄。
乐曲清亢响亮,从水上远远飘去,一直传到那无边无际的苍穹,飞到那苍梧之野,惊动了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引发了他怀旧的愁情。
童话寓言类作文写作指导以物拟人新颖独特近年来,运用“以物拟人”法构思的高考作文,因其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所谓“以物拟人”法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拟人化的描述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观点。
那么如何写好这类文章呢首先,文章想象要丰富大胆写好这类文章,需要以现实为依据,进行丰富的、合理的想象,由此展开一个故事,然后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述这个故事。
构思时不要被现实生活所约束,要敢于突破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大胆地创造性地编写故事、描写环境、塑造形象、表达思维。
如高考优秀作文《一滴清水的选择》,文章写一颗水砂为自己的人生作出了选择大海的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路途中面临湖泊的诱惑、同伴的埋怨、生命干枯的危险,它都坚定选择,矢志不渝,最终投入大海的怀抱。
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虚拟了水滴的口吻,刻画了水滴的心理活动,突出了水滴的形象,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其次,要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在这类文章中,无论描写的是何物(动物、植物、器具等),都必须具有人的思维和感情,否则就无法表达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转移到了其他物上,让它们来替我们说话罢了。
其实,童话、寓言等文体都是这样的写法。
高考优秀作文《我叫不叫》就是这样,文章赋予京巴狗以人的思想感情。
当京巴狗在车上看到“小青年”偷窃时,思想产生了矛盾:“到底叫不叫”“我若一叫,女主人要是把我扔了,我下半辈子的生活可就没着落了。
” 但是“看了看那老头的一头白发,心中一阵触动”,最终,良知使它战胜了自己的卑怯,最终“肆无忌惮地大叫起来”,那小青年最终没有得成,“我很高兴我作的这种选择”。
文章运用拟人手法,心理刻画细腻,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第三、要有积极深刻的寓意运用“以物拟人”法构思的作文,虽然文章所写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但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当我们进行想象时,不可能毫无目的,而是要有所表达的:或对读者起启示、教育作用,或向读者展示一种前景、一种知识、一种愿望及一种理想。
精骛八极驰万里心游万仞揽青天作者:李仰臣来源:《课外语文》2015年第06期【开窗启思】唐代刘禹锡曾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
”意思是说,只要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纵览古今中外的作家和作品,如果没有联想与想象,就不会有千古流传的女娲补天、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不会有屈原、李白等具有伟大想象力的诗人,当然也不会有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但丁的《神曲》了。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活,博览群书,开拓思维,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让奇彩华文跃动在你的笔端。
【技巧点拨】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常用的联想方式有:1.相似联想,生动形象。
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并加以生动的描写。
如宗璞由紫藤萝联想到瀑布,是因为两者都有“从空中垂下”,且“泛着点点银光”的相似之处。
2.对比联想,深刻鲜明。
就是把性质截然不同或情境完全相反的表象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由对比关系的事物构成的联想,既能反映事物的共性,又能反映事物的独特个性,还能造成鲜明强烈的反差效果,比如臧克家的《有的人》。
3.接近联想,丰富多彩。
根据事物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彼此接近而进行联想,把原来没有内在联系的诸多事物串在一起,从而创造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例如提到天安门就容易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因为二者在空间上接近。
“桃花流水鳜鱼肥”则是在时间上接近。
4.追忆联想,联系紧密。
以某一事物为由头,引发对过去经历的生活、所见所闻的回顾而产生的联想,追忆一系列与此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的联想。
比如在旧书中发现一片红叶,便想起小时候一次秋游,那满山的红叶仿佛同学们欢快的笑脸。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头脑中,凭借记忆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立足现实,巧妙编写。
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驰骋,随意虚构。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一语文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教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听了联想集团的广告词“没有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后不知有何感想?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可见,生活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其实,作文也离不开联想和想像。
