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的写作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36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学评论写作万能模板篇一:文学评论写作经验——现当代文学文学评论写作经验——现当代文学考研的路,走过,无意间再回首,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有过彷徨,也曾无助过,千种感慨,尽在苏轼的一句词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暑期在家,闲下来的时候,翻看我喜爱的诗词,说到古诗词,想到了现当代文学评论的写作。
我想,没有对于古诗词所下的一番苦心,文学评论写作可能拿不到140分。
中国古代的诗歌、词,对于写作入门不失为捷径,。
唐诗宋词重意境的营构、重心绪的传达,看的多、品的多,慢慢感觉就出来了,叶嘉莹的十五讲,还有胡晓明的《万川之月》,以及其他唐诗宋词的赏析性著作,对于古诗词品味的提升,很有版主。
现当代诗歌的品读,万象归一,与古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文人的此情此景的再现。
只是现代诗歌比较年轻,体式上尚不足谓之成熟,略显涩一些。
说到古诗词赏析,它可以更快的熏陶出对诗歌的感知,籍此来赏析现代诗,也许上手比较容易些。
毕竟,诗思是相通的。
现代诗评论的写作,构建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大体方向要把我对。
在09年考研的前一个月,我还在犹豫担心,我怕我抓不准这首诗,他具体所要传达的意思,我怕我抓偏离。
在去年夏天,我还在着急,面对一首诗歌,哇不能全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的感觉,也不知怎么评。
复习时困惑厚重的像一堵墙,堆积的几近窒息。
后来,我决定模仿评论写作。
在图书馆借出孙玉石的两本《中国现代诗导读》,说到,说到孙玉石先生,他是诗评界的重量级人物,而这两本书中的评论文章,均出自他和他的研究生之手,文采斐然,文笔妙曼读来是一种享受。
从暑假到考研的多半年时间,我几乎模写遍了这两本书的评论文章。
模写要有点变通,学的是笔者行文思路,如何定题的墓志铭开头的,他是从哪个角度分析这首诗歌,人家是怎么论证的,收尾时怎么收的。
文学评论写法
文学评论的写法: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按照文学规律和特性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写作。
1.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
我们对一篇文学作品发表议论,总要有个基本看法:是基本上好的还有缺点,还是基本上不好但尚有某些可取之处,这个基本看法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这个论点必须是正确的、鲜明的。
2.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
文学评论的论据,主要应从作品的人物、情节和艺术描写中去找,也就是说,要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描写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具体的分析。
从而引用足以说明自己论点的材料来作为论据。
3.要具有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能按照文学规律和特性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写作。
必须运用学过的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史知识、美学知识、语言学和修辞学知识,针对具体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否则,在文章中尽讲外行话,或者对文艺作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的评论肯定难以服人。
文学评论的主题思想
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思想评论是不同的。
思想评论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和人们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各方面的材料予以论证,只要紧扣你所要阐明的观点就行。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
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文艺评论发言稿亲爱的读者们,大家好!今天,我对一部备受瞩目的文艺作品进行评论,那就是《启示录》。
《启示录》是由著名作家李奇所著,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沉浸在恐怖与混乱中的世界。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个不久之后可能发生的世界末日故事。
小说通过一群角色的命运交织,展现了人性的恶、力量的腐败和希望的光芒。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作品的题材和主题。
《启示录》引人瞩目的原因之一就是它选取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题材,即世界末日。
这个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但李奇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描写将这一题材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将世界末日描写成一个集恐怖、混乱甚至绝望于一身的景象,使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能够亲身感受到小说中世界的那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而作品的主题则更加丰富多样。
它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揭示了世界末日背景下人们在面临生存与虚荣、恶与善之间的选择时所面临的矛盾心理。
通过不同的角色形象,李奇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揭示出人性中的自私和残忍,但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气。
这些人性的表现使得小说更加真实和生动,让读者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其次,我想谈谈《启示录》的叙事结构和风格。
这本小说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通过不断切换视角来展示不同角色的命运。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小说更加丰富多样,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末日的场景。
另外,李奇的写作风格干净利落,笔触细腻,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文艺气息。
他对细节的描写非常细腻入微,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小说中的恐惧和混乱。
最后,我想讲一讲《启示录》对读者的启示与感悟。
在这个充满恐惧和混乱的世界中,小说中的人物都在面临各种考验和困境。
他们有的选择了自私和残忍,有的选择了善良和勇气。
作品通过这些角色的选择,向读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我们都应该保持勇气和善良。
只有通过勇气和善良,我们才能找到希望的光芒,走出困境。
总的来说,李奇的《启示录》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文艺作品。
文学评论写作范文
《文学评论写作范文》
文学评论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可以为作家提供有价值的反馈。
因此,如何写出一篇具有学术价值和文学品味的文学评论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篇文学评论写作范文。
【题目】:《思考与表达——《老人与海》文学评论》
【正文】: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孤独老渔夫与他的大海之间的较量。
这部小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也引发了许多文学评论家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
在进行文学评论写作时,首先要对作品的题材、背景和作者进行深入的了解。
对于《老人与海》来说,海明威是一个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风格和文学观念对于理解这部作品至关重要。
其次,要对作品的结构、语言、人物、情节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取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在文学评论写作中,要注重逻辑性和学术性。
评论要有一定的结构,首先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接着对作品进行细致的解读,并用相关的事实和观点加以证明。
此外,还要注重文章的语言和表达,要求文字准确、生动、条理清晰,用词恰当,不
含有个人情感色彩,以求客观公正。
最后,文学评论也需要注重个性化。
虽然要求客观公正,但评论家也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使评论更具有个人的特色和思想深度。
总之,一篇成功的文学评论写作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结构严谨,语言精准,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色。