同学们,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像点燃思维的火花,尽情的感受生活,掘取生活的宝藏吧!二知识梳理:1.学生背诵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出示朱自清的绿、莫泊桑的项链、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投影片段学生品读其中运用联想和想像的片段,体会其在翻开思路,启迪创新中的作用。
2.投影展示学生习作中富于想像和联想的句子①妈妈的头上下了霜,眼角被无情的岁月梨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渠②教师,您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③快高三了,我却像断了线的风筝,迷失了理想的风帆……3.教师出示几组常见的标识图投影〔如中国连通、中国信合、绿色食品标志等〕,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用一句话概括其象征意义。
4.师生一一共同归纳:①想像和联想的特点②作文中运用想像和联想的方法三借助想像和联想进展多角度立意训练:1.故事激趣:①一位聋哑人到五金店里买钉子,先是左手作持钉状,然后右手作锤钉状。
售货员便递过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左手,售货员终于明白了他要的是钉子。
这是,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请同学们想像一下他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刀?一般学生会答复:伸出两个指头模拟剪布的动作。
教师明确: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②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作者:陆宗成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8年第01期主持人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意谓诗人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
诗人“精”(神)能驰极远之地,“心”能游万仞之山,借助的正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即时创造的过程。
在写作中,联想和想象是拓展思路、丰富内容、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一、联想所谓联想,即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活动。
联想主要分为辐射联想、纵向联想和反向联想等。
辐射联想就是围绕一个事物进行多角度联想。
如由手的正面、反面和侧面各不相同,联想到“要全面看问题”或“不要片面看问题”;由手“攥起可凝聚力量”的作用,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等。
纵向联想是一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历史到现实、由现在到将来,层层揭示事物新矛盾的一种联想方法,其特点是层层递进。
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中,从“伟岸”“正直”“挺拔”的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农民”,联想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联想到“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样一联想,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就有了鲜明的意义。
反向联想是向事物的相反方向联想,其特点是逆向。
如鲁迅在《一件小事》中,由“车夫的高大”反向联想到“我”的渺小,以“我”的渺小来反衬车夫精神品质的高尚,突出了“一件小事”的意蕴。
反向联想,或形成对比,鲜明深刻;或反弹琵琶,避免立意浅薄,增加文章意蕴。
二、想象所谓想象,是人们在联想、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并重新组合成新的思想和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联想的高级阶段,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开拓和创造。
想象有许多种,在写作中,常常运用的有情境想象和扩展想象。
情境想象是指在一种特定的情景、氛围下,由某人、某事或某物的触动而产生的一种想象。
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联想教学法实录联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的品质, 恰当地运用可以事半而功倍。
在教学中, 我一直在尝试运用联想法, 学生很感兴趣, 课堂的容量倍增, 效率也大大提高。
星期六上午第一节课, 就韩愈的《师说》开了一节公开课, 主要运用的就是联想法。
以下是课堂实录:师:昨天, 我们学完了韩愈的《师说》, 这一节课我们运用“联想学习法”对最后两小节进行联想、延展和拓深。
联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 在学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们前面一直倡导这种方法, 今天, 进一步的巩固、强化它。
投影课文的最后两小节:师说韩愈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郯子之陡,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师: 下面先请两个同学翻译一下。
生: ……听说道理有先有后, 如是而已师: 刚才他的翻译有什么不妥吗?我们说语文有四种重要能力: 听、说、读、写。
说固然重要, 有时听也很重要。
人家说了, 你要注意听, 能不能捕捉要点, 能不能捕捉他的错误。
他的翻译怎么样呢?生:我觉得“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译得不好。
“闻道”应是“懂得道理”, 而不“听说”, 他“如是而已”没有翻译, 应为“如此罢了”。
师: 你听得很细, 纠正得也不错。
下面再请一个同学译最后一节。
生:“……我赞赏他能执行古人的道理, 写《师说》给他。
”师:整体可以, 但还是有一点小小的不足。
生: “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没有译出来。
应该是“把”生: 应该是“来”, 表目的关系。
“写了一篇《师说》来送给他”师: 对, 应该是“来”, 表目的, 这是虚词“以”的一个重要用法。
总体上大家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下面我们就以上这些文字作联想, 包括标题和作者。
精骛八极驰万里,心游万仞揽青天作者:李仰臣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2年第06期郭沫若先生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吟道:“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这些诗句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二者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
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营造了一个充满幻想、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可见,运用联想,可以丰富作文内容,开拓意境,显示创意。
如果同学们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会使文章思路开阔,内容不落窠臼。
那么,如何在作文中浮想联翩呢?一、演绎推测此法可以用来扩展故事情节,丰富典型细节,能够化简单为复杂,化粗糙为细腻。
运用时要以客观事实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丰富的知识积累展开合理的联想。
联想的内容未必是生活的真实再现,但一定要符合生活逻辑,也就是说联想是虚拟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如2011年广东卷高考高分作文《回到原点》,考生站在历史的高度,由“江东子弟今犹在,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个角度展开大胆的联想,演绎崭新的情节,重新审视项羽的人生。
叙述项羽听从乌江亭长的建议,回到江东,发愤图强,东山再起,终于取得了天下。
项羽回到原点,切中考题中在经历了重大的挫败之后,回到原点再次起步的题意。
考生的联想能力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其从众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考生写战争场面,细致入微;写人物性格,惟妙惟肖,魅力尽显。
二、夸张变形夸张,是文艺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笔法。
高尔基说:“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
”端木蕻良也说:“艺术的夸张,不仅允许,而且必要。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夸张手法的运用比比皆是。
“力拔山兮气盖世”是夸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是夸张。
《唐·吉诃德》中唐·吉诃德不谙时务的骑士精神是夸张,《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厚、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威猛、诸葛亮的机智也是夸张……具体运用时,要注意联想要合乎情理,符合逻辑,夸张而不失度,变形而不失真,令人相信。
想象篇:精骛八极游万仞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文字与神思的巧妙化合与激扬。
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一篇好文章呢?那就是要把读者溶入你的思维之中,让读者读起来与自己的感情撞击出火花。
要带动读者的想像,那就要放飞你想像的翅膀。
什么是想像呢?想像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立足现实而跨越时空的思维能力。
古人用“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来形容一个人的想像力。
的确,想写出卓尔不群,横空出世的好文章,没有天马行空,包罗万象的想像力是不行的。
正是有了想像,人类社会才不断地由愚昧走向文明,人类文化才由贫乏走向了繁荣,科学技术才由原始走向了灿烂。
如果没有想像,人们也许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如果没有想像,人类也许还在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如果没有想像,人们仍然望飞鸟而兴叹,游鱼而怅惆。
在想像的世界中你可以与上帝交流,与死者畅饮,与古人闲聊,与动植物谈笑……所有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东西,你都可以在时空隧道中得到满足。
让我们给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成功便不会遥远。
〖技法点击〗一、想象和想象作文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类型。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对未直接感受过的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形成形象的过程,如历史剧和历史小说的创作,作家并未感知过历史人物,但凭借想象成功地塑造了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形象。
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他们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他们的形象是作家依据人、猴子与猪的形象经过筛选、组合、搭配,重新加工创造出来的新的形象。
想象作文与平时作文中的“想象”有所不同。
平时作文也有想象,但这种想象是细节和局部情节的想象。
如写桃花,根据桃花的样子想象它像一颗颗五角星,根据桃花盛开的颜色想象它像小姑娘绽开的笑脸,这样就可以把桃花这个事物写具体生动。