希望以上范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文学评论写作中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应用写作文艺评论写作模板文艺作品评论是对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文体。
在写作文艺评论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模板,以确保评论内容全面、有条理、有深度。
下面就以应用写作文艺评论写作模板为标题,来探讨一下文艺评论的写作要点。
一、作品简介。
在文艺评论的开头,需要对所评论的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品的名称、作者(导演、音乐家等)、出版(发行)时间、主题等基本信息。
通过简介,读者可以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评论打下基础。
二、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文艺评论的核心部分,需要对作品的内容、结构、风格、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在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内容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 结构分析,作品的结构安排、章回布局、叙事线索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作品的整体构架和组织形式。
3. 风格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
4. 主题分析,作品所涉及的主题、意义、象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
通过作品分析,可以使读者对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评价提供依据。
三、评价和评论。
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评论。
评价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赞美或批评,更重要的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的优缺点,揭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在评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艺术价值,作品的艺术成就、创新性、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探讨作品在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
2. 情感体验,作品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观众的情感共鸣等方面进行评价,探讨作品对人们情感生活的影响。
3. 社会意义,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人文关怀、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评价,探讨作品对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4. 创作技巧,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技巧、艺术处理等方面进行评价,探讨作品的创作特点和技术水平。
文艺评论的写作:如何谈论艺术文艺评论作为一种介绍和讨论艺术作品的方式,一直是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评论,读者可以了解某个艺术作品的特点、问题和意义,同时也可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和意图。
因此,如何写好一篇文艺评论成为了很多文化从业者和文艺爱好者的共同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一个好的文艺评论需要对作品本身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
在进行描述时,读者需要精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角色和语言等元素。
此外,在分析时,需要对作品的内在结构、风格和外部背景等方面进行考虑。
因此,一个好的评论需要读者具备一定文艺和专业知识的储备。
其次,文艺评论需要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艺术作品通常具有多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因此评论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
例如,可以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维度去分析作品的内在文化价值。
同时,一个好的评论也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能够将作品的创作方法、风格等因素融汇在一起,形成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观点。
第三,文艺评论需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艺术作品的价值往往具有多样性和主观性,因此一个好的评论应该具有一定的独到性。
例如,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特点相结合,形成有格调和个性的论述。
此外,艺术作品经常会引发一些问题和思考,一个好的评论应该可以引导读者思考这些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文艺评论需要语言流畅,清晰易懂。
评论虽然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也需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
一个好的评论应该能够用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此外,语言的流畅性也是评价文艺评论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语言的恰当运用,评论不仅可以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和格调,而且还能够对读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总之,一篇好的文艺评论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文艺和专业知识储备,具有足够深度和广度,能够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作品,同时还需要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语言流畅,清晰易懂。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写出自己风格鲜明、深入浅出的文艺评论。
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及提升方法文学评论写作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评价和解读的一种艺术活动,是提升文艺修养和美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文学评论写作不仅是文学研究、教学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文化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学交流的重要方式。
一、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1. 推动文学创作和审美教育文学评论是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评价和解读的活动,其中包括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风格、主题、意义、价值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解释。
通过文学评论,人们可以深入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创作技巧、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动文学创作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文学评论也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全面和丰富的文学阅读体验,促进审美教育和美育意识的提高。
2. 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文学评论不仅可以对已经存在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价,更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演变趋势、时代变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推动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文学评论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文学文化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传播和推广。
3. 推动文学研究和理论创新文学评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探究人类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精神世界。