指导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作文中联想想象的运用“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意谓诗人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
诗人“精”(神)能驰极远之地,“心”能游万仞之山,借助的正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即时创造的过程。
在写作中,联想和想象是拓展思路、丰富内容、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一、联想所谓联想,即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活动。
联想主要分为辐射联想、纵向联想和反向联想等。
辐射联想就是围绕一个事物进行多角度联想。
如由手的正面、反面和侧面各不相同,联想到“要全面看问题”或“不要片面看问题”;由手“攥起可凝聚力量”的作用,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等。
纵向联想是一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历史到现实、由现在到将来,层层揭示事物新矛盾的一种联想方法,其特点是层层递进。
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中,从“伟岸”“正直”“挺拔”的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农民”,联想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联想到“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样一联想,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就有了鲜明的意义。
反向联想是向事物的相反方向联想,其特点是逆向。
如鲁迅在《一件小事》中,由“车夫的高大”反向联想到“我”的渺小,以“我”的渺小来反衬车夫精神品质的高尚,突出了“一件小事”的意蕴。
反向联想,或形成对比,鲜明深刻;或反弹琵琶,避免立意浅薄,增加文章意蕴。
二、想象所谓想象,是人们在联想、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并重新组合成新的思想和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联想的高级阶段,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开拓和创造。
想象有许多种,在写作中,常常运用的有情境想象和扩展想象。
情境想象是指在一种特定的情景、氛围下,由某人、某事或某物的触动而产生的一种想象。
如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把“秋声”想象为“波涛”,想象为“赴敌之兵”。
中考作文技法指导满分例文点评12.想象篇:精骛八极游万仞一、佳作欣赏屈原在现代五月初五这天,汩罗江边站着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他便是屈原。
他满脸憔悴,在嘴里念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说着便爬上了栏杆准备投江自尽。
忽然,一只手拉住了他。
屈原回头一看,是一个满脸严肃的保安。
保安硬是把屈原拉下来说:“屈原啊,你要寻死我管不了,可是你要攀爬栏杆我就要罚款了,罚款100元。
”屈原一听,立刻老泪纵横:“呜呜,年轻人,你可怜、可怜我吧!我小时候就被别人偷了1块钱,七岁掉钱袋,十岁遇人打劫……。
”保安不耐烦地说:“算了,看在你是个大名人份上,只要你给我签个名就免罚款了。
”说着递上一张纸和笔。
签完名后,屈原听见背后传来保安的笑声:“哈哈,这下可以拍卖个十万、八万吧!”屈原叹了口气:“哎,现代的人呀!”屈原正要翻过围栏,往下跳,又有一只手拉住了他。
屈原扭头一看,见一个穿着西装,一副老板模样的中年人,中年人着急地说:“屈原先生啊,你要寻死我不会阻拦!可是你要为人们xx心理医院拍个广告再死也不迟呀!”屈原问:“怎样拍法?”“等一下你装着要跳河,然后一个穿白大褂的心理医生会冲过来拦住并开导你,最后你要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对着镜头说:哦,原来人生如此好!”这一万块钱就是你的。
“这不是要我伪装吗?我堂堂一个大人物怎么可以做这种事情,我不干!”屈原听了大怒,转身欲跳河。
忽然,旁边传来了一个声音:“屈原先生,你到底还要不要跳河啊!”屈原回过头,立刻看到一群“狗仔队”围着自己,问:“你们在这儿做什么呀?”一个握着摄像机的男人说:“当然是来看你跳河啦!你还不快跳,你不跳,我们还怎么作报道啊!”屈原气得脸色铁青,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了,于是他摆出了跳河的pose。
可是他往下一望,发现河水肮脏极了,黑色的江水中漂浮着垃圾,这还跳得下去吗?汨罗江的臭气也飘了上来,屈原被熏晕了,往后一倒,改变了历史――撞在一棵榕树上,死了。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2比较下面三个材料,从想像的角度评论其优劣。
(1)练兵比武操场中,一跃立在太空中;刺刀往下猛一戳,地球现出大窟窿。
(写战士) (2)你是一只铁手臂,高呼口号举上天;你是一枝大毛笔,描绘祖国好青天。
(写烟筒,歌颂工业发展) (3)沙滩上,有无数的细沙。
游泳后,我躺在沙滩上,暖暖的,软软的,全身感到舒适……我喜欢细沙,喜欢它那默默地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不喧嚷的品质。
正因为有这一粒粒细沙,才有这广阔的沙滩,才有这沙滩的温暖! 定向口述参考题: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提供的材料,想像事情的来龙去脉。
(1)一人手持铅笔盒,急匆匆进入校门,一脸的不安。
(什么人?为什么?)
(2)某冷饮店,一男子匆匆走入,满头大汗。
一女青年刚买了冰淇淋正在找座位,被刚进来的男子撞个正着……(若二人关系、修养不同,事情会有什么不同的发展情况?) 命题笔赛参考题:依据所给条件想像作文。
(1)反向想像:如活动场所很热,想像寒冬腊月半夜野外的冷。
又如活动场面热烈,想像朦胧的月光下独自彳亍于小巷中的感觉。
(2)即兴想像:如假设情境——甲的自行车倒在地上,乙正在扶起他的车,这时走过来的甲会有什么思想活动,接着他又会有什么言行。
(3)近似想像:用“人”字的形状,描摹一种物体,并阐明这一物体给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