文学评论还可以促进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出新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推动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广泛发展。
二、提升文学评论写作的方法1. 提高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文学评论写作需要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作为基础,只有对文学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做出深刻的分析和评价。
因此,提高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是提升文学评论写作的关键。
可以通过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熟练掌握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以及积极参与文学研究和讨论等方式来提高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
2. 关注时代发展和文化变革文学评论写作需要有敏锐的时代感和文化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文艺评论的写作(4节)文艺评论是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评价的一种理论性文章体裁。
文艺评论又称文艺批评,文艺评论的直接对象包括作家、艺术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流派、文艺理论、文艺运动、文艺史以及读者鉴赏接受等一切文艺活动现象。
其中具体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作品是文艺评论的主要对象,因为它们是文艺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的客体,所有的文艺活动现象都是基于此而产生、发展的,故文艺评论以自己特定的对象构筑起科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
文艺评论以一定的文艺欣赏为基础,但又不只停留在欣赏的基础上。
因为文艺欣赏主要是对作品的情感性进行参与、理解和创造,满足的主要是主体个性的审美趣味需求,更具审美享受意味,着重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艺评论则是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理性检测、剖析、评价,它必须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原则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在感受、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去进行理性的判断,去总结审美体验的规律,或从艺术的典型视觉去探究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
二、文艺评论的分类文艺创作日新月异,文艺现象层出不穷。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艺评论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按文艺评论的对象,可以分为文学评论、音乐评论、舞蹈评论、美术评论、影剧评论等几大类。
在大类之下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文学评论按评论对象的体裁,还可以分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按文艺评论的客体和范围,可以分为社会评论、作家或艺术家评论、艺术作品评论、接受主体评论等。
按文艺评论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论文式、随笔式、书信式、诗体式、点评式、对话式、问答式、评传式、故事式、剧本式等。
下边按文艺评论的衰现形式介绍几种常用的文艺评论类型。
(一)论文式这是按一般理论文章的格式和要求来撰写的文艺评论文章。
它具有准确严密、具体翔实,理论色彩浓、逻辑性强等特点。
当然,这并不排除文采斐然地表现丰富的批评内容。
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文艺评论样式。
如朱德发的(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
怎样写文学评论(一)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
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三步:阅读——选题——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
就写作要求看,阅读要做到两个结合,即“点面结合”和“深浅结合”。
“点面结合”的“点”指的是要评论的作品,“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方面。
“深浅结合”之“深”是针对所评论的作品而言的,应该对作品反复、深入地阅读,力求读深读透,务求掌握它的精神和实质。
因为只有仔细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不可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
对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直到能够产生真知灼见为止。
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
比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
”(《列宁论文学艺术》)而对于作家生平和其它作品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
二、选题评论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社会责任感,这就是“选题”。
评论的范围可以是某个作家的全部作品,也可以是某一部或一篇作品,也可以只选某一问题或某一文艺现象或某种艺术手法来评。
初写评论选题不宜太大,可根据作品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评论,要抓住特点,写出新意。
但关键还是要根据个人的专长,也就是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来评,要具备一双慧眼,培养“眼力”,有两点要做到:一是选取。
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
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
”在开始时可以选取一些名篇,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取一些有意义之点,比如评价鲁迅的小说《祝福》,确定一个范围:评论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这样既可以从总的方面——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成功在哪里等方面来选取;也可以从局部的方面——鲁迅怎样刻画祥林嫂的眼睛、语言、性格等方面来选取。
如何写作文学评论微型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确定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选点要准,即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
选点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
其次,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
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价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
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第三,结构要明快。
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
如果有必要加上总结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
第四,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
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
所以,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适当提及表现手法。
当然,它们的侧重点决不相同。
下面请看实例-- 题目: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不超过200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例文一: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诗的开头三节,作者就已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
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上和亲人的悠悠的乡愁。
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儿就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几分苦涩的味儿,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尝的失望的情绪,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